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大學裡那些奇葩舍友,你們夠了!

當你打開推送, 系唔系覺得會系一篇充滿怨氣噶文章, 但我可以好負責任甘話俾你知, 唔系。

最近有很多胖友同我微信聊天時, 吐槽自己的舍友怎樣怎樣, 部門裡的某個人怎樣怎樣。 但胖友們除了發牢騷外, 並沒有什麼實際行動去改變現狀。

先給大家看下本鹹魚在朋友圈採訪回來的各種經歷。

同學A:不說話, 看圖。

(同學A的舍友的桌面亂到要打碼才好意思放上來。 )

同學B:我之前的渣gay舍友甲, 性騷擾我另外一個舍友乙, 幸好我換宿舍了……

同學C:某舍友固定早上七點開始玩王者榮耀, 而且是外放!

同學D:有一個舍友, 每次學校或班裡知道了新消息或者輔導員要求我們辦的事情, 都不會告訴我們, 自己藏著掖著, 甚至故意掩蓋我們的耳目, 等事情截至時間到, 才告訴我們, 故意想看我們手忙腳亂的樣子。

真系大開眼界!

上了大學, 你會發現你的人際微生態, 發生了質的改變。

從幼稚園到高中, 普通家庭的子弟, 一般都系生活在一個固定的城市或者縣城, 同一片文化區, 自然身邊的朋友和同學, 和自己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各種取捨, 都是有共同點的, 相處起來也很和諧, 發生小摩擦都是笑笑就算了。

但到了十八十九歲,

經歷高考, 一紙通知書, 把我們送到了各個不同的城市, 各自離開了自己活膩的地方, 到別人活膩的地方。

由此能產生各種有趣的文化碰撞, 也會產生各種的文化衝突, 發現你身邊多了幾對眼睛, 有人想看你出醜, 有人盼著你驚慌失措。

但世上很多事情並不是笑笑就能過去的。

我個人認為, 不能簡單地“笑笑就過去”的原因是, 大家都是來自五湖四海, 可以說, 在這個圈子裡, 你代表著自己家鄉的形象。

遇到摩擦, 當然要“當仁不讓”, 不希望是自己先退一步,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

我記得, 高中政治書上, 寫到一句話:“矛盾具有普遍性,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與動力。 ”

生活中到處充滿矛盾, 無法避免,

我們需要做的, 就是看清事情的本質, 摸清套路, 清醒地活下去。

我相信, “人之初, 性本善”。 每個人對“善”的理解不一樣, 對“善”的表達方式也不一樣, 人與人之間就會產生隔閡, 衍化成矛盾。

但這句話, 不能成為所有矛盾的擋箭牌。

不能否認, 人性中有惡的成分存在, 你有, 我有, 誰都有。 只是我們內心的善良和教養, 長期而又暫時地掩蓋住惡, 並不代表不存在。

如果你有好朋友跟你發牢騷:TA的同學或舍友如何“撲街”, 如何“憨居”。

可能大部分胖友會回復:“隨便啦, 還有兩三年你就見不到他, 忍一時風平浪靜”、“你大人有大量, 就原諒他咯”。

我在這想跟你說:千萬不要這樣講。

你道行不夠深, 屁大點事, 確實能影響你的心情。 除非你能永遠離開你當前的環境,

不然的話, 正確方法是:

當自己的根本利益受到侵害, 要恰當而禮貌的方式, 懟回去。

這也是你為世界和平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的舉動。

“原諒”的前提是, 有人承認錯誤, 如果沒有這個前提, 何來原諒之說。

如果不懟回去, 別人就會加倍欺壓你。

你要做的, 就是讓別人知道錯誤, 改正錯誤, 才能解決問題。

儒家之道, 在中國存在了兩千多年, 現在有, 以後都會有, 他確實是我們中國人禮貌謙遜的源泉, 但也是很多矛盾的根源。

盲目忍讓與仁愛, 便會助長歪風邪氣, 儒法互濟, 才是處世之道。

最後, 就用一張圖作為今晚推文的結尾吧。

晚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