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河南最牛縣級市,因陝西得名,人均GDP遠超河南所有地級市

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 中國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藥三大技術均發明于河南。 從夏朝至宋朝, 河南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 河南境內現有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等文化底蘊深厚的大型城市, 除此, 還有一大批歷史悠久的縣級城市。 我們今天的主角正是河南縣級城市中的佼佼者, 其歷史悠久, 因陝西得名, 現人均GDP遠超河南所有地級市。

此縣級市即為新鄭市, 新鄭受轄於河南省鄭州市。 新鄭歷史相當悠久, 早在夏商時期, 新鄭為夏都、商都京畿。 春秋為鄭國, 但鄭國封地起初在陝西省鳳翔一帶, 後遷到今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境內, 最後東遷到今河南新鄭一帶。 到了戰國時期, 秦國在陝西鄭國故地置鄭縣, 韓國也在河南鄭國故地置鄭縣。 秦統一六國後, 為了區別秦之鄭縣, 將韓之鄭縣改為新鄭縣, 如此一來, 新鄭得名與陝西有關。 但秦之鄭縣壽命較短, 最在元朝初期, 鄭縣被廢併入華州。

今河南所有地級市人均GDP排名中, 省會鄭州位居第一, 其人均GDP為8.35萬。 濟源位居第二, 其人均GDP7.21萬。 新鄭GDP總量873億, 但人均GDP高達9.98萬, 遠超河南所有地級市。 新鄭市從2013年起, 就為河南縣域經濟發展品質總體首位, 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 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 全國財政收入百強縣。 新鄭有食品製造業、煙草製品業、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加工業、紡織業、煤炭開採業等工業體系。

新鄭如此豐厚的歷史積澱, 孕育出了一大批聞名遐邇的風景名勝。 在旅遊資源方面, 可與登封市並駕齊驅, 鄭州大多數精品景點位於新鄭境內。 黃帝故里為國家4A級景區, 位於新鄭市區軒轅路。

漢代建祠, 明朝修葺, 於祠前建軒轅橋, 清於祠前立軒轅故里碑。 為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心靈故鄉、尋根拜祖的民族聖地。 從北至南依次為拜祖區、故里祠區、廣場區三大區域。 其中拜祖區最經典, 有軒轅丘、黃帝紀念館、黃帝像、中華文明聖火台、文化長廊等景觀。

裴李崗遺址位於河南省新鄭市西北約8公里的裴李崗村西,遺址年代距今約8000年,絕對年代早於仰紹文化1000多年。該遺址出土的器物有獨具一格的文化面貌,被考古學界命名為裴李崗文化。裴李崗遺址的發現填補了我國仰紹文化以前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一段歷史空白。證明早在8000年前,我們的先民們已開始在中原地區定居,從事以原始農業、手工業和家畜飼養業為主的氏族經濟生產活動。現裴李崗遺址聞名天下,為中國旅遊界人文歷史遊中著名景點。

新鄭博物館位於新鄭市區黃帝故里西側不遠處,是河南省縣級城市中,級規模最大、館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現存館藏文物6萬餘件,其中三級以上文物4400餘件,主要陳列有裴李崗文化時期的石磨盤、石磨棒,以及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禮器等。鄭國車馬坑景區,位於新鄭市鄭韓故城景區東城區西南角,內有有春秋墓葬3000餘座,大中型車馬坑18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長寬均超過20米的特大型墓4座。其中,鄭公墓和鄭大夫墓仍在發掘之中。

鄭韓故城,平面呈不規則三角形。城垣周長20公里,城內面積16平方公里,城牆用五花土分層夯築而成。北牆外側有數處馬面建築,是全國最早的新型城牆防禦設施。發掘出土348件青銅禮樂器和45座殉馬坑,震驚世人。故城的佈局體現了都城的典型模式,是當時天下名都。是世界上同一時期保存最完整、城牆最高、面積最大的古城。黃帝古棗園,相傳為軒轅黃帝帶領群臣栽植棗樹的地方。至今仍有樹齡在500年以上棗樹有568棵,均系明朝初年栽培。

始祖山,是中嶽嵩山的餘脈,主體位於河南禹州、新鄭、新密、長葛一帶。為古有熊氏的發祥地,具茨山中發現有遠古奇異的岩畫、壯觀的城堡、神秘的石棺墓葬。而始祖山景區位於河南省新鄭市辛店鎮境內,又稱風後頂,據傳,此峰因黃帝臣風後封地而得名。始祖山附屬景點眾多,且歷史悠久,古來就有黃帝拜華蓋童子祠、軒轅閣、風後祠、迎日推策台、梳粧檯、三宮、嫘祖廟、黃帝大宗祠、黃帝屯兵洞、黃帝避暑宮、幽勝宮、黑龍潭、白龍潭等古跡。

裴李崗遺址位於河南省新鄭市西北約8公里的裴李崗村西,遺址年代距今約8000年,絕對年代早於仰紹文化1000多年。該遺址出土的器物有獨具一格的文化面貌,被考古學界命名為裴李崗文化。裴李崗遺址的發現填補了我國仰紹文化以前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一段歷史空白。證明早在8000年前,我們的先民們已開始在中原地區定居,從事以原始農業、手工業和家畜飼養業為主的氏族經濟生產活動。現裴李崗遺址聞名天下,為中國旅遊界人文歷史遊中著名景點。

新鄭博物館位於新鄭市區黃帝故里西側不遠處,是河南省縣級城市中,級規模最大、館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現存館藏文物6萬餘件,其中三級以上文物4400餘件,主要陳列有裴李崗文化時期的石磨盤、石磨棒,以及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禮器等。鄭國車馬坑景區,位於新鄭市鄭韓故城景區東城區西南角,內有有春秋墓葬3000餘座,大中型車馬坑18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長寬均超過20米的特大型墓4座。其中,鄭公墓和鄭大夫墓仍在發掘之中。

鄭韓故城,平面呈不規則三角形。城垣周長20公里,城內面積16平方公里,城牆用五花土分層夯築而成。北牆外側有數處馬面建築,是全國最早的新型城牆防禦設施。發掘出土348件青銅禮樂器和45座殉馬坑,震驚世人。故城的佈局體現了都城的典型模式,是當時天下名都。是世界上同一時期保存最完整、城牆最高、面積最大的古城。黃帝古棗園,相傳為軒轅黃帝帶領群臣栽植棗樹的地方。至今仍有樹齡在500年以上棗樹有568棵,均系明朝初年栽培。

始祖山,是中嶽嵩山的餘脈,主體位於河南禹州、新鄭、新密、長葛一帶。為古有熊氏的發祥地,具茨山中發現有遠古奇異的岩畫、壯觀的城堡、神秘的石棺墓葬。而始祖山景區位於河南省新鄭市辛店鎮境內,又稱風後頂,據傳,此峰因黃帝臣風後封地而得名。始祖山附屬景點眾多,且歷史悠久,古來就有黃帝拜華蓋童子祠、軒轅閣、風後祠、迎日推策台、梳粧檯、三宮、嫘祖廟、黃帝大宗祠、黃帝屯兵洞、黃帝避暑宮、幽勝宮、黑龍潭、白龍潭等古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