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試用」三星Galaxy Note8能否讓消費者重拾對Note系列的信心?

每一年, 我們最期待的Android旗艦是誰?

每一年, 代表著智慧手機前沿科技和巔峰性能的新品是誰?

每一年, 能夠扛起對抗iPhone新品大旗、領導Android陣營的是誰?

看到這三個問題, 大多數用戶心中的答案或許都指向了我們今天的主角—三星Galaxy Note8。 在上半年發佈的三星Galaxy S8/S8+身上, 我們已經看到了誠意滿滿的技術堆料, 也愈加期待這款每年例行更新的Note系列新旗艦。 在上一代Note產品中途退市之後, Galaxy Note8懷揣著讓消費者重拾對Note系列的信心的使命, 它會繼續激進革新地前行, 還是固守傳統小幅提升呢?

三星Galaxy Note8(N9500) 參數表

CPU:高通驍龍835

GPU:Adreno 540

螢幕:6.3英寸Super AMOLED/2960×1400圖元

記憶體:6GB LPDDR4

存儲:64GB/128GB/256GB UFS2.1

前置攝像頭:800萬

後置攝像頭:1200萬+1200萬

指紋識別:後置

電池容量:3300mAh

尺寸:162.5mm×74.8mm×8.6mm

重量:195g

價格:6988元起

回歸硬朗風格

多年以前, 當競爭對手還徘徊在3.5~4英寸螢幕的時候, 具有5.5英寸以上螢幕的Galaxy Note系列無疑是巨屏的存在, 也因此俘獲了不少即便單手握不住也喜歡使用大螢幕手機的女生。

隨後不少國產手機廠商也將自己的大螢幕機型命名為Note。 現如今, 手機螢幕悉數邁入5~6英寸區間, 人們開始質疑Galaxy Note系列存在的必要。 但不要忘記, 作為最早註冊Note品牌的三星, 對於該系列的定義是大屏+手寫。

但畢竟前有6.2英寸的Galaxy S8, Galaxy Note8為了與之做區分, 沿襲了諸多Note家族特有的元素。 第一印象, 就是Galaxy Note8的造型更為方正。 不少玩家第一次看到Galaxy S8都會覺得整機的圓角有些誇張, 好比保時捷跑車, 過於圓潤的線條很容易給用戶帶來兩極分化的喜好。 而Galaxy Note8幾乎是整個系列有史以來圓角最小的機型, 這讓整個機器的平面輪廓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硬朗感。

▲機身頂部除了聽筒和前置攝像頭外, 還可以看到很多不明顯的感應器, 如虹膜識別、光線感應、距離感應等。

機身材質選用方面, Galaxy Note8保持了近幾代三星慣用的雙面玻璃+鋁合金中框的組合。 細節上的處理則選擇了和Galaxy S8系列類似的方法:從左右側邊兩端開始, 鋁合金中框明顯收窄, 用於銜接正反兩面的曲面玻璃。 並且因為四個圓角更小的緣故,

Galaxy Note8的收窄位置更靠近上下兩端。 邊框的漆面一律為亮面, 因而黑色機型以外的銀色邊框非常亮眼, 從機身正面也能明顯看到一圈發光的銀邊。

與銀邊有些矛盾的是Galaxy Note8的機身色彩—目前僅有迷夜黑以及星河藍、曠野灰三種顏色(行貨版本暫無金色)。 兩種彩色實際上都屬於暗色系, 看似和Galaxy S8煙晶灰相似的曠野灰也是暗沉了不少, 僅會在某些光線下反射出些許的紫色。 色彩設定上比起前幾代Galaxy Note都更加沉穩, 倒也顯得雙攝+指紋識別區域並不算突兀。

