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繁榮發達卻又積貧積弱,軍事不堪一擊的宋朝,憑何存在了300年?

宋朝經濟發達, 文化繁榮——北宋時期物質文化蓬勃發展, 南宋則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但卻在軍事上屢戰屢敗, 外交上喪權辱國。 歷代人看宋史, 幾乎都為其武力衰弱及對外屈辱而長歎。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朝代卻存在了三個多世紀, 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奇特的例子。

宋帝國有不少善政, 在內政上, 其他朝代均不如宋朝。 商業繁榮、稅收豐厚的宋王朝對北愈戰愈弱、向南愈逃愈遠, 最後一個皇帝被逼到廣東跳海。 居於《百家姓》之首的趙氏皇室治軍之策大錯, 實為敗國弱兵之罪魁!

宋朝的建立結束了唐末五代的混戰, 不失為一大歷史貢獻。 但宋廷一味苟安的想法, 卻導致了軍隊建設只重消極防禦而不思主動進攻。 北宋、南宋在三百年間一直不努力建設能與北方遊牧民族爭鋒的騎兵, 只以步兵修城挖壕並興辦江湖水師, 剛發明的火器也被那些文官忽視,

積弱之勢便不可扭轉。

北宋建立後軍隊人數逐漸增多, 戰鬥力卻日益下降。 “冗兵”現象的出現, 除了宋廷要防範內部反叛外, 重要原因是想以數量優勢彌補品質差距。 宋代財政收入雖遠超前朝, 卻因兵額增長太快和官員中飽私囊而總感軍費不足, 便允許軍隊經商。 長此以往, 軍隊訓練廢弛;而武藝荒疏的軍隊, 對西北小邦也屢戰屢敗, 為此朝廷又要增兵, 經費不足又讓各軍擴大經商, 結果兵越多國力軍力卻越衰……形成了惡性循環。

宋朝允許軍隊經商, 又導致軍營社會化, 一些將領還與士紳乃至黑惡勢力相勾結並參與非法經營。 駐軍與當地經濟利益盤根錯節, 又會造成上級調度不靈。 金兵進犯時, 徽宗、欽宗二帝被俘的“靖康之恥”就勢不可免。

對宋朝軍隊的積弊, 當年主張變法的宰相王安石一度也試圖剷除, 實施了 “減兵並營”、 “保馬法”等舉措。 然而新法卻因得罪既得利益集團, 不出幾年便被廢止。 宋“冗兵”和腐敗現象則愈演愈烈。

到了人口疆土只及北宋的一半的南宋時期,

常備軍數量眾多, 然則戰鬥力更為下, 最後為經濟和文化水準都很落後的遊牧民族所征服。

宋朝的悲劇向我們證明, 富國並不等於能強兵。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 宋軍隊走向腐朽, 是中國封建統治階級喪失進取精神而走向衰敗的體現。

宋代經濟的畸形繁榮和詩詞創作雖為古代社會之最, 卻因軍隊腐敗而亡, 這就只能讓觀此慘狀怒髮衝冠的有識者“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