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腦洞」五維時空和時光旅行

注意, 本文有些胡扯, 但是屬於原創思想, 可以說是幻想。 本人不負責對各種理論的解釋, 也不負責會一一回復質疑。 標題中四維空間, 是四維空間, 不是四維時空。 也就是說, 我是認為我們宇宙是五維時空的, 4維空間+1維時間的。

我們能造出時光機嗎?我們能回到過去嗎?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中, 出現穿越回到過去的場景, 比如《回到未來》、《時間機器》等。

理論物理學家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一切物體不可能超越光速, 要想回到過去, 必須打破光速的束縛。

對於時光旅行, 就有一個外祖母悖論。 大意是假如一個人真的能回到過去, 理論上他就可以在其外祖母懷他母親之前就殺死自己的外祖母, 這樣就沒有他的存在, 那他還怎麼返回到過去?

為了解決外祖母悖論, 理論物理學家搞出了平行世界理論, 認為他回到過去, 殺死自己的外祖母, 但這將導致世界進入兩條不同的時間線軌道,

一條中有那個人(原先的軌道), 而另一條中沒有那個人。

根據平行世界這個理論, 那麼每當記錄下一個觀測結論或者做出一個決定時, 就會出現一個時間線分支, 從理論上來說, 每一個可能性都會分裂出一個宇宙。 由於受到時間線單一指向限制, 所以這個世界時光旅行者不可能回到自己世界的過去, 但是他可以回到另一個平行世界他的過去, 改變另一個世界。

小編先前在“「腦洞」宇宙是被模擬或虛擬的嗎”文章裡說到, 即使是平行世界, 肯定也會受到三大機制約束, 這三大機制就是光速恒定、因果律、資源回收和清理。

通常來說, 時間是我們所感知到的物質運動、變化的持續性和順序性, 時間、空間、物質三者密不可分。 一般學者認為, 時間與空間一起組成四維時空, 構成宇宙的基本結構。 時間與空間在測量上都不是絕對的, 觀察者在不同的相對速度或不同時空結構的測量點, 所測量到時間的流逝是不同的。 當代物理理論認為時間是連續的、不間斷的,

沒有量子特性。 空間, 我們認為是三維的, 加上時間, 構成了四維時空。

小編先前在“「腦洞」宇宙是被模擬或虛擬的嗎”文章裡說到, 如果宇宙是四維全息式在三維空間的投影, 也就是說, 假如三維宇宙是四維空間的投影, 那麼平行世界、時光旅行就可以順理成章了。

弦論(超弦、M理論等)就提出宇宙是十一維空間, 認為高維空間是高度壓縮捲曲的, 不過他們有人認為, 四維甚至更高維度空間非常小, 只是蜷縮在三維空間, 沒有實際意義。 (PS:大劉《三體》也設定宇宙原先是十一維的, 文明之間使用降維武器, 宇宙變成了三維。 )假如存在高維空間, 那麼時間是間斷的、有量子特性的, 量子時間在四維甚至高維空間能進行重組。

撇開高維空間, 我們現在這個三維宇宙, 光速恒定, 而且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我個人認為, 這個宇宙空間之所以是三維和光速恒定, 主要還是和光的性質有關。

這個三維宇宙的光, 雖然具有波粒二象性, 但是, 由於粒子性在宏觀世界佔據主導地位, 所以我們這個空間是三維的,時間也是連續性單一向前的。在微觀世界,光的波動性佔據主導地位,光的量子性得以充分體現,時間是間斷的,第四維空間是高度蜷縮的光波動性主導的微空間,如果有足夠大的能量,就可以撐開這個高度蜷縮的第四維空間,將量子化的時間進行重新排布和重組,當然,對時間進行排布和重組只是一種形象生動的說法,實際上是對光波動性進行替換和調整,這樣四維空間發生的概率極低事件都會被操控,在這個世界或平行世界不可能出現的事件,實際上是概率極小的事件。

強調一點的是,根據平行世界的理論,這個宇宙,自從它出現之後,都會有無限種可能發展方向,每個事件都會有無限種可能,但是在光粒子性主導的光速恒定、因果律等規則約束下,那些極小概率發生的事件都被壓縮到四維甚至更高維度空間,那些極大概率出現的事件,就組成了我們所能想得到的許多平行世界。

那麼有人就要問,粒子性主導的光速恒定,為什麼決定的偏偏是三維空間而不是四維空間呢?

因為這樣更節約資源!

為什麼三維空間就能節約資源?