▲將閃光燈和心率感測器放在雙攝像頭和指紋識別器中間, 增大了指紋識別器和攝像頭之間的距離。

在曲面的處理上, Galaxy Note8和Galaxy S8背面側邊曲面弧度相當, 盲測感受不出明顯差距。 但螢幕的曲面, Galaxy Note8的轉角明顯更小更直接。 借助室內日光燈的反射, 能夠發現Note 8螢幕側面會長時間留有一條靠近邊框、和邊框平行的反射光線。 相同條件和位置下, Galaxy S8螢幕側面則是在玻璃表面反射出部分彎曲光線。

相信會有玩家會在拋開個別硬體差異外, 對於Galaxy S8+和Galaxy Note8的抉擇猶豫不決。要說明的是,兩者的手感還是有著明顯的差別。參照我們提供的表格,能夠發現Galaxy Note8明顯大了一圈,在方正造型的強化下,底端兩邊的撐手感更強烈。類似於Galaxy S7 edge,Galaxy Note8機身背部與中框的銜接也有一段明顯的落差,某些角度下會不及Galaxy S8+那般順滑溫潤。

▲大部分的介面位於機身底部,但這並沒有影響它擁有IP68級的防水功能,甚至就連S-Pen也能夠在水下正常使用。

最大全視屏

當國產手機在陸續定義“全面屏”概念時,手握全面屏技術和產能的三星,卻將Galaxy S8系列的螢幕稱作“全視屏”,Galaxy Note8更新的重點自然也在這塊全視屏上。

歷來Galaxy S系列和Galaxy Note系列的核心差距就是螢幕,因而在Galaxy S8+螢幕超越Galaxy Note7,達到6.2英寸後,Galaxy Note8也暗中較勁地增大了0.1英寸。有意思的是,三星官方對於所有參數的標識都非常小心翼翼。

Galaxy Note8的螢幕特別標注著按方形尺寸(即傳統切割螢幕)對焦計算是6.3英寸,按圓角對角計算為6.2英寸。並且強調只是Galaxy Note系列迄今最大螢幕,畢竟多年以前的Galaxy Mega系列早已突破這一尺寸。

除了前面所說的,Galaxy Note8螢幕曲面轉角更小,四個圓角也比Galaxy S8更加收斂。加上尺寸提升,在我們評測體驗過程中,相同視距下,Galaxy Note8螢幕的沉浸感更好,注意力基本完全只會在螢幕裡,連底部巡覽列都很難察覺,完全憑肌肉記憶操作。色彩方面,有著三星顯示出品保證,Galaxy Note8自然有著極高的水準,單看這塊螢幕,依然是色彩自然通透,側向多視角下的色偏也已經和LCD螢幕相似,有著合理的色偏,不存在死亡視角。

將Galaxy Note8和Galaxy S8均調至最高亮度,色彩模式設定為自我調整(最高暖色)進行對比,可以發現Galaxy Note 8亮度要略勝一籌。兩者校色的明顯差別之處為:Galaxy Note8對藍色的顯示飽和度更高,以自帶的《三星音樂》等App圖示最為明顯。相比之下,Galaxy S8則略微偏紅。這種色彩差異,讓Galaxy Note8在呈現自帶的紫色Infinity壁紙時看上去更加夢幻,尤其是熄屏的AOD紫色星空仿若科幻裡的宇宙。

而就絕大多數圖示的色彩表現來看,Galaxy S8在色准方面更勝一籌。即使是一塊色彩非常標準的螢幕,每個人的實際觀感也會有差異,所以Galaxy Note8內置的螢幕模式依然提供自我調整(包括螢幕冷暖和紅綠藍三色調節)、AMOLED影院、AMOLED照片和基本等四種模式,玩家可以自行調校達成更符合自己喜好的顯示效果。

