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你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讀博了嗎?

你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讀博了嗎?

以前, 讀博士是一種夢想, 這種夢想只是朦朦朧朧。 對於博士是幹什麼的, 其實並不清楚。 為什麼非要讀博士, 原因很簡單:那時的博士大家都很羡慕, 都很尊重。 博士就是知識的活化石。 記得當年系裡來了個人大的經濟學博士, 給我們上課, 那個敬佩啊, 恐怕現在的任何教授都無法匹敵。

衝動, 容易犯錯。 這不, 為了獲得別人同樣的羡慕和尊重, 稀裡糊塗地就踏上了這條不歸路。 現在, 博士也畢業了, 可得到了什麼?什麼都沒得到, 除了理解博士是幹什麼的外。

盤點碩士博士所消耗的時間, 覺得還是挺後悔的, 原因是:

沒有任何積蓄。 在物價和房間連環瘋漲的情況下, 沒有積蓄, 意味著生活將毫無保障。 別說買房, 就說租房都有點不堪重負。 如果當年不辭職, 不莫名其妙地為了賺取別人的喝彩和掌聲, 現在決不至於淪落如此。

至少, 原單位的2套住房已成為不動產。

耽擱後途。 該結婚生子的時間, 且因種種原因被束之高閣。 人生中最關鍵的就那麼幾年, 其餘都可有可無。 30歲左右, 恰恰是最關鍵幾年中的幾年。 30歲如果還沒有完成人生起步的話, 以後的步伐會越來越沉重, 路途越來越遙遠。 反思自己在這個年齡段的歷程, 認為這個階段無論如何都要以後途為重。 要不然, 人生就很不完整, 會留下許多遺憾。 莫等閒, 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前途渺茫。 在我懵懂無知的時代, 博士絕對是搶手貨。 一到單位, 不但有房、有啟動經費, 而且連沒有任何技能老婆的工作都可以解決。 可現在呢?博士什麼都不是, 除非你特別優秀。 要知道, 正常情況下, 博士的智力和能力曲線都符合正態分佈, 大家都半斤半兩。 要找到理想的工作, 本科出身、碩士出身、博士出身、導師出身等等都成了敲門磚。 估計不久的將來, 幼稚園出身都要查了。 還好, 我沒有上過幼稚園, 因為我們那時的農村更本就沒有這東西。 一步到位, 直接上小學的,

而且差不多8歲了。

丟失了社會經驗。 30歲左右, 應該具有相當的社會經驗。 可在象牙塔里待的時間長了, 到了社會, 見了當官的、有錢的連個酒都不敬, 恭維的話也不會說。 就這種德性, 還能適應社會嗎?除非你能脫胎換骨, 要不然, 下場會很慘, 尤其在行政單位工作。

遠離了父老鄉親。 未上博士前, 時間充裕, 一年回老家幾次, 與父老鄉親接觸較多, 對他們所關心的事情也瞭若指掌。 讀博士後, 大腦被各種奇形怪狀的東西所充斥, 對家鄉所發生的或即將發生的事情就充耳不聞了, 儼然自己成了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鬼神。 與鄉親聊天時, 沒有了對話平臺, 漸漸與他們疏遠起來。 我打算以後去老家養老, 這種情況對我以後晚年的幸福大為不利。

人, 正常人, 都是脫離不開群體生活的。

行文至此, 我還找不到讀博士讓我不後悔的理由!當然, 有三類人可以找到讀博士不後悔的理由, 那就是視科研如命的人、衣食無憂的人和通過讀博士而升遷(官員博士)的人。 可惜, 現實中, 這幾類人都不多。 那麼, 剩下的呢?只能後悔去吧, 尤其在這個博士供過於求的年代……

博士供過於求, 大概是個令人難以接受的現實。 統計資料顯示, 我國早在2008年就超越美國成為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家。

如今, 隨著就業越來越難, 讀博成了很多人為找工作、評職稱、長面子而做出的選擇。 博士生教育不是“職業教育”, 目的本該是培養一國研究型頂尖人才。 讀博如果夾雜太多功利, 或許會違背初衷。眼下正是高校畢業生找工作之際,可能有很多人會選擇考博。主頁君提醒,做決定之前,最好還是想清自己為什麼要讀博哦。

多論文查重系統檢測是不專業的,建議同學們可以去Paperfree進行論文檢測,準確率也是可以保證的。

或許會違背初衷。眼下正是高校畢業生找工作之際,可能有很多人會選擇考博。主頁君提醒,做決定之前,最好還是想清自己為什麼要讀博哦。

多論文查重系統檢測是不專業的,建議同學們可以去Paperfree進行論文檢測,準確率也是可以保證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