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的赤壁之戰究竟是如何打的?

赤壁之戰是三方瓜分荊州的一系列戰鬥之一, 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場戰鬥。

戰前的形勢是劉表基本全據荊州, 除了北邊一小塊被曹操佔領了, 餘下領土完好;劉備蹲在新野, 荊州北門, 建安十二年底或十三年初招募到諸葛亮, 開始覬覦劉表這塊地盤;曹操平定北方, 回軍休整治水軍準備南征;孫權連年溯江進攻黃祖, 建安十三年初終於殺死黃祖, 叩開荊州東門, 當然戰果並不是很大, 連江夏一郡都沒占全。 這三方都對劉表的地盤虎視耽耽, 劉表本人卻年老病重, 再沒有當年單騎赴任的風采;子嗣分裂,

劉琮被選為荊州的繼承人而劉琦被要求出鎮江夏, 如此狀況下這荊州基本上是保不住了。

十三年秋七月, 曹操開始統兵南征, 隨後劉表因病去世, 劉琮有意投降而駐樊城的劉備不知情。 曹操軍隊過宛城之後劉備得到消息立即逃跑了, 同時關羽率領水軍沿漢水前往江陵, 按水經注敘述漢水在江陵北折向東流, 走漢水可以到江陵附近;曹操順利進軍襄陽並接受劉琮投降, 這之後就是曹操對劉備的追擊。 劉備沿途接收了部分劉琮原來的宗族部曲家丁等人, 難民團很快滾到十余萬, 走得很慢, 每天只能走十裡。 曹操知道江陵有大量物資, 怕這些物資被劉備搶先佔據, 話說我覺得劉備起初確實是奔著這批物資去的;於是把大軍輜重留下,

率領精銳騎兵一晝夜追擊三百餘裡, 在當陽長阪追上劉備部, 俘虜士兵和難民;這一段道路大致和漢水的走向平行, 劉備帶數十人前往漢水渡口遇到關羽的水軍, 也顧不上佔據江陵物資直接去江夏會合劉琦。

前哨戰差不多就是這樣, 曹操一路追擊劉備直到順利佔據江陵;劉備雖然很狼狽, 但畢竟沒有戰死或被俘, 活著就還有希望;劉備和孫權都認為應該聯合對抗曹操, 然後他們就合軍了。 之後這一段曹操方面的記載不太清楚, 難以還原出曹操每一支軍隊的進軍動態。 可以確定的是曹操本部可能還有襄陽方向補充來的部隊進入江陵, 收編劉表的水軍主力數萬, 準備順江進攻江夏;理論上沿漢水進軍也是可行的,

並且可以與江陵水軍在江夏合軍, 但沿線曹操軍隊的動態不明;所以我們還是關注從江陵順江進軍這一路, 其成分是劉表遺留水軍和部分曹操本部陸軍。

孫權方面與劉備合軍後兵力也大約有五萬人, 經過分析可以一戰, 於是從江夏溯江而上, 準備迎戰曹操軍。 雙方在赤壁附近遭遇, 這個一定要注意, 這是一場遭遇戰, 雙方沒有預設戰場。 交戰方式是水軍對水軍, 可以看作是對航道控制權的爭奪, 一般來說這類交戰中勝利方可以控制整個航道。 雙方遭遇後首次交戰曹操不利, 而且軍中已經流行疾病, 所以曹操軍就在北岸邊駐紮;同時周瑜的軍隊在南岸駐紮, 雙方隔江對峙。 沒有證據表明鐵索連環,

不過這並不重要, 總之曹操的戰船首尾相接, 南邊的將軍都看出一旦著火很難疏散開。 接下來就是周瑜組織反攻, 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黃蓋率領船隊詐降接近曹操軍營, 靠近後借風縱火。

這種正面遭遇跟偷襲搭不上邊, 可以算主力決戰, 周瑜劉備聯軍基本上全數出動了, 但曹操很可能還有一支主力沒有就位。 交戰後曹操知道已無力佔領長江水域, 乾脆燒毀了餘下的戰船防止資敵。 曹操帶去江陵的部分主力部隊和收編的劉表水軍基本玩完了, 除了因為疾疫也有交戰導致的傷亡, 只是還沒有到傷筋動骨的程度。 戰後曹操從陸地逃跑, 回到江陵留下曹仁駐守, 自己退回北方。 周瑜與曹仁交戰一年後打跑曹人,

佔據了南郡, 也意味著曹操的勢力失去這一段長江水道;之後曹操勢力邊境穩定在襄陽樊城, 控制了這一段漢水水路, 雖然失敗了一場戰鬥, 丟了已佔據的荊南和部分江漢平原, 但還是保住了北荊州。 關羽部在此期間與周瑜部配合, 騷擾曹操方面的救援軍隊, 使曹操的軍隊難以與曹仁聯繫。 因為荊南各郡與曹操部隔絕, 劉備趁機佔據。 至此曹操、劉備和孫權對劉表遺產的瓜分告一段落, 至於之後劉備與孫權的衝突是後話了, 反正三方都有收穫, 最倒楣的是劉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