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給寶寶吃肉的7大原則,80%媽媽都做錯了!

很多寶媽都在問我

添加輔食後多久才能給寶寶吃肉?

我一細問才發現:

原來很多寶寶添加輔食2個月了

還在吃米粉、土豆、菠菜、西蘭花等

幾乎全素!

吃素的原因是

擔心小寶寶的腸胃功能還很弱

肉吃了不好消化, 就遲遲沒添加

其實, 2016《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

添加輔食的順序是:

一般滿6個月給寶寶添加輔食, 初期從富含鐵的米粉開始, 然後是紅肉泥、蛋黃、肝泥、白肉泥...

基本上, 寶寶在吃輔食後1個月左右

就可以添加肉類了!

肉對寶寶有多重要?

1.補鐵, 預防寶寶貧血

寶寶6個月添加輔食後, 母乳裡含有的鐵量已經遠遠不能達到寶寶身體生長的需要,

所以這時候要給寶寶多吃一些含鐵的食物, 如豬肉、牛肉、豬肝、雞肝等都是鐵的優質來源, 這樣能及時預防小兒貧血。

2.肉類的某些營養素, 更容易吸收

很多寶媽都誤解了, 以為肉類不好消化, 營養不好被吸收, 其實有時肉類的微量元素, 比蔬果類的更好吸收。 就像鋅, 含量遠遠高於植物性食物, 吸收率能在50%左右, 而蔬菜中的鋅, 吸收率只有10%-20%。

3.正常攝入油脂對寶寶很有好處

不要擔心寶寶吃一些肥肉, 脂肪可是寶寶生長三大要素之一, 寶寶攝入一定的脂肪, 對TA的生長發育很有幫助。 如果輔食裡沒有油脂, 會影響維生素的吸收, 視覺的發育, 甚至影響寶寶大腦的發育。

總之, 只要你做的夠細夠爛就不用擔心寶寶的消化問題

寶寶適合吃什麼肉?

常見的肉類食物添加, 寶媽們可以參考以下順序:

7月齡時:開始添加紅肉(豬肉、牛肉、羊肉)、動物肝臟(豬肝、雞肝);

8月齡時:添加禽肉類(雞肉、鴨肉)、三文魚、鱈魚;

9月齡時:添加蝦肉(不含龍蝦、小龍蝦);

10月齡時:添加其它深海魚肉。

PS:魚、蝦類食物容易引發過敏, 吃之前要先讓寶寶少量嘗試, 觀察寶寶的反應, 如果有過敏反應, 應立即停止。

寶寶每天該吃多少肉?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編著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按照寶寶不同的年齡, 建議肉類的攝入量為:

●7~9個月的寶寶,

肉禽魚每天吃夠50g,包含豬肝、雞肝的量;

●10~12個月的寶寶, 肉禽類每天吃夠50g, 包含豬肝、雞肝的量;

●1~2歲的寶寶, 動物性食物每天吃夠100g。 建議每月吃豬肝75g,或雞肝50g,每週吃1-2次即可;

●2~3歲的寶寶, 動物性食物每天吃夠50g~70g。 建議每月吃豬肝75g,或雞肝50g,每週吃1-2次即可。

PS:豬肉、雞肉、羊肉、牛肉、肝類、魚類和蝦等要換著給寶寶吃, 不要因為寶寶喜歡, 就總吃這一種, 保證營養的多樣性。

怎麼吃肉才更健康?

1、肉菜混著吃, 做成餡兒

我們建議把菜、肉和主食混在一起吃, 而不是一勺肉泥、一勺菜泥這樣喂。 從滿6個月添加到一歲半都建議混著吃, 不給寶寶挑選的機會, 就減少了TA挑食的毛病。

如果每一口味道都不同, 等於給寶寶出了選擇題。 Ta就會開始區分什麼好吃, 什麼不好吃, 然後就要挑食了。

2、一定要吃高品質的肉

給寶寶吃的肉, 一定要挑肉質好的, 不要隨便在一個肉攤上就買了。 最好買高品質、最新鮮的肉, 這樣的肉口感更嫩, 營養價值更高, 還不擔心肉的品質問題, 讓寶寶放心吃。

3、不要專挑瘦肉吃, 最好吃肥瘦相間的

別總專門給寶寶挑瘦肉吃,即使寶寶吃了一大塊肥肥的紅燒肉,也不要制止,因為油脂是孩子生長必備的營養素,肥瘦相間的肉不僅好吃,而且營養全面,只要不過量吃,吃點肥肉反而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4、不要認為肉湯比吃肉好

很多媽媽都覺得肉湯、大骨湯特別有營養,還能補鈣,肯定比光吃肉好,就經常做給寶寶喝。但專家非常不建議經常給寶寶喝肉湯、骨湯。營養師也在節目中說過:肉湯只是可以用來促進寶寶食欲,營養價值並不高!

