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細說中國」第二期:春秋時期的大動干戈

大家好, 我是茴香豆的依戀, 今天又來和大家擼擼歷史了, 喜歡的朋友多關注支持哦!

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神奇的時期, 經濟上, 鐵器牛耕逐漸得到推廣, 奴隸社會走向瓦解;思想上, 誕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百家爭鳴;軍事上, 各大諸侯國之間一言不合就開打, 以至於《光明日報》評述:翻開春秋時期的社會歷史, 不難看到其中充斥的血污和戰亂。

我相信春秋時期最吸引人的依然是戰爭, 並且也願意相信戰爭是先進文明驅趕落後文明的判定標準, 至少在這一時期適用。 然而我們翻開歷史課本,

大多瞭解這一時期的思想經濟和文化, 對於軍事卻寥寥數語,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瞭解一下。

長勺之戰

對戰雙方:齊、魯

代表人物:齊桓公、魯莊公、曹劌(魯)

交戰原因:齊國有兩人是王位繼承的人選, 即公子小白和公子糾。 魯國出於國家利益的考量, 支持公子糾, 後公子糾失敗, 小白繼位, 是為齊桓公。 (說白了就是記仇)

交戰過程:齊先兩鼓, 魯不動, 三鼓, 魯出。 齊潰, 魯觀其車轍痕跡, 追擊, 獲勝。

對戰結果:弱魯戰勝強齊

戰爭經驗:士氣很重要!(一鼓作氣, 再而衰, 三而竭)、時機把握很重要(齊三鼓, 魯出)、謹慎(觀車轍痕跡, 再追擊, 怕有伏擊)

戰爭後語:一鼓作氣、敵疲我打、以弱勝強。 欲知詳情請參閱《左傳:曹劌論戰》

城濮之戰

對戰雙方:晉、楚

代表人物:晉文公、楚成王

交戰原因:楚國圍攻宋國, 宋國向晉國求救, 演化成晉楚大戰。

交戰過程:晉軍退避三舍, 誘楚深入, 突襲楚軍兩翼, 勝, 楚退。

對戰結果:晉國勝

戰爭經驗:戰場不講規則(退避三舍實為誘敵深入)、驕傲自大總會吃虧(楚將子玉狂傲聲稱:"日必無晉矣。 )

戰爭後語:退避三舍(晉文公重耳逃難時, 楚成王熱情款待他, 並問重耳要如何報答他, 重耳說, 日後我若為晉君, 如與楚戰, 退三舍(90裡)為報)、晉文公借此機會問鼎春秋五霸之一。

滅虢之戰

對戰雙方:晉、虢

代表人物:晉獻公、虞公、宮之奇(虞)

交戰原因:晉要滅虢國, 借道虞國, 滅虢後反頭滅虞。

對戰結果:晉國勝, 虢國、虞國滅

戰爭經驗:唇亡齒寒, 小國應團結以防強國。

戰爭後語:唇亡齒寒(晉借道虞國, 虞大夫宮之奇勸虞公, 虞國和虢國是唇和齒的關係, 唇沒了, 齒也會消亡。 )

柏舉之戰

對戰雙方:吳、楚

代表人物:吳王闔閭、楚昭王、孫武(吳)、伍子胥(吳)

交戰原因:楚國欲滅蔡國, 吳以救蔡為名, 同楚交戰。

對戰結果:吳國勝, 楚國幾乎滅國, 成流亡政府, 後雖複國, 但元氣大傷。

戰爭經驗:戰術的巧妙運用對於戰爭的意義重大(吳國採用奇襲、後退疲敵、尋機決戰的方針, 使楚國軍隊疲於奔命, 最終達到敗楚的目的。 )

戰爭後語:柏舉之戰是春秋末期一次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大戰。 吳國在經過6年的“疲楚”戰略後, 一舉戰勝多年的強敵楚國, 給長期稱雄的楚國以空前的創傷, 從而使吳國聲威大振, 為吳國進一步爭霸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上列舉的便是春秋時期幾大著名的戰役, 它們都是足夠影響春秋局勢的戰爭, 一言不合就開打似乎成為這一時期的標誌, 但實際上春秋時期大約跨度300餘年, 有幾次大動干戈都很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時期的戰爭方式很特別, 奴隸、平民不允許打仗, 打仗都是各國的士這一階層, 打仗之前得先通知一聲, 排兵列隊, 一隊一隊的上... ...

ps: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喜歡歷史文化的朋友可以關注支持, 熱愛歷史, 銘記歷史, 剖析歷史, 這是我的宗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