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沒有“紙上談兵”的趙括能贏得“長平之戰”嗎?

結束於西元前260年的秦趙長平之戰,可以說是長達500年的春秋戰國時期, 乃至整個中國古代史上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 這場戰役以趙軍40萬被秦軍坑殺為結局,至今令人心悸不已。 司馬遷在《史記》給出的說法是趙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 用趙括取代名將廉頗擔任主將, 葬送了趙軍,遂令“紙上談兵”的成語留諸後世。 但問題在於, 如果沒有趙括, 趙國是不是就能贏得這場國運攸關的戰役?

戰國時期的長平位於今天的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 秦趙間的長平之戰, 其實源自秦國與韓國的上黨(主要在今天的長治市)之爭。

長平之戰前, 一連數年秦軍都在進攻黃河以北的韓國領地。 秦國攻韓, 由來已久, 不過以往是零敲散打, 此刻卻想把黃河以北的部分全部吞掉。 西元前262年, 秦軍攻克野王(今河南沁陽), 完全斷絕了孤懸在黃河以北的上党郡與韓國本土的交通。

秦軍步步緊逼, 兵進滎陽;韓王驚恐, 派使節入咸陽謝罪, 割讓上党向秦國求和。 但上党守馮亭是個硬漢子, 他不肯降秦, 卻把上党獻給趙國, 用意是“趙若受我, 秦怒, 必攻趙。 趙被兵, 必親韓。 韓趙為一, 則可以當(擋)秦”, 希望韓、趙聯合, 殺退秦兵。

對於趙國來說,上黨這塊從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其實也是塊燙手的山芋, 一旦接收無異于與秦國開戰。

對於趙國而言,巍峨的太行山是保衛首都邯鄲的西面屏障, 而要確保太行屏障的穩固, 重點在於確保對太行關隘的控制;而要確保對太行關隘的控制, 卻有賴於對太行山以西幾處軍事據點的控制, 上黨便是其中之一。 從上黨東下太行進入河北的通道主要是濁漳水等河流穿切的河谷低地,

重要關隘有太行第四陘滏口陘, 它們若為河北所守, 可鞏固太行屏障;反之, 旁人自此地下臨河北, 便成高屋建瓴之勢。

實際上, 在戰國後期齊國、楚國都已遭到嚴重削弱, 形成秦趙爭雄的局面後, 山西高原像一個巨大的楔子, 楔入關中(秦)與河北(趙)之間, 面向中原。 無論是哪一方, 能否取得對山西高原山地險要的控制都是存亡攸關的事。 河北政權如果丟失了他們在太行山西側的軍事據點, 必然導致經太行山下河北的幾座關隘的防守失去依託, 河北西部屏障盡失, 實可謂大勢已去:以河北平原地勢之低, 要仰爭太行, 殊為不易。 這也就不難理解, 趙孝成王不顧臣僚“聖人甚禍無故之利”的警告, 接受了馮亭的獻地。

趙王封馮亭為華陽君, 食萬戶城3座, 封縣令3個千戶城, 官民賜爵三級, 而由平原君趙勝出面接收了原韓國上黨郡的17個城邑。

至於秦趙間的戰事, 無論趙國接不接受上黨, 恐怕都是難以避免的。 元代學者胡三省就認為, “秦有吞天下之心, 使趙不受上党而秦得之, 亦必據上党而攻趙”。 趙國不爭取上黨, 使上黨戰略要地落入強秦之手, 雖能得到喘息時間, 卻終將面對秦的鯨吞蠶食, 更無力對抗。

反之, 趙國接收上黨, 固然會使與秦國攤牌的時間提前, 但佔據上党有利地形, 勝算提高不少。 當時人也認為秦若未控制上党而攻趙, 風險極高,“越山踰河, 絕韓之上党而攻強趙, 則是複閼與之事也”。 這裡的“閼與之事”指的就是西元前270年的趙軍大破秦軍的閼與之戰,

