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從孟浩然的一首詩略窺唐朝人的夜生活,但願長醉不復醒

唐朝是一個自信的時代, 也是一個溫暖的時代, 君不見“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慷慨, 君不見“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深情?

作為這個時代的靈魂, 唐朝詩人們更是一群生活的藝術家, 他們大多喜歡漫遊天下、笑傲王侯, 既描寫山河壯麗, 也抒發男兒情懷, 更記錄時代點滴。

他們是誠實的, 也是可愛的, 一個小炮仗能整出煙花的燦爛, 一次小離別能悟出人生的真諦, 醉生夢死於他們不是貶義詞, 而是大徹大悟後的盡情。

《寒夜張明府宅宴》

瑞雪初盈尺, 寒宵始半更。

列筵邀酒伴, 刻燭限詩成。

香炭金爐暖, 嬌弦玉指清。

醉來方欲臥, 不覺曉雞鳴。

這首詩出自著名山水詩人孟浩然, 作為一個隱士, 他曾登上盛唐的詩壇, 瞅了一眼之後又回到襄陽老家繼續隱居, 原來繁華不過如此, 心自由, 身就綻放。

他繼續遊山玩水, 見一見那可見之人, 喝幾杯那香醇之酒。 有一天, 他以布衣之身拜訪一個名叫張願的縣令(唐朝縣令別稱明府), 受到了熱情款待。

這一天, 瑞雪初降, 覆蓋地面達到了一尺之深, 如此天氣, 不喝酒豈不是對不起老天的恩賜?夜晚八點, 宴席準時開場, 窗外雪落無聲, 窗裡推杯換盞。

高朋滿座之際, 怎能少得了賦詩?將蠟燭刻上幾個印記, 每個人在規定的時間吟詩一首, 寫不出的, 不好意思, 罰酒三杯, 寫得好的也賞酒三杯。

金爐裡燃著香炭, 讓人飄飄欲仙;美嬌娘輕舒玉指, 樂聲如癡如醉。 一直喝到全部醉倒, 準備歇息時, 驀然發覺天都快亮了,

那還睡個啥?趕緊去賞雪吧。

這就是唐朝, 也只有在唐朝, 布衣和官員能夠平等相交, 三杯酒下肚, 我們都是天上的神仙, 也是人間的俗鬼, 只管醉倒, 但願長醉不復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