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組康保過冬天的老照片!全是你忘不掉的記憶!

北方的冬天, 乾燥寒冷, 如今生活好了, 冬天取暖也方便。 然而, 還是會懷念起從前的冬天:冒著熱氣的烤紅薯, 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蘆, 堆起的一個個可愛的小雪人……下面這些兒時的回憶, 是否也曾經屬於你?

儲大白菜

那時候的冬天, 還沒有那麼豐富的生活產品, 冬儲大白菜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新買來或剛從地裡收回的大白菜一般要先放在朝陽的地方晾幾天, 然後再整齊地碼放在房檐下, 苫好草簾子、塑膠布, 儲存好了。 炒白菜、燉白菜、醃白菜的日子就開始啦, 對了還有土豆和大蔥。

生爐子

出門衣服穿多點, 回家沒有暖氣咋辦?拉點煤生個爐子唄。

那時誰家都有個爐子, 一進門先往火根兒湊

嗑個花生, 嘮嘮家常, 美得沒法沒法,

就是要防止中煤氣啊。

泡澡堂子

冬天, 還有一個溫暖的地方叫澡堂, 泡在水裡那叫一個爽。 就是剛洗完澡還是要哆哆嗦嗦穿衣服。

滑冰

那個時候找個河面就能滑冰, 不用花錢還好玩。 你拉著我, 我拽著你, 然後大家一起跌倒, 誰也不說疼, 還玩得賊歡。

打雪仗、堆雪人

打雪仗、堆雪人是冬天的娛樂活動之一。 雪一停, 家長基本上就攔不住了, 約上三五好友到雪地亂打一通, 冷不丁自己的脖領還會被小夥伴塞進一個雪團, 弄得濕漉漉的, 打累了就開始堆雪人。

窗戶上的冰花

早上一起床,窗戶玻璃上會有好看的冰花。我畫個花,你寫個字,再用嘴一哈,全沒了。接著再來。

熱水袋

晚上睡覺,有熱水袋給你暖的被窩,沒有暖寶寶電熱毯也照樣過。

或者是這個

只是晚上的時候是熱的,早晨就變涼啦。你還記得嗎?

媽媽牌毛衣

以前媽媽都很心靈手巧,她們總是會積攢很多毛線,一到冬天就會給孩子織毛衣,媽媽親手織的毛衣又厚又暖和,上面還有很多花紋,穿在身上心裡倍兒美。

軍大衣

那時候覺得有一種帥氣叫穿軍大衣。這厚實、這風度、這保暖……貂皮大衣也比不上它冬天溫暖我心。

還有老軍用棉帽,男女都愛它,把帽幫子向下一拉,就把耳朵、脖子都護住了,外面的冷風吹不進,裡面的熱量散不掉,渾身都感到熱烘烘的。

再配上一雙大棉手套

條絨棉鞋

那時候,擁有一雙帶氣眼的條絨棉鞋簡直是潮人的標誌。底子和麵兒都很厚,裡面融呼呼的,又舒服又實在。

大棉襖

小時候的冬天,都是穿著媽媽或者奶奶親手做的大棉襖過冬,甭提有多暖了,每到冬天都裹成一個大熊一般,試新棉襖的時候也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

雪花膏

這是河北名媛淑女的最愛,一股香氣彌漫了整個童年記憶。現在喊得出名字的品牌有“友誼”“百雀羚”“萬紫千紅”等等,那股熟悉的香味濃到刺鼻,然而你不得不佩服這些品牌強大的生命力。

辦喜事

在河北,許多莊稼人習慣在冬天辦喜事,因為冬天相對清閒,家裡添丁進口再合適不過。家裡辦喜事一定少不了做被子,做被子講究六鋪六蓋或八鋪八蓋,姑姑、大娘、嬸子都趕來幫忙,那場面真是喜慶又熱鬧。

結婚,包餃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地方還流行讓新郎官吃餃子,問他生不生,他一定要說“生”,寓意子孫滿堂。

