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孫中山”背後的意外歷史

有誰知曉, “孫中山”這個影響了近現代中國歷史的名字, 竟是章士釗給起的!

章士釗, 1881年出生于湖南長沙, 著名民主人士、學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動家。

話說1903年, 章士釗離開江南陸師學堂到了上海, 受聘辦報, 雖與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倡言“革命”, 卻並不瞭解有個廣東籍的名孫文、字逸仙的革命家已經流亡在日本。 孫文因在香港策動“謀反”而被清廷在“文”字上加了個“氵”以喻洪水猛獸, 在全國通緝。 但在革命隊伍裡, 知道孫氏的人並不多。

章士釗在他的《疏〈黃帝魂〉》長文中說過:時海內革命論已風起雲湧, 但絕少人將此論聯繫于孫先生。

章士釗無意在湖北籍朋友王慕陶那兒見到了孫氏手書的一封長信, 見其“字跡雄偉”, 才對“海賊孫汶”心悅誠服的, 稱:“由此不敢以草澤英雄視先生。 ”

孫文當時已有日本名字, 姓中山, 名樵, 平時不提自己姓孫。 章氏只在武昌兩湖書院裡學過一點日語,

對東洋文自稱是“一知半解”。 因不知日本姓氏的規矩, 便“貿貿然以‘中山’綴于‘孫’下, 而牽連讀之曰‘孫中山’”。

王慕陶知道他擅自為孫文起了個不倫不類的名兒後, 勃然大怒, 找他理論:根本講不通嘛!過去范睢到秦國, 化名張祿, 只聽人家都叫他“張先生”, 沒聽說叫他“張范先生”的!你怎麼能把兩個姓(孫、中山)摞起來用了?不通!

章士釗辯解說:已經這樣了, 不好改了啊。 結果, “久而久之, 從不見有人提出問題”, 更讓他意外的是, 聽說孫文本人“似亦聞而默認”。 所以, 當他得知日人宮崎寅藏寫了本介紹孫氏的《三十三年落花夢》後, 便據此書編譯了一本《孫逸仙》, 向國人強力推介:“談興中國者, 不可脫離‘孫逸仙’三字”。 想不到此書刊印後,

“一時風行天下, 人人爭看”!因章氏的大力宣傳, “孫中山”這個似是而非的名字竟然成了那個時代最為響亮的革命家的大名。

(摘自《文武北洋·風流篇》李潔/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