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重新認識書籍設計,“表裡如一”是至高境界

你喜歡在書店裡隨手逛翻閱新書嗎?你喜歡圖書館裡舊書的香味, 紙頁被翻動的響聲嗎?

各種各樣的書:科幻文學, 古典文學, 散文, 詩集, 畫冊。 。 。 。 。 。 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回味你喜歡的那些書, 想想它們吸引你的理由。 你是否曾愛上“一本讀不懂語言的書”?你是否釋放過內心對書籍強烈的“佔有欲”?你是否曾想為自己熱衷的事情創造出一個“永恆的承載物”?

國際上的書籍設計大獎, “瑞士最美的書”、“德國最美的書”、“世界最美的書”以什麼為評判標準呢?

所謂“好看”作為對於書籍設計的追求:首先是易讀的“好看”。

其次是美的“好看”, 不只美在“顏值”更美在表裡和諧。

書籍設計大師呂敬人曾轉述“德國最美的書”評價標準:內容呈現的傳達結構創意、節奏空間章法、字體應用得當、文本編排合理、材質印製精良以及閱讀五感愉悅, 編輯設計思路與文本結構傳遞的出人意表,

以及內容與形式的整體表現。

書籍設計是把書的內容、風格、形式、設計、順序等內容整合成一個連貫的整體的藝術。 瑞典書籍設計師拉什.穆勒(Lars Müller)以通感類比道:”若把書籍設計比作建築設計, 既需要通過物件傳達設計理念, 也需要解決客戶的實際需求。 好的書籍設計, 是能夠將書籍氣質準確、恰如其分傳達給讀者的容器。 ”

書籍設計中最小的單位是“字”, “字體”。 完整的書籍設計會歷經很過環節:內容編輯(字, 行, 段落), 開本尺寸, 版式設計, 封面設計, 色彩選擇, 材料選擇, 裝幀方式和印刷技術。 親歷做書的每個環節, 在歐洲書籍設計藝術中稱為Edition, 全面的把控為編輯理念提供了開放度。 通過自己定選題和編輯, 可以更好地實現內容和形式的和諧一致。

書籍設計中需要考慮的內容涵蓋廣泛, 十分瑣碎, 需要立體思維, 排版能力和極高的動手能力。

Irma Booms參與了《James Jennifer Georgina》的編輯和設計全過程,這個故事通過明信片展示了Butlers“拋棄保護和愛”的家族史,母親為了幫助父親戒掉酒癮,帶著他不停地公路旅行,10年在經過的地方給女兒寫了1136張明信片。設計師在編輯中把故事分為家族肖像,明信片通訊,和家族對話錄三個部分。在設計方面將尺寸,紙張,結構,裝訂緊密結合的故事的浪漫與真實性。

在當今出版行業,因商業目的和成本限制,大多數書籍的裝幀模式已經被固定和範本化,唯有封面設計被孤立出來。平面設計師在書籍設計中,只考慮書封的設計,也就是書籍的平面廣告。英國封面學院獎The Academy of British Cover Design即為專門展示優秀封面設計的平臺。

犯罪類小說獲獎封面,Blacksheep設計

虛構文學類圖書封面設計 By Suzanne Dean & Marion de Man

也因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書大多注重封面設計,少數特殊需求的藝術類書刊才會給書籍設計師更加寬鬆的發揮天地。因此在導致書籍設計中常常被誤解忽略了其他可以體現設計功底細節。

書籍可被再創造的每個細節

除了預算之外,書籍結構的每個組成部分都值得進一步發展。

書籍要以什麼姿勢翻閱,是書籍開本尺寸決定的。

書籍閱讀時的舒適度是紙張的觸摸質感和版式編排設計決定的。

這些因素需要設計者根據內容親自體驗和挑選。而內文版式的排列方法,有扎實的理論可尋。

那是從二十世紀中期開始累積下來的寶貴經驗——瑞士國際主義版式風格(the international typography style)是首先理性的根據閱讀中的需求,開啟以功能和設計為主的設計指導理論。半個多世紀過去了,設計理論在實踐中繼續突破更迭,有了後現代主義的反叛風格和當今多元化的設計方式。但是以”好看“為目的來體驗書籍的設計過程,瑞士國際板式風格仍一個謙虛和經典的旅程開端。

上圖為《the playground project》,作者為Dan Solbach和Philip Reinartz,展示了20世紀中期到後期瑞士和德國兒童遊樂場的發展。

