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洪荒 之美,西藏 阿裡!

阿裡, 位於西藏以西

“世界屋脊”的巔峰區域

綴滿絕世的雪山、湖泊、生靈與神靈

被朝聖者視為神聖之所

博大蒼茫而別具一格的荒原之美

也是徒步者, 攝影者最後的天堂

滄海桑田.人文篇

象雄文明是曾經輝煌於西元七世紀以前, 地跨整個青藏高原, 覆蓋中亞和南亞局部的巨大區域, 融合了中原、中亞、南亞和西亞等眾多文明, 而象雄古國的政治中心就在阿裡地區。

2006年于阿裡的故如甲木地區(穹窿銀城附近)墓葬出土的象雄貴族黃金面具和“王侯”銘文禽獸紋錦, 反映了象雄同周圍文化的交流, 為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象雄文字、唐卡、天珠、神舞、儀軌等文化精髓, 深刻影響了西藏的歷史, 滲透在西藏人民的生活中。 可以說, 是西藏文化的真正源頭!

1, 古格王國都城遺址

在高聳而蒼涼的土林環繞之中, 一座殘缺的城堡遺址, 標誌著一個逝去的古代王朝。 在荒僻的原野上, 默默地訴說著歷史, 閃耀著藝術之光, 給人以悲愴的美感。

2, 托林寺

國家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劄達縣所在地托林鎮, 是著名的佛教古寺。 它由古格王子意西沃於11世紀初創建。 “托林”意譯為飛翔, 有著近千年的歷史。

3, 皮央.東嘎石窟寺遺址

阿裡地區劄達縣,均散落著大小的洞窟壁畫遺址,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皮央•東嘎洞窟遺址,是西藏迄今發現的、洞體規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遺址,素有中國“第二敦煌”的美稱。

4,曲龍遺址

位於朗欽藏布北岸、劄達縣達巴鄉曲龍村,在吐蕃統一時期的7世紀中葉修建,為吐蕃六茹之一的象雄東岱的政治中心。遺址名稱意為“大鵬棲息的地方”,指此山像一隻展翅欲飛的大鵬鳥形狀。

5,日土岩畫

日土岩畫在班公湖湖盆南部和東部近兩、三百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分佈有魯日朗卡、阿壟溝、那布龍、塔康巴、布顯、康巴熱久、日姆棟、過巴、曲嘎爾羌等13處岩畫點。這些岩畫圖像均用敲琢法完成,大致屬於吐蕃時期之前的早期金屬時代。

6,日土宗遺址

這座古老的城堡遺址,隨地勢而興建,規模宏大,高大雄偉,瑰麗壯觀,歷史悠久。如若沒有在歷次的戰爭中慘遭劫難,那麼完全可以與拉薩的布達拉宮相媲美。從今日蒼涼的遺址中,依稀可見當年的輝煌。

7,科迦寺

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位於普蘭縣科迦村。996年由大譯師仁欽桑布創建。歷史悠久,在當地享有盛名,每年都有阿裡地區劄達、噶爾等縣及尼泊爾的信徒前來朝拜。

博大蒼茫.自然景觀篇

這裡離天很近,雲層很低;這裡大地遼闊,雪山延綿,湖泊空靈;面對千里茫茫的雪山,人變得越來越渺小,心靈卻變得越來越寬廣。一路行走,感受荒野之美,心中只有虔誠與敬畏。

1、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峰是多個宗教中的神山。梵語稱為吉羅娑山,相傳苯教發源於該山;印度教認為該山為濕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認為該山是其祖師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處,藏傳佛教認為此山是勝樂金剛的住所,代表著無量幸福,常年在此處轉山的國內外信徒不斷 。

2,班公湖

它位於西藏自治區阿裡地區日土縣西北部。整個班公湖東淡西咸,屬自然湖泊生態風光旅遊景區。在班公湖東段淡水區,水草豐茂,豐美的水生生物引來了數以萬計的水鳥前來繁衍生息。