S-Pen:讓塗寫無處不在

不過讓這塊螢幕比Galaxy S8更富有技術含量的,還是對三星S-Pen的支援。在Galaxy Note8上,S-Pen的筆槽依然設定在機身底端右側。這支S-Pen和前兩代一樣,末端模擬按壓圓珠筆的設計,做成按壓彈出式。隱藏機內狀態下,用指甲向內推動即可彈出筆帽,再抽出即可取出S-Pen。筆身粗細和常見的中性筆替換芯相似,依然是熟悉的扁平設計。筆尖從Galaxy Note5的1.6mm進一步縮減至0.7mm,意味著按照1:1模擬,Galaxy Note8的這支筆也等同於常見中性筆的筆觸效果。

經歷過六代直系產品的摸索和完善,無論是普通使用者還是部分把它當成生產工具的職業人員,對於Galaxy Note與S-Pen的組合幾乎是一致好評。除卻標誌性的4096壓感級別和浮窗指令,Galaxy Note8的這支筆依然支持熄屏手寫,只要在熄屏狀態下拔出S-Pen,或者拔出筆後在熄屏狀態下將S-Pen對著螢幕,再按壓筆身側面按鍵,即可在觸發的熄屏手寫介面塗寫內容。只是該介面下僅提供五種筆劃粗細調節,沒有了動態資訊華麗的閃光筆觸效果,也不能像《三星筆記》那樣類比各種不同的畫筆,僅僅是為提供了簡潔快速的速記入口。使用者也可以通過該介面頂端的圖釘按鈕,將熄屏手寫的內容“釘在”AOD介面中,做成備忘屏貼。

▲按壓一下S-Pen筆帽,整支筆就可以彈出,再抽出即可取出S-Pen。

▲浮窗指令僅可以通過拔出S-Pen啟動,默認的都是S-Pen專屬功能,用戶也可以自行刪減、添加協力廠商應用。

▲動態資訊類似於Apple Watch的功能,可以通過三種炫酷的筆跡進行塗鴉,再將其存為一段GIF發給好友。

除此之外,三星為S-Pen開發的一系列功能,都整合在了拔出筆後,只有S-Pen才可以點觸啟動的浮窗指令中。所以預設設置下,即使是浮窗指令按鈕和側屏觸鈕重疊,依然不會出現誤觸問題。功能方面,諸如截屏編寫、智慧多截圖、放大預覽等都是廣受好評又足夠實用的功能,由於部分功能開啟後是以浮窗外掛程式形式展現,多個功能可以重疊使用,但也可能帶來操作上的困擾,建議在啟動其他S-Pen功能前,先將此前喚出的功能浮窗關掉再繼續下一步操作。另外,由於行貨版本的翻譯功能基於百度翻譯,實際翻譯效果一般。

▲S-Pen拓展功能中的智慧截圖十分實用,通過S-Pen在螢幕上的任意圈點和觸摸,可以對特定範圍內的文字等內容進行識別、轉化為文本等操作。

軟硬體微提升

我們拿到的這台Galaxy Note8評測機為行貨版本,處理方案和Galaxy S8系列的一樣,依然為鎖定主頻的高通驍龍835。RAM則是全版本都配備6GB,內置存儲空間提供64/128/256GB三種版本可選,加上混合卡托的副卡位置支援存儲卡擴展,容量方面其實不用太擔心。Galaxy S8系列上頗受好評的按壓式Home鍵、USB 3.1 Type-C介面、耳機孔乃至虹膜識別悉數保留。遺憾的是,虹膜識別功能對於戴眼鏡的用戶實在不夠友好,背後的指紋識別模組因為尺寸問題,識別成功率也不及多數其他品牌的旗艦機型。

