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滿清風雲:孝莊皇后死後為何不與皇太極合葬?有如下兩個原因

熟悉滿清歷史的人都知道, 孝莊皇后是一個聰慧賢明的奇女子, 雖是蒙古人, 但是很喜歡讀漢族史書、深明大義。 而且在她一培養了兩任皇帝, 兒子順治以及孫兒康熙, 是滿清入主中原後的權力奠基人, 是清朝初期傑出的女政治家, 歷史上對其評價非常高。

(孝莊皇后圖片)

縱觀孝莊皇后的一生, 也是波瀾起伏的一生。 13歲就嫁給了皇太極, 生產順治皇帝時還差點難產而亡, 丈夫去世, 扶立兒子登基稱帝、擺平女真貴族以及拉攏漢臣。 是清朝初期響噹噹的傑出人物, 尤受大臣敬重, 對康熙皇帝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 孝莊皇后卻在去世後沒有與丈夫皇太極合葬, 而是葬在了清東陵大紅門東側風水牆外, 此是為何?

一、孝莊皇后曾下嫁過多爾袞, 不宜與皇太極合葬

雖然正史中沒有說孝莊皇后曾改嫁給多爾袞, 然而野史卻流傳的沸沸揚揚, 自古野史也不是空穴來風,

很多時候都有一定的出處和線索。 所以, 關於孝莊皇后嫁給多爾袞這種說法也是有存在的土壤的。

(孝莊和多爾袞圖片)

首先, 皇太極去世後, 孝莊和順治皇帝孤兒寡母, 而且順治帝福臨並不是皇太極兒子當中年紀最大的, 也不是身份最貴重的,

而恰好是福臨繼承大位。 儘管孝莊是哲哲的侄女, 哲哲沒有兒子會支持孝莊。 可是在滿清時期, 是一個崇尚實力的時代, 孝莊再如何聰穎, 也不可能在男權鼎盛的高峰脫穎而出!而且順治的順利繼位, 是得到了多爾袞的支持。

而且滿清入關後, 順治年幼, 天下初定, 亦有許多局部動亂, 這些都需要多爾袞去平定!所以當時野史傳言, 孝莊皇后為了穩住多爾袞, 就嫁給了多爾袞。 尊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 這樣看來, 其實是有一定道理, 而且在滿清歷史上, 兄弟去世, 迎娶其妻是比較正常, 並不有違道德, 且多爾袞就迎娶了肅親王豪格的夫人。

(孝莊圖片)

所以從習俗還有利益分析來看, 孝莊皇后嫁給多爾袞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孝莊皇后去世後, 不和皇太極合葬, 也是有道理的, 這時候的孝莊因為嫁給過多爾袞。 再次和皇太極合葬於禮制不符合, 所以孝莊沒有和丈夫皇太極合葬。

二、孝莊皇后下葬大紅門東側, 處於輩分考慮

還有一種說法是, 孝莊皇后之所以不和皇太極合葬,

而選擇下葬在清東陵大紅門東側是從滿清習俗以及輩分考慮的, 絕不是將孝莊皇后派去看守大門的說法。 因為順治皇帝的陵墓已經是陵區最好的位置, 其孝陵是處於風水上絕佳、代表至高無上的地位的位置。 而孝莊皇后是順治皇帝是親生母親, 如果將她葬入陵區內任何地方都會顯得分量低於順治皇帝。

(孝莊圖片)

而孝莊皇后為滿清做出的貢獻十分巨大,所以不能將孝莊皇后葬在低於其兒子的位置。其次雖然孝莊皇后沒有和皇太極合葬,但是從陵墓體系來看,她的陵墓和皇太極的昭陵是一個體系。

所以這就是孝莊皇后沒有和皇太極合葬的主要兩個原因,你更相信哪一個?

(孝莊圖片)

而孝莊皇后為滿清做出的貢獻十分巨大,所以不能將孝莊皇后葬在低於其兒子的位置。其次雖然孝莊皇后沒有和皇太極合葬,但是從陵墓體系來看,她的陵墓和皇太極的昭陵是一個體系。

所以這就是孝莊皇后沒有和皇太極合葬的主要兩個原因,你更相信哪一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