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當地百姓俗稱“飲食青黴素”,獨具一格,百吃不厭的菜豆腐節節

漢中人極喜食菜豆腐。 菜豆腐若作一通俗解釋, 當是未完全成形的豆腐拌以大米製作的一種稀飯。 這自然說得不確切, 但仿佛似之。 我在漢中各縣多次吃過菜豆腐, 感覺不錯。 清淡可口, 富於營養。

略陽屬漢中, 卻吃一種叫做"菜豆腐節節"的食品, 為其他各縣所無。

略陽, 山清水秀, 人傑地靈。 這裡飲食結構豐富多彩, 海涵了陝甘川的飲食精髓。 但是不管你剛品嘗過什麼, 那清爽的獨具一格的菜豆腐節節總是讓人百吃不厭。

如雪、如玉的豆腐蓋在金黃色的節節(玉米麵和小麥面擀成的6寸長的麵條, 還有的地方用蕎麥面, 更是降血糖的佳餚)上, 就著各種小菜, 把油膩、醉酒和疲勞慢慢趕走。

菜豆腐節節, 也須先做菜豆腐。 略陽人做菜豆腐, 一是用豆漿水點豆腐, 不用石膏或鹽鹵;二是點時在鍋內加新鮮蔬菜, 因而嫩豆腐中夾有青菜, 名副其實是"菜豆腐";三是豆腐略成形後, 不從鍋內取出。 這是漢中一些地方菜豆腐的傳統做法。 也有點時不加青菜的, 還有的在磨豆漿時不去滓。 這些, 地道漢中人不認為是正宗菜豆腐。

菜豆腐節節口味清爽, 不油不膩, 做起來卻是一門絕活。 先煮開豆漿, 再摻上漿水菜, 點出豆腐, 再下入“節節子”。 只能說是成功了一半, 而另一半就是小菜了。 豆芽、泡菜、漿水菜、土豆絲一年四季都可吃到。 隨著四季的變化, 還可吃到萵苣絲、豇豆、黃瓜、洋蔥、韭菜、西葫蘆、芹菜、白菜絲、蘿蔔絲、茄子絲、小蔥等等, 這些小菜青的青, 綠的綠, 紫的紫, 白的白,

碧的碧, 紅的紅, 擺在一起五顏六色, 色彩斑斕。 盛飯的時候, 分三個步驟, 第一舀湯, 第二撈節節, 第三舀豆腐。 這樣的話, 湯養著節節, 豆腐點綴著節節。 一邊吃面吃豆腐, 一邊吃“菜碟子”。 吃著香美可口的菜豆腐節節, 看著五顏六色的“菜碟子”, 你既可以滿足食欲, 享受進餐的快感, 又能滿足感觀的需求和美的享受。

好多外地人慕名而來卻吃不慣這個味道, 對小菜可是讚不絕口, 但最最麻煩的就是小菜的準備, 最常見的是涼拌豆芽、涼拌黃瓜、涼拌洋芋絲、炒洋芋絲、炒青辣椒、炒青椒茄子、蒜辣子(用辣椒和蒜混合著搗碎, 放上各種調料再用燒好的油熗)、泡菜、酸菜等。

以前用菜豆腐節節招待城裡人是因為生活困難,但是現在城裡人依然被吸引不僅僅是因為好吃,更因為這麼不起眼的飯還能降血脂、降血壓、清火、排毒、養顏,當地百姓俗稱“飲食青黴素”!所以當你踏進這塊古老的土地,好客的略陽人肯定會首推菜豆腐節節招待你,並且會自豪地說“一頓不吃酸,兩腿打躥躥(跌跌撞撞)”!

說起這菜豆腐節節,這可是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它具有鮮明的羌族文化特徵,是當地先民就地取材,以適應山區艱苦惡劣自然生存條件和環境所創造出來的一種食品。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一昔日山民的食物也走出深山,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略陽普及最廣,食客最多,最具地域代表性的風味小吃。如同漢中城固的面皮、甯強的核桃餅麻辣雞、鎮巴的臘肉一樣,倍受當地民眾的青睞。它與罐罐茶二者可說是雙劍合璧,成為略陽的品牌。

圖文來自網路

以前用菜豆腐節節招待城裡人是因為生活困難,但是現在城裡人依然被吸引不僅僅是因為好吃,更因為這麼不起眼的飯還能降血脂、降血壓、清火、排毒、養顏,當地百姓俗稱“飲食青黴素”!所以當你踏進這塊古老的土地,好客的略陽人肯定會首推菜豆腐節節招待你,並且會自豪地說“一頓不吃酸,兩腿打躥躥(跌跌撞撞)”!

說起這菜豆腐節節,這可是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它具有鮮明的羌族文化特徵,是當地先民就地取材,以適應山區艱苦惡劣自然生存條件和環境所創造出來的一種食品。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一昔日山民的食物也走出深山,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略陽普及最廣,食客最多,最具地域代表性的風味小吃。如同漢中城固的面皮、甯強的核桃餅麻辣雞、鎮巴的臘肉一樣,倍受當地民眾的青睞。它與罐罐茶二者可說是雙劍合璧,成為略陽的品牌。

圖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