▲首次使用虹膜識別功能會特別提示保持螢幕上方鏡頭和感測器清潔。雖然戴眼鏡可以快速錄入虹膜,但最好按照要求取下各式眼鏡。

為了避免重蹈覆轍,Galaxy Note8電池的設計上採取了更加穩妥的措施—電池容量僅為3300mAh,相比尺寸小一圈的Galaxy S8+還小一些,可見三星此次為了安全性,寧可做出電池容量的犧牲,也不願為日常使用帶來安全隱患。與電池容量同樣保守的,是Galaxy Note8的快充標準也鎖定在了QC 2.0。好在實際充電測試中,採用QC 2.0充電器為Galaxy Note8充電,電量從10%充至60%大約為40分鐘,對於普通用戶而言已經是非常理想的成績。在評測期間裡,如果不玩遊戲,其他正常使用的話,Galaxy Note8的電池也足以應付十多個小時的日常使用需求。加上三星旗艦機型對於無線充電一貫的良好支持,Galaxy Note8的續航能力還是讓人放心的。

▲Galaxy Note8安兔兔測試成績為178147分,在Android陣營中排名極其靠前。

與Galaxy Note8硬體匹配的,是基於Android 7.1.1打造的新系統,對應的Samsung Experience也從Galaxy S8的8.1版升級至8.5版。和Galaxy S8系統相比,除了底層對Android 7.1.1新特性的支援外,功能上幾乎無異,個別功能入口的位置做了些許調整。Galaxy Note8螢幕解析度依然為WQHD+級別,出廠預設的圖示和字體都比較小。在設置選項的功能編排上,有些功能的入口不太好猜測,需要借由頂端的搜索按鈕來查找。

▲系統提供了省電模式和性能模式,在省電模式下Galaxy Note8續航表現令人滿意,追求更長的續航還可以關閉動態主題特效以及AOD熄屏顯示功能。

Galaxy Note8預置的多個應用,當地語系化做得足夠好,也幾乎涵蓋了大多數用戶的需求。比如撥號自帶黃頁和號碼甄別,資訊功能會對通知功能單獨分類,支援浮動小窗彈出通知。而在內置的音樂應用中,Galaxy Note8行貨版本的藍牙功能依然沒有顯示出對aptX編碼的支援,但實際試聽效果和aptX並沒有太大差距。在藍牙模式下,系統設置裡的“U品原音(提升聲音解析度)”功能依然無法使用,僅能開啟“專業版電子管功放”優化聲音重播的高低頻。好在Galaxy Note8保留了耳機孔,且具備非常不錯的重播素質,音樂體驗上還是比iPhone的近幾款旗艦更勝一籌。

▲聲音設置選項提供有多種豐富的音效調節功能,追求原汁原味聽感,只需開啟“U品原音”及“專業電子管功放”,能夠提升數位音樂的解析度,適當修正高低頻。

▲分屏功能對於6.3英寸的螢幕而言非常實用,部分協力廠商應用對分屏功能的支援還不夠友好。

▲Galaxy Note8硬體方面依然提供NFC和MST兩種支付途徑。Samsung Pay也在不斷整合各類支付,近期加入了直接調用微信支付功能。

來自蓋樂世的第一組雙攝

Galaxy Note8與Galaxy S8+另一大區分點,就是背後那一整塊黑壓壓的雙攝像頭。除卻因種種因素未能在全球鋪貨的Google Pixel系列,三星蓋樂世近幾代的旗艦幾乎霸佔了Android拍攝榜單的前列,我們自然也很期待姍姍來遲的三星雙攝。

Galaxy Note8的主攝像頭選擇了1200萬圖元廣角+1200萬圖元長焦鏡頭的組合,廣角端與Galaxy S8系列保持一致,依舊為支援PDAF的雙圖元感測器,光圈為F1.7。長焦那枚感測器素質有所降低,光圈也縮至F2.4。兩枚鏡頭皆支援光學防抖。自帶的相機應用方面,Galaxy Note8也是幾乎照搬了Galaxy S8的設計,但能發現左下角和快門按鈕上方分別多出了“X2”兩倍變焦標識以及人像造型的虛化——“即時對焦”功能。

