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RX10 M4初測:相位對焦+600mm追焦性能爆發

作為一個器材黨, 小胖買了收藏了不少相機器材, 昨天我寫一寫手機攝影能替代入門級相機, 居然就有人懟我是因為我買不起單反才這樣說, 這種Diao Si思維實在讓人覺得非常好笑。 同時再次申明, 講道理論技術我是無比歡迎, 因為我肯定也有說錯的時候, 錯了我一定認, 那時候再罵我也不遲, 歡迎大家指正。 但同時, 小胖我也無懼無腦撕, 隔著螢幕用著網名互相不知道誰是誰並不代表上網可以不帶腦子。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昨天晚上小胖才拿到的索尼RX10 M4, 本來想取個標題叫“吊打單反鞭撻無反, 600mm追焦神狙”這標題, 想想太誇張, 可能被罵成索吹, 還是算了……此前我買過RX10 M3, 後來二手出掉了, 原因就是它並符合我所期待的樣子, 而RX10 M4能再次引起我對這個系列的關注, 最重要的原因有2個:首次在這種長焦機上使用片上相位對焦系統, 以及帶AF-C連續自動對焦的24fps連拍!

相位對焦意味著什麼相信小胖應該不需要再給各位解讀了吧, RX10 M4的相位對焦點有315個, 作為對比, 索尼自家微單陣營的A7R2有399個, A7M2僅僅117個, 而且別忘了, RX10 M4是1英寸CMOS, 315個相位對焦點覆蓋面積是中心部分65%, 而A7R2因為全畫幅CMOS面積明顯更大, 所以399個相位對焦點也只覆蓋了45%而已,

也就說RX10 M4在片上相位對焦點的密度上明顯高於部分主流全畫幅機身, 覆蓋面積也明顯更大(注意!只是單論對焦點, 我沒說它比A7M2畫質好)。 可以在設置裡打開相位對焦區域提示框, 這個覆蓋面積實拍如下圖:

基本已經覆蓋了主要的構圖點。

要說片上相位對焦既然早在微單機身上用到, 那RX10 M4還有啥值得興奮的?因為它內置的是等效全畫幅的24-600mm鏡頭啊!600mm的實際光圈還是非常實用的F4啊!而且還有五軸防抖哦, 嘿嘿!不過別真把它當成單反鏡頭裡炒雞昂貴的600mm F4相比, 首先它是1英寸CMOS, 既然600mm是等效焦距, 那F4自然也有等效光圈, 換算下來接近F11, 這個F11決定的是它的景深和信噪比, 換句話說就是RX10 M4在600mm F4全開的景深, 等同於600mm F4全畫幅鏡頭在F11時的景深, 兩者的信噪比也足足差了近3檔, 此時RX10 M4的ISO 100也就能跟全畫幅機身ISO 800一樣(當然, 這只是理想狀態下的差距, 畢竟每家的ISO都是根據自己的測試標準標注的, 各自並不相同, 但如果跟索尼自家同時代CMOS相比還是有參考價值的)。

不過, 600mm可是實打實的啊, F4光圈的快門速度也是實打實的啊(看蔡司T*鍍鏌這特有的一道綠光), 再加片上相位對焦, 看點很驚人哦, 所以小胖昨天晚上拿到就第一時間測試了追焦性能, 注意, 是晚上10點半左右了, 拍攝行駛中的車輛, 如下圖:

當時的設置是ISO 12800(也是RX10 M4最高ISO設置值了),借著它後面的車燈正好可以看清楚車牌,小胖開啟的是慢速連拍+AF-C模式,因為是晚上而且路況很好,該車車速並不慢,目測時速在50公里左右,這個機位對於對焦的難點在於車輛是相對橫向+縱向移動,對焦點需要跟上的話對演算法要求不低,但變焦完成後半按快門的瞬間幾乎就能找到準確的焦平面,相位差對焦無需像反差對焦那樣掃描全部對焦範圍,速度優勢第一時間就能體會到。而且從這三張照片來看,車牌等車身細節都清晰可見,這是前代RX10 M3絕對做不到的。