宇宙空間之所以是三維,有好幾種解釋,比如有一種叫人擇原理,還有一種解釋是,當空間維數n大於3時,空間無法存在穩定的原子結構,因為場之間的相互作用與距離的n-1次方成反比,場的作用強度隨距離衰減太快,所以原子核無法穩定地束縛電子。

宇宙三維空間節約資源的想法,的確很奇特。這個宏觀宇宙,總的物質和能量是守恆的,這決定了粒子性主導的光速恒定不變,但是如果要保證平行世界存在,它的可能性就非常多,會出現非常多的可能事件,也就需要非常多的可能空間去容納這些可能事件,也需要巨大的資源去維持大量概率事件的運行。那些概率極低的事件,都不遵守微觀粒子不相容原理,導致普通物質坍縮,佔有非常微小體積,被蜷縮到四維空間或更高維度空間。同時,那些大概率事件,都遵守微觀粒子不相容原理,則被存放到三維空間,佔有宏觀較大體積。

三維空間之所以節約資源,是不相容原理的遵守和不遵守這兩個排他性規則決定的。而且,三維空間和四維空間或更高維度空間,對於概率事件的分時處理和分開存放,不也是一種節約資源的表現麼?

巨大能量只是打開時光旅行所需四維空間或更高維度空間的一個口子,當蜷縮的四維空間被打開後,巨大能量所攜帶的粒子性主導的光,會快速佔據波動性主導的光,我們將量子化的物質或意識,注入到這個逐漸膨脹擴張的微小四維空間,這個量子化物質或意識,替代不可能的那位,至於四維空間其它要素,則會在不相容規則的約束下重新分佈、排列和重組,這樣極低概率事件就會躍遷為概率極高事件,四維空間則會轉變成三維空間,實現時光旅行。 如果這樣,實施時光旅行的世界,其部分三維空間,豈不是被四維空間轉換成的三維空間所排斥和替換?不是的。四維空間轉換成的三維空間,則會在整個大的宇宙三維空間,尋找合適的世界插入或者建立新的平行世界,只要在規則約束下執行概率極高的事件就行。

所以我們這個空間是三維的,時間也是連續性單一向前的。在微觀世界,光的波動性佔據主導地位,光的量子性得以充分體現,時間是間斷的,第四維空間是高度蜷縮的光波動性主導的微空間,如果有足夠大的能量,就可以撐開這個高度蜷縮的第四維空間,將量子化的時間進行重新排布和重組,當然,對時間進行排布和重組只是一種形象生動的說法,實際上是對光波動性進行替換和調整,這樣四維空間發生的概率極低事件都會被操控,在這個世界或平行世界不可能出現的事件,實際上是概率極小的事件。

強調一點的是,根據平行世界的理論,這個宇宙,自從它出現之後,都會有無限種可能發展方向,每個事件都會有無限種可能,但是在光粒子性主導的光速恒定、因果律等規則約束下,那些極小概率發生的事件都被壓縮到四維甚至更高維度空間,那些極大概率出現的事件,就組成了我們所能想得到的許多平行世界。

那麼有人就要問,粒子性主導的光速恒定,為什麼決定的偏偏是三維空間而不是四維空間呢?

因為這樣更節約資源!

為什麼三維空間就能節約資源?

宇宙空間之所以是三維,有好幾種解釋,比如有一種叫人擇原理,還有一種解釋是,當空間維數n大於3時,空間無法存在穩定的原子結構,因為場之間的相互作用與距離的n-1次方成反比,場的作用強度隨距離衰減太快,所以原子核無法穩定地束縛電子。

宇宙三維空間節約資源的想法,的確很奇特。這個宏觀宇宙,總的物質和能量是守恆的,這決定了粒子性主導的光速恒定不變,但是如果要保證平行世界存在,它的可能性就非常多,會出現非常多的可能事件,也就需要非常多的可能空間去容納這些可能事件,也需要巨大的資源去維持大量概率事件的運行。那些概率極低的事件,都不遵守微觀粒子不相容原理,導致普通物質坍縮,佔有非常微小體積,被蜷縮到四維空間或更高維度空間。同時,那些大概率事件,都遵守微觀粒子不相容原理,則被存放到三維空間,佔有宏觀較大體積。

三維空間之所以節約資源,是不相容原理的遵守和不遵守這兩個排他性規則決定的。而且,三維空間和四維空間或更高維度空間,對於概率事件的分時處理和分開存放,不也是一種節約資源的表現麼?

巨大能量只是打開時光旅行所需四維空間或更高維度空間的一個口子,當蜷縮的四維空間被打開後,巨大能量所攜帶的粒子性主導的光,會快速佔據波動性主導的光,我們將量子化的物質或意識,注入到這個逐漸膨脹擴張的微小四維空間,這個量子化物質或意識,替代不可能的那位,至於四維空間其它要素,則會在不相容規則的約束下重新分佈、排列和重組,這樣極低概率事件就會躍遷為概率極高事件,四維空間則會轉變成三維空間,實現時光旅行。 如果這樣,實施時光旅行的世界,其部分三維空間,豈不是被四維空間轉換成的三維空間所排斥和替換?不是的。四維空間轉換成的三維空間,則會在整個大的宇宙三維空間,尋找合適的世界插入或者建立新的平行世界,只要在規則約束下執行概率極高的事件就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