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原來獼猴桃還能拿來這樣釀酒,自釀獼猴桃酒簡單教程,5分鐘學會

不知從何時起自釀酒風行, 也許跟我們的傳統習俗有關, 無論是米酒、黃酒, 抑或是近年來流行的葡萄酒, 但凡有點興趣都會做上一壇。 待到酒香醉人時, 開啟壇封與家人朋友一起開懷暢飲, 無比愜意。 今年的自釀酒與往年有點不同, 碧綠香甜的獼猴桃酒掀起一股全新自釀酒風潮。

自釀果酒有妙招

獼猴桃除了營養十分豐富外, 還具有很高的醫療保健價值。 現代醫學臨床實驗證明:長期食用獼猴桃及其製品, 可以防止致癌物質亞硝基化合物在人體內形成, 具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甘油三酸脂的作用;對消化道癌症、高血壓等病症, 均有明顯療效;對肝炎、尿道結石, 有輔助治療作用。

家庭果酒的做法, 利用水果本身的糖分被酵母菌發酵成為含酒精成分的飲品, 既有水果的味道又含酒精。 因此一些家庭時常會自釀一些果酒來飲用, 如李子酒、葡萄酒等等。

因為這些水果表皮會有一些野生的酵母, 加上一些蔗糖, 因此不需要額外添加酵母也能有一些發酵作用。 但民間傳統做酒的方法往往曠日費時, 也容易被污染。 所以, 外加一些活性酵母是快速釀造果酒的不錯方法。

不僅如此, 自釀酒發酵多久為宜,

糖的比例多少合適, 也是關鍵。 一般自釀果酒溫度在15—22℃, 一周左右果肉與酒液完全分離, 但是這時候並沒有發酵完畢, 罐中繼續處於“沸騰”狀態。 如果覺得此時的味道不錯, 可以用微波爐將酵母菌滅活, 使發酵過程就此終止, 不過酒精度數會很低, 不利於長期保存。 故一般來說應繼續發酵, 並在後發酵過程中適時撈出浮在表面的泡沫和碎屑, 25天左右發酵完畢(具體時間與溫度有關), 用紗布過濾裝瓶即可。

自釀果酒時, 控制酒精濃度主要是靠加糖的方式, 一般發酵3天左右後向瓶中加白糖, 加的時候瓶蓋不要開太大, 一次也不要加太多, 防止發酵菌失水過多死亡。 但酒精對酵母菌有毒害作用, 大約在濃度為10—12%的時候酵母菌全部死亡,

因此度數不再增加。 如果發酵時不冒泡了, 有兩種可能, 一是含糖不夠, 二是酒精度濃度過高。 鑒定方法:向瓶內加適量糖, 靜置一段時間, 若冒泡, 則為第一種情況, 此時可以選擇加糖提高酒精濃度, 也可以選擇停止發酵;若不再冒泡, 則是後一種情況, 此時可以結束發酵了。

瞭解了這麼多, 是不是覺得親手釀制“瓊漿玉液”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自釀獼猴桃酒製作方法

秋季到了, 教你自釀獼猴桃酒一壇。 果酒中的極品!

①先是挑出稍軟的獼猴桃, 將其表皮上的毛洗淨, 並把水瀝幹;

秋季到了, 教你自釀獼猴桃酒一壇。 果酒中的極品!

秋季到了, 教你自釀獼猴桃酒一壇。 果酒中的極品!

②然後把洗淨的獼猴桃切成兩半, 用小勺將果肉挖出裝在一個稍大的盆中;

③將獼猴桃果肉挖完後, 再將果肉搗爛;

④按照1∶0.3的比例在獼猴桃中加入白糖, 再在果漿中加入適量甜酒發酵酵母, 或者可根據個人喜好加入適量的白酒;

⑤不要將灌裝的玻璃瓶裝滿, 留出三分之一的空間, 以免酒液外溢;

秋季到了,教你自釀獼猴桃酒一壇。果酒中的極品!

⑥發酵兩三天之後,果肉殘渣與酒液就開始分離,滿屋飄香;

⑦一周後,用漏勺撈出浮在上面的殘渣,這時候就可以品嘗自己親手釀制、呈碧綠色的“瓊漿玉液”了。

秋季到了,教你自釀獼猴桃酒一壇。果酒中的極品!

⑥發酵兩三天之後,果肉殘渣與酒液就開始分離,滿屋飄香;

⑦一周後,用漏勺撈出浮在上面的殘渣,這時候就可以品嘗自己親手釀制、呈碧綠色的“瓊漿玉液”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