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剛兩歲多就上幼稚園,一年後孩子性情大變,媽媽後悔不已

小虎2歲多了, 是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 爸爸媽媽都在職場打拼, 兩口子的工作又忙, 加上公公婆婆都寵著他一個, 導致小虎的自理能力非常差,

又找不到合適的保姆, 於是媽媽將兩歲的兒子送到了幼稚園, 媽媽覺得把寶寶送進幼稚園並不是想學多少知識, 而是想讓他學會和別人相處,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小虎媽媽的眼裡, 情商的發展絕對比智商重要。 像道德、基本常識啊、如何找朋友交流啊、跟朋友生氣了怎麼處理, 她認為人與人相處的技巧比文化知識來的重要。 而這些東西都只能在幼稚園裡才能學得到。

剛開始小虎特別不情願去, 每次去都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 從早上起床情緒就很差, 為此還影響到早上的食欲。 後面小虎適應幼稚園之後反而對班上的保育員產生了依賴, 回家後與爸爸媽媽親熱一小會兒就自已抱著平板看動畫片, 與爸爸媽媽講話明顯少了許多。

小虎在小小班的一年時間裡, 就是她們一家與疾病搏鬥的一年。 班上只要有一個小孩感冒, 她家的小孩就會被傳染, 冬天她和老公常常頂風冒雪在深更半夜打的帶小虎去看急診, 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 小虎在上小小班時還感染了手口足病, 所幸不嚴重。 小虎媽媽粗略統計了一下, 因為疾病、天氣惡劣等原因小虎實際上只上了半年小小班;而治病花去了七千多元。

現在小虎已經3歲了, 在幼稚園他總是欺負別的小朋友, 而且不喜歡呆在家裡, “他一回到家裡動不動就發火, 老是吵著要去幼稚園, 我現在都不知道怎麼處理才好”。 經過兒童心理專家檢查發現, 小虎竟患有暴力傾向, 聽到這樣的診斷, 小虎媽媽心裡一震並表示,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的話, 她一定不會再把小孩這麼早送進托兒所, “就算苦一些也要自己照顧小孩。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 小班寶寶的入園年齡應滿3周歲。 父母提早送小孩入園的想法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工作繁忙;二是認為自己不會帶, 早入託就能使小孩早點受教育, 其實這種想法是比較偏頗的, 首先從小孩的心理發展來說, 寶寶在3歲之前仍處在親子依戀階段,2歲左右小孩才剛要萌發出和同齡人交往的想法,到了2歲半左右邏輯和秩序感隨著慢慢建立,這時候才會有組織的互動和生活。如果過早入園,會導致小孩由於心智發展不夠成熟,語言表達有限,不知道怎麼調節情緒等問題,從而導致孩子產生強烈的心理負擔,變的不願意主動社交和表達,缺乏安全感,這對小孩今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進入高層次情感發展都會產生影響。

如果要想讓小孩的大腦健康發育,父母就要多進行愛的刺激,與孩子的互動是最好的刺激,家庭與朋友的關愛對孩子發育來說是最安全的選擇。不要認為寶寶不懂事,他們的要求得不到回應和滿足時會讓他們產生一種孤獨感,表現為煩躁哭鬧,長此以往不利於他們的心理發展,迫使一些孩子發展攻擊性性格,這是情感缺失造成的後果。

一般親子園缺少有經驗的育兒老師,老師們沒辦法及時解決孩子爭玩具、爭活動場地等問題都是影響因素。所以不管托兒所有多好,那些較早或較久待在托兒所的孩子在整個小學時期更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而且更不聽話。那些待在托兒所時間較長的嬰兒即便在11歲時,也會出現“容易打群架”、“愛爭吵”等問題。所以適齡性的行為和教育對小孩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不要因為家長的一已之見而成為阻礙小孩長期發展的絆腳石。

寶寶在3歲之前仍處在親子依戀階段,2歲左右小孩才剛要萌發出和同齡人交往的想法,到了2歲半左右邏輯和秩序感隨著慢慢建立,這時候才會有組織的互動和生活。如果過早入園,會導致小孩由於心智發展不夠成熟,語言表達有限,不知道怎麼調節情緒等問題,從而導致孩子產生強烈的心理負擔,變的不願意主動社交和表達,缺乏安全感,這對小孩今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進入高層次情感發展都會產生影響。

如果要想讓小孩的大腦健康發育,父母就要多進行愛的刺激,與孩子的互動是最好的刺激,家庭與朋友的關愛對孩子發育來說是最安全的選擇。不要認為寶寶不懂事,他們的要求得不到回應和滿足時會讓他們產生一種孤獨感,表現為煩躁哭鬧,長此以往不利於他們的心理發展,迫使一些孩子發展攻擊性性格,這是情感缺失造成的後果。

一般親子園缺少有經驗的育兒老師,老師們沒辦法及時解決孩子爭玩具、爭活動場地等問題都是影響因素。所以不管托兒所有多好,那些較早或較久待在托兒所的孩子在整個小學時期更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而且更不聽話。那些待在托兒所時間較長的嬰兒即便在11歲時,也會出現“容易打群架”、“愛爭吵”等問題。所以適齡性的行為和教育對小孩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不要因為家長的一已之見而成為阻礙小孩長期發展的絆腳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