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追風箏的人》,友誼的背叛與救贖,愛的怯懦和勇氣

《追風箏的人》, 友誼的背叛與救贖, 愛的怯懦和勇氣

小說的故事起源於阿富汗的喀布爾。 主人公阿米爾是個富家少爺, 12歲那年,

阿米爾和僕人的兒子哈桑參加了阿富汗傳統的鬥風箏比賽。 阿米爾將對手通通打敗, 然而要贏得最終的勝利, 還必須追到被他最後割斷的風箏。 哈桑是當地最出色的追風箏高手, 他替阿米爾去追, 承諾阿米爾一定追到。 然而, 風箏追到了, 哈桑卻慘遭橫禍。 阿米爾目睹一切, 性格軟弱的他卻選擇了袖手旁觀, 並再次錯誤地選擇了逼哈桑離開家門。

隨後, 蘇聯入侵阿富汗, 阿米爾和他父親亡命出逃, 離鄉背井地到了美國, 開始了他的新生活。 然而, 多年後, 一個來自巴基斯坦的電話卻把阿米爾從貌似平靜的異國生活中拉出來, 真相、責任、贖罪, 讓阿米爾重回闊別多年、滿目瘡痍的阿富汗, 尋找哈桑的孩子, 最後阿米爾選擇了自己獨特的贖罪方式……

本書作者卡勒德·胡賽尼, 1965年生於阿富汗喀布爾市, 後隨父親遷往美國。 因其作品巨大的國際影響力, 胡賽尼獲得聯合國人道主義獎, 並受邀擔任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

本書的故事如此殘忍而又美麗, 作者以溫暖細膩的筆法勾勒人性的本質與救贖, 讀來令人盪氣迴腸。

也許誰的生命裡都有一隻想要挽回的“風箏”, 誰沒有令自己痛悔的事, 誰能保證自己的心靈永在陽光的照耀下?但重回那個被時光深埋的地點, 重新面對心靈的考問, 不是每個人都有那份勇氣, 即使, “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

小說描寫了一種最為誠摯的情感, 而且它讓你相信有些東西依然存在。 在這個沒有人相信承諾的年代, 讓人再次看到承諾背後那些美麗複雜的情感。

這本書裡通篇充斥的是三個詞:懦弱、謊言、盜竊。 有關它們的輪回、關於它們的糾葛、關於它們的因由, 接著再加上一項, 將輪回、糾葛、因由打破的救贖。

當我們接觸到社會學、人類學和哲學史時, 它們都會告訴你,

人是一種生性懶惰的動物, 軀體懶惰不在話下, 而且心靈也是軀體的最好反映——我們永遠都喜歡以最便捷、最簡單、最省時省力、最不麻煩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以至我們遇到攔在路上的一尊巨石、甚至是一頭猛虎, 我們想到的是繞過它, 而決不會去把它攆開。

懦弱是因為我們逃避, 謊言是因為我們逃避、盜竊是因為我們逃避, 逃避責任、逃避正義、逃避受苦、逃避肉體受到傷害, 我們面對著巨石、猛虎的時候, 總認為採取繞開它們這一辦法, 能讓我們活得更容易。

看到此處, 我們真的聯想很多, 想起我們錯誤百出的少年, 那些無心之舉造成的傷害, 那些永遠無法彌補的缺憾, 我們錯過了就錯過了, 再也沒有勇氣求得救贖。

通篇沒有虛矯贅文, 沒有無病呻吟, 只有精煉的篇章, 細膩勾勒家庭與友誼, 背叛與救贖。 作者對祖國的愛顯然與對造成它今日滄桑的恨一樣深。 故事娓娓道來, 輕筆淡描, 近似川端康成的《千羽鶴》。

很受感動的一本書, 斷斷續續地讀完, 人性最真實的一面的展現, 沒有虛誇,就好像是真真實實的自己曾經歷過的小心眼,自私和謊言。如同洋蔥皮,一層層地剝開,眼淚一次次地流下。

可以犯錯,哪怕是幾十年的等待,只要敢於面對,都是勇士。

沒有虛誇,就好像是真真實實的自己曾經歷過的小心眼,自私和謊言。如同洋蔥皮,一層層地剝開,眼淚一次次地流下。

可以犯錯,哪怕是幾十年的等待,只要敢於面對,都是勇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