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代戰神,為何會死的如此憋屈?

三國中英雄豪傑無數, 各領風騷一方。 其中讓人娓娓道來的還是忠義雙全的關二爺, 關羽。 關羽在整個三國裡面的武力超群。 幫助劉備打下了一片河山。 但是關於始終是一個大義之人。 在華容道的時候, 違抗了命令放走了曹操。 相信熟讀過三國方面的朋友可以很明顯的看出, 這時候關羽的思想是開始轉變了。 首先我們來看下他的初心, 東漢末年的時候局勢混亂, 很多諸侯開始打著匡扶漢室的名義去建立起了自己的主權。 但是有著少許人是一片忠心向漢室。 比如, 關羽!

關羽被曹操俘獲後, 曹操封他為“漢壽亭侯”。 名義上是漢獻帝所封, 實際上是曹操封的。 對於這個封號, 關羽十分看重, 畢竟這在名義上是漢朝所封, 自己從此算是漢朝的官員了。 後來離開了曹操, 按理說關羽就應該避免再提這個“漢壽亭侯”, 以免刺激大哥劉備。 因為在劉備眼裡,

這就是曹操封的。 可是, 關羽依然高調自稱“漢壽亭侯”, 大旗上繡著“漢壽亭侯關”。 在他看來這是榮譽。 是屬於漢室所頒發給他的一種榮譽。

在劉備稱為漢中王的時候, 劉備為何不稱帝?因為劉備知道稱帝之後就是逼著關羽開始投降曹操。 所以關羽當時心中也很不滿, 沒經過漢獻帝批准, 這就是僭越啊。 所以, 劉備封關羽為五虎上將之首, 關羽不肯受命。 劉備很頭疼, 我出來做事就是稱王稱帝, 卻因為種種因素不能做到。 豈不是很憋屈?所以從以上兩點我們可以看出, 關羽是心向漢室, 而非這些爾虞我詐的爭權奪利之中。

關羽一直佔領者重要戰略要地, 荊州。 這時的孫權也很撓頭, 因為關羽佔據荊州, 隨時可以順流而下, 攻打吳國。 曹操也很頭疼, 因為荊州為戰略要衝, 隨時能夠北上中原, 攻擊許昌。 到了這個時候, 頭疼的不止是劉備一個人了。 而是三國領導人都頭疼的一個人物。

於是三家開始打起了太極, 曹操叫孫權要回荊州。 孫權擔心關羽, 叫曹操去攻打荊州。 這倆位也只是口頭上說說,

並沒有實質性的動作, 充其量也就是在背後做做準備而已。 然後最壞的卻是諸葛亮, 叫劉備拜關羽為前將軍, 取兵襄陽。 這著實讓關羽為難, 一不派兵, 二不派獎。 單刀直入襄陽豈不就是在與曹操宣戰, 身後又有孫權。 這兩面夾擊的局勢, 恐怕是應了那句話, 關將軍此去欲何?踏襄陽, 擒曹操!若一去不回?那便一去不回罷。

於是關羽開始了進攻襄陽的計畫, 在去想襄陽的路上, 荊州已經被孫權派呂蒙拿了回去。 一路上關羽水淹三軍, 擒于禁斬龐德, 威震天下。 但是強弩之末的關羽最後還是終於被徐晃擊敗, 於是退守麥城。 上將廖化前去求援, 結果是劉備的乾兒子, 劉封。 沒有援救, 前後受敵。 一代戰神關羽終究是倒在了麥城。

關羽死後三國開始稱帝, 劉備覺得愧於關羽, 殺了劉封, 出兵征吳。 可是不管最後怎麼說。 關羽是堅持著自己的理想所戰死沙場。 後人稱之為關羽為武聖, 又因為大義凜然, 結拜時都是敬拜關聖人之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