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你們要想定定再給孩子報培優班!2歲半男孩因壓力太大竟禿了!

當下, 能和“中年人油膩”PK的話題

大概只有“90後脫髮”了吧……

工作、生活壓力大

不少寶寶經常感歎

頭髮一梳掉一把, 快禿了!

大家因為熬夜、工作、甚至單身而脫髮

其實這都能理解

但今天看到這條新聞

感覺是崩潰的——

2歲半男孩成片掉頭發

2歲半的東東跟著父母在上海生活, 近2個月, 媽媽看到兒子的枕頭上總是有很多頭髮。

不會是孩子缺鈣吧?一連觀察了幾晚, 她發現東東晚上睡覺經常是滿頭大汗, 半夜頻頻驚醒, 更是肯定了自己的判斷, 連忙買回補鈣劑。

沒想到, 補鈣完全沒用!半個月來, 東東一直成片成片的掉頭發, 頭頂很快出現四五個硬幣大小的禿點。

▲影視劇中的“三毛”

醫生診斷孩子患上斑禿!

11月9日, 媽媽帶著東東回武漢探親, 放下行李, 直奔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 副主任醫師吳紀園仔細給東東檢查後, 告訴媽媽孩子患上的是斑禿。

得知診斷結果, 東東的爸爸媽媽深感意外, 就連吳醫師本人也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吳醫師說, 根據該院皮膚科的統計顯示, 過去得斑禿的病人多是中青年人, 現在發病有年輕化趨勢, 比如有一些中小學生因學習壓力過大誘發此病, 但她從未接診過這麼小的孩子。

孩子報了5個培優班, 還被要求“努力”

“孩子近段時間有沒有出現身體或是情緒上的重大變化?”

在吳醫師的追問下, 東東的媽媽說, 現在上海稍微好一點的幼稚園都需要參加考試入園, 競爭非常激烈。 為了讓東東明年順利進一家知名幼稚園, 他們今年暑假給孩子報了英語、數學、鋼琴、畫畫、主持人5個培優班。

“絲毫不敢懈怠, 就怕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東東媽媽坦言, 每次孩子淘氣坐不住的時候, 自己都會跟他說“你一定努力考上”之類的話, 自己也經常焦慮得整夜整夜睡不好。

精神壓力減輕後, 斑禿或自然痊癒

醫生表示, 斑禿是一種跟自身免疫有關的疾病, 在因身體或者精神導致免疫力異常時就會誘發此病。 培優班的學習壓力和媽媽無形中傳遞給孩子的精神壓力, 正是導致東東掉頭發的主要原因。

當患者的精神壓力減輕、健康恢復良好後, 大多數普通斑禿是可自然痊癒的。

醫生為東東開了藥後, 還叮囑他的父母, 一定要減輕孩子的思想負擔和精神壓力。

吳紀園醫師說,

他們的門診經常碰到十幾歲的初高中生甚至是小學生, 因為學習壓力過大發病。 有些孩子因為過度焦慮, 把頭髮、眉毛和睫毛全都拔光了。 像白癜風、神經性皮炎、濕疹、心因性瘙癢等皮膚病, 都與精神狀況有關, 發病年齡也日漸低齡化。

武漢市第一醫院心理門診梅俊華醫師說, 現在絕大多數父母都只關注孩子身高體重這些外在變化,很少關心孩子大腦、行為和心理的發育。她指出,家長不妨適當的調低自己的期望值。

我們常說:身體健康是第一,其他都是零,失去了健康這個一,其他零再多還是零。饒是如此,仍有些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報班,逼學。結果就是孩子“過勞”,家長則陪寫作業陪出“心梗”,有的還成為孩子筆下的“吼媽”。

▲網路截圖

重視孩子教育是好事,現在進幼稚園、小升初競爭激烈也不假,問題是,早教就是越早越多越好?搶跑就能一路領先嗎?

答案是“不然”。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曾做過一項實驗,選中兩組孩子,一組從3個月大時接受早教,另一組不接受。15個月後測試發現,接受早教的孩子平均智商比後者高出15點,但這組孩子進入小學四年級時,就逐漸喪失了優勢,而另一組接受循序漸進教育的孩子則趕了上來。罔顧基本規律的揠苗助長,未必能助長,很可能是過早地讓孩子對學習留有心理陰影。

有教學專家就說,“早教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非要上課才行,對3歲以前的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父母的愛更重要。”

學習並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尤其是才2歲大的孩子。不妨給些時間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幫助增加他其他方面的能力,學習壓力自然就會得到緩解。平時多帶孩子去戶外玩,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多關心身體的變化,給孩子提供紓解消極情緒的途徑。

現在絕大多數父母都只關注孩子身高體重這些外在變化,很少關心孩子大腦、行為和心理的發育。她指出,家長不妨適當的調低自己的期望值。

我們常說:身體健康是第一,其他都是零,失去了健康這個一,其他零再多還是零。饒是如此,仍有些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報班,逼學。結果就是孩子“過勞”,家長則陪寫作業陪出“心梗”,有的還成為孩子筆下的“吼媽”。

▲網路截圖

重視孩子教育是好事,現在進幼稚園、小升初競爭激烈也不假,問題是,早教就是越早越多越好?搶跑就能一路領先嗎?

答案是“不然”。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曾做過一項實驗,選中兩組孩子,一組從3個月大時接受早教,另一組不接受。15個月後測試發現,接受早教的孩子平均智商比後者高出15點,但這組孩子進入小學四年級時,就逐漸喪失了優勢,而另一組接受循序漸進教育的孩子則趕了上來。罔顧基本規律的揠苗助長,未必能助長,很可能是過早地讓孩子對學習留有心理陰影。

有教學專家就說,“早教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非要上課才行,對3歲以前的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父母的愛更重要。”

學習並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尤其是才2歲大的孩子。不妨給些時間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幫助增加他其他方面的能力,學習壓力自然就會得到緩解。平時多帶孩子去戶外玩,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多關心身體的變化,給孩子提供紓解消極情緒的途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