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5大職場心理定律

1

榴槤定律

榴槤定律是一種職場心理定律。 它一般用來形容職場新人, 他們應該主動嘗試而不是等待。

如果去問一個從沒有吃過榴槤的人,

“你喜歡吃榴槤嗎?”他是無法回答的——他既不能說他愛吃, 也不能說他不愛吃。 ”對於缺乏職業視野但又不去主動瞭解的人 來說也是如此。 很多人希望立刻、馬上找到一份最適合自己、可以幹一輩子的工作, 但往往忽略了只有主動去接近、去體驗, 才能得到讓自己安心的答案。

用“榴槤定律”來形容職場新人更貼切。 新人總是憑想像斷定一份工作的好壞, 但不實踐, 就發現不了工作的真正價值。 有人統計過, 即使在不斷實踐的前提下, 一個人要想找到理想的工作也需要大約3年時間。

因此, 等待沒有結果, 與其糾結如何尋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不如調整好心態多去嘗試, 這樣才能在每一次歷練中得到最終的答案。

2

蘑菇管理定律

“蘑菇管理定律”指的是組織或個人對待新進者的一種管理心態。 因初學者常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部門的重視, 只做一些打雜跑腿的工作, 有時還會受到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組織或直屬領導任其自生自滅;初學者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 這種情況與蘑菇的生長情景極為相似。

“蘑菇” 的經歷, 對於成長中的年輕人來說, 就像蠶繭, 是羽化前必須經歷的一步。 所以, 如何高效率地走過生命的這一段, 從中盡可能汲取經驗, 成熟起來, 並樹立良好的值得信賴的個人形象, 是每個剛入社會的年輕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古人雲:“吃得苦中苦, 方為人上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 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吃苦受難並非是壞事, 特別是剛走向社會步入工作崗位, 當上幾天 “蘑菇”, 能夠消除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也能夠對形形色色的人與事物有更深的瞭解, 為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該定律的意義可見, 心態的調整對於組織的初入者, 尤其是那些象牙塔里走出來的大學生們很重要。 想一口吃成大胖子更是不切實際, 新人需要在“蘑菇”的環境中鍛煉自己。

3

手錶定律

手錶定理是指一個人有一隻表時, 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鐘, 當他同時擁有兩隻表時, 卻無法確定。 兩隻手錶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 反而會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

“手錶定律”帶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

對於身處職場的我們,

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 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 否則將使這件事情無法完成。

4

油箱定律

假如長期得不到想要的價值, 人們就會出現職業倦怠, 這就是“油箱定律”。 找工作是興趣重要還是發展重要, 這是個無解的問題。

一輛法拉利, 性能再好, 如果不加油也會拋錨。 對職場人而言, “油”指的是職業目標, 是工作的動力。 很多完全根據興趣選擇職業的人, 往往忽略了職業價值, 即“我為什麼對它感興趣?我想要什麼?”最好的狀態當然是兩者結合, 但現實往往並不完美。

人在一個崗位待久了, 熱情漸漸磨去, 難免疲憊、厭煩、提不起精神、幹活沒動力、情緒不穩定, 開始得過且過。 這時, 千萬不要盲目辭職, 而應想辦法給自己“加滿油”。

我們可以將工作分解為一個個小目標, 不斷完成它們就是自我完善的過程, 能為你帶來成就感, 還能激發新的工作熱情。

5

夢露定律

夢露定律是一種職場心理定律。 意指一份工作既有讓你滿意的地方, 也有讓你不滿意的地方。

著名女星瑪麗蓮·夢露曾這樣說過:“如果你不能接受我最糟糕的一面, 那麼你也不配擁有我最好的那一面。 ”後被引申到工作上。 如果讓某人給現在的工作打分, 沒幾個人會給滿分。

因此, 當你對工作產生不滿時, 首先要找出根源:是難以處理與同事、上司的關係, 還是覺得公司對自己不公、不被認可、發展前景渺茫等。 接下來要找解決方法, 問問自己, 在人際關係方面是否做到了尊重、示弱、溝通和包容;在發展方面, 目前的工作能否提高你的能力。

目前的工作能否提高你的能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