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的銅筋鐵骨方世玉 二十四歲時被百歲女尼爆☆禁☆菊而亡

提起方世玉, 人們就會想起那個少年英俊的“功夫皇帝”, 他行俠仗義、反清複明, 位列少林十虎, 在李連傑演的電影裡, 更是娶了雷老虎那個貌美如花的女兒,

老媽苗翠花還和雷老虎的老婆李小環, 也就是方世玉的丈母娘, 發生了一些美妙的事情。

事實果真如此嗎?翻開真實的史料, 才發現方世玉居然是演義與真實最接近的人物, 包括裡面的人物, 居然個個真實存在, 也與演義描寫的相差不多, 只是細節與結局被美化了一下, 倒也沒有完全脫離現實。

電影與真實相符的, 咱們就不說了, 今天咱們就聊一聊真實的方世玉與電影中不同的地方。

身世:不是獨子是續弦生的老三

在電影和小說中, 方世玉是絲綢商人方德與武林高手苗翠花的心肝寶貝獨生子。 這事兒對也不對。

所謂對, 是因為方德真是個經營絲綢的大財主, 苗翠花也真是武林高手, 而且來頭很大, 是“少林五老(五枚師太、至善和尚、 白眉道長、 馮道德、 苗顯, 這五個人歷史上真有, 而且真是絕頂高手)”之中那個苗顯的女兒。

苗翠花當年是個鏢客, 也就是搞武裝押運工作的, 在當時有“第一俠女”的稱號, 可見是得到了少林寺真傳, 武功當真了得。

苗翠花認識方德的時候, 方德已經六十歲了, 已經有了兩個二三十歲的兒子, 也就是“少林十虎”中位列九、十的方孝玉方美玉, 早被方德送去少林寺學藝去了。

六十歲的方德(已喪偶)娶了十六歲的苗翠花, 第二年就生下了方世玉。

長相:銅皮鐵骨矮壯肌肉男

十七歲就當了媽媽, 而丈夫已經年過花甲, 現在人是想像不到這祖孫戀是怎麼有的愛情結晶的, 也許是方德本人也是武功高手, 但是史料上沒有記載, 咱不敢瞎說。

十七歲的苗翠花當然不會像普通媽媽那樣對兒子嬌生慣養(估計苗女俠也不會), 據《國技傳略》記載, 方世玉才滿月時, 苗翠花就以祖傳藥方, 用鐵醋藥水給他通身淋洗, 再用竹片、鐵條、柴枝把他身體層層包裹起來, 經過這樣的處理方世玉, 長得矮小粗壯, 頭硬如銅, 筋骨如鐵, 皮肉似鋼, 拳打腳踢對他來說只是撓癢癢, 現在看來應該是屬於金鐘罩鐵布衫之類的外家功夫。

很多資料都表明, 方世玉個子不高, 身形矮胖, 因為小時候被苗翠花用藥水浸泡,

還落下了滿臉麻子。

總的來說, 方世玉的形象跟英俊瀟灑四個字是不沾邊的, 就是個矮墩墩的肌肉男。

打擂:對手雷老虎夫妻何許人也

方世玉打擂, 對手是雷老虎, 真名叫雷洪, 這個在歷史上還真有, 不過可不是皆大歡喜的大團圓收場, 那是打出了人命, 也導致了方世玉被復仇者殺死。

因為反清複明,清政府下令銷毀了方世玉等廣東十虎的資料,我們也只能從當年留下來的紀實文學《聖朝鼎盛萬年青》,和口口相傳中尋找一些可信的資料。

方世玉打擂那年十四歲,地點在浙江杭州,擂主叫雷老虎,雷老虎的老婆叫李小環,李小環的爹叫李巴山,是文淵閣大學士陳文耀的侍衛使。

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按照年譜,方世玉十四歲,那應該是1753年,也就是乾隆十八年,那一年前後的文淵閣大學士叫陳世倌,也就是被謠傳為乾隆親爹的那個,陳世倌字秉之,號蓮宇,浙江海寧鹽官人,當過左副都禦使,管司法,也抓過不少江湖好漢(當時的說法叫盜賊),但是沒叫過陳文耀。

而在此之前,清代康熙九年才有文淵閣大學士這一稱號,康熙四十二年文淵閣開始有了個姓陳(也是康熙朝僅有的一個姓陳的大學士)的大學士,叫陳廷敬,字子端,號說岩,到雍正朝,又是只有一個姓陳的大學士,也在文淵閣,就是陳元龍,字廣陵,號乾齋,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又出了個叫陳宏謀的東閣大學士,不過這時候方世玉已經死了四年了。