不過說實話,晚上拍最大的難點還是太暗了,ISO 12800下的快門速度只有1/40秒,畢竟是600mm,即便有五軸防抖也扛不住,有時候即便是對上焦了,片也是糊的,小胖拍了30張左右,糊片的有一半。如果換做單反或無反,想要快門更快理論上就只能加ISO或光圈,實際上前者是唯一選擇,因為600mm已經沒有比F4更快的鏡頭了。

除此之外在光線不好時拍攝,變焦時螢幕和電子取景器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卡頓,變焦完成後迅速就回到流暢狀態,低光照環境下的快速變焦的光線細微(也可能是線性延遲)再加上高ISO增益計算,對這塊有2000萬圖元@24fps連拍性能的堆疊式CMOS居然也會形成挑戰,這多少也說明24-600mm的大變焦對CMOS挑戰是有多大了。

今天一早光線充裕之後再進行測試,光圈優先模式的自動ISO會預設把快門速度鎖定在1/250秒,但如果是陰天的話,這個速度也不散靠譜,移動中也容易手抖礙事。可以切換到快門優先,選擇1/800這種高於安全快門1/3檔的速度來進行全速連拍,24fps用預覽圖來形容就是下面這個樣子:

70張照片也就不到3秒而已,基本是完整記錄下了這匆匆瞬間的全部行駛過程,有趣的是PAL制式標準換算下來是23.976fps,RX10 M4的24fps連拍如果採用外置設備同步錄音的話,幾乎能算得上電影級的刷新率了。這一組照片小胖就是以光圈優先模式的1/250秒快門速度拍攝的,一部分照片還是存在一定的糊片現象,以這70張為例,糊片約為20張,比例比起夜間拍攝來說已經是大幅降低。

不過,RX10 M4比起單反或無反速度機來說,在追焦設置上還是欠缺了一些,無法設定跟焦模式,容易被前景干擾物帶跑,所以成片率綜合來說比不上5D4+大白兔這種組合,但考慮到它的焦段和價格(單看12000買個1英寸CMOS長焦機的確是貴得離譜,但比起5D4+大白兔,或者索尼自家A7R2+100-400近30000的價格來說,無論經濟成本還是便攜性都不可同日耳語,而且等效焦距還多200mm),總體還是很有實用性的。

最關鍵是它總算是打開了很多長焦愛好者的需求缺口,以前我們總覺得長焦機除瞭望遠功能之外就一無是處了。但RX10 M4的出現讓單反級的長焦功能下放到主流產品中,是,就成片率來說RX10 M4只有70%左右,但別忘了它可是24張連拍啊,以1DX2的14張連拍就算張張命中,也架不過它以24張暴力的基數優勢,70%能命中16張……當然,這要看具體情況,有時候還是比不過單反,但打個平手問題不大。其實最有意思的是回過頭來想想,你曾經見過哪款長焦機能跟單反比追焦命中率的?這正是RX10 M4的最大亮點所在。

一般來說小胖寫到這裡就該差不多了,但有些東西我明明沒有那個意思,也總有人會腦補。所以在這裡聲明一下,RX10 M4畫質是肯定比不過全畫幅單反無反的,無論撥杆變焦還是轉環模擬變焦的操作體驗也比不過大白兔等鏡頭,廣角端超低的存在感也是事實,絕對價格也是一點也不便宜,1英寸該有的不足它都有……本文只是討論它最大的看點——對焦和連拍。別的我啥也沒說,別腦補,別瞎猜。關於RX10 M4其他方面的測試,小胖會後續補上,感謝支持!