是役趙軍主將正是趙括之父趙奢。

用事後諸葛亮的眼光看來, 趙國的失策在於, 既收上黨又未全力據守, 沉醉於上黨的飛來之利, 對秦軍大舉進攻顯得措手不及。 戰國時期的秦國因好戰嗜殺, 素有“虎狼之國”之名。 此次趙國坐享其成, 得韓上黨,不啻虎口奪食,秦昭襄王立即派左庶長王齕率秦軍主力進攻上党,原先的秦韓戰爭遂一變而為秦趙戰爭。秦軍攻勢淩厲,握有地利的趙軍卻倉促迎戰,把守的城池紛紛失守。馮亭被迫放棄上黨郡,引殘軍及難民逃往位於上黨郡治所以南的長平。上党得而復失,趙國受地成為一場荒唐鬧劇。

此時,秦軍雖已佔領上黨,但因爭奪上黨而引發的戰火卻未停息,乘勝追擊的秦軍與廉頗率領的趙軍馳援部隊在長平相遇。於是,此前在戰爭史上寂寂無聞的長平,註定要讓秦趙兩國賭上國運,成為戰國時代規模最大戰役的戰場。

當時的趙、秦兩軍可以說是中原最強大的兩支軍隊。趙國軍隊的戰鬥力素來很強,“閼與之戰”時,全副武裝的趙軍步兵從邯鄲出發急行軍至閼與,“卷甲而趨之,二日一夜至”,按古閼與城在今山西省和順縣西北,與邯鄲的直線距離約為530十裡,以當時裡制估算,趙軍的日行軍速度已接近200裡,沒有嚴格的訓練與強健的體魄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與此同時,新興的鐵兵器也正在進入趙軍的武庫。趙國的冶鐵業發達,加之趙滅中山后,中山國豐富的鐵礦蘊藏、高超的冶鐵技術無疑對趙國是極大的補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從趙武靈王實施“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之後,趙國在華夏諸侯國中率先引入了騎兵這一兵種。按照戰國末年成書的《六韜》說法,“一騎當步卒八人”。因此趙軍極為重視騎兵,其軍中騎兵的比例接近1/10,而其他諸侯國只在1%左右,日後廉頗以年邁之軀尚能“被甲上馬”以示勇武,可知他是一位“馬上將軍”,並非步將或車將。而趙奢,以軍功封為馬服君,虞喜《志林》曰:“馬,兵之首也。號曰‘馬服’者,言能服馬也。”說明他也是一位善於訓練和指揮騎兵的名將。

趙軍騎兵的武器裝備也模仿胡人,遠距離或衝鋒時騎兵在馬上彎弓射箭,短兵相接時就靠白刃格鬥殺傷敵人。正是來去如風的鐵騎配上先進的鐵制兵器,使得趙軍辟地千里,一度橫行中國北方。

反觀秦軍,其邁入鐵兵器時代的步伐比趙軍緩慢得多,譬如迄今從西安兵馬俑出土的40000件兵器,幾乎全部由青銅鑄成。但秦國在商鞅變法中實行的軍功爵制形成的制度優勢完全彌補了秦軍在技術上的落後。

對於秦國的老百姓而言,他的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完全取決於在戰場上獲得的軍功爵位。按照秦制,爵位共分20級,秦國的士兵只要“能得甲首一者”,便能“賞爵一級,益田一頃”,斬殺的敵人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當官為吏必須有爵,無爵者不能當官。甚至同在軍中效力,爵位高低不同,每頓吃的飯菜都有所差別。三級爵有精米一鬥、醬半升,菜羹一盤。

兩級爵位的只能吃粗米,沒有爵位的普通士兵僅能填飽肚子而已。因此,秦軍對戰爭的渴望與熱情遠非六國軍隊可比。韓非子說,秦人聽說要打仗,就頓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無所謂生死。當時人記載,上了戰場的秦軍光頭赤膊,奮勇向前,六國軍隊與之相比,如同以卵擊石。秦軍士兵們左手提著人頭,右胳膊下夾著俘虜,追殺著自己的對手,僅僅這樣的文字記載,已經足夠令人不寒而慄。

作為戰國後期中國最強的兩支軍隊,秦趙相遇,更強者勝。西元前260年四月,趙軍與王齕率領的秦軍交戰,初戰失利,裨將茄被斬殺。六月,趙軍再戰又敗,兩個城堡失守,4名都尉 (僅次於“將”的高級武官)陣亡。七月,趙軍築壘禦秦軍,秦軍又斬殺趙軍的兩名都尉,奪占其西壘壁。在秦軍開始攻打趙軍後才緊急擔任趙軍統帥的廉頗,此時只能被迫退守丹河,與秦軍隔河相峙。

