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別讓“隱形鹽”傷害孩子的腎

1歲前不要加鹽, 3歲前儘量飲食清淡, 這個觀點已經越來越普及了。 但只要不加鹽就行了嗎?感覺不咸就可以給孩子吃了嗎?配料表有鹽就是黑名單嗎?

控鹽主要是控“鈉”

鈉是我們人體必需的重要元素, 長期缺乏會造成電解質紊亂, 容易累, 嚴重的會出現低鈉血症。 但是寶寶的腎臟還沒發育完善, 他們是無法消化排泄過多的鈉。 當這些多餘的鈉無法經過腎臟排泄, 那它們就會重新返回血液, 積累在身體裡, 長此以往對身體是非常不利的。 而且高鈉也意味著寶寶的腎臟每天都需要高負荷運作, 這對尚在發育階段的器官也是有損壞的。

0~3歲的寶寶每天需要攝入多少鹽呢?

1歲前的寶寶每天最多攝入不多餘1g的鹽(相當於0.4g鈉), 這些在母乳或者液體奶以及輔食裡就完全能滿足, 所以不需要額外在輔食裡添加鹽。

1到3歲的寶寶每天最多攝入2g鹽(相當於0.8g鈉)。 1歲以後寶寶慢慢開始吃大人一樣的食物了, 最好是在放調料前將寶寶吃的那份提前勻出來。 如果實在做不到, 那最早給寶寶添加鹽也要等到1歲以後, 最好是3歲以後添加鹽。

鹽不是“鈉”的唯一來源!

不少媽媽等到寶寶2、3歲時就會買一些市面上的餅乾啊、果凍啊當作點心,

覺得都不是鹹的應該沒問題。 其實這也是常見的一個錯誤, 很多不鹹的食物恰恰鈉含量很高。 一斤菠菜裡面的鹽就相當於1克;一斤寶寶愛吃的法式小麵包則含3克鹽;酸酸甜甜的話梅裡面, 每100g鈉含量竟然高達3340毫克!相當於寶寶4天多的鈉攝入量!

零食類:話梅、麵包、蛋糕、餅乾、薯片、乳酪。

飲料類:果蔬汁、乳酸飲料。

加工類堅果:瓜子、小核桃、腰果。

調味料:雞精、味精、番茄醬、花生醬、醬油、蠔油。

加工類肉食品:火腿、熏肉、雞腿、午餐肉、臘肉。

加工類海鮮食品:鹹魚、蝦皮、蝦米、魚片。

蔬菜:

鈉含量較高——茴香(186.3)、茼蒿(161.3)、芹菜(159)。

鈉含量較低——胡蘿蔔(25.1)、西藍花(18.8)、山藥(18.6)。

水果:

鈉含量較高——椰子(55.6)、木瓜(28)、哈密瓜(26.7)。

鈉含量較低——蘋果(1.6)、鴨梨(1.5)、柑橘(1.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