所以雷老虎的老丈人,最大的可能,就是浙江海甯人陳世倌的侍衛或者說護院頭兒。

鑒於雷老虎是在浙江杭州擺擂臺,那麼依仗一點浙江地頭蛇陳世倌的勢力,是最有可能的。

死拼:方世玉究竟有沒有暗器傷人

據一些野史和傳說甚至正面宣傳方世玉的資料來看,方世玉那天幾乎是全副武裝去的:衣服裡藏著鑌鐵著護心鏡,袖子裡藏著鐵尺,腳上穿著九環劍靴(鞋幫有鐵環、鞋尖能彈出劍刃)。

而雷老虎擂臺旁邊明確貼著告示,也就是比賽規則:我營之兵,不許登臺(可見雷老虎有軍方背景或者本身就是現役軍官);儒釋道三教,不許登臺;婦女不許登臺……登臺比武,只許空拳,不得暗帶兵器。

這樣看來,方世玉違規了。

方世玉第一天去打擂,正趕上雷老虎不在,就把雷老虎的徒子徒孫們揍了一頓。

雷老虎晚上回來,聽說自己徒子徒孫被打傷了不少,馬上帶人趕到方世玉落腳的廣東會館,跟方世玉幹了起來,結果打了幾十回合未分勝負,再說鬧事打架也是地方官不允許的,而且這不是擂臺,屬於私鬥,打死人是要償命的。於是二人相約:明天擂臺上見!

第二天在擂臺上,方世玉打死了雷老虎,多種說法都是方世玉如何英勇、打得如何漂亮,至於用沒用那九環劍靴,好像說也沒提。不過筆者寧願相信方世玉真的是赤手空拳打死的雷老虎,因為雷老虎畢竟是主場作戰,不可能不進行賽前安檢。

惹禍:導致少林武當十年紛爭

方世玉打死雷老虎,雖說早有約定生死各憑天命,但是卻沒說不許對方親友找場子尋仇,於是就埋下了一場十年血戰的伏筆。

雷老虎的老婆李小環為夫報仇,第二天就在擂臺上差點把方世玉打死,然後就打成了一鍋粥:苗翠花為兒子報仇打敗了李小環,李小環又找來了老子李巴山,苗翠花打不過李巴山,又請來了少林五老的老大五枚師太——一個一百多歲的老胖太太,這老太太一出手,就打死了李巴山李小環父女,並進而引發了少林武當兩派長達十年的紛爭——李巴山是武當派的,苗翠花方世玉是少林派的。

打完擂臺,自知闖禍不小的方世玉趕緊跟老爹躲回了廣東老家。回了老家的方德也覺得不安全,就把方世玉送到了南少林(具體是福州還是泉州或者福清,現在還有爭議,但總歸是在福建,所以一般都說是福建少林寺)。

這個福建南少林跟嵩山北少林那是誰也不服誰的,北少林傳說在唐朝救過李世民,而南少林的僧兵曾經在明朝殺過不少倭寇。

方世玉到了南少林跟主持至善禪師(上林五老之一,洪拳始祖,也是洪熙官的師傅)繼續學武。後世有個說法,說當時南少林其實是個反清複明的軍事院校,弟子們很少念經禮佛,更多的是在學習包括武功在內的戰鬥技能。

謎團:到底是誰火燒了少林寺

現在關於清朝火燒少林寺的說法是有兩次,第一次是康熙年間,也就是苗顯流落江湖的原因,不過也有史料說康熙並沒有火燒少林寺,那是為了防備鄭成功而實行的“遷界禁海”而搬家了,動議和執行者是姚啟聖。

而乾隆年間火燒的那個少林寺,今天還有遺跡,在莆田荔城區西天尾鎮九蓮山林山村,但是為讀起來方便,我們還是叫它南少林。

至善禪師的徒弟胡惠乾為報父仇打死了武當大佬馮道德的徒孫(廣東紡織機房拳勇,也就是保安),就讓武當有了理由向少林尋仇。

這時候就有人問了,馮道德不是少林五老嗎?怎麼又成武當派的了?其實不僅馮道德,還有白眉,乃至那個幫過方世玉的五枚師太,後來跑到清政府支持的武當派去了,只有至善和苗顯還堅持反清複明。