儘管司馬遷在《史記》裡惜字如金,但還是可以看出戰場局勢對趙軍不利:短短3個月內,趙軍遭遇了一連串失敗,丟失兩道防線,折損“一將六尉”。這個數字意味著趙軍高級將領的傷亡十分慘重。幾十年後,在秦的統一戰爭中,李信率20萬伐楚,被項燕率領的楚軍夜襲擊敗,7名都尉陣亡,已是一場慘敗。可見當時趙軍的傷亡應當非常大,至少損失了幾萬將士。無怪趙孝成王得知戰報後的反應是“怒廉頗軍多失亡”。

對於這時的趙國而言,和平的希望已不存在(戰爭爆發後,趙國遣使赴秦媾和,但以失敗而告終),其在軍事上有3種選擇:主動攻擊、自行撤軍、持久防禦。而戰場的現實已經證明趙軍野戰不是秦軍對手。而自行撤軍,將大軍撤回太行山以東,依託壺口關、滏口陘、井陘設防,且不說以新敗之師如何抵禦居高臨下而來的秦軍(上黨郡是個四周高中間低的高原盆地)。

秦軍更可以揮兵北上,控制呂梁山與太行山上的險徑要塞,截斷邯鄲與代郡、雁門郡、雲中郡等北部地方的聯繫,將包括趙國起家的晉陽在內的太行山以西的大片領土全部併吞。這是趙國所不能接受的,因為戰敗的結果也不過如此!更重要的是,敵前撤退這樣高難度的軍事行動極度危險。

當時臨時徵召的軍隊,雖然數量龐大,但組織度很低,敵前後退極易導致軍心渙散、陣形混亂,一旦敵乘勢追殺,將一敗不可收拾,甚至全軍覆滅,日後王翦趁項燕率兵東移突襲大破楚軍就是最好的例證。因此,廉頗選擇堅壁清野,堅守不出的策略實屬必然。

兩軍相持,實際比拼的是雙方的後勤能力。按理說,長平距離趙都邯鄲不過200裡,而距離秦都咸陽在400裡以上。戰場態勢應是趙軍以逸待勞,而秦軍遠道而來,糧芻輜重補給維艱才對。但實際情況卻截然相反,長期的重兵對峙給後勤帶來的壓力竟然成為壓垮趙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雖然在當時的說客口中,和平時期的趙國“粟支數年”,但趙國的農業仍不及魏、齊、秦等國發達。加之商鞅變法將“耕戰”確立為秦國國策,將農業生產提高到了最高戰略位置。但趙國並不如秦國一樣重視農業,就連趙武靈王的變法,也未見涉及農業生產,所以後代文獻稱趙國“商家錯于道,諸侯交于路。然民淫好末,侈靡而不務本”,國民的經商意識濃厚,《史記·貨殖列傳》就說,“齊、趙設智巧,仰機利”。說明當時趙國商業發達,但農業相對滯後的狀況。這樣一來,秦國的糧食儲備遠超趙國,按照《史記》的說法,“秦富十倍天下”。

不唯如此,自從西元前290年魏國將河東400裡之地獻給秦國,這一春秋霸主晉國起家之地經過秦國30年的苦心經營,到長平之戰前已成為秦軍在山西東南與韓、趙作戰的後勤基地,秦國可以將大量糧食沿渭河、黃河、汾河通過水運(古代效率最高的運輸方式)從關中運到這裡再轉運前線,從河東向長平前線運輸糧食,距離不足200公里,與邯鄲到長平距離相當,而交通狀況比起需要翻越太行山的趙國方面則要好得多。

結果,在綜合國力的比拼中,趙國敗下陣來。在趙軍壘壁的重要據點大糧山,相傳廉頗在此唱籌量沙以迷惑秦軍,已經反映了趙軍前線糧食的匱乏。在本國糧食儲備已不足以供應長平前線的情況下,趙國被迫向富庶的齊國求援。兩國原本關係良好,前不久的前265年,齊師救趙,挫敗秦軍。

