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月氏究竟是什麼種族?和突厥、匈奴是什麼關係,為何一夜突然消失

西元前138年, 躊躇滿志的張賽挺身而出, 挑起了出使西域的重擔。 他此次出行的目的, 就是去尋找傳說中的月氏, 與其結盟, 共同對付匈奴。

無論是在中國歷史上, 還是在世界歷史上, 月氏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古代民族。 然而不知為何, 這個曾經的綠洲古國突然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月氏人原居住于中國敦煌與祁連山一帶。 匈奴興起之前, 月氏很強盛, 地處絲綢之路, 控制著東西貿易, 曾迫使匈奴屈服於自己, 並屢次侵擾東漢。 《史記。 匈奴列傳》稱:”東胡強而月氏盛, 匈奴介乎其中, 東西皆臣事惟謹。 “後來, 匈奴崛起, 月氏人不得不向西遷徙。 他們先到了伊黎河, 然後又到了中亞大夏地區。 這些西遷的月氏人被稱為”大月氏人”, 留下的部分則被稱為“小月氏人”。

大月氏人在四個世紀後, 歷經興盛、分裂和戰火的煎熬, 終於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小月氏人往東南遷至今日中國甘肅及青海一帶, 與羌族雜居。 當時的甘肅和青海, 尚在中原統治區域之外, 為匈奴所管治, 小月氏中的一部分容入匈奴, 被稱為“匈奴別部盧水胡”。 其他小月氏人則多被羌族、漢族所同化。 三國以後, “小月氏人”這個名字逐漸消失, 不再見於史書之中了。

由於月氏人存在的時間不長, 所以有關月氏人人種特徵、語音詞彙的記載很少流傳下來, 這給判斷月氏人的民族屬性帶來了困難。

在中國古代史書中, 月氏被稱為析枝、寓氏或寓知, 在商代的時候就居住在了我國西北地方。 《史記.夏本紀》曾記載說“弱水既西......三危既度......織皮、昆侖、析枝、梁搜,

西戎即序。 ”其中的析枝, 就是指月氏。 《逸周書》“王會”篇中也記載說:“禺氏陶塗。 ”這是指禺氏向西周成王朝貢的事。

《穆天子傳》記載, 周穆王西巡, 來到黑河流域的“禺知之平”就是今天甘肅的張掖一帶。 當時, 張掖一帶叫作剻邦, 是月氏首領剻柏綮統轄的地方。 周穆王的那一次訪問受到了剻柏綮的熱烈歡迎與款待。 剻柏綮獻給穆王豹皮十張、良馬二十六匹。 穆王讓他的寵臣井利接受了這些禮物。

雖然月氏在世人面前以一個民族的形象出現, 但他們究竟是什麼種族, 說法卻是五花八門。 有人認為是突厥族, 還有人認為是月氏與匈奴同種。

月氏人的由來也是一個不解之謎。 有人認為月氏是土生土長的本地民族, 有人認為月氏人是北方民族, 有人認為月氏人是秦漢時從雁門西遷到河西的, 有人以為月氏人是從塔里木盆地西南角帕米爾一帶遷來的, 還有人認為月氏人是從鄂爾多斯遷徙過來的。

月氏人的活動範圍相當大,從天山中部一直延伸到賀蘭山甚至黃土高原,但活動的核心則在河西地區。有人據此提出,月氏人的故鄉應當在天山北麓東段的巴里坤草原。但月氏人又不僅僅是遊牧民族,他們過著一種築城定居與遊牧相結合的生活,這與吐火羅人非常相似。月氏人在河西留下了眾多的地名,這些地名中有很多都能用吐火羅語去解讀。列如,月氏故都昭武城的“昭武”二字,其實就是“張掖”的別稱,兩者都是吐火羅語“王都”、“京城”之意。據此,不少中外學者認為月氏人是吐火羅人。

但是,此說也有不少疏漏之處,持反對意見者為數不少。有學者認為,吐火羅人和月氏人互不相干。吐火羅人是原先居住在新疆喀什麼南部的睹貨羅人,他們先於月氏征服大夏,並將希臘人逐出大夏。但不久月氏人也來了,於是,吐火羅又被月氏所征服。

到目前為止,月氏的族屬、由來、消亡之謎仍然懸而未決。

月氏人的活動範圍相當大,從天山中部一直延伸到賀蘭山甚至黃土高原,但活動的核心則在河西地區。有人據此提出,月氏人的故鄉應當在天山北麓東段的巴里坤草原。但月氏人又不僅僅是遊牧民族,他們過著一種築城定居與遊牧相結合的生活,這與吐火羅人非常相似。月氏人在河西留下了眾多的地名,這些地名中有很多都能用吐火羅語去解讀。列如,月氏故都昭武城的“昭武”二字,其實就是“張掖”的別稱,兩者都是吐火羅語“王都”、“京城”之意。據此,不少中外學者認為月氏人是吐火羅人。

但是,此說也有不少疏漏之處,持反對意見者為數不少。有學者認為,吐火羅人和月氏人互不相干。吐火羅人是原先居住在新疆喀什麼南部的睹貨羅人,他們先於月氏征服大夏,並將希臘人逐出大夏。但不久月氏人也來了,於是,吐火羅又被月氏所征服。

到目前為止,月氏的族屬、由來、消亡之謎仍然懸而未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