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最先曝出攜程親子園虐☆禁☆童事件的家長,做對了哪些事情

2017年11月8日, 兩段親子園教師懲罰推打幼兒的視頻在網上迅速流傳, 引暴了輿論並發酵至今。 監控視頻顯示, 教師推搡幼兒導致孩子頭碰桌角並摔到在地, 還強喂幼兒後來被家長證實為芥末的管狀物, 多個幼兒被喂後嚎啕大哭。

畫面裡一群平均年齡不滿3歲的稚嫩寶寶們坐成一排, 誠惶誠恐地等待著不知何時會降臨的懲罰, 而面對孩子們的戰戰兢兢和大哭, 幾位老師一臉冷漠, 仿佛習以為常。

隨著社會關注和警方介入, 當事幼兒家長查看到更久前的視頻。 9日, 更多觸目驚心的畫面被曝出來:一孩子被三位老師綁在椅子上痛哭掙扎, 而此時旁邊老師在帶著其他小朋友遊戲。

還有一段家長聲淚俱下控訴老師的視頻, 也讓人看了十分痛心。 看起來文文靜靜的年輕母親在講述不滿1歲半的寶寶受虐遭遇時忍不住憤怒大罵。

網友們紛紛表示監控視頻根本不忍心看下去, 心疼!看了家長的控訴視頻, 氣到發抖、流淚。

職工幼托本是福利, 無良從業者卻對兩歲小兒灌芥末、下狠手, 其麻木冷酷讓人匪夷所思, 已然觸發眾怒, 線民的情緒被點燃, 全民控訴、聲討。 人民日報也發表評論說反省不能止於道歉, 要追責到底。

正當大家群情激昂都在追問虐童事件責任歸屬、如何懲罰的時候, 更多寶寶在上幼稚園或即將要上幼稚園的家長們也陷入焦慮、恐懼、失望、無助的情緒中。

攜程親子園事件是如何被曝出的?網上出現了一篇自稱是被虐幼兒家長的自述, 文中稱他就是最先揭露此次整個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的家長, 而他未滿2歲的兒子剛剛入託3天!整個事件的線索是孩子從親子園回來後, 耳朵上多出的一塊青紫印。 後來攜程官方發出的事情說明也印證了這個家長的描述。

下面是這個家長的親述全文:(下方圖片較大,

可能打開較慢, 閱讀需要2分鐘)

攜程副總裁接受媒體採訪稱, 根據現在的視頻監控證據看, 親子園的虐待行動肯定是長期的。

而從目前網上曝出的監控視頻中來看, 最早的虐待行為在8月9日已出現, 全園100多個孩子, 絕大多數或多或少地受到過虐待。

但為什麼如此長時間內,如此規模性、持續性、全體性的粗爆行為,有些家長仍然渾然不覺?

為什麼有的家長發現孩子受傷、受驚嚇、頻繁生病……向園方提出過質疑,但面對園長的推託、搪塞,最後也不了了之。攜程親子園我行我素安然無恙。

為什麼直到11月3日,被一個剛入園才3天的孩子的家長發現一塊淤青並被順藤摸瓜揭露出?

這個最先曝出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的家長,可以說是一個英雄,他保護了自己的孩子,拯救了更多的孩子,那麼在整個事件中,他做對了哪些事情?

為此,我們還專訪了北京市公安局安全課程導師、兒童安全專家張永將老師來為大家做細緻的點評和分析,希望能給廣大家長以借鑒和警示。

我們來按時間線梳理一下這位家長的每一步正確行動:

正確 第1步

細心觀察孩子的身體精神狀況

11月3日,媽媽發現剛入園3天的寶寶耳朵淤青

對於低幼年齡的寶寶,由於他們還不太會表達,要特別注意主動每天觀察孩子的身體和精神狀況,這對於每天工作忙碌早出晚歸的上班族父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這位媽媽做得非常好,晚上哄睡時發現孩子受傷並第一時間拍照並跟老師聯繫。

正確 第2步

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跟老師溝通

11月3日11:50,發現淤清的當晚,媽媽第一時間就在微信群裡聯繫了老師

這位媽媽甚至沒有等到第二天,當晚就在微信群裡聯繫老師。雖然可能看到孩子受傷的當下,媽媽也是焦慮、擔心、疑竇叢生,想立刻知道真相,而且出於理性和教養,媽媽並沒有向老師發難,而是禮貌地請老師聯繫她。