但做出救趙決斷的齊襄王次年去世後,齊王建年幼,其母君王後聽政。從這時起,齊國徹底失去了威王、宣王時代的大國雄心,直到滅亡的幾十年裡都在奉行“事秦謹,與諸侯信”的混日子戰略,置身戰國漩渦之外而求一時苟安,在趙國“百萬之師折於外”的嚴重時刻,竟然見死不救。

國內乏糧,外援無望,趙國已經無法繼續進行戰爭,前線趙軍面臨無糧而不戰自潰的危險。所以,就趙國的軍事抉擇而言,國家經濟狀況無力支撐持久防禦,撤退則很有可能不戰自敗,相反主動攻擊或有一線勝機,即使戰敗也可與敵有生力量同歸於盡,遠勝不戰自敗。主動攻擊突然變成了一個無奈的選擇。

但是,面對趙王的譴責與督促,廉頗仍舊堅持持久防禦戰略不變。從西元前283年因戰功封上卿算起,廉頗已經做了20多年大將,軍事經驗極為豐富,被後世認為是“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之一,他當然清楚主動攻擊無異於孤注一擲的賭博。

長平戰場上的態勢對趙軍極為不利,地利盡失;秦軍屯兵於戰場西南的山谷之中,地勢險要,其勢猶如掘坑待虎,而趙軍駐紮大軍于長平以北的平原地帶,無險可憑。秦出山谷攻趙易,趙入山谷圖秦難。趙大軍如若入山谷攻秦軍,秦軍只要封閉山谷,斷趙軍後路,數十萬大軍便會成為甕中魚鱉。但廉頗只需要考慮戰場本身,趙孝成王卻要考慮整個國家,所以“堅壁不敢戰”的廉頗“下課”就變成了必然的選擇。應該說,廉頗還是識時務的,幾十年後另一位名將李牧抗命的結果就是丟掉了性命。

“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作為戰國名將,廉頗是趙國軍界的翹楚。昔日與廉頗齊名的馬服君趙奢當時已經去世,至於另一位戰國時期的風雲人物,以“火牛陣”破燕複齊聞名的田單當時雖然也在趙國,但畢竟還是客卿的身份,按照《戰國策》的說法,趙奢就認為田單不但不知兵,而且還終究是齊國宗室,不會全心效忠趙國;因此田單沒有得到足夠的信任,只統領趙軍攻取過燕國的幾個小城。

外人不足恃,尚有宗室可用。趙國軍制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任用宗室為將統兵作戰的傳統。根據《史記·趙世家》的記載,自趙烈侯起共有31位將領,其中有12位是趙氏族人,幾乎占去40%,比例相當驚人。當年趙武靈王攻中山,即以公子趙章將中軍,宗室趙祐將右軍,宗室趙希將胡、代兵馬,一舉滅亡作為心腹之患的中山國。

此時,作為趙氏宗室的趙括,頭頂名將趙奢之子的光環,又有“精通兵法”的名聲,在“將二代”之中自然屬於佼佼者之列,偏偏秦國派出的間諜也釋放出了“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的謠言,遂讓趙孝成王下定決心,以沒有實戰經驗的趙括代替廉頗出任前線主將。

隨後的故事眾所周知:西元前260年,趙括抵達長平走馬上任,立即全面改變了廉頗的防禦戰略;修改了軍法,更換了一批將領。最後輕敵冒進中計被殲,45萬趙軍全軍覆沒,引發一場幾乎招致亡國的災難,令趙括身死之後徒留一個“紙上談兵”的誤國駡名。

誠然,趙括為將確有其取敗之道,譬如貪功逞強而剛愎自用,但他上任本身就意味著只能靠戰場上迅速決戰求得生機的趙國,將一位願意出戰的將領替換下了不願出戰的將領。事實上,趙括既沒有機會製造戰機,也沒有時間從容運籌,而廉頗舊有的固守戰略勢必將被主動出擊的新戰略取代。然而,令人無可奈何的真相卻是:如果野戰能夠獲得對秦軍的勝利,身為名將的廉頗又為什麼要忍受“不敢戰”的駡名避戰死守呢——趙軍戰敗的命運,在長平戰場趙軍缺糧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

