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晚期的重要舉措,卻使得明朝迅速走向衰落

在我國, 明朝作為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是繼漢唐之後的黃金時期, 後代評價明朝為“治隆唐宋, 遠邁漢唐”。 然而再厲害的朝代也抵擋不了歷史週期律的印象, 明朝末年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 雖然鞏固了中華疆土, 維護了明朝在東亞的主導地位, 卻使得明朝迅速走向衰落。

這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就是“萬曆三大征”。

萬曆三大征指明神宗萬曆(1573年—1620年)年間, 先後在明朝西北、西南邊疆和朝鮮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 分別為李如松(李成梁長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李如松、麻貴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朝鮮之役;以及李化龍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

寧夏之役自1592年(萬曆二十年)二月十八日延至九月十八日。 朝鮮之役第一回衝突自1592延至1593年(萬曆二十至二十一年);第二回衝突自1597延至1598年(萬曆二十五至二十六年)。

播州之役自1599延至1600年(萬曆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

萬曆年間, 政治矛盾逐步激化, 國家開始走向衰落。 三場戰爭雖然都取得了勝利, 達到了鞏固了明朝邊疆穩定, 使朝鮮王朝免受倭寇的侵略的最終目的, 可是這三場戰爭也嚴重消耗了明朝的財力和人力。

《明史》載:“寧夏用兵, 費帑金二百余萬。 其冬, 朝鮮用兵, 首尾八年, 費帑金七百余萬。 二十七年, 播州用兵, 又費帑金二三百萬。 三大征踵接, 國用大匱”。 又卷百二十三《王德完傳》:“近歲寧夏用兵, 費百八十余萬;朝鮮之役, 七百八十余萬;播州之役, 二百余萬”。 據此可以粗略統計出這八年間國家的軍事開支高達一千一百六十余萬兩白銀。

經濟上損失不少, 而傷亡方面更多, 寧夏之役共傷亡五萬人, 數十座城池被毀;萬曆朝鮮戰爭共傷亡六萬人, 朝鮮全境幾乎被毀;播州之役傷亡五萬人, 上百座城池被毀。 明軍的傷亡還是相對嚴重的, 雖然萬曆三大征均以勝利告終, 但也消耗了明朝的大量國力, 對明朝的統治造成重大隱患, 影響了明朝未來的政策制定, 加速了帝國的衰落。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請訂閱“源稚生”。 本文系作者原創, 不盡之處請指正, 歡迎大家多多點贊和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