▲即時對焦成功拍攝的照片,能夠通過自帶的相冊實現二次背景虛化調節。

借助更高的圖元以及光學防抖,Galaxy Note8的兩倍變焦功能比起iPhone 7 Plus多了更多實用性。在iPhone 7 Plus幾乎要毀掉照片的夜拍情境下,Galaxy Note8兩倍變焦的照片依然保持足夠多的進光量,暗部細節保留更多。至於“即時對焦”功能,預設狀態下的背景虛化效果和iPhone 7 Plus人像模式風格各異,在前後景足夠分明的情況下能夠輕鬆實現景深效果,面對前後景不分明的場景則可以通過手動“調整背景虛化”,模擬出更自然一些的效果。很有意思的是,在Galaxy S5上就已經出現的“先拍照後對焦”功能,也被應用在了Galaxy Note8的虛化照片上。拍攝完畢後,內置的相冊應用依然允許用戶再重新調節背景虛化效果。

▲▼美食模式(下圖)自帶一種誇張的景深效果,同時會依靠強化畫面飽和度和暖色調來增進食物的誘惑力。

▲Galaxy Note8(上圖)廣角端的成像效果和Galaxy S8(下圖)都屬於當前Android陣營名列前茅的水準,有著高銳度的風格以及不錯的色彩還原表現。細看之下,三星Galaxy Note8的成像色彩更加鮮豔明亮,一眼看去更討人喜歡。

▲長焦攝像頭(上圖)可以應付包括夜景在內的絕大多數拍攝需求,當然,素質上還是和廣角端(下圖)那枚有一定的差距。

寫在最後

經過一段時間的體驗,Galaxy Note8給我們帶來了比Galaxy S8更強勢的Android旗艦體驗。除了屏下指紋、更強的處理器這些還未成熟的新功能和硬體,三星幾乎是將所有的軟硬實力和盤托出。很可能在新的Galaxy S新品未出世之前,綜合實力拔尖的Galaxy Note8會牢牢佔據Android機皇的寶座,告訴大家Note不止於大屏這麼簡單。

對於Galaxy S8+和Galaxy Note8的抉擇猶豫不決。要說明的是,兩者的手感還是有著明顯的差別。參照我們提供的表格,能夠發現Galaxy Note8明顯大了一圈,在方正造型的強化下,底端兩邊的撐手感更強烈。類似於Galaxy S7 edge,Galaxy Note8機身背部與中框的銜接也有一段明顯的落差,某些角度下會不及Galaxy S8+那般順滑溫潤。

▲大部分的介面位於機身底部,但這並沒有影響它擁有IP68級的防水功能,甚至就連S-Pen也能夠在水下正常使用。

最大全視屏

當國產手機在陸續定義“全面屏”概念時,手握全面屏技術和產能的三星,卻將Galaxy S8系列的螢幕稱作“全視屏”,Galaxy Note8更新的重點自然也在這塊全視屏上。

歷來Galaxy S系列和Galaxy Note系列的核心差距就是螢幕,因而在Galaxy S8+螢幕超越Galaxy Note7,達到6.2英寸後,Galaxy Note8也暗中較勁地增大了0.1英寸。有意思的是,三星官方對於所有參數的標識都非常小心翼翼。

Galaxy Note8的螢幕特別標注著按方形尺寸(即傳統切割螢幕)對焦計算是6.3英寸,按圓角對角計算為6.2英寸。並且強調只是Galaxy Note系列迄今最大螢幕,畢竟多年以前的Galaxy Mega系列早已突破這一尺寸。

除了前面所說的,Galaxy Note8螢幕曲面轉角更小,四個圓角也比Galaxy S8更加收斂。加上尺寸提升,在我們評測體驗過程中,相同視距下,Galaxy Note8螢幕的沉浸感更好,注意力基本完全只會在螢幕裡,連底部巡覽列都很難察覺,完全憑肌肉記憶操作。色彩方面,有著三星顯示出品保證,Galaxy Note8自然有著極高的水準,單看這塊螢幕,依然是色彩自然通透,側向多視角下的色偏也已經和LCD螢幕相似,有著合理的色偏,不存在死亡視角。

