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寫,並快樂著

著名新聞人白岩松著書《痛並快樂著》, 講述自己從大學到從事新聞工作十年來的成長經歷。 一句痛並快樂著, 多麼形象的人生標籤。 而我, 一名熱愛文字的小白, 也在信心滿滿的寫並快樂著。

昨晚, 在自己的微信公號上推送了一篇小文——《多陪陪家人, 特別是上醫院的時候》。 文字樸實、真誠, 內容是自個前天趕回老家探望住院的爺爺, 一路風塵僕僕, 內心卻無比溫暖的真實感受。 觸景生情, 聯想親歷的過往, 深感家人親情的重要, 忍不住從內心發出多陪伴家人的聲音。

不到二千字的文, 感動著自己, 還感動了身邊的親友,

其中有一位近二十年未曾謀面的老同學。 臨近四十歲的他, 居然感動到哭, 深夜為我發來點贊。

這份收穫, 我在寫作當初未曾想過, 也不敢奢望。 自己平時沒啥愛好, 琴棋書畫一竅不通, 只是喜歡寫字, 記錄一些感想, 抒發一下情懷。

這些年,

文章寫的談不上好, 但斷斷續續沒有擱筆。 以前用筆和紙, 如今習慣手機簡書。 初來簡書, 仿佛進入一方農貿市場, 熱熱鬧鬧, 還真不習慣。 特別是發出幾篇文稿, 得來的喜歡和關注寥寥無幾, 心裡越發的失落, 寫作也開始困惑了。

說實話, 寫作雖然成本低, 不設門檻, 可心累, 燒腦。 難怪有文友說, 這條道上能堅持下來的, 少之又少。 我的寫作困惑, 不是寫好寫壞, 而在於寫的開不開心, 快不快樂。

真的, 我一直在探尋寫作的真正樂趣。 有時心血來潮做些事, 不一定能堅持, 而真切感受到快樂的事, 才能夠堅持, 也值得做下去。

然而, 寫作樂趣從何而來?我認為, 如果只是簡單的想想, 應付著寫寫, 自然寫不出水準, 得不來歡喜。 一篇有溫度, 有品質的文字, 需要生活的沉澱, 思想的提煉, 還有文筆的鍛煉。

只有寫的多, 寫的好了, 寫作的樂趣才會不請自來。 好比鄉下打一口深井, 若想品嘗百米深處甘甜的山泉, 那可是相當的不容易。

作為文字小白, 談的都是淺顯的寫作體驗。 我至今也算有點明白, 寫作的快樂源自長久堅持, 源自十足的底氣, 還有一路的風景。

梅花香自苦寒來。 沒有勤奮的付出, 沒有磨人的創作, 哪有沁人心脾的作品, 哪來發自內心的歡喜?

寫作的樂趣, 寫著寫著也就有了, 兩手空空去找, 定然是找不到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