正確 第3步

誠懇理性,目標明確,要求真相

當第二天聯繫上老師後,家長禮貌問好後直奔主題:“孩子昨天在學校有沒有摔跤?我看到他耳朵上有青紫。”

雖然家長也是抱著孩子小,磕磕碰碰再所難免的心態,但是並沒有不了了之,此次聯繫老師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真相。讓我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就可以了。不是針對你老師,也不是針對親子園。

而趙姓園長的回復就有意思了,你問她A,她就劈裡啪啦一通ABC,大談愛心、奉獻、資質。而且她的邏輯是你問我就是質疑我不信任我埋怨我,我這麼負責任甘於奉獻還被你說不好我委屈!她反倒變成受害者了。總之就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正面回答問題。

老師這裡要不到真相,家長並沒有放棄,而是向上層反應。而在此之前,也有家長因孩子這樣那樣的問題向黑園方提出質疑,但同樣得不到明確回復而是各種搪塞,這些家長多走到這一步,就被迫中止了。

老師故意不正面回答,孩子太小問不出來什麼。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看監控!

怎麼拿到監控,這家的家長也是費了一番功夫的,但是他們明白自己的訴求是合理的,堅持通過正當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在不斷地上報需求、尋求幫助、堅持要求下,他們首先看到了孩子入園3天的監控視頻,真相大白!

正確 第4步

及時止損

當老師大打太極時,家長就意識到事情不對頭。但他們沒有將信將疑地把孩子繼續送親子園。而是立刻拿回孩子用品,停止入園了。在真相沒有明瞭之前,不能糊裡糊塗讓毫無反抗能力的孩子以身犯險。

這家長太明白了,大多數家長心裡也知道,我送孩子到親子園不是來學習文化知識、藝術才能的,就是我們家長沒時間、沒精力,照顧不了孩子,送到你親子園來幫我們照顧的。最低目標就是孩子人身安全保障。如果這孩子總是受傷、無故頻繁生病、甚至昨天有位家長發文後悔說:在家裡爸爸媽媽大聲說話都能把孩子嚇得尿褲子,家長還怪是不是自己真的聲音太大了,然後繼續把孩子送去親子園。文中家長懊悔地稱自己是“後爸”!

及時止損,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孩子。

至於後面家長沒有放棄繼續為孩子戰鬥,直到掀起了全社會關注的“親子園虐童事件”大討論,但孩子安全了。

正確 第5步

尋求支持,聯合可以聯合的力量

當這位元家長看到監控視頻中可能存在針對其他孩子的虐待行為時,通知了其他家長,大家一起聯合起來反映情況。

正確 第6步

法律意識強,注意保全證據

家長發現孩子受傷情況第一時間拍了照片;

在看到監控視頻後堅持拷走了視頻;

跟老師的文字溝通過程都做了保留;

用自述的方式將事情發生的過程如實地描述了出來……等等

都為後來刑事介入提供依據,也爭得了社會輿論同情和支持。

兒童安全專家張永將點評

(下文根據好媽媽微學院的採訪錄音整理)

家長的細心是保護孩子的第一道防線

首先,最先曝出攜程親子園這起事件的家長,非常細心,對事情態度上非常認真。當他看到孩子耳朵上有傷、有瘀青的時候,他並沒有像可能很多的家長那樣覺得就是磕碰,然後就不了了之了。

作為家長,我們在幼稚園接孩子的時候,應該第一時間問他,他今天在幼稚園開心還是不開心。如果他不開心,我們在緊接著去追問他不開心的原因是什麼,而不是單純的關注他今天在幼稚園都學了什麼,吃了什麼玩了什麼。接孩子的時候的第一句話非常重要,要養成這樣的一個細心觀察的習慣。孩子身上新增的傷口或者是一些瘀青,要及時的給予關注,比如孩子說磕了,那你一定要問他的就是磕在哪了,同時你根據他傷口的表現大概去做一個判斷,是不是磕傷其實還是容易能夠看得出來的,因為磕傷就是開放性損傷會多一些,比如說家長拍的圖片中孩子的傷是封閉性的損傷嗎?然後瘀青又在耳朵上面。如果稍微細心一點,是可以找出這裡邊的一些問題或者不合理性的。

理性溝通,才能不斷逼近事實真相

家長針對孩子受傷這件事情做了比較深入的、鍥而不捨的努力。比如說找到了相關的人員,攜程的HR,然後去協調溝通這個事情,包括跟老師直接的去做溝通,而這種溝通其實是非常理性的溝通,並沒有什麼過激行為。