為什麼?

● 我們平常所說的喝骨頭湯能補鈣,其實還不如吃芝麻醬補到的鈣量多!每100g的骨頭湯只含有4mg的鈣,補鈣效果並不大;

● 肉湯、骨湯裡面的脂肪含量很高、不容易消化,會增加寶寶腸胃的負擔,反而造成寶寶熱量過剩。

5、多吃體積小的白肉

營養師建議:肉類顏色由暗紅、鮮紅、白色到無色,顏色越淺,營養成分越高。淺色、無色的肉中脂肪以及膽固醇含量都低於紅肉,又能滿足口腹,又不容易發胖!而且濃縮的都是精華~從體積上看,越小的動物,營養價值往往越高。

所以推薦寶媽多給孩子吃淺色無色,且體積小巧的蝦、貝類,其次是白色、中等的雞肉、魚肉等,最後是紅色的豬肉、牛肉、羊肉…

PS:海產品如螃蟹、貝類很容易引發過敏,而且可能導致寶寶腹瀉,一定不要過早嘗試給TA吃,等寶寶2歲以後再添加也不遲。

6、少油炸、多蒸煮

平常做輔食時,不要用油炸、紅燒的方式,這樣做不僅會增加肉中的油脂和,還會讓其中的營養物質含量下降,非常不健康。另外,也別開大火把油燒的過熱。

建議多用蒸或煮的方式,烹調方法儘量簡單,不要添加任何調味品。這樣既能保留肉的全部營養,又非常健康。

7、根據寶寶月齡,變換食物的形狀

寶寶吃膩了肉泥?那你大可以改變一下肉的做法和形狀,這樣既符合不同月齡寶寶的咀嚼需要,又不會給TA的腸胃造成太大負擔。

●6個月到8個月,用料理機把肉都打成泥;

●9個月到12個月,把肉切成碎肉丁、小肉塊;

●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做成肉丸、肉絲、肉腸等。

別總專門給寶寶挑瘦肉吃,即使寶寶吃了一大塊肥肥的紅燒肉,也不要制止,因為油脂是孩子生長必備的營養素,肥瘦相間的肉不僅好吃,而且營養全面,只要不過量吃,吃點肥肉反而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4、不要認為肉湯比吃肉好

很多媽媽都覺得肉湯、大骨湯特別有營養,還能補鈣,肯定比光吃肉好,就經常做給寶寶喝。但專家非常不建議經常給寶寶喝肉湯、骨湯。營養師也在節目中說過:肉湯只是可以用來促進寶寶食欲,營養價值並不高!

為什麼?

● 我們平常所說的喝骨頭湯能補鈣,其實還不如吃芝麻醬補到的鈣量多!每100g的骨頭湯只含有4mg的鈣,補鈣效果並不大;

● 肉湯、骨湯裡面的脂肪含量很高、不容易消化,會增加寶寶腸胃的負擔,反而造成寶寶熱量過剩。

5、多吃體積小的白肉

營養師建議:肉類顏色由暗紅、鮮紅、白色到無色,顏色越淺,營養成分越高。淺色、無色的肉中脂肪以及膽固醇含量都低於紅肉,又能滿足口腹,又不容易發胖!而且濃縮的都是精華~從體積上看,越小的動物,營養價值往往越高。

所以推薦寶媽多給孩子吃淺色無色,且體積小巧的蝦、貝類,其次是白色、中等的雞肉、魚肉等,最後是紅色的豬肉、牛肉、羊肉…

PS:海產品如螃蟹、貝類很容易引發過敏,而且可能導致寶寶腹瀉,一定不要過早嘗試給TA吃,等寶寶2歲以後再添加也不遲。

6、少油炸、多蒸煮

平常做輔食時,不要用油炸、紅燒的方式,這樣做不僅會增加肉中的油脂和,還會讓其中的營養物質含量下降,非常不健康。另外,也別開大火把油燒的過熱。

建議多用蒸或煮的方式,烹調方法儘量簡單,不要添加任何調味品。這樣既能保留肉的全部營養,又非常健康。

7、根據寶寶月齡,變換食物的形狀

寶寶吃膩了肉泥?那你大可以改變一下肉的做法和形狀,這樣既符合不同月齡寶寶的咀嚼需要,又不會給TA的腸胃造成太大負擔。

●6個月到8個月,用料理機把肉都打成泥;

●9個月到12個月,把肉切成碎肉丁、小肉塊;

●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做成肉丸、肉絲、肉腸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