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張借條保存了70年,他卻說:這是我們最大的光榮,要世代保存

大家好, 今天和大家聊一張借條, 說到這張借條, 來歷可不一般, 在抗戰期間, 八路軍向一家人借了一些東西, 並且留下了一張借條。 在七十年後, 這張借條再次得以出現, 成為了一家人最大的光榮。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大家都知道, 在抗戰時期八路軍的條件是非常艱苦的, 尤其是在前期更加如此。 除了要對付兇殘的敵人外, 經常還面臨一個問題, 那就是後勤供應不足的問題, 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鞋子。 畢竟在那個時候, 八路軍並沒有機械化, 機動能力完全依靠步行, 所以鞋子經常壞掉。 在當時的形勢下, 八路軍講究的是運動戰, 或者說是遊擊戰, 也就是說跑來跑去, 可以說是十分的費鞋, 經常一天一夜就要走上百里的急行軍。

面對崎嶇不平的山路, 鞋子壞掉也是常有的事, 但是問題就出現了。 由於那個時候, 八路軍的後勤非常落後, 並且一直在山路中, 後勤也很難跟上, 所以字啊那個時候, 八路軍有時候也會向那些有錢人借東西, 包括糧食以及布鞋。 當八路軍路過葛牌鎮的時候, 向陳鴻清借了棉花120斤、布鞋50雙和布匹60斤等物資。 為了能夠讓老百姓放心, 負責借東西的人叫王平惠, 他給陳鴻清寫了一張借據,

上面寫明瞭, 如果急用的話, 可以去延安根據地領取, 如果不急用的話, 等到全國解放之後, 就會歸還。

在日軍掃蕩期間, 陳鴻清害怕借條讓小鬼子發現, 於是就把借條放在了牆縫之中, 在抗戰期間, 王平惠戰死了, 而陳鴻清也離世了。

最近, 他的兒子陳開基決定拆掉老房子重建, 於是這張借條就出現了。 說到這裡, 目前, 陳鴻清的後輩不想去兌現這張借條, 而是把這張借條當成了一份傳家寶, 希望自己能夠一直保存下去, 多麼淳樸的一家人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