在他這樣理性並且堅持的溝通的情況下,不斷的向真相去做更多的逼近,更重要的,他其實證據意識也非常強,很快就把相關的視頻資料迅速的拿到手了,我覺得這些都是特別難能可貴的一些做法。

我也特別贊成家長的做法,先做正面的溝通,看對方的回應,如果對方總是不能夠正面回答你的問題,並且不能夠提供一些比較有力的證明的話,那麼一定不能輕易就作罷了,而要堅持的往下追問。如果對方仍然是回避和逃避,那麼這個事情就會說明他這個問題就會比較多,或者叫嚴重性,可能會比較重。

及時搜集證據、固定證據,依靠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因為一切問題上升到公權力的時候,它最終講的都是證據,我們不要把它做成一個打碎牙往肚裡咽的這樣的一個事情。因為我們以前也接觸過很多這樣的事情,因為沒有證據的佐證,導致這個事情就明明是孩子吃虧,家長吃虧,最後也只能忍氣吞聲,因為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這個事情的發生。

把相應的證據收集整齊之後,最後我們一定是要通過公權力部門來解決這個問題,切莫輕易的去所謂的私了賠錢了事,因為所謂的私了其實很有可能被套上一個敲詐勒索這樣的一個明目,最終反而會讓自己更加的被動。

尋求更多支持和幫助,團結的力量大

當他把自己孩子的遭遇推及到其他孩子可能面臨的遭遇,這樣的一個愛自己的孩子又愛大家的孩子這樣一個出發點,他會獲得更多的支持和幫助。比如說孩子的家長可以在老師或幼稚園之外單獨建立一些家長們互相之間溝通的微信群、QQ群、見面會等等。當大家能夠經常在一起交流的時候就可能發現你一個人發現不了的問題。

比如可能我的孩子不善於表達,有別的小朋友善於表達,他就會告訴自己的媽媽,比如說我們曾經也遇到過這樣的案件,有一個小朋友就說然然他今天在學校被老師打了,這樣的事情一發出去,家長之間互通有無,很快這個資訊就會被關注到,他會比那種直接問孩子更加的有效,因為一般來說小孩子說別人是比較能夠說得出口的,當他說自己的時候,往往不太容易說得出口,或者是因為有正面的恐嚇,他不太敢說得出來,但是其他的小朋友是沒有這個顧慮的,他更容易說出事實的真相來。

親子園、幼稚園應該建立正規的報告制度

作為園方、以及社會大眾來說,是有很多的義務的,這種義務國外通常把它叫做強制報告,或者是及時報告。當幼稚園的任何一個員工發現工作人員中,有人有虐待兒童的情況時,應該向有關部門及時舉報,如果不做檢舉的話,要按照共犯、脅從犯等等這種來去處罰他。當然這裡指的是明知而不舉報,就是給他一個義務,讓他必須得報告,這是你的職責和義務。

人性複雜,要用技術手段和制度規範打掉陰暗角落滋生的溫床

現在很多幼稚園都會有自己的視頻監控系統,跟家長的手機端進行連接,這些視頻讓家長們們能查看到孩子在學校的一些情況,一來這種方式可以增加幼稚園和家長之間的信任度,二來其實有這樣的協力廠商的這種監督在的話,也是一種很好的預防機制。

因為人其實很複雜的,我們也說叫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或者叫花開生兩面,人生佛魔間。當你有好的機制在,那麼人的這種魔性它會被壓制,它更多的會有善的一面表現出來,然後能夠把事情做得更加的陽光,更加的正能量一些。

相反的,如果制度的問題給這些陰暗提供了很多的溫床和滋生的這種土壤,它慢慢地這一塊的東西就會長起來,這個不難理解。這就是為什麼在幼兒這一塊,會有那麼多的虐待事件出現,孩子們弱小而且沒有反抗能力,而這些虐待者的工作身份本應是那些應該非常陽光,非常愛孩子的。

我認為在這件事情上,應該從制度上多下文章多做努力,少從個體去譴責辱駡甚至憤怒毆打。我看上海那個虐待兒童的人,最後跪下來去痛哭流涕道歉,當然這種我們不好去評論,但是至少說明一點,她確實知道自己在這個問題上做得非常的不好,那麼如果有相應的發現機制很完善的話,我相信對這種事情的這種心態的壓制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

