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王翦之死:是秦始皇的殘暴還是非死不可?

王翦是秦國的高級將領, 其地位應該相當於三軍統帥。

王翦在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戰爭中立有大功。 功有多大?

根據《史記)記載,

沒有王翦, 就沒有秦始皇統一戰爭的勝利。 是王翦的深謀遠慮和創造性的戰略戰術, 幫助秦始皇克服了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 實現了秦國幾代君主都沒能實現的統一夢想。

王翦該不該殺? 該殺。

對於秦始皇來說, 殺王翦有三條硬道理:

第一是功高震主。

秦始皇之所以能消滅六國統一天下, 靠的完全是王翦的軍事勝利。 最難打的趙國是王翦平定的;曾經讓秦始皇品嘗了失敗的羞辱, 也是最大的諸侯國楚國, 也是王翦輕易掃平;燕國是王翦父子輕而易舉攻克, 替君王出了刺客行刺的惡氣。

其餘的韓、魏、齊,也是在王翦的穿插包圍下, 不戰而勝。 如果要論敬畏, 怕是六國人只知有王翦而不知有秦始皇。 若論功勞, 滿朝文武, 君臣上下怕只有王翦, 別無他人。 有王翦在, 君王的威信就難以建立。

第二是謀深君畏。

王翦足智多謀, 戰無不勝, 在六國沒有平定的時候, 這種人有用。 可是一旦戰爭結束, 這種人就可怕了。 王翦一旦反叛, 沒有人能打得過他。 所以, 飛鳥盡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 最好的辦法就是殺了, 免生後患。

第三是舊恨難忘。

在攻打楚國這件事上, 王翦公開跟秦始皇叫板, 讓秦始皇丟盡了臉, 受盡了委屈。 低聲下氣, 委屈逢迎, 恨不得是求著王翦這才出山。 這口窩囊氣十幾年憋在心裡, 這時候可以好好出出這口怨氣, 也殺一儆百,

讓這班臣子以後不敢再張狂。

所以, 秦始皇即使不是暴君, 也會殺了王翦。 比如, 忍辱負重被後人傳頌的越王勾;開漢代一世強盛的漢高祖劉邦;還有草葬起家,滅元興明的明太祖朱元璋等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