3,瑪旁雍錯

其神、其名,被尊為高原湖泊之國至高至貴的王后。印度著名的領袖“聖雄”甘地的骨灰就撒入了瑪旁雍錯,所以每年夏秋季,印度、尼泊爾和西藏的香客紛紛到此朝聖、沐浴,以求功德。

4,納木那尼峰

在普蘭縣境內,為喜馬拉雅山西部較高的山峰。它海拔7694米,終年積雪,有冰川,山麓還有天然牧場和農田。

5,拉昂錯

人稱“鬼湖”,藏語意為“有毒的黑湖”,位於普蘭縣境內,於淡水聖湖一路之隔,為微鹹水湖。因此湖水人畜皆不能飲用。它的深度至今仍是一個謎。

6,夏崗江雪山

位於措勤縣達雄鄉以北,夏崗江雪山周邊,神奇的達娃湖、古老的布嘎寺、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和原生態風光,都是令人心儀已久的好去處。

7,麻米湖

麻米湖是岡底斯山脈東北部的一大鹽湖,據說是神湖瑪旁雍錯的右眼,湖水會根據天氣的不同變化而呈不同的顏色。在與麻米湖隔湖相望的古昌山中坐落著麻米寺。

8,獅泉河

獅泉河又名森格藏布,系印度河的上游。它流經藏西北乾旱高寒區,全長430公里,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

9,阿裡暗夜公園

阿裡暗夜保護區,占地面積2500平方公里,保護區內的戶外照明按照國際標準進行規劃、改造和管理,防止和控制光污染,使優質的夜空資源像其他遺產一樣得到保護。包括星空體驗區、望遠鏡觀測區和旅客服務區。

10,紮日南木措

位於措勤縣磁石鄉格瑪村北部,該湖屬於阿裡地區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湖,也是西藏自治區第三大湖泊。

11,紮達土林

劄達土林是世界僅見的處於發育和成長期的大型土林,其數千平方公里的規模也屬世界罕有。方圓五百里的劄達土林被茫茫雪山包圍,有著驚天地、泣鬼神的磅礴氣勢。

12,紮倉茶卡鹽湖

是全國著名的硼鎂礦基地,同時還是藏北最大的鹽湖。位於阿龍幹累山北麓,屬荒漠草原地帶。氣候寒冷乾旱,年降水量稀少。

13,瑪嘎爾草場

位於日土縣城西部,只允許飼養馬匹,因此瑪嘎爾草場成為馬兒繁衍生息的天堂。豐茂的草場、蔚藍的天空、清澈的湖水、雄偉的山峰、賓士的駿馬,在班公湖湖水的照耀下成為攝影愛好者眼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無阿裡,不西藏!

阿裡地區劄達縣,均散落著大小的洞窟壁畫遺址,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皮央•東嘎洞窟遺址,是西藏迄今發現的、洞體規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遺址,素有中國“第二敦煌”的美稱。

4,曲龍遺址

位於朗欽藏布北岸、劄達縣達巴鄉曲龍村,在吐蕃統一時期的7世紀中葉修建,為吐蕃六茹之一的象雄東岱的政治中心。遺址名稱意為“大鵬棲息的地方”,指此山像一隻展翅欲飛的大鵬鳥形狀。

5,日土岩畫

日土岩畫在班公湖湖盆南部和東部近兩、三百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分佈有魯日朗卡、阿壟溝、那布龍、塔康巴、布顯、康巴熱久、日姆棟、過巴、曲嘎爾羌等13處岩畫點。這些岩畫圖像均用敲琢法完成,大致屬於吐蕃時期之前的早期金屬時代。

6,日土宗遺址

這座古老的城堡遺址,隨地勢而興建,規模宏大,高大雄偉,瑰麗壯觀,歷史悠久。如若沒有在歷次的戰爭中慘遭劫難,那麼完全可以與拉薩的布達拉宮相媲美。從今日蒼涼的遺址中,依稀可見當年的輝煌。