《Pasolini Roma》, Thomas Fritsch 設計

《Typotorn series》,設計者為版式大師jost Hochuli ,他對自己優雅精緻的作品概括到:“我沒有以美為目的設計書籍,我只是為了讀者的閱讀目的考慮”;“簡約不僅是永恆的,而且是特別的。”

《Raum. Zeit. Kultur》

01 什麼是“瑞士國際主義版式風格”

通過觀察國際書籍設計獲獎作品可以發現。書籍裝幀的設計趨勢如下列詞彙描述:簡明扼要的,乾淨的,大方的,留白多的,整潔的,“構成感”強烈的,色彩對比簡單的。。。。。。這種風格,減少了書籍的裝飾性,而不喧賓奪主。就像北歐家居的“極簡風”和“性冷淡風”(瑞士的簡約風格,的確對極簡主義產生了影響),在書籍設計中的“簡約”是指給讀者提供簡單的體驗。

瑞士國際版式風格由荷蘭風格派和包豪斯運動發展而來在國際主義風格運動中,目的是資訊傳達清晰,手法客觀。因此造就了設計師使用網格排版,去除裝飾的對稱,儘量客觀不主動創造圖形而使用接近現實的攝影作品,使用字體和符號排版。其中很多手法在當代已經被貶義成徒有其表“風格”,但Theo Ballmer西奧.巴爾莫創造的網格系統仍然具有實用性,給內文劃定輔助線,使留白空間的存在有據可循。

編輯模式的網格系統

使用過網格系統設計出的版面效果

02 書籍設計要“極簡風”嗎?

在二十世紀的中後期,國際主義風格對因為準確的傳達,在美國的科學技術出版業,對社會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現在設計中,若設計科學技術類的書,使用國際主義風格仍然不會出錯。

而當這種風格被用在其他類型的書中,就成了simple and powerful簡約有力的代名詞。不可否認的是,簡潔風格的設計的確具有特別的吸引力,和永恆經典的氣質。“而這種經典的簡潔氣質也並非適合所有類型的書籍。由Jost Hochuli”我沒有以美為目的設計書籍,我只是為了讀者的閱讀目的考慮” 的陳述可知,簡潔,美在克制自己為書籍設計附加多餘的“形式”。

不同類型的書可以應用不同的形式。當然你完全可以跳出國際主義風格的桎梏——像打破規則的設計大師(或者稱為藝術家)David Carson 大衛卡森和Stefan Sagmeister施德明賽格梅斯特那樣。他們代表了後現代主義對於現代主義風格的審美疲勞和反叛。瑞士聖加倫”風格”設計師的Jost Hochuli的設計哲學是:沒有教條,沒有必要遵守瑞士風格對稱和非對稱的“原則”。在他的專著中寫過“我們不需要遵循規則,但我們必須知道規則。當我們違反規則的時候,我們必須有一個理由。”

《cereal》“極簡”旅遊類雜誌,定位高端消費群體

David Carson設計,完全忽略文本可讀性的視覺實驗

Stefan Sagmeister 施德明展覽招貼設計

所以你也可以在瞭解規則之後,勇於突破規則,打造自己的風格。當然要對你個性的革新給出合理的解釋。

03 紙質書的未來

實體書籍在未來的形態會是什麼?目前按照兩種趨勢發展。一種是創意性的運用材料和書的結構。另一種是向耐看經典方向發展。

《Boom》irma boom的作品集,展示了書籍設計尺寸的極端形態,僅有41.4 x 54.0mm,這種小尺寸的書是檢查版式編排的小模型。而Boom規劃自己將每個五年總結一次作品,以某種比例增長書的尺寸和厚度(像越長越大的iphone螢幕一樣)。

Irma Booms為香奈兒五號香水設計的書。用壓印的方式突出了觸感,表達出“芬芳是一種看不到的東西,但你知道它在那裡”

《Things I Have Learned In My Life So Far》Stefan Saigmeister 施德明作品集,以鏤空的書籍函套展示不同的內頁效果。

《The drinkable book》Theresa Dankovich設計,紙張的材料經過研究,可以清潔污染水源的細菌。

在1944年的第一次由印刷技術普及的“古登堡時代”之後,互聯網作為“後古登堡時代”引起了第二次資訊革命,網路使更多人接觸到廣泛的資訊。比如從傳統雜誌獲取新聞已經基本被取代。電子閱讀以便攜,實惠,節約資源的優勢與傳統書籍產生了影響。而紙質書籍為了區別於電子閱讀將重點置於讀者的現實體驗感:握在手中的實在感,材料觸感。