加強幼稚教育行業准入機制建設

對於從事幼兒工作的這些人,考核他的標準應該是要更高才對的,因為幼兒市場尤其是幼托這一塊的市場,不夠市場化,有很多的許可內容在裡頭,這種東西管理的越多,權力尋租的空間就越大,他不再是拼服務,而是拼誰能夠拿到更好的這種關係,所以這也是導致這種事情不斷發生的一個政策上的很重要的原因。

社會應推動和實踐兒童權利保護

我們國家也是加入了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我們一直都在講兒童權利優先,但是在踐行兒童權利優先這件事情上,其實還需要我們社會大眾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推動去實踐。只有社會大眾對兒童真正做到了兒童權利優先,在針對兒童的暴力傷害的案件或事件面前,能夠勇敢地站出來,勇敢的檢舉揭發,這樣才能不給這些潛在的針對兒童、有暴力傾向有暴力虐待的這種行為的人提供藏身之所。也只有形成這樣的一種社會風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去遏制類似行為的發生,最怕的就是就事論事,然後處罰相應的人,最後在制度上仍然沿用原來的東西,沒有做任何的變革,導致類似的悲劇在不斷的重演。

點評專家

張永將

好媽媽微學院特聘講師;

兒童防侵害教育專家

兒童生存能力訓練專家

中國兒童失蹤預警平臺創始人

Fyhoo兒童生存能力訓練營創始人

接力出版社兒童生存系列圖書特邀專家

中國人民廣播電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鳳凰衛視等兒童安全節目特邀嘉賓

但為什麼如此長時間內,如此規模性、持續性、全體性的粗爆行為,有些家長仍然渾然不覺?

為什麼有的家長發現孩子受傷、受驚嚇、頻繁生病……向園方提出過質疑,但面對園長的推託、搪塞,最後也不了了之。攜程親子園我行我素安然無恙。

為什麼直到11月3日,被一個剛入園才3天的孩子的家長發現一塊淤青並被順藤摸瓜揭露出?

這個最先曝出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的家長,可以說是一個英雄,他保護了自己的孩子,拯救了更多的孩子,那麼在整個事件中,他做對了哪些事情?

為此,我們還專訪了北京市公安局安全課程導師、兒童安全專家張永將老師來為大家做細緻的點評和分析,希望能給廣大家長以借鑒和警示。

我們來按時間線梳理一下這位家長的每一步正確行動:

正確 第1步

細心觀察孩子的身體精神狀況

11月3日,媽媽發現剛入園3天的寶寶耳朵淤青

對於低幼年齡的寶寶,由於他們還不太會表達,要特別注意主動每天觀察孩子的身體和精神狀況,這對於每天工作忙碌早出晚歸的上班族父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這位媽媽做得非常好,晚上哄睡時發現孩子受傷並第一時間拍照並跟老師聯繫。

正確 第2步

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跟老師溝通

11月3日11:50,發現淤清的當晚,媽媽第一時間就在微信群裡聯繫了老師

這位媽媽甚至沒有等到第二天,當晚就在微信群裡聯繫老師。雖然可能看到孩子受傷的當下,媽媽也是焦慮、擔心、疑竇叢生,想立刻知道真相,而且出於理性和教養,媽媽並沒有向老師發難,而是禮貌地請老師聯繫她。

正確 第3步

誠懇理性,目標明確,要求真相

當第二天聯繫上老師後,家長禮貌問好後直奔主題:“孩子昨天在學校有沒有摔跤?我看到他耳朵上有青紫。”

雖然家長也是抱著孩子小,磕磕碰碰再所難免的心態,但是並沒有不了了之,此次聯繫老師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真相。讓我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就可以了。不是針對你老師,也不是針對親子園。

而趙姓園長的回復就有意思了,你問她A,她就劈裡啪啦一通ABC,大談愛心、奉獻、資質。而且她的邏輯是你問我就是質疑我不信任我埋怨我,我這麼負責任甘於奉獻還被你說不好我委屈!她反倒變成受害者了。總之就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正面回答問題。

老師這裡要不到真相,家長並沒有放棄,而是向上層反應。而在此之前,也有家長因孩子這樣那樣的問題向黑園方提出質疑,但同樣得不到明確回復而是各種搪塞,這些家長多走到這一步,就被迫中止了。

老師故意不正面回答,孩子太小問不出來什麼。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看監控!

怎麼拿到監控,這家的家長也是費了一番功夫的,但是他們明白自己的訴求是合理的,堅持通過正當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在不斷地上報需求、尋求幫助、堅持要求下,他們首先看到了孩子入園3天的監控視頻,真相大白!