得韓上黨,不啻虎口奪食,秦昭襄王立即派左庶長王齕率秦軍主力進攻上党,原先的秦韓戰爭遂一變而為秦趙戰爭。秦軍攻勢淩厲,握有地利的趙軍卻倉促迎戰,把守的城池紛紛失守。馮亭被迫放棄上黨郡,引殘軍及難民逃往位於上黨郡治所以南的長平。上党得而復失,趙國受地成為一場荒唐鬧劇。

此時,秦軍雖已佔領上黨,但因爭奪上黨而引發的戰火卻未停息,乘勝追擊的秦軍與廉頗率領的趙軍馳援部隊在長平相遇。於是,此前在戰爭史上寂寂無聞的長平,註定要讓秦趙兩國賭上國運,成為戰國時代規模最大戰役的戰場。

當時的趙、秦兩軍可以說是中原最強大的兩支軍隊。趙國軍隊的戰鬥力素來很強,“閼與之戰”時,全副武裝的趙軍步兵從邯鄲出發急行軍至閼與,“卷甲而趨之,二日一夜至”,按古閼與城在今山西省和順縣西北,與邯鄲的直線距離約為530十裡,以當時裡制估算,趙軍的日行軍速度已接近200裡,沒有嚴格的訓練與強健的體魄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與此同時,新興的鐵兵器也正在進入趙軍的武庫。趙國的冶鐵業發達,加之趙滅中山后,中山國豐富的鐵礦蘊藏、高超的冶鐵技術無疑對趙國是極大的補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從趙武靈王實施“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之後,趙國在華夏諸侯國中率先引入了騎兵這一兵種。按照戰國末年成書的《六韜》說法,“一騎當步卒八人”。因此趙軍極為重視騎兵,其軍中騎兵的比例接近1/10,而其他諸侯國只在1%左右,日後廉頗以年邁之軀尚能“被甲上馬”以示勇武,可知他是一位“馬上將軍”,並非步將或車將。而趙奢,以軍功封為馬服君,虞喜《志林》曰:“馬,兵之首也。號曰‘馬服’者,言能服馬也。”說明他也是一位善於訓練和指揮騎兵的名將。

趙軍騎兵的武器裝備也模仿胡人,遠距離或衝鋒時騎兵在馬上彎弓射箭,短兵相接時就靠白刃格鬥殺傷敵人。正是來去如風的鐵騎配上先進的鐵制兵器,使得趙軍辟地千里,一度橫行中國北方。

反觀秦軍,其邁入鐵兵器時代的步伐比趙軍緩慢得多,譬如迄今從西安兵馬俑出土的40000件兵器,幾乎全部由青銅鑄成。但秦國在商鞅變法中實行的軍功爵制形成的制度優勢完全彌補了秦軍在技術上的落後。

對於秦國的老百姓而言,他的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完全取決於在戰場上獲得的軍功爵位。按照秦制,爵位共分20級,秦國的士兵只要“能得甲首一者”,便能“賞爵一級,益田一頃”,斬殺的敵人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當官為吏必須有爵,無爵者不能當官。甚至同在軍中效力,爵位高低不同,每頓吃的飯菜都有所差別。三級爵有精米一鬥、醬半升,菜羹一盤。

兩級爵位的只能吃粗米,沒有爵位的普通士兵僅能填飽肚子而已。因此,秦軍對戰爭的渴望與熱情遠非六國軍隊可比。韓非子說,秦人聽說要打仗,就頓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無所謂生死。當時人記載,上了戰場的秦軍光頭赤膊,奮勇向前,六國軍隊與之相比,如同以卵擊石。秦軍士兵們左手提著人頭,右胳膊下夾著俘虜,追殺著自己的對手,僅僅這樣的文字記載,已經足夠令人不寒而慄。

作為戰國後期中國最強的兩支軍隊,秦趙相遇,更強者勝。西元前260年四月,趙軍與王齕率領的秦軍交戰,初戰失利,裨將茄被斬殺。六月,趙軍再戰又敗,兩個城堡失守,4名都尉 (僅次於“將”的高級武官)陣亡。七月,趙軍築壘禦秦軍,秦軍又斬殺趙軍的兩名都尉,奪占其西壘壁。在秦軍開始攻打趙軍後才緊急擔任趙軍統帥的廉頗,此時只能被迫退守丹河,與秦軍隔河相峙。

