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女嬰無法呼吸急需救治 醫生利用3D塑膠頭骨研究手術過程

有些人會為剛出生的寶寶鑄造手腳模型當作紀念, 而小寶寶Sophia的父母得到的卻是女兒的頭骨模型。

Sophia出生時鼻子粘連在了一起,

無法呼吸, 不得不依賴呼吸機。 對Sophia來說, 唯一的希望就是做手術, 不過她的體型相比同齡的嬰兒要小, 手術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為了確定手術器械是否適用於Sophia的鼻子, 醫生們決定製作一個塑膠頭骨, 以便於他們事先進行練習。

醫生Ha和皇家珀斯醫院的3D團隊取得了聯繫。

他們對Sophia的頭部進行了CT掃描, 為她製作出了精確的3D塑膠頭骨模型。

通過試驗, 醫生們發現正常的手術器械太大, 從而選擇了用於耳部手術的器械。

Sophia的母親Brooke Seidel說, 這個手術挽救了Sophia的生命, 不過她還需要接受另外一個手術。

3D技術不僅可以製作出頭骨, 還能列印肝臟模型、脊椎等。

2014年10月13日, 紐約長老會醫院的埃米爾·巴查博士(Dr.Emile Bacha)醫生就講述了他使用3D列印的心臟救活一名2周大嬰兒的故事。 這名嬰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缺陷, 它會在心臟內部製造“大量的洞”。 在過去, 這種類型的手術需要停掉心臟, 將其打開並進行觀察, 然後在很短的時間內來決定接下來應該做什麼。

但有了3D列印技術之後, 巴查醫生就可以在手術之前製作出心臟的模型,

從而使他的團隊可以對其進行檢查, 然後決定在手術當中到底應該做什麼。 這名嬰兒原本需要進行3-4次手術, 而現在一次就夠了, 這名原本被認為壽命有限的嬰兒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

3D列印技術能夠讓醫生提前練習, 從而減少病人在手術臺上的時間, 還有助於減少手術步驟, 使手術變得更為安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