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你是怎麼做的?

最好的教育, 就是幫助每一個孩子, 去找到自己的生命價值, 從事著自己喜歡的事情, 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就足夠了。

對於生命, 每個人, 只有他自己, 才能對它負責。 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無論你是他的親爹, 還是親媽。

一、選擇哪一種方式度過自己的生命

經常有家長說:我要好好教育教育孩子!

也有家長會討論:到底哪種教育適合我們家孩子?

更有專家學者說:教育是開啟每個人生命的鑰匙。

那麼, 到底什麼是教育呢?教育, 到底是讓孩子更好地學習到知識, 還是更好地成長呢?

教育, 就是生活;生活, 就是以哪種方式去活著,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活方式。 但是, 生活方式, 在這裡, 其實是輕了。

我所理解的教育, 應該稱之為:生命方式。 就是選擇哪一種方式, 度過自己的一生。

生命最可貴的, 不在於結果, 而在於過程。 而生命最精彩的, 就在於每個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

去度過自己的一生。

當這種方式適合這個生命的時候, 你就會發現這個生命充滿著活力和激情。 這和外在的評判標準不一樣, 這是種感受, 只有生命的主體, 也就是這個人才會知曉。

譬如有一種人, 天性就是善良悲憫, 他們覺得能夠幫助到別人, 就是自己人生價值的最大體現, 譬如特蕾莎修女、聖雄甘地;

也有另一種人, 熱衷於開創和創意, 熱愛用商業的創新, 去影響和改變社會進程和生活方式, 譬如蘋果的約伯斯和維珍的布蘭森;

當然也有熱愛思考, 成為學者, 熱愛冒險, 成為探險家, 熱愛鑽研, 成為發明家……

而這個地球上, 有多少個人, 其實就有多少種生命的方式。

有的機緣巧合, 表現的充分, 就成為大家矚目的物件, 更多的, 則是按照自己的方式, 去度過一生。 但, 就本質上, 其實沒有任何的不同。

我所理解的最好的教育, 就是幫助每一個孩子, 去找到自己的生命價值。 從事著自己喜歡的事情, 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就足夠了。

如果他所做的事情, 還對社會有一些幫助,

那就太好了, 就算沒有, 也沒有什麼關係;他所過的生活, 如果是健康幸福的, 那就很完美了, 如果不是, 只要不影響他人, 也沒有什麼關係。

因為對於生命, 只有每個人自己才能對它負責。 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無論你是他的親爹, 還是親媽。

孩子渴了、餓了、悲傷了、快樂了, 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同樣的, 孩子的生命裡, 最需要什麼, 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哪一種生命的方式, 最適合自己, 也只有他才知道。

二、選取哪種教育, 源於自己的價值觀

作為家長, 你所給予孩子的教育方式, 就是你對生命的理解體現。 說的通俗一點, 就是你覺得一個人最寶貴的是什麼, 你就會不由自主地期望孩子得到。

譬如, 你覺得一個人最寶貴的是平安和順遂, 你就會讓孩子不要去冒險、拼搏, 只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好;

如果你覺得一個人最寶貴的是個性和自由, 你就會鼓勵孩子做自己內心想做的事情, 不要受到任何規則和制度的限制, 追求自己的人生。 但是, 在現實生活中, 往往有兩種比較的方式。

一種,是我是曾經這麼度過人生的,並且我對自己很滿意,那麼,我就要把這麼寶貴的人生體驗,都教給你。

另一種,是我曾經沒有度過的人生,我現在很後悔遺憾,覺得如果那樣的話我會很幸福,那麼,我就要告訴你,你應該學習我沒有學到的,過著和我不一樣的人生。

這本身,都沒有錯,都是愛的體現,也都是生命延續過程中最樸實和最基本的體現。但是,這種方式不能做得過於極端。一旦極端了,違背了孩子本身的發展訴求了,就是不好的教育了。

三、無論哪種方式,請尊重每個孩子的內在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與生俱來的某種東西,科學家叫它基因,哲學家叫它天分,宗教家叫它命運。我也說不清楚,這究竟應該叫做什麼,不妨就籠統地稱之為「內在」。

每個孩子都有著自己的內在。而且,每個孩子的內在,都是不一樣的。這種內在,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性格品質,一種是才華技能。

於性格品質來說,大多是一誕生就體現出來的。養育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就算剛剛出生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個性脾氣都會不同。

最明顯的就是一個家庭裡的兄弟姐妹,同樣的父母,一出生就可以感覺到,有的孩子很乖巧,有的孩子很霸道,有的孩子很敏感,有的孩子很任性。

這些,真的就是我們常說的上天註定,而且,通常很難改變和扭轉。

而且,我們所說的「性格決定命運」,其實就是指的這一部分。家長無論要給予孩子怎樣的教育,都要首先考慮到這個因素。否則的話,就會遇到很多的衝突和矛盾。

這部分是孩子的根基,才華和技能,則是生長在其上的枝條。這一部分,是隨著孩子的身體成長,以及認知程度,還有知識學習的變化,逐漸呈現出來的。

譬如,有的孩子性格活潑,隨著開始掌握語言技能,就變成了一個小演員,能說會道愛表演。有的孩子生性沉穩,剛開始能夠拿到東西,就會一個人琢磨很久,再大一點,還要研究內部的結構。

同樣的,我們所說的,「知識改變命運」,指的大多是這一部分。家長無論想要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很好的發展,也要考慮到這個因素,就是和孩子品行所一致的「天分」,順應、鼓勵,並發展它。

四、今天的改變,明天的收穫

為人父母,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生活的很好。但是,我們也驚奇地發現,我們對孩子的期許,其實是我們認為孩子應該改進的源頭,(想學習更多關注下)。也就是說,它們其實是一致的,當一個孩子磨蹭的時候,很可能是在認真獨立思考問題;當一個孩子多動的時候,很有可能是在培養行動能力和領導力。

我們期許的,和我們抱怨的,其實是一件事情!那麼,錯的是誰呢?孩子?還是家長?