新娘子過門時,為圖好彩頭,要跨馬鞍,寓意為平平安安;撒五穀,寓意為五穀豐登,扔喜錢寓意財源滾滾等等。

趕大集

生活在農村,平常去城裡買東西不方便,但有了幾天一次的集或廟會,就方便多了。集上各種新鮮小玩意你一定纏著爸爸媽媽買過,芝麻糖、甜果子、糖瓜、橡皮糖……

看大戲

在農村每逢過節過會或紅白喜事,還有一項重要的傳統——唱大戲。冬天演出,演員上臺前在蜂窩煤爐前取暖。

美味的零食

烤饃,烤包子,最喜歡吃上邊硬硬的脆脆的皮,包子饅頭更香啦。

最香甜的還是烤紅薯,聞著香,吃著更香。

當然,更加香甜的記憶是這個……

還有爆米花,拿個小碗,乘上大米或玉米去排隊等著,嘣一聲,香甜的爆米花就出來啦。

還有冰糖葫蘆和柿餅,一個酸酸甜甜

一個甜到掉牙,你一定吃過。

窗戶上的冰花

早上一起床,窗戶玻璃上會有好看的冰花。我畫個花,你寫個字,再用嘴一哈,全沒了。接著再來。

熱水袋

晚上睡覺,有熱水袋給你暖的被窩,沒有暖寶寶電熱毯也照樣過。

或者是這個

只是晚上的時候是熱的,早晨就變涼啦。你還記得嗎?

媽媽牌毛衣

以前媽媽都很心靈手巧,她們總是會積攢很多毛線,一到冬天就會給孩子織毛衣,媽媽親手織的毛衣又厚又暖和,上面還有很多花紋,穿在身上心裡倍兒美。

軍大衣

那時候覺得有一種帥氣叫穿軍大衣。這厚實、這風度、這保暖……貂皮大衣也比不上它冬天溫暖我心。

還有老軍用棉帽,男女都愛它,把帽幫子向下一拉,就把耳朵、脖子都護住了,外面的冷風吹不進,裡面的熱量散不掉,渾身都感到熱烘烘的。

再配上一雙大棉手套

條絨棉鞋

那時候,擁有一雙帶氣眼的條絨棉鞋簡直是潮人的標誌。底子和麵兒都很厚,裡面融呼呼的,又舒服又實在。

大棉襖

小時候的冬天,都是穿著媽媽或者奶奶親手做的大棉襖過冬,甭提有多暖了,每到冬天都裹成一個大熊一般,試新棉襖的時候也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

雪花膏

這是河北名媛淑女的最愛,一股香氣彌漫了整個童年記憶。現在喊得出名字的品牌有“友誼”“百雀羚”“萬紫千紅”等等,那股熟悉的香味濃到刺鼻,然而你不得不佩服這些品牌強大的生命力。

辦喜事

在河北,許多莊稼人習慣在冬天辦喜事,因為冬天相對清閒,家裡添丁進口再合適不過。家裡辦喜事一定少不了做被子,做被子講究六鋪六蓋或八鋪八蓋,姑姑、大娘、嬸子都趕來幫忙,那場面真是喜慶又熱鬧。

結婚,包餃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地方還流行讓新郎官吃餃子,問他生不生,他一定要說“生”,寓意子孫滿堂。

新娘子過門時,為圖好彩頭,要跨馬鞍,寓意為平平安安;撒五穀,寓意為五穀豐登,扔喜錢寓意財源滾滾等等。

趕大集

生活在農村,平常去城裡買東西不方便,但有了幾天一次的集或廟會,就方便多了。集上各種新鮮小玩意你一定纏著爸爸媽媽買過,芝麻糖、甜果子、糖瓜、橡皮糖……

看大戲

在農村每逢過節過會或紅白喜事,還有一項重要的傳統——唱大戲。冬天演出,演員上臺前在蜂窩煤爐前取暖。

美味的零食

烤饃,烤包子,最喜歡吃上邊硬硬的脆脆的皮,包子饅頭更香啦。

最香甜的還是烤紅薯,聞著香,吃著更香。

當然,更加香甜的記憶是這個……

還有爆米花,拿個小碗,乘上大米或玉米去排隊等著,嘣一聲,香甜的爆米花就出來啦。

還有冰糖葫蘆和柿餅,一個酸酸甜甜

一個甜到掉牙,你一定吃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