在”書籍設計已死“的討論中,原研哉說道:”當今時代的主角不再是紙媒體,紙需要從它原先的責任中解放出來,恢復到它本來的物質向度。“Irma boom對於紙質書的展望更樂觀一些。她相信電子書無法撼動藏書家的熱情(如同信徒們無法忍受pdf版本的《聖經》),電子閱讀仍存在一些技術壁壘,同時實體書也在發展。電子書會説明紙質書一起分擔“文字垃圾”,有些書籍沒必要浪費紙張印出來。因此除了耐讀的經典書籍,還有創意類的“建築”“產品”跨界的書籍設計,形態變化遠遠脫離了人們對書籍的刻板認知。

最後,大家在設計書籍的時候,我們可以批判地問自己幾個問題,這將對你的設計擁有格外幫助:

1. “我設計的書籍有被長期保存的意義嗎?”

2. “我設計的書籍能體現出紙質書的獨特優勢嗎? ”

3. “我設計的書值得被反復翻閱嗎?”

4. “我設計的書會給實體書愛好者信心嗎? ”

Irma Booms參與了《James Jennifer Georgina》的編輯和設計全過程,這個故事通過明信片展示了Butlers“拋棄保護和愛”的家族史,母親為了幫助父親戒掉酒癮,帶著他不停地公路旅行,10年在經過的地方給女兒寫了1136張明信片。設計師在編輯中把故事分為家族肖像,明信片通訊,和家族對話錄三個部分。在設計方面將尺寸,紙張,結構,裝訂緊密結合的故事的浪漫與真實性。

在當今出版行業,因商業目的和成本限制,大多數書籍的裝幀模式已經被固定和範本化,唯有封面設計被孤立出來。平面設計師在書籍設計中,只考慮書封的設計,也就是書籍的平面廣告。英國封面學院獎The Academy of British Cover Design即為專門展示優秀封面設計的平臺。

犯罪類小說獲獎封面,Blacksheep設計

虛構文學類圖書封面設計 By Suzanne Dean & Marion de Man

也因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書大多注重封面設計,少數特殊需求的藝術類書刊才會給書籍設計師更加寬鬆的發揮天地。因此在導致書籍設計中常常被誤解忽略了其他可以體現設計功底細節。

書籍可被再創造的每個細節

除了預算之外,書籍結構的每個組成部分都值得進一步發展。

書籍要以什麼姿勢翻閱,是書籍開本尺寸決定的。

書籍閱讀時的舒適度是紙張的觸摸質感和版式編排設計決定的。

這些因素需要設計者根據內容親自體驗和挑選。而內文版式的排列方法,有扎實的理論可尋。

那是從二十世紀中期開始累積下來的寶貴經驗——瑞士國際主義版式風格(the international typography style)是首先理性的根據閱讀中的需求,開啟以功能和設計為主的設計指導理論。半個多世紀過去了,設計理論在實踐中繼續突破更迭,有了後現代主義的反叛風格和當今多元化的設計方式。但是以”好看“為目的來體驗書籍的設計過程,瑞士國際板式風格仍一個謙虛和經典的旅程開端。

上圖為《the playground project》,作者為Dan Solbach和Philip Reinartz,展示了20世紀中期到後期瑞士和德國兒童遊樂場的發展。

《Pasolini Roma》, Thomas Fritsch 設計

《Typotorn series》,設計者為版式大師jost Hochuli ,他對自己優雅精緻的作品概括到:“我沒有以美為目的設計書籍,我只是為了讀者的閱讀目的考慮”;“簡約不僅是永恆的,而且是特別的。”

《Raum. Zeit. Kultur》

01 什麼是“瑞士國際主義版式風格”

通過觀察國際書籍設計獲獎作品可以發現。書籍裝幀的設計趨勢如下列詞彙描述:簡明扼要的,乾淨的,大方的,留白多的,整潔的,“構成感”強烈的,色彩對比簡單的。。。。。。這種風格,減少了書籍的裝飾性,而不喧賓奪主。就像北歐家居的“極簡風”和“性冷淡風”(瑞士的簡約風格,的確對極簡主義產生了影響),在書籍設計中的“簡約”是指給讀者提供簡單的體驗。

瑞士國際版式風格由荷蘭風格派和包豪斯運動發展而來在國際主義風格運動中,目的是資訊傳達清晰,手法客觀。因此造就了設計師使用網格排版,去除裝飾的對稱,儘量客觀不主動創造圖形而使用接近現實的攝影作品,使用字體和符號排版。其中很多手法在當代已經被貶義成徒有其表“風格”,但Theo Ballmer西奧.巴爾莫創造的網格系統仍然具有實用性,給內文劃定輔助線,使留白空間的存在有據可循。

編輯模式的網格系統

使用過網格系統設計出的版面效果

02 書籍設計要“極簡風”嗎?