正確 第4步

及時止損

當老師大打太極時,家長就意識到事情不對頭。但他們沒有將信將疑地把孩子繼續送親子園。而是立刻拿回孩子用品,停止入園了。在真相沒有明瞭之前,不能糊裡糊塗讓毫無反抗能力的孩子以身犯險。

這家長太明白了,大多數家長心裡也知道,我送孩子到親子園不是來學習文化知識、藝術才能的,就是我們家長沒時間、沒精力,照顧不了孩子,送到你親子園來幫我們照顧的。最低目標就是孩子人身安全保障。如果這孩子總是受傷、無故頻繁生病、甚至昨天有位家長發文後悔說:在家裡爸爸媽媽大聲說話都能把孩子嚇得尿褲子,家長還怪是不是自己真的聲音太大了,然後繼續把孩子送去親子園。文中家長懊悔地稱自己是“後爸”!

及時止損,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孩子。

至於後面家長沒有放棄繼續為孩子戰鬥,直到掀起了全社會關注的“親子園虐童事件”大討論,但孩子安全了。

正確 第5步

尋求支持,聯合可以聯合的力量

當這位元家長看到監控視頻中可能存在針對其他孩子的虐待行為時,通知了其他家長,大家一起聯合起來反映情況。

正確 第6步

法律意識強,注意保全證據

家長發現孩子受傷情況第一時間拍了照片;

在看到監控視頻後堅持拷走了視頻;

跟老師的文字溝通過程都做了保留;

用自述的方式將事情發生的過程如實地描述了出來……等等

都為後來刑事介入提供依據,也爭得了社會輿論同情和支持。

兒童安全專家張永將點評

(下文根據好媽媽微學院的採訪錄音整理)

家長的細心是保護孩子的第一道防線

首先,最先曝出攜程親子園這起事件的家長,非常細心,對事情態度上非常認真。當他看到孩子耳朵上有傷、有瘀青的時候,他並沒有像可能很多的家長那樣覺得就是磕碰,然後就不了了之了。

作為家長,我們在幼稚園接孩子的時候,應該第一時間問他,他今天在幼稚園開心還是不開心。如果他不開心,我們在緊接著去追問他不開心的原因是什麼,而不是單純的關注他今天在幼稚園都學了什麼,吃了什麼玩了什麼。接孩子的時候的第一句話非常重要,要養成這樣的一個細心觀察的習慣。孩子身上新增的傷口或者是一些瘀青,要及時的給予關注,比如孩子說磕了,那你一定要問他的就是磕在哪了,同時你根據他傷口的表現大概去做一個判斷,是不是磕傷其實還是容易能夠看得出來的,因為磕傷就是開放性損傷會多一些,比如說家長拍的圖片中孩子的傷是封閉性的損傷嗎?然後瘀青又在耳朵上面。如果稍微細心一點,是可以找出這裡邊的一些問題或者不合理性的。

理性溝通,才能不斷逼近事實真相

家長針對孩子受傷這件事情做了比較深入的、鍥而不捨的努力。比如說找到了相關的人員,攜程的HR,然後去協調溝通這個事情,包括跟老師直接的去做溝通,而這種溝通其實是非常理性的溝通,並沒有什麼過激行為。

在他這樣理性並且堅持的溝通的情況下,不斷的向真相去做更多的逼近,更重要的,他其實證據意識也非常強,很快就把相關的視頻資料迅速的拿到手了,我覺得這些都是特別難能可貴的一些做法。

我也特別贊成家長的做法,先做正面的溝通,看對方的回應,如果對方總是不能夠正面回答你的問題,並且不能夠提供一些比較有力的證明的話,那麼一定不能輕易就作罷了,而要堅持的往下追問。如果對方仍然是回避和逃避,那麼這個事情就會說明他這個問題就會比較多,或者叫嚴重性,可能會比較重。

及時搜集證據、固定證據,依靠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因為一切問題上升到公權力的時候,它最終講的都是證據,我們不要把它做成一個打碎牙往肚裡咽的這樣的一個事情。因為我們以前也接觸過很多這樣的事情,因為沒有證據的佐證,導致這個事情就明明是孩子吃虧,家長吃虧,最後也只能忍氣吞聲,因為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這個事情的發生。

把相應的證據收集整齊之後,最後我們一定是要通過公權力部門來解決這個問題,切莫輕易的去所謂的私了賠錢了事,因為所謂的私了其實很有可能被套上一個敲詐勒索這樣的一個明目,最終反而會讓自己更加的被動。

