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上海科協多點發力掀起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熱潮

上海市科協精心安排、周密部署, 多角度、多平臺、多管道發力, 認真開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在上海市科協系統和廣大科技工作者中掀起學習熱潮。

迅速見行動, 吹響“集結號”

一是把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 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和部署上來。

黨的十九大召開後, 上海市科協黨組高度重視, 通過黨組會、中心組學習會、專題報告會、座談會等多種形式, 在市科協系統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熱潮。 上海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楊建榮要求, 科協幹部職工要準確把握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對科技科協工作的新要求,

切實增強科協組織新時代使命擔當。 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 全面深化市科協改革, 進一步凝聚科技工作者、凝聚科技社團、凝聚科協幹部群眾, 堅持“四服務”職責定位, 增強凝聚力、擴大覆蓋力、加強傳播力、提升創新力、提高服務力, 不斷開創科協工作新局面, 不斷把科協事業推向新的高度, 為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二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推動科協改革創新發展。

為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群團改革的重要指示, 圍繞服務科技社團和科技工作者, 建設運行“上海市科協一門式服務中心”。 中心運用“互聯網+”等技術手段集聚科協系統優勢資源, 探索國際化、社會化、專業化、集約化的服務機制, 提供科技社團黨建、政策法律諮詢、創新創業指導、科技成果轉化等全流程服務。

精心打造“上海網上科技工作者之家”, 運用雲計算、大資料等資訊技術, 強化對科技工作者的網上聯繫、網上服務、網上引導、網上動員, 為科技工作者、科技社團和社會公眾提供一站式網上資訊和服務, 打造科技工作者“想用、有用、好用、常用”的服務平臺, 推動新時代科協組織的網上改革、創新和轉型。

三是面向科技工作者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解讀, 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聽党話、跟黨走。

全體齊動員, 奏起“大合唱”

上海市科協將把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各項工作部署, 以改革為動力, 超前謀劃、整體佈局、系統推進各項工作。

一是加強理論學習。

組織專題報告會, 擬邀請科技系統黨的十九大代表傳達十九大會議精神,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一大會址重要講話精神, 並佈置科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具體要求。 組織科協機關、直屬單位和科技社團黨員自學,

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 認真研讀黨的十九大報告, 加深對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的理解。 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 交流學習體會, 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 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精心謀劃好2018年的各項工作任務, 為實現十九大提出的奮鬥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是抓好党的建設。

抓好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工作落實, 開展“做合格黨員、建規範支部”主題活動, 引導黨員堅持“學”是基礎, “做”是關鍵, 學深悟透、知行合一, 切實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各項要求上來。 加強科技社團黨建工作, 繼續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兩個覆蓋”, 不斷完善黨的工作小組、辦事機構黨支部、黨建工作聯絡員“三位一體”黨建工作體系。 發揮黨組織政治堡壘作用,在學會發展中把方向、出思路、聚骨幹、抓大事,並按照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不斷提高科技社團黨建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水準。

三是全面深化改革。

增強狠抓落實的本領,進一步在推動科協改革創新上大膽探索,大膽改革。著力增強對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著力提高學會組織的服務力,著力擴大基層組織的覆蓋率,著力增強提供科技類公共服務產品的創新力。通過改革,切實凝聚好科技社團、凝聚科技工作者、凝聚科協幹部群眾,切實履行“四個服務”職責,建設好“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組織。

四是推進公民科學素質建設。

以實施“十三五”上海市公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為抓手,在“十二五”末上海上海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18.71%的良好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實現“到2020年,上海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25%”的總體目標,繼續在全國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加大與市區兩級綱要辦成員單位溝通協調力度,指導和督促各區制定完成“十三五”公民科學素質工作實施方案,並細化具體措施。同時,進一步發揮科研院所、科技場館等“科”字頭單位作用,發揮學會和科技社團作用,發揮媒體作用,集聚各類資源,抓重點、強弱項、補短板。

五是建設科技類公共服務平臺。

主要是建設6大平臺。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助推平臺建設,發揮臨港地區院士專家工作站示範引領作用,探索專業化、社會化、國際化、高能級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推進科普產品展示交流平臺建設,進一步形成展覽展示培育科普產業、科普產業反哺科普事業、科普事業助力科技創新的效應。推進科學傳播和科普資訊化平臺建設,充分發揮“互聯網+”和新媒體作用,優化內容,精准滿足公眾科普需求。推進離岸人才創新創業等科技人才服務平臺建設,服務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成長成才。推進高水準學術交流平臺建設,激蕩創新源頭活水。推進科技創新智庫平臺建設,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

發揮黨組織政治堡壘作用,在學會發展中把方向、出思路、聚骨幹、抓大事,並按照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不斷提高科技社團黨建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水準。

三是全面深化改革。

增強狠抓落實的本領,進一步在推動科協改革創新上大膽探索,大膽改革。著力增強對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著力提高學會組織的服務力,著力擴大基層組織的覆蓋率,著力增強提供科技類公共服務產品的創新力。通過改革,切實凝聚好科技社團、凝聚科技工作者、凝聚科協幹部群眾,切實履行“四個服務”職責,建設好“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組織。

四是推進公民科學素質建設。

以實施“十三五”上海市公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為抓手,在“十二五”末上海上海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18.71%的良好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實現“到2020年,上海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25%”的總體目標,繼續在全國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加大與市區兩級綱要辦成員單位溝通協調力度,指導和督促各區制定完成“十三五”公民科學素質工作實施方案,並細化具體措施。同時,進一步發揮科研院所、科技場館等“科”字頭單位作用,發揮學會和科技社團作用,發揮媒體作用,集聚各類資源,抓重點、強弱項、補短板。

五是建設科技類公共服務平臺。

主要是建設6大平臺。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助推平臺建設,發揮臨港地區院士專家工作站示範引領作用,探索專業化、社會化、國際化、高能級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推進科普產品展示交流平臺建設,進一步形成展覽展示培育科普產業、科普產業反哺科普事業、科普事業助力科技創新的效應。推進科學傳播和科普資訊化平臺建設,充分發揮“互聯網+”和新媒體作用,優化內容,精准滿足公眾科普需求。推進離岸人才創新創業等科技人才服務平臺建設,服務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成長成才。推進高水準學術交流平臺建設,激蕩創新源頭活水。推進科技創新智庫平臺建設,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