在二十世紀的中後期,國際主義風格對因為準確的傳達,在美國的科學技術出版業,對社會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現在設計中,若設計科學技術類的書,使用國際主義風格仍然不會出錯。

而當這種風格被用在其他類型的書中,就成了simple and powerful簡約有力的代名詞。不可否認的是,簡潔風格的設計的確具有特別的吸引力,和永恆經典的氣質。“而這種經典的簡潔氣質也並非適合所有類型的書籍。由Jost Hochuli”我沒有以美為目的設計書籍,我只是為了讀者的閱讀目的考慮” 的陳述可知,簡潔,美在克制自己為書籍設計附加多餘的“形式”。

不同類型的書可以應用不同的形式。當然你完全可以跳出國際主義風格的桎梏——像打破規則的設計大師(或者稱為藝術家)David Carson 大衛卡森和Stefan Sagmeister施德明賽格梅斯特那樣。他們代表了後現代主義對於現代主義風格的審美疲勞和反叛。瑞士聖加倫”風格”設計師的Jost Hochuli的設計哲學是:沒有教條,沒有必要遵守瑞士風格對稱和非對稱的“原則”。在他的專著中寫過“我們不需要遵循規則,但我們必須知道規則。當我們違反規則的時候,我們必須有一個理由。”

《cereal》“極簡”旅遊類雜誌,定位高端消費群體

David Carson設計,完全忽略文本可讀性的視覺實驗

Stefan Sagmeister 施德明展覽招貼設計

所以你也可以在瞭解規則之後,勇於突破規則,打造自己的風格。當然要對你個性的革新給出合理的解釋。

03 紙質書的未來

實體書籍在未來的形態會是什麼?目前按照兩種趨勢發展。一種是創意性的運用材料和書的結構。另一種是向耐看經典方向發展。

《Boom》irma boom的作品集,展示了書籍設計尺寸的極端形態,僅有41.4 x 54.0mm,這種小尺寸的書是檢查版式編排的小模型。而Boom規劃自己將每個五年總結一次作品,以某種比例增長書的尺寸和厚度(像越長越大的iphone螢幕一樣)。

Irma Booms為香奈兒五號香水設計的書。用壓印的方式突出了觸感,表達出“芬芳是一種看不到的東西,但你知道它在那裡”

《Things I Have Learned In My Life So Far》Stefan Saigmeister 施德明作品集,以鏤空的書籍函套展示不同的內頁效果。

《The drinkable book》Theresa Dankovich設計,紙張的材料經過研究,可以清潔污染水源的細菌。

在1944年的第一次由印刷技術普及的“古登堡時代”之後,互聯網作為“後古登堡時代”引起了第二次資訊革命,網路使更多人接觸到廣泛的資訊。比如從傳統雜誌獲取新聞已經基本被取代。電子閱讀以便攜,實惠,節約資源的優勢與傳統書籍產生了影響。而紙質書籍為了區別於電子閱讀將重點置於讀者的現實體驗感:握在手中的實在感,材料觸感。

在”書籍設計已死“的討論中,原研哉說道:”當今時代的主角不再是紙媒體,紙需要從它原先的責任中解放出來,恢復到它本來的物質向度。“Irma boom對於紙質書的展望更樂觀一些。她相信電子書無法撼動藏書家的熱情(如同信徒們無法忍受pdf版本的《聖經》),電子閱讀仍存在一些技術壁壘,同時實體書也在發展。電子書會説明紙質書一起分擔“文字垃圾”,有些書籍沒必要浪費紙張印出來。因此除了耐讀的經典書籍,還有創意類的“建築”“產品”跨界的書籍設計,形態變化遠遠脫離了人們對書籍的刻板認知。

最後,大家在設計書籍的時候,我們可以批判地問自己幾個問題,這將對你的設計擁有格外幫助:

1. “我設計的書籍有被長期保存的意義嗎?”

2. “我設計的書籍能體現出紙質書的獨特優勢嗎? ”

3. “我設計的書值得被反復翻閱嗎?”

4. “我設計的書會給實體書愛好者信心嗎?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