這裡要聲明一點,前文為了讀起來方便,才把白眉、馮道德說成是武當派,其實武當派總部在湖北省十堰市,廣東的幾個人並不能代表武當派和少林開戰。

南少林因為跟鄭成功關係密切,並且一直堅持反清複明,這就讓白眉道人(原來似乎應該叫白眉和尚)、馮道德有理由聯合清兵一起進攻南少林。

有資料顯示,當時火燒南少林的,是馮道德掌控的紡織機房(不是工廠,是組織)拳勇和一千多清兵。在戰鬥中,至善禪師和胡惠乾陣亡,洪熙官帶領一群弟子逃走,繼續傳播武術並堅持抗清。

身亡:方世玉也有阿喀琉斯之踵

荷馬史詩中的英雄阿喀琉斯,唯一一個沒有浸泡到神水的地方就是腳後跟,後來被打中腳後跟死掉了,於是有了阿喀琉斯之踵的說法——致命的薄弱環節。

方世玉被苗翠花用藥水浸泡,也有一個地方泡不到,那就是穀道,現在的醫學名詞叫肛門,當然,比較文明的網上說法是菊花。

在火燒少林寺的戰鬥中,那個幫過方世玉的五枚師太成了方世玉的對手,這老太太一百多歲了,還是戰鬥力不減當年——這一點筆者一直懷疑:都說拳出少壯,一個一百多歲的老胖太太怎麼能打過二十四歲、血氣方剛的青年高手方世玉?

可是無論是武學典籍還是民間傳說,都言之鑿鑿,說方世玉是被五枚師太打死的,而且是躺在地上,用“圈腳”一腳踢中方世玉罩門(武學術語)——穀道(也就是菊花),直接把方世玉踢得爬不起來,而爬起來的五枚師太再次在老地方補上了一腳,一代少年英傑方世玉就此隕落。

也導致了方世玉被復仇者殺死。

因為反清複明,清政府下令銷毀了方世玉等廣東十虎的資料,我們也只能從當年留下來的紀實文學《聖朝鼎盛萬年青》,和口口相傳中尋找一些可信的資料。

方世玉打擂那年十四歲,地點在浙江杭州,擂主叫雷老虎,雷老虎的老婆叫李小環,李小環的爹叫李巴山,是文淵閣大學士陳文耀的侍衛使。

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按照年譜,方世玉十四歲,那應該是1753年,也就是乾隆十八年,那一年前後的文淵閣大學士叫陳世倌,也就是被謠傳為乾隆親爹的那個,陳世倌字秉之,號蓮宇,浙江海寧鹽官人,當過左副都禦使,管司法,也抓過不少江湖好漢(當時的說法叫盜賊),但是沒叫過陳文耀。

而在此之前,清代康熙九年才有文淵閣大學士這一稱號,康熙四十二年文淵閣開始有了個姓陳(也是康熙朝僅有的一個姓陳的大學士)的大學士,叫陳廷敬,字子端,號說岩,到雍正朝,又是只有一個姓陳的大學士,也在文淵閣,就是陳元龍,字廣陵,號乾齋,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又出了個叫陳宏謀的東閣大學士,不過這時候方世玉已經死了四年了。

所以雷老虎的老丈人,最大的可能,就是浙江海甯人陳世倌的侍衛或者說護院頭兒。

鑒於雷老虎是在浙江杭州擺擂臺,那麼依仗一點浙江地頭蛇陳世倌的勢力,是最有可能的。

死拼:方世玉究竟有沒有暗器傷人

據一些野史和傳說甚至正面宣傳方世玉的資料來看,方世玉那天幾乎是全副武裝去的:衣服裡藏著鑌鐵著護心鏡,袖子裡藏著鐵尺,腳上穿著九環劍靴(鞋幫有鐵環、鞋尖能彈出劍刃)。

而雷老虎擂臺旁邊明確貼著告示,也就是比賽規則:我營之兵,不許登臺(可見雷老虎有軍方背景或者本身就是現役軍官);儒釋道三教,不許登臺;婦女不許登臺……登臺比武,只許空拳,不得暗帶兵器。

這樣看來,方世玉違規了。

方世玉第一天去打擂,正趕上雷老虎不在,就把雷老虎的徒子徒孫們揍了一頓。

雷老虎晚上回來,聽說自己徒子徒孫被打傷了不少,馬上帶人趕到方世玉落腳的廣東會館,跟方世玉幹了起來,結果打了幾十回合未分勝負,再說鬧事打架也是地方官不允許的,而且這不是擂臺,屬於私鬥,打死人是要償命的。於是二人相約:明天擂臺上見!

