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可能的套利機會:買聯想控股(3396.HK),賣聯想集團(992.HK)

我們先來看兩張圖, 兩張圖分別是兩個公司自2015年6月29日後的股價走勢圖(周線):

圖1:

圖2:

第一張圖, 股價從當日高點43.69港元下跌至今19.9, 跌幅54.45%;第二張圖, 股價從當天高點10.396下跌至今5.12, 跌幅50.75%。 顯而易見, 不到兩年, 兩個公司股價跌幅都超過一半, 而更加巧合的是, 細看它們股價走勢又是何等相似, “你跳水來我也跳水, 你反彈來我也反彈, 幅度不大不小, 剛剛好”, 我敢說如果把股價抹去, 你絕對分不清誰是誰。

周線疊加圖(收盤價):

好了, 不賣關子了, 這兩個難兄難弟頗具名頭, 是港股上市的兩家公司, 第一張圖是聯想控股即聯想集團母公司2015年6月29日上市後股價走勢;第二張圖是聯想集團2015年6月29日後股價走勢。

周線圖中, 黃色是聯想控股, 藍色是聯想集團。

毫無疑問, 如此驚人的重合度表明, 市場早已默認這一等式:聯想控股(3396.HK)=聯想集團(992.HK)。 可是, 如果市場錯了呢?那便會出現套利機會。

>>>> 財務角度看, 聯想控股和聯想集團的關係

乍一看, 兩者關係密切, 唇亡齒寒。 股權上, 聯想控股是聯想集團的母公司, 聯想控股持有聯想集團31.48%股份;而從收入上看, 兩者相關度更高。 2016年, 聯想控股收入3070億元, 其中有92%來自聯想集團即2825.51億元, 從過去幾年的收入結構上看基本如此, 聯想控股90%以上的收入來自聯想集團, 這也難怪市場會認為兩者之間近乎相等的關係。

可是如果從利潤上看,

關係不再那麼緊密, 因為聯想控股利潤中2014年有40%來自聯想集團, 2015年聯想集團因為業務重組而虧損, 聯想控股盈利, 2016年這個比例則下降為27%。 再者, 如果我們剔除掉聯想控股中聯想集團利潤所占部分, 從2014—2016年, 剔除IT分部後的利潤從24.6億元增長到35.24億元, 兩年增加43.25%, 而這兩年IT分部的利潤則從17億元下降到13.35億元。

因此, 就算我們單從財務角度看, 也再也不該一葉障目, 將兩者等同。

>>>> 沒有聯想集團的聯想控股, 才更性感

上面是聯想控股的業務架構。 兩部分, 一是財務投資, 即是以聯想之星、君聯資本、弘毅投資為主的風投業務板塊;二是戰略投資, 包括IT即聯想集團的業務, 金融服務(正奇金融、拉卡拉等)、創新服務與消費(神州租車、拜博口腔等)、農業食品(佳沃)以及新材料業務板塊。

所以, 從業務上看, 除了聯想集團的業務, 聯想控股已經培育了不少國內數一數二的專案, 有的已經上市, 只是名頭沒聯想集團那麼大罷了。

從業務上看聯想控股, 很明顯應該一分為二:聯想集團與非聯想集團業務。

>>>> 聯想集團:電腦賣的還行, 其他一團糟, 前途堪憂

上圖是2016上半年全球電腦品牌市場狀況, 全部銷量下跌4%。 其中排名第五到第八的品牌, 蘋果、宏碁、三星以及東芝銷量下降明顯, 市場份額分別為7.9%、7.7%、2.0%、1.8%, 市場向前幾名集中的趨勢還是比較明顯。 而聯想上半年共計出貨量1615萬台, 佔據了21.8%的市場份額, 同比增長4.1%。 2016第四季度, 聯想全球市場份額繼續同比上升至22.4%, 已經連續三年保持了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的霸主地位。

但聯想集團的手機業務和資料中心業務實在不敢恭維, 這也是去年虧損的原因。 去年第三季度資料:占比18%的聯想手機業務的收入同比下跌23%至21.85億美元, 除稅前經營虧損錄得1.12億美元;占比9%的資料中心業務在第三季度收入同比減少20%至10.50億美元, 除稅前經營虧損錄得9400萬美元。 可以說, 聯想集團錯失了移動互聯網的最好機遇, 但如果我們單看電腦業務, 聯想集團值多少?

