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動力 軍工資產證券化樣本

《《《《《《《《央企優秀子公司系列報導 。 激勵計畫有效期5年, 等待期24個月, 等待期過後開始分3次勻速行權。 “其中授予物件中核心技術人員與業務骨幹占比高達98.19%,

體現出公司對於技術研發的高度重視。 ”

“作為國有企業的管理者我們要考慮很多方面的因素, 並且使這些因素在一起提升效率。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形成不同方的利益共同體, 這對企業的利益息息相關。 股權激勵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何紀武評價說。

●●●

專業化整合

春節前, 何紀武曾與其他央企的高層去德國考察工業4.0, 他發現在當地有很多“創新中心”——既不同於研究所也不同於公司, 而是能夠有效地將這兩類機構連接起來, 形成應用技術的突破。

“技術的研究到產業化, 中間有一個斷層, 而創新中心就是能夠把這個斷層填平。 ”何紀武向《英才》記者介紹說。

反觀中國動力的資產整合, 研究所相關資產注入意味著有機會將基礎研究和產業化打通形成更有效地科技創新,

而研究所毫無疑問是高度專業化的機構, 因此在產業端, 進行專業化的整合也在所難免。

“我們利用上市公司平臺進行內部資源整合, 將科研院所和製造企業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 產業結合、廠所結合, 整合市場銷售、品牌、技術、生產要素, 重新佈局, 實現有機融合。 ”

中國動力重組後從單一的化學動力, 再加上燃氣動力、蒸汽動力、熱氣機動力、核動力、全電動力、柴油機動力六大動力, 形成七大動力的平臺級公司。

在專業化整合方面, 重組方案中顯示, 大連船柴、陝柴重工、大隆機器廠、龍江廣瀚、濰坊天澤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存在競爭的業務將在實現相應業績指標後注入上市公司。

根據公司2016年財報顯示, 原有的化學動力板塊營業收入90.47億元, 占總營收44%, 為最主要收入來源;而全電動力營業收入12.39億元, 雖只占6%, 但增速為各動力板塊之最, 達79.76%。

有行業分析師認為, 科研院所與產業進行有機整合後, 中國動力的七大動力板塊將受益于軍民融合, 在軍品民品兩端實現增長。

而這與何紀武的想法不謀而合:“我們現在所有的技術進步都是兩條腿走路, 比如化學動力下一步就是新能源汽車、工業儲能等方面。 ”

如果說500多億元的市值只是溢價後的注入資產之和, 這或許能說得通。 但隨著中國動力內部專業化整合的成效逐步顯露, 院所、生產企業、管理團隊等各個產業鏈條上的單位融合、打通,
再輔以未來中國高速增長的民用動力、國防市場, 1000億市值或許真的指日可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