第二天在擂臺上,方世玉打死了雷老虎,多種說法都是方世玉如何英勇、打得如何漂亮,至於用沒用那九環劍靴,好像說也沒提。不過筆者寧願相信方世玉真的是赤手空拳打死的雷老虎,因為雷老虎畢竟是主場作戰,不可能不進行賽前安檢。

惹禍:導致少林武當十年紛爭

方世玉打死雷老虎,雖說早有約定生死各憑天命,但是卻沒說不許對方親友找場子尋仇,於是就埋下了一場十年血戰的伏筆。

雷老虎的老婆李小環為夫報仇,第二天就在擂臺上差點把方世玉打死,然後就打成了一鍋粥:苗翠花為兒子報仇打敗了李小環,李小環又找來了老子李巴山,苗翠花打不過李巴山,又請來了少林五老的老大五枚師太——一個一百多歲的老胖太太,這老太太一出手,就打死了李巴山李小環父女,並進而引發了少林武當兩派長達十年的紛爭——李巴山是武當派的,苗翠花方世玉是少林派的。

打完擂臺,自知闖禍不小的方世玉趕緊跟老爹躲回了廣東老家。回了老家的方德也覺得不安全,就把方世玉送到了南少林(具體是福州還是泉州或者福清,現在還有爭議,但總歸是在福建,所以一般都說是福建少林寺)。

這個福建南少林跟嵩山北少林那是誰也不服誰的,北少林傳說在唐朝救過李世民,而南少林的僧兵曾經在明朝殺過不少倭寇。

方世玉到了南少林跟主持至善禪師(上林五老之一,洪拳始祖,也是洪熙官的師傅)繼續學武。後世有個說法,說當時南少林其實是個反清複明的軍事院校,弟子們很少念經禮佛,更多的是在學習包括武功在內的戰鬥技能。

謎團:到底是誰火燒了少林寺

現在關於清朝火燒少林寺的說法是有兩次,第一次是康熙年間,也就是苗顯流落江湖的原因,不過也有史料說康熙並沒有火燒少林寺,那是為了防備鄭成功而實行的“遷界禁海”而搬家了,動議和執行者是姚啟聖。

而乾隆年間火燒的那個少林寺,今天還有遺跡,在莆田荔城區西天尾鎮九蓮山林山村,但是為讀起來方便,我們還是叫它南少林。

至善禪師的徒弟胡惠乾為報父仇打死了武當大佬馮道德的徒孫(廣東紡織機房拳勇,也就是保安),就讓武當有了理由向少林尋仇。

這時候就有人問了,馮道德不是少林五老嗎?怎麼又成武當派的了?其實不僅馮道德,還有白眉,乃至那個幫過方世玉的五枚師太,後來跑到清政府支持的武當派去了,只有至善和苗顯還堅持反清複明。

這裡要聲明一點,前文為了讀起來方便,才把白眉、馮道德說成是武當派,其實武當派總部在湖北省十堰市,廣東的幾個人並不能代表武當派和少林開戰。

南少林因為跟鄭成功關係密切,並且一直堅持反清複明,這就讓白眉道人(原來似乎應該叫白眉和尚)、馮道德有理由聯合清兵一起進攻南少林。

有資料顯示,當時火燒南少林的,是馮道德掌控的紡織機房(不是工廠,是組織)拳勇和一千多清兵。在戰鬥中,至善禪師和胡惠乾陣亡,洪熙官帶領一群弟子逃走,繼續傳播武術並堅持抗清。

身亡:方世玉也有阿喀琉斯之踵

荷馬史詩中的英雄阿喀琉斯,唯一一個沒有浸泡到神水的地方就是腳後跟,後來被打中腳後跟死掉了,於是有了阿喀琉斯之踵的說法——致命的薄弱環節。

方世玉被苗翠花用藥水浸泡,也有一個地方泡不到,那就是穀道,現在的醫學名詞叫肛門,當然,比較文明的網上說法是菊花。

在火燒少林寺的戰鬥中,那個幫過方世玉的五枚師太成了方世玉的對手,這老太太一百多歲了,還是戰鬥力不減當年——這一點筆者一直懷疑:都說拳出少壯,一個一百多歲的老胖太太怎麼能打過二十四歲、血氣方剛的青年高手方世玉?

可是無論是武學典籍還是民間傳說,都言之鑿鑿,說方世玉是被五枚師太打死的,而且是躺在地上,用“圈腳”一腳踢中方世玉罩門(武學術語)——穀道(也就是菊花),直接把方世玉踢得爬不起來,而爬起來的五枚師太再次在老地方補上了一腳,一代少年英傑方世玉就此隕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