電腦業務而言, 去年三個季度累計產生利潤12億美金, 那麼, 全年15億美金的利潤值多少?聯想集團目前570億港幣, 74億美金的市值, 這意味著手機和資料中心業務即便價值為0, 那麼也只對應5倍的市盈率, 應該來說估值是不貴的。 不過PC市場本就處於下滑,

而聯想的手機和資料中心業務又拖後腿, 前途實在堪憂。

>>>> 非聯想集團業務:愈發性感, 等待成熟

聯想控股幾天前發佈了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全年財報。 財報顯示, 聯想控股及其附屬公司2016財年收入3070億元, 同比減少1%;淨利潤48.59億元, 同比增長4.3%。 其中聯想集團收入為2825.51億元, 較去年同期減少4%, 占聯想控股總收入的92%, 而除聯想集團外的業務, 則表現亮眼:

金融服務業務收入為15.83億, 同比增長75%;

創新消費與服務業務收入21.32億, 同比增長43%;

農業與食品業務收入為32.66億, 同比增長99%;

新材料業務收入為47.02億, 同比增長156%。

而如果從利潤增長看, 各項業務愈發性感:

值得注意的是, 過去在聯想控股的淨利潤結構中, IT也就是聯想集團的貢獻佔據非常大的比重, 而在今年,金融超越IT,成為為聯想控股淨利潤貢獻最多的業務板塊,以15.36億元的淨利潤,佔據總比例的32%,這塊增長也非常快,達到60%,主要由於融資租賃業務和貸款業務快速增長;創新消費業務的虧損擴大則是因為拜博口腔業務擴張,投入增加:

對於農業與食品的利潤下滑,則是由於2015年雲農場公允價值增加,除去這個影響,2016年淨利相比2015年則大幅上升;最後,財務投資方面,利潤同比去年有著47%的下降,這是因為財務投資整個的利潤是以公允價值的變動來產生的,因為去年資本市場整體不太好,所以盈利有所下降,但並不影響公司基本面。

上述這些快速增長的業務便如一個個投資護衛艦,在母艦的周圍不斷培育(柳傳志和聯想豐富的管理經驗,而且柳後面是中科院,中科院還是有相當多不錯的技術亟待商業化,正好可以借助聯想控股的實力),一旦成熟,便是收穫的時刻。

>>>>IPO的春天,聯想控股的“A計畫”:2018年至2020年將是重要時點

眾所周知,監管層對於IPO的態度已然放開,雖還未實行註冊制,但對於上市的步伐大為加快,顯然,未來有沒有二級市場的機會我們不知道,但對於一級市場,則是春意盎然。國內風投上市的不多,聯想控股作為這麼一個獨特的標的,往後必將受益良多。

對於分拆上市,聯想控股是這麼說的:

按照目前的規定,A股尚不允許母子公司同時上市的情形。而按照港股市場的規定,母子公司在港上市後,3年之後子公司可以分拆上市。2018年,聯想控股上市滿三年後,將積極推進旗下子公司的分拆上市。2018年至2020年將是重要時點。對於分拆上市的地點,可能是A股市場,也有可能是港股市場。

而其實,聯想控股的“A計畫”早已醞釀:

1、 佳沃集團取得萬福生科(300268,股吧)的控股權後,萬福生科3月6日晚間公告稱,正籌畫現金收購大農業領域資產。3月16日,萬福生科召開董事會,選舉佳沃集團旗下的豐聯酒業總裁湯捷為公司董事長,聘任佳沃集團原CFO田立川為公司總經理;

2、 2016年10月,拉卡拉宣佈改制為控股集團,並拆分為拉卡拉支付和考拉金服兩大集團板塊,後者作為擬上市主體衝刺IPO。今年3月3日,證監會公佈了拉卡拉支付招股說明書。拉卡拉支付擬登陸創業板,發行不超過4001萬股新股。如果拉卡拉支付成功上市,將成為A股市場第一家協力廠商支付公司;

3、 今年3月17日,老白乾酒(600559,股吧)公告稱,擬收購佳沃集團旗下的豐聯酒業100%股權。對此,聯想控股方面表示,豐聯集團確實在與老白乾洽談戰略合作事宜。協議達成後,豐聯將成為老白乾重要戰略股東,目前仍在談判階段。佳沃集團作為聯想控股農業和食品產業投資平臺,仍然看好白酒行業,希望與戰略合作夥伴一起成為行業內領先企業;

4、 聯想控股年報披露,2016年,星恒電源純電動物流車業務銷量大幅增長,銷量同比增長近3倍,在國內供應商中排名第二,市場份額升至9%。2016年,星恒電源完成了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15億元,目前正積極準備申報IPO;

5、 2016年12月,聯想控股還支持正奇金融引入兩家戰略投資者,增資總規模8.01億元人民幣,估值由4年前設立正奇金融的25億元人民幣快速提升至93億元人民幣。

