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讓情懷的歸情懷,未來的歸未來:神化一個人是精確上做奴隸的根源

我們中國雖然沒有誕生世界性宗教, 但我們是十分會造神和聖的民族。

我們很容易把人神聖化或妖魔化。

中國有那麼多的聖人,

至聖孔子, 亞聖孟子, 還有書聖、詩聖、畫聖等藝術上的聖人。 到了近現代, 中國人又把開國領袖當成神來膜拜。 而古代的一些帝王如唐太宗、康熙帝至到現在仍被許多國人神聖化、完美化。

人一旦被拉升到“神”和“聖”的高度, 就成了完美的、沒有缺點的、不容質疑, 不能批評缺點, 不能接受他不完美。 膽敢有人批評這些人, 指出不足甚至是錯誤時, 就會招來滔天的反駁與咒駡。 同樣, 我們的歷史上也有那麼多的被妖魔化的人, 似乎是壞的不能再壞, 壞的沒有一點好, 永遠被人唾駡。

這種觀念在思想起到了很負面影響, 幾千年來, 中國人的思想被其所鉗制、禁錮, 不敢批評, 也不願意聽到批評, “神聖”們總是對的。

那還談什麼突破?談什麼進步呢?

就思想而言, 我們一直生活在先秦諸子特別是儒家的陰影之下, 不敢去探索陰影之外的光明, 反而認為陰影裡就是最光輝的。 直到近代, 我們才把目光投向了世界, 瞥見了光明。

對於神一般, 聖一般的認知, 我們必須要在思維裡除去那些不該有的光環束縛。

現在, 又有一些人打著儒家或國學的名號, 將中國的某些古代人物和過去神聖化, 亂解經典, 把荒謬也解釋成正當, 把黑解釋成白, 千方百計地按照傳統的慣例塗沫經典, 給經典籠罩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光環。

總之, “神聖”總是對的。 這絕對是不好的苗頭, 是思想的退步, 更是對偉大祖先的污辱與褻瀆, 如果他們地下有知, 也會感到萬分痛苦。

我們也很容易思維臉譜化, 以偏概全。 之所以形成這種“神聖化”、“妖魔化”的思維傾向, 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思辨力不足, 胸襟不夠開闊, 知識不夠完整。 這就造成了中國人在評價體系上的缺憾。 中國人很難客觀地、全面地評價一個人, 甚至當為一個“壞”人的翻案時, 容易陷入另一個極端, 矯枉過正, 把“壞”完全又變成了“聖”。 或者, 當發現某個“聖”的錯誤時, 又會把這個“聖”打入地獄, 當成十足的“魔鬼”。 評價很容易陷入片面化、扁平化、臉譜化的怪圈, 看不到並難以接受人的個性的多面性、立體性、複雜性。 這種特點正是由於其思維的簡單化、片面化、表面化。

文藝作品中對人物的表現也存在神聖化和妖魔化的傾向, 形象會臉譜化、幼稚化, 不夠豐滿、立體、多樣。

我們思辨力不足會形成“二元”思維, 往往簡單地評價為“好”和“壞”, 其實, 所有人都難以用“好”或“壞”來評價, 在某個方面很壞, 在另一個方面卻很好。 或者, 他現在很壞, 但後來卻很好;或者是以前很好, 現在卻變壞了。 請不要相信世上有沒有缺點的人, 或者是壞得沒有一點值得借鑒學習的人。

人,就是複雜,不能簡單地粗糙地定性為“好人”或“壞人”,不能因為一個人做了一件錯事就對其全盤否定,也不能因為他做了一件大好事就過度的美化與拔高。

如果邱吉爾是中國人,在中國建立了那樣的功勳,他會被神化成一個高大全、神聖化的形象,會獲得至高無上的榮譽,絕對不會在戰後選舉中敗北。但在英國人看來,邱吉爾在二戰中做的事情,是他作為首相應該做的工作,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是一個做出偉大成績的凡人。領袖是最不值得誇耀,而那正是國民選擇的明智。偉大的領袖我們可以紀念他,可以用一艘軍艦來命名,也可以用冠名山、星辰或城市來懷念。

一個人,首先是人,擁有全體人類共有的特點,然後才是他的個性。

讓情懷的歸情懷,未來的歸未來。神化一個人是精確上做奴隸的根源。沒有崇拜,就沒有瞎掰?

人,就是複雜,不能簡單地粗糙地定性為“好人”或“壞人”,不能因為一個人做了一件錯事就對其全盤否定,也不能因為他做了一件大好事就過度的美化與拔高。

如果邱吉爾是中國人,在中國建立了那樣的功勳,他會被神化成一個高大全、神聖化的形象,會獲得至高無上的榮譽,絕對不會在戰後選舉中敗北。但在英國人看來,邱吉爾在二戰中做的事情,是他作為首相應該做的工作,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是一個做出偉大成績的凡人。領袖是最不值得誇耀,而那正是國民選擇的明智。偉大的領袖我們可以紀念他,可以用一艘軍艦來命名,也可以用冠名山、星辰或城市來懷念。

一個人,首先是人,擁有全體人類共有的特點,然後才是他的個性。

讓情懷的歸情懷,未來的歸未來。神化一個人是精確上做奴隸的根源。沒有崇拜,就沒有瞎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