儘管司馬遷在《史記》裡惜字如金,但還是可以看出戰場局勢對趙軍不利:短短3個月內,趙軍遭遇了一連串失敗,丟失兩道防線,折損“一將六尉”。這個數字意味著趙軍高級將領的傷亡十分慘重。幾十年後,在秦的統一戰爭中,李信率20萬伐楚,被項燕率領的楚軍夜襲擊敗,7名都尉陣亡,已是一場慘敗。可見當時趙軍的傷亡應當非常大,至少損失了幾萬將士。無怪趙孝成王得知戰報後的反應是“怒廉頗軍多失亡”。

對於這時的趙國而言,和平的希望已不存在(戰爭爆發後,趙國遣使赴秦媾和,但以失敗而告終),其在軍事上有3種選擇:主動攻擊、自行撤軍、持久防禦。而戰場的現實已經證明趙軍野戰不是秦軍對手。而自行撤軍,將大軍撤回太行山以東,依託壺口關、滏口陘、井陘設防,且不說以新敗之師如何抵禦居高臨下而來的秦軍(上黨郡是個四周高中間低的高原盆地)。

秦軍更可以揮兵北上,控制呂梁山與太行山上的險徑要塞,截斷邯鄲與代郡、雁門郡、雲中郡等北部地方的聯繫,將包括趙國起家的晉陽在內的太行山以西的大片領土全部併吞。這是趙國所不能接受的,因為戰敗的結果也不過如此!更重要的是,敵前撤退這樣高難度的軍事行動極度危險。

當時臨時徵召的軍隊,雖然數量龐大,但組織度很低,敵前後退極易導致軍心渙散、陣形混亂,一旦敵乘勢追殺,將一敗不可收拾,甚至全軍覆滅,日後王翦趁項燕率兵東移突襲大破楚軍就是最好的例證。因此,廉頗選擇堅壁清野,堅守不出的策略實屬必然。

兩軍相持,實際比拼的是雙方的後勤能力。按理說,長平距離趙都邯鄲不過200裡,而距離秦都咸陽在400裡以上。戰場態勢應是趙軍以逸待勞,而秦軍遠道而來,糧芻輜重補給維艱才對。但實際情況卻截然相反,長期的重兵對峙給後勤帶來的壓力竟然成為壓垮趙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雖然在當時的說客口中,和平時期的趙國“粟支數年”,但趙國的農業仍不及魏、齊、秦等國發達。加之商鞅變法將“耕戰”確立為秦國國策,將農業生產提高到了最高戰略位置。但趙國並不如秦國一樣重視農業,就連趙武靈王的變法,也未見涉及農業生產,所以後代文獻稱趙國“商家錯于道,諸侯交于路。然民淫好末,侈靡而不務本”,國民的經商意識濃厚,《史記·貨殖列傳》就說,“齊、趙設智巧,仰機利”。說明當時趙國商業發達,但農業相對滯後的狀況。這樣一來,秦國的糧食儲備遠超趙國,按照《史記》的說法,“秦富十倍天下”。

不唯如此,自從西元前290年魏國將河東400裡之地獻給秦國,這一春秋霸主晉國起家之地經過秦國30年的苦心經營,到長平之戰前已成為秦軍在山西東南與韓、趙作戰的後勤基地,秦國可以將大量糧食沿渭河、黃河、汾河通過水運(古代效率最高的運輸方式)從關中運到這裡再轉運前線,從河東向長平前線運輸糧食,距離不足200公里,與邯鄲到長平距離相當,而交通狀況比起需要翻越太行山的趙國方面則要好得多。

結果,在綜合國力的比拼中,趙國敗下陣來。在趙軍壘壁的重要據點大糧山,相傳廉頗在此唱籌量沙以迷惑秦軍,已經反映了趙軍前線糧食的匱乏。在本國糧食儲備已不足以供應長平前線的情況下,趙國被迫向富庶的齊國求援。兩國原本關係良好,前不久的前265年,齊師救趙,挫敗秦軍。

