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西漢已經滅亡,這場戰爭劉秀二萬對百萬,直接促成東漢建立

王邑, 新朝時王莽任用的大司空, 是鎮壓義軍的統帥。 他的失敗直接促使新朝迅速滅亡。

王莽篡政後, 廢除漢帝, 改國號為“新”。 王莽的政權本來就不得人心, 加之連年水旱蝗災, 民不聊生, 西元17年, 終於爆發了王鳳等人領導的綠林起義。 王莽徵發各郡兵馬四十三萬, 號稱百萬, 令大司空王邑為統帥, 企圖以絕對優勢的兵力一舉消滅起義軍。

西元23年6月, 王邑以四十三萬大兵將只有八千人馬的起義軍(此時, 綠林軍推舉劉玄為更始皇帝, 成立了漢政權, 綠林軍改稱為漢軍)主力包圍在昆陽城內。

王邑下令攻城, 王鳳率兵死守。 儘管王邑採取了挖地道、用沖車進攻等多種戰術攻城, 但昆陽城就是巋然不動。 嚴尤獻計道:“漢軍被圍在城內, 沒有退路, 只好死戰, 我們網開一面, 他們必然棄城逃跑, 我們乘機掩殺, 定可大獲全勝!”王邑道:“區區幾個毛賊, 何足掛齒!待我明日攻破城池給你看。

”王邑拒絕了嚴尤的建議。

這時候, 漢將劉秀、李軼已求得援軍一萬多人火速趕到昆陽境內。 王邑得知漢軍前鋒劉秀只帶有步騎兵一千餘人, 就派數千人前去迎戰, 結果被劉秀打得大敗而回。 漢軍士氣大振, 劉秀果斷地率領三千人的敢死隊,

繞到城西, 涉過昆水, 向王邑的指揮部發起突然進攻。

王邑見劉秀的人馬不多, 親率萬餘人迎戰。 同時, 他還下令各部隊沒有他的命令不得擅自行動, 以免發生混亂。 短兵相接後, 劉秀的漢兵以一抵十, 銳不可當, 王邑大敗, 大將王尋被殺, 各部隊因王邑有令在先.都按兵不動。 與王邑的新軍相反, 昆陽城內的漢軍見新軍一片混亂, 知道自己的援軍趕到, 大開城門, 殺出城來, 王邑全線潰亂, 慌忙後撤。

新軍摸不清漢軍的援軍有多少, 人心惶惶, 爭先逃命, 適值暴風雨突然來臨, 暴雨如注, 河水氾濫,

王邑的大軍被河水吞沒了數萬人, 四十三萬大軍頃刻土崩瓦解, 王邑、嚴尤只帶領幾千人馬渡過潰川, 逃得性命, 軍隊損失殆盡。

王邑無勇無謀, 敗在漢軍兩萬人的手下, 他憑藉神勇的愚蠢埋葬了他的主子。 卻蠢話連篇, 一意孤行, 創造了軍事史上一個奇跡。 讓自己的“百萬之師”

昆陽之戰後, 劉秀率義軍乘勝攻入長安, 殺掉王莽, 短命的新朝壽終正寢。

更多秦漢歷史故事, 敬請關注:歐陽說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