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最恥辱一戰,十一萬明軍被幾萬滿人打敗,大明從此節節敗退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明朝為鎮壓後金勢力,聯合朝鮮李王朝兵在內共十一萬余人向後金髮起進攻。 雖然努爾哈赤只有幾萬兵馬,卻大敗明軍。 這次戰役被稱為薩爾滸戰役, 那麼這次戰役中十一萬明軍為什麼連努爾哈赤幾萬兵馬都打不過呢?

薩爾滸戰役是明萬曆四十七年(西元1619年)春,後金軍在薩爾滸山(今遼寧撫順東)及其附近地區,集中兵力擊敗明軍進攻的著名反擊戰。

萬曆四十四年(西元1616年)春,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 萬曆四十六年,舉兵反抗明朝統治,先後攻克撫順、清河(今撫順東南)等城堡。

明廷為鎮壓後金勢力,從各地徵調兵馬,連同朝鮮李王朝兵在內共11萬餘人,號稱24萬未及休整,即于萬曆四十七年二月十一在遼陽誓師,兵分四路合擊後金都城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縣老城)。 北路由總兵馬林率領,自開原出三岔口;西路為主力,由總兵杜松率領,自瀋陽出撫順關;西南路由總兵李如柏率領,自清河出鴉鶻關;南路由總兵劉鋌率領,會合朝鮮兵,出寬奠(今寬甸)。 遼東經略楊鎬坐鎮瀋陽指揮。

努爾哈赤探悉明軍分進合擊的企圖後,決定採取“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明史紀事本末補遺·遼左兵端》)的對策集中八旗軍精銳6萬餘人,先破明西路軍,以少量兵力抵禦其餘三路,爾後相機各個 擊破。

三月初一,明西路軍突出冒進,通過薩爾滸山谷時,後隊遭到後金伏擊。 杜松乃分兵為二,留大部在薩爾滸紮營,自率一部攻界凡城 (薩爾滸山東北)。 傍晚,努爾哈赤偵知杜松部兵力分散,陣勢混亂,即派大貝勒代善、四貝勒皇太極等率兩旗兵至界凡阻擊杜松,自率六旗兵猛攻薩爾滸明軍大營,予以殲滅。

得勝後,努爾哈赤揮師轉向界凡,與代善、皇太極等合擊明軍,杜松戰死,明西路軍覆沒。 初一晚,明北路軍到達尚間崖和飛芬山(薩爾滸山西北),聞杜松敗,乃就地紮營。 次日清晨後金軍乘其分兵防禦,逐點圍攻。 明北路軍大敗,副將麻岩戰死,總兵馬林隻身逃回開原。 初三,努爾哈赤得知明南路軍抵達阿布達裡岡,北距赫圖阿拉約50裡,便自率4000人守衛都城,命眾貝勒率主力日夜兼程奔赴南線迎戰劉鋌部。 初四,代善令士兵喬裝明軍,接近劉鋌兵營,突然發動猛攻;同時,皇太極自山上馳下奮擊。 劉鋌死, 部眾被殲。 初五,朝鮮兵在富察戰敗,投降後金軍。 楊鎬驚悉三路喪師,急令西南路李如柏部火速撤退。
該部在逃回途中,自相踐踏死傷千餘人。

薩爾滸戰役是集中使用兵力、選擇有利的戰場和戰機,連續作戰、速戰速決的典型戰例。 在戰鬥中,充分顯示了努爾哈赤機動靈活的指揮才能和後金將士勇猛頑強的戰鬥作風。 在五天之內,在三個地點進行了三次大戰。

戰鬥前部署周密,戰鬥中勇敢頑強,戰鬥結束後迅速脫離戰場,立即投入新的戰鬥。 結果,後金大勝,明軍慘敗。

這次戰役對雙方都是十分關鍵的一仗,從此,明朝的力量大衰,它阻礙女真各部統一發展的政策徹底失敗,不得不由進攻轉入防禦;後金的力量大增,它的政治野心和掠奪財富的欲望隨之增長, 開始主動進攻。 明朝衰亡,後金興起,皆源于此戰。 薩爾滸之戰殲滅明軍約6萬人, 成為戰爭史上一個出色的案例 。

那麼明君君為何被打敗呢?首先,明軍對後金軍的作戰能力估計不足,對對方情況一無所知,盲目行動,準備不充分,最終並沒有達成分進合擊的戰略目標,反而被對方各個擊破。其次,明軍主力部隊孤軍深入,得不到有效的補給,最終全軍覆沒,打亂了整個戰局的部署,更是後來南北兩路軍陷入被動境地,這為後金軍從容轉移兵力,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明軍創造了有利戰機。此外,明軍盲目自大,在作戰之初,便將自己的作戰意圖洩漏給對方,這也是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管如何,明軍在此次戰役中慘敗而歸,從此江山迅速被清朝踐踏和控制。

那麼明君君為何被打敗呢?首先,明軍對後金軍的作戰能力估計不足,對對方情況一無所知,盲目行動,準備不充分,最終並沒有達成分進合擊的戰略目標,反而被對方各個擊破。其次,明軍主力部隊孤軍深入,得不到有效的補給,最終全軍覆沒,打亂了整個戰局的部署,更是後來南北兩路軍陷入被動境地,這為後金軍從容轉移兵力,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明軍創造了有利戰機。此外,明軍盲目自大,在作戰之初,便將自己的作戰意圖洩漏給對方,這也是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管如何,明軍在此次戰役中慘敗而歸,從此江山迅速被清朝踐踏和控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