尋求更多支持和幫助,團結的力量大

當他把自己孩子的遭遇推及到其他孩子可能面臨的遭遇,這樣的一個愛自己的孩子又愛大家的孩子這樣一個出發點,他會獲得更多的支持和幫助。比如說孩子的家長可以在老師或幼稚園之外單獨建立一些家長們互相之間溝通的微信群、QQ群、見面會等等。當大家能夠經常在一起交流的時候就可能發現你一個人發現不了的問題。

比如可能我的孩子不善於表達,有別的小朋友善於表達,他就會告訴自己的媽媽,比如說我們曾經也遇到過這樣的案件,有一個小朋友就說然然他今天在學校被老師打了,這樣的事情一發出去,家長之間互通有無,很快這個資訊就會被關注到,他會比那種直接問孩子更加的有效,因為一般來說小孩子說別人是比較能夠說得出口的,當他說自己的時候,往往不太容易說得出口,或者是因為有正面的恐嚇,他不太敢說得出來,但是其他的小朋友是沒有這個顧慮的,他更容易說出事實的真相來。

親子園、幼稚園應該建立正規的報告制度

作為園方、以及社會大眾來說,是有很多的義務的,這種義務國外通常把它叫做強制報告,或者是及時報告。當幼稚園的任何一個員工發現工作人員中,有人有虐待兒童的情況時,應該向有關部門及時舉報,如果不做檢舉的話,要按照共犯、脅從犯等等這種來去處罰他。當然這裡指的是明知而不舉報,就是給他一個義務,讓他必須得報告,這是你的職責和義務。

人性複雜,要用技術手段和制度規範打掉陰暗角落滋生的溫床

現在很多幼稚園都會有自己的視頻監控系統,跟家長的手機端進行連接,這些視頻讓家長們們能查看到孩子在學校的一些情況,一來這種方式可以增加幼稚園和家長之間的信任度,二來其實有這樣的協力廠商的這種監督在的話,也是一種很好的預防機制。

因為人其實很複雜的,我們也說叫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或者叫花開生兩面,人生佛魔間。當你有好的機制在,那麼人的這種魔性它會被壓制,它更多的會有善的一面表現出來,然後能夠把事情做得更加的陽光,更加的正能量一些。

相反的,如果制度的問題給這些陰暗提供了很多的溫床和滋生的這種土壤,它慢慢地這一塊的東西就會長起來,這個不難理解。這就是為什麼在幼兒這一塊,會有那麼多的虐待事件出現,孩子們弱小而且沒有反抗能力,而這些虐待者的工作身份本應是那些應該非常陽光,非常愛孩子的。

我認為在這件事情上,應該從制度上多下文章多做努力,少從個體去譴責辱駡甚至憤怒毆打。我看上海那個虐待兒童的人,最後跪下來去痛哭流涕道歉,當然這種我們不好去評論,但是至少說明一點,她確實知道自己在這個問題上做得非常的不好,那麼如果有相應的發現機制很完善的話,我相信對這種事情的這種心態的壓制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

加強幼稚教育行業准入機制建設

對於從事幼兒工作的這些人,考核他的標準應該是要更高才對的,因為幼兒市場尤其是幼托這一塊的市場,不夠市場化,有很多的許可內容在裡頭,這種東西管理的越多,權力尋租的空間就越大,他不再是拼服務,而是拼誰能夠拿到更好的這種關係,所以這也是導致這種事情不斷發生的一個政策上的很重要的原因。

社會應推動和實踐兒童權利保護

我們國家也是加入了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我們一直都在講兒童權利優先,但是在踐行兒童權利優先這件事情上,其實還需要我們社會大眾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推動去實踐。只有社會大眾對兒童真正做到了兒童權利優先,在針對兒童的暴力傷害的案件或事件面前,能夠勇敢地站出來,勇敢的檢舉揭發,這樣才能不給這些潛在的針對兒童、有暴力傾向有暴力虐待的這種行為的人提供藏身之所。也只有形成這樣的一種社會風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去遏制類似行為的發生,最怕的就是就事論事,然後處罰相應的人,最後在制度上仍然沿用原來的東西,沒有做任何的變革,導致類似的悲劇在不斷的重演。

點評專家

張永將

好媽媽微學院特聘講師;

兒童防侵害教育專家

兒童生存能力訓練專家

中國兒童失蹤預警平臺創始人

Fyhoo兒童生存能力訓練營創始人

接力出版社兒童生存系列圖書特邀專家

中國人民廣播電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鳳凰衛視等兒童安全節目特邀嘉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