但做出救趙決斷的齊襄王次年去世後,齊王建年幼,其母君王後聽政。從這時起,齊國徹底失去了威王、宣王時代的大國雄心,直到滅亡的幾十年裡都在奉行“事秦謹,與諸侯信”的混日子戰略,置身戰國漩渦之外而求一時苟安,在趙國“百萬之師折於外”的嚴重時刻,竟然見死不救。

國內乏糧,外援無望,趙國已經無法繼續進行戰爭,前線趙軍面臨無糧而不戰自潰的危險。所以,就趙國的軍事抉擇而言,國家經濟狀況無力支撐持久防禦,撤退則很有可能不戰自敗,相反主動攻擊或有一線勝機,即使戰敗也可與敵有生力量同歸於盡,遠勝不戰自敗。主動攻擊突然變成了一個無奈的選擇。

但是,面對趙王的譴責與督促,廉頗仍舊堅持持久防禦戰略不變。從西元前283年因戰功封上卿算起,廉頗已經做了20多年大將,軍事經驗極為豐富,被後世認為是“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之一,他當然清楚主動攻擊無異於孤注一擲的賭博。

長平戰場上的態勢對趙軍極為不利,地利盡失;秦軍屯兵於戰場西南的山谷之中,地勢險要,其勢猶如掘坑待虎,而趙軍駐紮大軍于長平以北的平原地帶,無險可憑。秦出山谷攻趙易,趙入山谷圖秦難。趙大軍如若入山谷攻秦軍,秦軍只要封閉山谷,斷趙軍後路,數十萬大軍便會成為甕中魚鱉。但廉頗只需要考慮戰場本身,趙孝成王卻要考慮整個國家,所以“堅壁不敢戰”的廉頗“下課”就變成了必然的選擇。應該說,廉頗還是識時務的,幾十年後另一位名將李牧抗命的結果就是丟掉了性命。

“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作為戰國名將,廉頗是趙國軍界的翹楚。昔日與廉頗齊名的馬服君趙奢當時已經去世,至於另一位戰國時期的風雲人物,以“火牛陣”破燕複齊聞名的田單當時雖然也在趙國,但畢竟還是客卿的身份,按照《戰國策》的說法,趙奢就認為田單不但不知兵,而且還終究是齊國宗室,不會全心效忠趙國;因此田單沒有得到足夠的信任,只統領趙軍攻取過燕國的幾個小城。

外人不足恃,尚有宗室可用。趙國軍制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任用宗室為將統兵作戰的傳統。根據《史記·趙世家》的記載,自趙烈侯起共有31位將領,其中有12位是趙氏族人,幾乎占去40%,比例相當驚人。當年趙武靈王攻中山,即以公子趙章將中軍,宗室趙祐將右軍,宗室趙希將胡、代兵馬,一舉滅亡作為心腹之患的中山國。

此時,作為趙氏宗室的趙括,頭頂名將趙奢之子的光環,又有“精通兵法”的名聲,在“將二代”之中自然屬於佼佼者之列,偏偏秦國派出的間諜也釋放出了“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的謠言,遂讓趙孝成王下定決心,以沒有實戰經驗的趙括代替廉頗出任前線主將。

隨後的故事眾所周知:西元前260年,趙括抵達長平走馬上任,立即全面改變了廉頗的防禦戰略;修改了軍法,更換了一批將領。最後輕敵冒進中計被殲,45萬趙軍全軍覆沒,引發一場幾乎招致亡國的災難,令趙括身死之後徒留一個“紙上談兵”的誤國駡名。

誠然,趙括為將確有其取敗之道,譬如貪功逞強而剛愎自用,但他上任本身就意味著只能靠戰場上迅速決戰求得生機的趙國,將一位願意出戰的將領替換下了不願出戰的將領。事實上,趙括既沒有機會製造戰機,也沒有時間從容運籌,而廉頗舊有的固守戰略勢必將被主動出擊的新戰略取代。然而,令人無可奈何的真相卻是:如果野戰能夠獲得對秦軍的勝利,身為名將的廉頗又為什麼要忍受“不敢戰”的駡名避戰死守呢——趙軍戰敗的命運,在長平戰場趙軍缺糧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