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閑坐焚香,靜氣明神

案頭菖蒲, 清涼, 安穩, 桂花茶, 嫺靜, 暖香, 半張稿紙, 悠然無字。 小坐, 隱靜, 窗口月色清逸來訪。 忽然覺得, 這時就差一爐小篆香, 就能過一回古人的生活, 也正合適於嫋嫋細煙裡, 靜氣, 靜言, 靜念一段往事。 是的, 一定要的是小篆香。 焚香, 試茶, 候月, 臨帖, 這都是古人雅事。 舉手間, 眉目淡定, 心下晏然。 緩緩如敬神靈, 拈一香, 品一茶, 賞一月, 摹一字, 心神仿佛通透, 歲月風霜清澈開來。 因現在很少有人能享受到古人真正焚香的樂趣, 所以對焚香之境, 只有無限美好又惆悵的嚮往。 而在古人所焚之香中, 最喜歡的是小篆香。

小篆香, 三個字, 一念生香, 生暖, 再念, 三個字便有了煙的蘊藉, 典雅。 小篆筆劃縈回, 如癡纏的心事。 窗前篆香寧靜生煙, 缺月在枝間梢頭遊走, 這樣的時刻, 仿佛一生心事, 都燃在香裡, 縈繞旋回, 曲曲折折, 訴不盡, 訴不清。

秦觀筆下愁怨的女子, 被一句“欲見回腸, 斷盡金爐小篆香”, 便把心事寫得婉轉纏綿;陸游對世象百感交集時, “高枕閑看古篆香”, 在嫋嫋煙氣中, 才有“世間萬事本茫茫”的感慨;若是無事時, 便可以如黃庚《寒夜即事》裡所言“讀書窗下篝燈坐, 一卷離騷一篆香”, 凝思, 靜想, 都是美意。

曾在本子上記了一段話:文人雅致, 須心平怡和,方體現快爽,悲亦出詩,道也非虛。不是為做文人而自勉,更多是內心的素願,求一方心平世界,得一處怡和心境,覺得這樣的人生,才不虛此行。

所以常有靜坐的時間,只是簡單的小坐,卻感覺眼前雲氣淋漓,心底靜香婆娑。突然想起以前和朋友去看古玩時淘的一本書,扉頁上有人寫著一句話:心是一爐香。當時並不以為然,此時念及,會心一笑。

心是一爐香,一定也是一爐小篆香吧。一生,淒冷,困頓,泥濘,委屈,掙扎,不停歇,直到最後才能曲折生韻,走到謙恭,圓合,安詳。

更多的時候,品味小篆香,是心字一段香。它是女子溫婉的細語,是晨起描眉一畫畫,是寫在帛上的一首小令,是素手煮的茶,是清水養的花枝,是低低喚的名,是針穿出的花好線引出的月圓,是素樸日子仍能稟持的安靜。

低低朗朗小眉彎,縈縈回回小篆香。一生能看花,聽雨,賞月,飲茶;能坐小窗下,行到小籬旁;一生斂靜,染香,低眉清歡。

香事二字,魏晉以降,最為奢侈,香之用多為廟堂權貴焚熏塗享。《世說新語·汰侈》記載“石崇鬥富”時,描寫過他家的廁所,“常有十餘婢侍列,皆麗服藻飾,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屬,無不畢備”。

至於民間用香,多聚集於茶館,茶館裡除了要茶博士,還會有香婆,茶香兩脈至此交融疊匯。

女子弄香,多見文人詞中起意:“東風歇,香塵滿院花如雪。花如雪,看看又是,黃昏時節。無言獨自添香鴨,相思情緒無人說。無人說,照人只有,西樓斜月。”平白多了幾分閨怨,香若有靈性也不會甘願。

諸般雅事中,閑打篆香,最可靜氣明神。此焚香之法,因需親手慢弄,而正宜調心。宋人洪芻《香譜·香篆》中記:(香篆)鏤木以為之,以範香塵為篆文。它是古代文人樂於玩賞的焚香形式。

先將不同香材研磨成粉,然後添于印模之中,填滿、刮平,然須鬆緊得宜。取出印模後,香粉以篆文形式堆置於香灰之上,古意盎然。一步步不急不促,一念念若煙若雲,真可萬慮皆靜也!

© 版權聲明

內容來源本上創意,紫砂中國編輯,版權歸原作者,轉載請注明出處。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每天都有超值名家紫砂作品等你圍觀,請關注微信公眾號:zishachina

須心平怡和,方體現快爽,悲亦出詩,道也非虛。不是為做文人而自勉,更多是內心的素願,求一方心平世界,得一處怡和心境,覺得這樣的人生,才不虛此行。

所以常有靜坐的時間,只是簡單的小坐,卻感覺眼前雲氣淋漓,心底靜香婆娑。突然想起以前和朋友去看古玩時淘的一本書,扉頁上有人寫著一句話:心是一爐香。當時並不以為然,此時念及,會心一笑。

心是一爐香,一定也是一爐小篆香吧。一生,淒冷,困頓,泥濘,委屈,掙扎,不停歇,直到最後才能曲折生韻,走到謙恭,圓合,安詳。

更多的時候,品味小篆香,是心字一段香。它是女子溫婉的細語,是晨起描眉一畫畫,是寫在帛上的一首小令,是素手煮的茶,是清水養的花枝,是低低喚的名,是針穿出的花好線引出的月圓,是素樸日子仍能稟持的安靜。

低低朗朗小眉彎,縈縈回回小篆香。一生能看花,聽雨,賞月,飲茶;能坐小窗下,行到小籬旁;一生斂靜,染香,低眉清歡。

香事二字,魏晉以降,最為奢侈,香之用多為廟堂權貴焚熏塗享。《世說新語·汰侈》記載“石崇鬥富”時,描寫過他家的廁所,“常有十餘婢侍列,皆麗服藻飾,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屬,無不畢備”。

至於民間用香,多聚集於茶館,茶館裡除了要茶博士,還會有香婆,茶香兩脈至此交融疊匯。

女子弄香,多見文人詞中起意:“東風歇,香塵滿院花如雪。花如雪,看看又是,黃昏時節。無言獨自添香鴨,相思情緒無人說。無人說,照人只有,西樓斜月。”平白多了幾分閨怨,香若有靈性也不會甘願。

諸般雅事中,閑打篆香,最可靜氣明神。此焚香之法,因需親手慢弄,而正宜調心。宋人洪芻《香譜·香篆》中記:(香篆)鏤木以為之,以範香塵為篆文。它是古代文人樂於玩賞的焚香形式。

先將不同香材研磨成粉,然後添于印模之中,填滿、刮平,然須鬆緊得宜。取出印模後,香粉以篆文形式堆置於香灰之上,古意盎然。一步步不急不促,一念念若煙若雲,真可萬慮皆靜也!

© 版權聲明

內容來源本上創意,紫砂中國編輯,版權歸原作者,轉載請注明出處。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每天都有超值名家紫砂作品等你圍觀,請關注微信公眾號:zishachina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