理想的狀態,是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教育方式。

在家裡,家長要發現孩子的內在,並給予適合孩子發展的環境,給予每個孩子更多的選擇,更多的學習自由。

你多做哪怕一點,你的孩子就會因此而受益很多。

決定每個孩子命運不同的,還有最大的一點,那就是夢想。

夢想是一粒種子,是人生的方向,也是每個孩子內在的發動機。一個人有夢想,就如同一個人清楚目的地,而這個人即使走路也不會迷茫。

而一個沒有夢想的人,即使開著馬力最大的跑車,也無濟於事,因為沒有方向。

很大程度上,夢想決定了一個孩子未來會如何度過這一生,也就是說夢想決定了孩子未來的生命方式。

培養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而價值來源於可以幫助到他人。所以,夢想也要符合偉大、美好、無私這三個特徵。

作為家長,一定要啟發孩子找到夢想,並幫助孩子呵護實現夢想。

為夢想而活,那便是一個人最幸福的生命方式了。

一種,是我是曾經這麼度過人生的,並且我對自己很滿意,那麼,我就要把這麼寶貴的人生體驗,都教給你。

另一種,是我曾經沒有度過的人生,我現在很後悔遺憾,覺得如果那樣的話我會很幸福,那麼,我就要告訴你,你應該學習我沒有學到的,過著和我不一樣的人生。

這本身,都沒有錯,都是愛的體現,也都是生命延續過程中最樸實和最基本的體現。但是,這種方式不能做得過於極端。一旦極端了,違背了孩子本身的發展訴求了,就是不好的教育了。

三、無論哪種方式,請尊重每個孩子的內在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與生俱來的某種東西,科學家叫它基因,哲學家叫它天分,宗教家叫它命運。我也說不清楚,這究竟應該叫做什麼,不妨就籠統地稱之為「內在」。

每個孩子都有著自己的內在。而且,每個孩子的內在,都是不一樣的。這種內在,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性格品質,一種是才華技能。

於性格品質來說,大多是一誕生就體現出來的。養育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就算剛剛出生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個性脾氣都會不同。

最明顯的就是一個家庭裡的兄弟姐妹,同樣的父母,一出生就可以感覺到,有的孩子很乖巧,有的孩子很霸道,有的孩子很敏感,有的孩子很任性。

這些,真的就是我們常說的上天註定,而且,通常很難改變和扭轉。

而且,我們所說的「性格決定命運」,其實就是指的這一部分。家長無論要給予孩子怎樣的教育,都要首先考慮到這個因素。否則的話,就會遇到很多的衝突和矛盾。

這部分是孩子的根基,才華和技能,則是生長在其上的枝條。這一部分,是隨著孩子的身體成長,以及認知程度,還有知識學習的變化,逐漸呈現出來的。

譬如,有的孩子性格活潑,隨著開始掌握語言技能,就變成了一個小演員,能說會道愛表演。有的孩子生性沉穩,剛開始能夠拿到東西,就會一個人琢磨很久,再大一點,還要研究內部的結構。

同樣的,我們所說的,「知識改變命運」,指的大多是這一部分。家長無論想要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很好的發展,也要考慮到這個因素,就是和孩子品行所一致的「天分」,順應、鼓勵,並發展它。

四、今天的改變,明天的收穫

為人父母,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生活的很好。但是,我們也驚奇地發現,我們對孩子的期許,其實是我們認為孩子應該改進的源頭,(想學習更多關注下)。也就是說,它們其實是一致的,當一個孩子磨蹭的時候,很可能是在認真獨立思考問題;當一個孩子多動的時候,很有可能是在培養行動能力和領導力。

我們期許的,和我們抱怨的,其實是一件事情!那麼,錯的是誰呢?孩子?還是家長?

理想的狀態,是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教育方式。

在家裡,家長要發現孩子的內在,並給予適合孩子發展的環境,給予每個孩子更多的選擇,更多的學習自由。

你多做哪怕一點,你的孩子就會因此而受益很多。

決定每個孩子命運不同的,還有最大的一點,那就是夢想。

夢想是一粒種子,是人生的方向,也是每個孩子內在的發動機。一個人有夢想,就如同一個人清楚目的地,而這個人即使走路也不會迷茫。

而一個沒有夢想的人,即使開著馬力最大的跑車,也無濟於事,因為沒有方向。

很大程度上,夢想決定了一個孩子未來會如何度過這一生,也就是說夢想決定了孩子未來的生命方式。

培養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而價值來源於可以幫助到他人。所以,夢想也要符合偉大、美好、無私這三個特徵。

作為家長,一定要啟發孩子找到夢想,並幫助孩子呵護實現夢想。

為夢想而活,那便是一個人最幸福的生命方式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