當時的設置是ISO 12800(也是RX10 M4最高ISO設置值了),借著它後面的車燈正好可以看清楚車牌,小胖開啟的是慢速連拍+AF-C模式,因為是晚上而且路況很好,該車車速並不慢,目測時速在50公里左右,這個機位對於對焦的難點在於車輛是相對橫向+縱向移動,對焦點需要跟上的話對演算法要求不低,但變焦完成後半按快門的瞬間幾乎就能找到準確的焦平面,相位差對焦無需像反差對焦那樣掃描全部對焦範圍,速度優勢第一時間就能體會到。而且從這三張照片來看,車牌等車身細節都清晰可見,這是前代RX10 M3絕對做不到的。

不過說實話,晚上拍最大的難點還是太暗了,ISO 12800下的快門速度只有1/40秒,畢竟是600mm,即便有五軸防抖也扛不住,有時候即便是對上焦了,片也是糊的,小胖拍了30張左右,糊片的有一半。如果換做單反或無反,想要快門更快理論上就只能加ISO或光圈,實際上前者是唯一選擇,因為600mm已經沒有比F4更快的鏡頭了。

除此之外在光線不好時拍攝,變焦時螢幕和電子取景器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卡頓,變焦完成後迅速就回到流暢狀態,低光照環境下的快速變焦的光線細微(也可能是線性延遲)再加上高ISO增益計算,對這塊有2000萬圖元@24fps連拍性能的堆疊式CMOS居然也會形成挑戰,這多少也說明24-600mm的大變焦對CMOS挑戰是有多大了。

今天一早光線充裕之後再進行測試,光圈優先模式的自動ISO會預設把快門速度鎖定在1/250秒,但如果是陰天的話,這個速度也不散靠譜,移動中也容易手抖礙事。可以切換到快門優先,選擇1/800這種高於安全快門1/3檔的速度來進行全速連拍,24fps用預覽圖來形容就是下面這個樣子:

70張照片也就不到3秒而已,基本是完整記錄下了這匆匆瞬間的全部行駛過程,有趣的是PAL制式標準換算下來是23.976fps,RX10 M4的24fps連拍如果採用外置設備同步錄音的話,幾乎能算得上電影級的刷新率了。這一組照片小胖就是以光圈優先模式的1/250秒快門速度拍攝的,一部分照片還是存在一定的糊片現象,以這70張為例,糊片約為20張,比例比起夜間拍攝來說已經是大幅降低。

不過,RX10 M4比起單反或無反速度機來說,在追焦設置上還是欠缺了一些,無法設定跟焦模式,容易被前景干擾物帶跑,所以成片率綜合來說比不上5D4+大白兔這種組合,但考慮到它的焦段和價格(單看12000買個1英寸CMOS長焦機的確是貴得離譜,但比起5D4+大白兔,或者索尼自家A7R2+100-400近30000的價格來說,無論經濟成本還是便攜性都不可同日耳語,而且等效焦距還多200mm),總體還是很有實用性的。

最關鍵是它總算是打開了很多長焦愛好者的需求缺口,以前我們總覺得長焦機除瞭望遠功能之外就一無是處了。但RX10 M4的出現讓單反級的長焦功能下放到主流產品中,是,就成片率來說RX10 M4只有70%左右,但別忘了它可是24張連拍啊,以1DX2的14張連拍就算張張命中,也架不過它以24張暴力的基數優勢,70%能命中16張……當然,這要看具體情況,有時候還是比不過單反,但打個平手問題不大。其實最有意思的是回過頭來想想,你曾經見過哪款長焦機能跟單反比追焦命中率的?這正是RX10 M4的最大亮點所在。

一般來說小胖寫到這裡就該差不多了,但有些東西我明明沒有那個意思,也總有人會腦補。所以在這裡聲明一下,RX10 M4畫質是肯定比不過全畫幅單反無反的,無論撥杆變焦還是轉環模擬變焦的操作體驗也比不過大白兔等鏡頭,廣角端超低的存在感也是事實,絕對價格也是一點也不便宜,1英寸該有的不足它都有……本文只是討論它最大的看點——對焦和連拍。別的我啥也沒說,別腦補,別瞎猜。關於RX10 M4其他方面的測試,小胖會後續補上,感謝支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