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楊貴妃是死在馬嵬坡還是遠渡日本?

文/文史園地

死于馬嵬坡

天寶十四載(西元755年), 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清君側, 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 兵鋒直指長安。 次年, 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 途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市西)時, 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軍士, 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跟楊貴妃, 隨即嘩變, 亂刀殺死了楊國忠。

唐玄宗言國忠亂朝當誅, 然貴妃無罪, 本欲赦免, 無奈禁軍士兵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 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 不誅難慰軍心、難振士氣, 繼續包圍皇帝。 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勸言, 為求自保,

不得已之下, 賜死了楊貴妃。 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 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 時年三十八歲, 這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六軍不發無奈何, 宛轉蛾眉馬前死”之典故。

楊貴妃是死在馬嵬坡還是遠渡日本?

玄宗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回宮, 曾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遺體, 但未尋得。

《新唐書》中的記載與《舊唐書》大致相同, 由此可見, 楊貴妃確實死于馬嵬坡。 後人傳說貴妃沒死, 可能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死於佛堂

有人說, 楊玉環可能死於佛堂。 《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禁軍將林芳兵, 香消玉殞前的貴妃向菩薩祈禱領陳玄禮等 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後, 認為“賊本尚在”, 請求再殺楊貴妃以免 後患。 唐玄宗無奈, 與貴妃訣別, “遂縊死於佛室”。 《資治通鑒·唐紀》記載:唐玄 宗是命太監高力士把楊貴妃帶到佛堂縊死的。

《唐國史補》記載:高 力士把楊貴妃縊死于佛堂的梨樹下。 陳鴻的《長恨歌傳》記載:唐 玄宗知道楊貴妃難免一死, 但不忍見其死, 便使人牽之而去, “倉皇輾轉, 竟死於尺組之下”。 樂史的《楊太真外傳》 記載:唐玄宗與楊貴妃訣別時, 她“乞容禮佛”。 高力士遂縊死貴妃于佛堂前的梨樹之下。 陳寅恪先生在《元白詩箋證稿》中 指出:“所可注意者, 樂 史謂妃縊死於梨樹之下, 恐是受香山 (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帶雨’句之影響。 果爾, 則殊可笑矣。 ”樂史的說 法來自《唐國史補》, 而李肇的說法恐怕是受《長恨歌》的影響。 楊貴妃自縊死于佛堂中。 陳玄禮及禁衛軍的將官看著這個過程, 確認楊貴妃已死後,
再出來跟禁衛軍士兵解釋, 過了很久聚集的士兵才散去歸隊。

死于亂軍

楊貴妃也可能死於亂軍之中。 此說主要見於一些唐詩中的描述。 杜甫於至德 二年(西元757年)在安祿山佔據的長安, 作《哀江頭》一首, 其中有“明眸皓齒今 何在, 血污遊魂歸不得”之句, 暗示楊貴妃不是被縊死于馬嵬驛, 因為縊死是不 會見血的。 李益所作七絕《過馬嵬》和七律《過馬嵬二首》中 有“托君休洗蓮花血”和“太真血染馬蹄盡”等詩句, 也反映了楊貴妃為亂軍所殺, 死於兵刃之下的情景。 杜牧《華清宮三十韻》的“喧呼馬嵬血, 零落羽林槍”;張佑《華清宮和社舍人》的“血埋妃子豔”;溫庭筠《馬嵬驛》的“返魂無驗表煙滅, 埋血空生碧草愁”等詩句, 也都認為楊貴妃血濺馬嵬驛,

並非被縊而死。

吞金而死

楊貴妃是死在馬嵬坡還是遠渡日本?

楊貴妃之死也有其它的可能, 比如有人說她系吞金而死。 這種說法僅見于劉禹錫所用的《馬嵬行》一詩。 劉氏之詩曾寫道:“綠野扶風道, 黃塵馬嵬行, 路邊楊貴人, 墳高三四尺。 乃問裡中兒, 皆言幸蜀時, 軍家誅佞幸, 天子舍妖姬。 群吏伏門屏, 貴人牽帝衣, 低回轉美目, 風日為天暉。 貴人飲金屑, 攸忽?英暮, 平生服杏丹, 顏色真如故。 ”從這首詩來看, 楊貴妃是吞金而死的。 陳寅恪先生曾對這種說法頗感稀奇, 並在《元白詩箋證稿》中作了考證。 陳氏懷疑劉詩“貴人飲金屑”之語, 是得自“裡兒中”, 故而才與眾說有異。 然而, 陳氏並不排除楊貴妃在被縊死之前, 也有可能吞過金,

所以“裡兒中”才傳得此說。

上皇自蜀還, 令中使祭奠, 詔令改葬。 禮部侍郎李揆曰:"龍武將士誅國忠, 以其負國兆亂。 今改葬故妃, 恐將士疑懼, 葬禮未可行。 "乃止。 上皇密令中使改葬於他所。 初瘞時以紫 褥裹之, 肌膚已壞, 而香囊仍 在。 內官以獻, 上皇視之淒惋, 乃令圖其形於別殿, 朝夕視之。 (《舊唐書·卷五十一楊貴妃傳》)

遠走日本度晚年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描述“馬嵬坡下泥土中, 不見玉顏空死處”等詩句也說明楊貴妃沿儻駱道逃走, 後來東渡日本安享晚年。

日本山口縣“楊貴妃之鄉”建有楊貴妃墓。 1963年有一位元日本姑娘向電視觀眾展示了自己的一本家譜, 說她就是楊貴妃的後人。 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 也自稱是楊貴妃的後裔。 日本有“楊貴妃研究會”,他們言之鑿鑿地說中國馬嵬坡貴妃墓是個空墓,“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這是白居易說的,白居易不會瞎說。

在這一點,日本人和中國人一樣,想給歷史悲劇一個大團圓的完整結尾。在此,我們不必做過多的考證,姑且相信這一事情的真實。

日本有“楊貴妃研究會”,他們言之鑿鑿地說中國馬嵬坡貴妃墓是個空墓,“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這是白居易說的,白居易不會瞎說。

在這一點,日本人和中國人一樣,想給歷史悲劇一個大團圓的完整結尾。在此,我們不必做過多的考證,姑且相信這一事情的真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