7,科迦寺

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位於普蘭縣科迦村。996年由大譯師仁欽桑布創建。歷史悠久,在當地享有盛名,每年都有阿裡地區劄達、噶爾等縣及尼泊爾的信徒前來朝拜。

博大蒼茫.自然景觀篇

這裡離天很近,雲層很低;這裡大地遼闊,雪山延綿,湖泊空靈;面對千里茫茫的雪山,人變得越來越渺小,心靈卻變得越來越寬廣。一路行走,感受荒野之美,心中只有虔誠與敬畏。

1、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峰是多個宗教中的神山。梵語稱為吉羅娑山,相傳苯教發源於該山;印度教認為該山為濕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認為該山是其祖師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處,藏傳佛教認為此山是勝樂金剛的住所,代表著無量幸福,常年在此處轉山的國內外信徒不斷 。

2,班公湖

它位於西藏自治區阿裡地區日土縣西北部。整個班公湖東淡西咸,屬自然湖泊生態風光旅遊景區。在班公湖東段淡水區,水草豐茂,豐美的水生生物引來了數以萬計的水鳥前來繁衍生息。

3,瑪旁雍錯

其神、其名,被尊為高原湖泊之國至高至貴的王后。印度著名的領袖“聖雄”甘地的骨灰就撒入了瑪旁雍錯,所以每年夏秋季,印度、尼泊爾和西藏的香客紛紛到此朝聖、沐浴,以求功德。

4,納木那尼峰

在普蘭縣境內,為喜馬拉雅山西部較高的山峰。它海拔7694米,終年積雪,有冰川,山麓還有天然牧場和農田。

5,拉昂錯

人稱“鬼湖”,藏語意為“有毒的黑湖”,位於普蘭縣境內,於淡水聖湖一路之隔,為微鹹水湖。因此湖水人畜皆不能飲用。它的深度至今仍是一個謎。

6,夏崗江雪山

位於措勤縣達雄鄉以北,夏崗江雪山周邊,神奇的達娃湖、古老的布嘎寺、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和原生態風光,都是令人心儀已久的好去處。

7,麻米湖

麻米湖是岡底斯山脈東北部的一大鹽湖,據說是神湖瑪旁雍錯的右眼,湖水會根據天氣的不同變化而呈不同的顏色。在與麻米湖隔湖相望的古昌山中坐落著麻米寺。

8,獅泉河

獅泉河又名森格藏布,系印度河的上游。它流經藏西北乾旱高寒區,全長430公里,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

9,阿裡暗夜公園

阿裡暗夜保護區,占地面積2500平方公里,保護區內的戶外照明按照國際標準進行規劃、改造和管理,防止和控制光污染,使優質的夜空資源像其他遺產一樣得到保護。包括星空體驗區、望遠鏡觀測區和旅客服務區。

10,紮日南木措

位於措勤縣磁石鄉格瑪村北部,該湖屬於阿裡地區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湖,也是西藏自治區第三大湖泊。

11,紮達土林

劄達土林是世界僅見的處於發育和成長期的大型土林,其數千平方公里的規模也屬世界罕有。方圓五百里的劄達土林被茫茫雪山包圍,有著驚天地、泣鬼神的磅礴氣勢。

12,紮倉茶卡鹽湖

是全國著名的硼鎂礦基地,同時還是藏北最大的鹽湖。位於阿龍幹累山北麓,屬荒漠草原地帶。氣候寒冷乾旱,年降水量稀少。

13,瑪嘎爾草場

位於日土縣城西部,只允許飼養馬匹,因此瑪嘎爾草場成為馬兒繁衍生息的天堂。豐茂的草場、蔚藍的天空、清澈的湖水、雄偉的山峰、賓士的駿馬,在班公湖湖水的照耀下成為攝影愛好者眼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無阿裡,不西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