>>>>一個可能的套利機會:買聯想控股(3396.HK),賣聯想集團(992.HK)

隨著柳傳志的投資艦隊再次起航,聯想控股與聯想集團的差異性必然為市場知曉:聯想控股聯想集團。不過現在,一個可能的套利機會已經出現:買聯想控股(3396.HK),賣聯想集團(992.HK),背後的邏輯是未來聯想控股的表現將大概率超出聯想集團。當然需要指出的是,做空有時間成本,而聯想控股什麼時候兌現業績還要等待。

而在今年,金融超越IT,成為為聯想控股淨利潤貢獻最多的業務板塊,以15.36億元的淨利潤,佔據總比例的32%,這塊增長也非常快,達到60%,主要由於融資租賃業務和貸款業務快速增長;創新消費業務的虧損擴大則是因為拜博口腔業務擴張,投入增加:

對於農業與食品的利潤下滑,則是由於2015年雲農場公允價值增加,除去這個影響,2016年淨利相比2015年則大幅上升;最後,財務投資方面,利潤同比去年有著47%的下降,這是因為財務投資整個的利潤是以公允價值的變動來產生的,因為去年資本市場整體不太好,所以盈利有所下降,但並不影響公司基本面。

上述這些快速增長的業務便如一個個投資護衛艦,在母艦的周圍不斷培育(柳傳志和聯想豐富的管理經驗,而且柳後面是中科院,中科院還是有相當多不錯的技術亟待商業化,正好可以借助聯想控股的實力),一旦成熟,便是收穫的時刻。

>>>>IPO的春天,聯想控股的“A計畫”:2018年至2020年將是重要時點

眾所周知,監管層對於IPO的態度已然放開,雖還未實行註冊制,但對於上市的步伐大為加快,顯然,未來有沒有二級市場的機會我們不知道,但對於一級市場,則是春意盎然。國內風投上市的不多,聯想控股作為這麼一個獨特的標的,往後必將受益良多。

對於分拆上市,聯想控股是這麼說的:

按照目前的規定,A股尚不允許母子公司同時上市的情形。而按照港股市場的規定,母子公司在港上市後,3年之後子公司可以分拆上市。2018年,聯想控股上市滿三年後,將積極推進旗下子公司的分拆上市。2018年至2020年將是重要時點。對於分拆上市的地點,可能是A股市場,也有可能是港股市場。

而其實,聯想控股的“A計畫”早已醞釀:

1、 佳沃集團取得萬福生科(300268,股吧)的控股權後,萬福生科3月6日晚間公告稱,正籌畫現金收購大農業領域資產。3月16日,萬福生科召開董事會,選舉佳沃集團旗下的豐聯酒業總裁湯捷為公司董事長,聘任佳沃集團原CFO田立川為公司總經理;

2、 2016年10月,拉卡拉宣佈改制為控股集團,並拆分為拉卡拉支付和考拉金服兩大集團板塊,後者作為擬上市主體衝刺IPO。今年3月3日,證監會公佈了拉卡拉支付招股說明書。拉卡拉支付擬登陸創業板,發行不超過4001萬股新股。如果拉卡拉支付成功上市,將成為A股市場第一家協力廠商支付公司;

3、 今年3月17日,老白乾酒(600559,股吧)公告稱,擬收購佳沃集團旗下的豐聯酒業100%股權。對此,聯想控股方面表示,豐聯集團確實在與老白乾洽談戰略合作事宜。協議達成後,豐聯將成為老白乾重要戰略股東,目前仍在談判階段。佳沃集團作為聯想控股農業和食品產業投資平臺,仍然看好白酒行業,希望與戰略合作夥伴一起成為行業內領先企業;

4、 聯想控股年報披露,2016年,星恒電源純電動物流車業務銷量大幅增長,銷量同比增長近3倍,在國內供應商中排名第二,市場份額升至9%。2016年,星恒電源完成了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15億元,目前正積極準備申報IPO;

5、 2016年12月,聯想控股還支持正奇金融引入兩家戰略投資者,增資總規模8.01億元人民幣,估值由4年前設立正奇金融的25億元人民幣快速提升至93億元人民幣。

>>>>一個可能的套利機會:買聯想控股(3396.HK),賣聯想集團(992.HK)

隨著柳傳志的投資艦隊再次起航,聯想控股與聯想集團的差異性必然為市場知曉:聯想控股聯想集團。不過現在,一個可能的套利機會已經出現:買聯想控股(3396.HK),賣聯想集團(992.HK),背後的邏輯是未來聯想控股的表現將大概率超出聯想集團。當然需要指出的是,做空有時間成本,而聯想控股什麼時候兌現業績還要等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