將Galaxy Note8和Galaxy S8均調至最高亮度,色彩模式設定為自我調整(最高暖色)進行對比,可以發現Galaxy Note 8亮度要略勝一籌。兩者校色的明顯差別之處為:Galaxy Note8對藍色的顯示飽和度更高,以自帶的《三星音樂》等App圖示最為明顯。相比之下,Galaxy S8則略微偏紅。這種色彩差異,讓Galaxy Note8在呈現自帶的紫色Infinity壁紙時看上去更加夢幻,尤其是熄屏的AOD紫色星空仿若科幻裡的宇宙。

而就絕大多數圖示的色彩表現來看,Galaxy S8在色准方面更勝一籌。即使是一塊色彩非常標準的螢幕,每個人的實際觀感也會有差異,所以Galaxy Note8內置的螢幕模式依然提供自我調整(包括螢幕冷暖和紅綠藍三色調節)、AMOLED影院、AMOLED照片和基本等四種模式,玩家可以自行調校達成更符合自己喜好的顯示效果。

S-Pen:讓塗寫無處不在

不過讓這塊螢幕比Galaxy S8更富有技術含量的,還是對三星S-Pen的支援。在Galaxy Note8上,S-Pen的筆槽依然設定在機身底端右側。這支S-Pen和前兩代一樣,末端模擬按壓圓珠筆的設計,做成按壓彈出式。隱藏機內狀態下,用指甲向內推動即可彈出筆帽,再抽出即可取出S-Pen。筆身粗細和常見的中性筆替換芯相似,依然是熟悉的扁平設計。筆尖從Galaxy Note5的1.6mm進一步縮減至0.7mm,意味著按照1:1模擬,Galaxy Note8的這支筆也等同於常見中性筆的筆觸效果。

經歷過六代直系產品的摸索和完善,無論是普通使用者還是部分把它當成生產工具的職業人員,對於Galaxy Note與S-Pen的組合幾乎是一致好評。除卻標誌性的4096壓感級別和浮窗指令,Galaxy Note8的這支筆依然支持熄屏手寫,只要在熄屏狀態下拔出S-Pen,或者拔出筆後在熄屏狀態下將S-Pen對著螢幕,再按壓筆身側面按鍵,即可在觸發的熄屏手寫介面塗寫內容。只是該介面下僅提供五種筆劃粗細調節,沒有了動態資訊華麗的閃光筆觸效果,也不能像《三星筆記》那樣類比各種不同的畫筆,僅僅是為提供了簡潔快速的速記入口。使用者也可以通過該介面頂端的圖釘按鈕,將熄屏手寫的內容“釘在”AOD介面中,做成備忘屏貼。

▲按壓一下S-Pen筆帽,整支筆就可以彈出,再抽出即可取出S-Pen。

▲浮窗指令僅可以通過拔出S-Pen啟動,默認的都是S-Pen專屬功能,用戶也可以自行刪減、添加協力廠商應用。

▲動態資訊類似於Apple Watch的功能,可以通過三種炫酷的筆跡進行塗鴉,再將其存為一段GIF發給好友。

除此之外,三星為S-Pen開發的一系列功能,都整合在了拔出筆後,只有S-Pen才可以點觸啟動的浮窗指令中。所以預設設置下,即使是浮窗指令按鈕和側屏觸鈕重疊,依然不會出現誤觸問題。功能方面,諸如截屏編寫、智慧多截圖、放大預覽等都是廣受好評又足夠實用的功能,由於部分功能開啟後是以浮窗外掛程式形式展現,多個功能可以重疊使用,但也可能帶來操作上的困擾,建議在啟動其他S-Pen功能前,先將此前喚出的功能浮窗關掉再繼續下一步操作。另外,由於行貨版本的翻譯功能基於百度翻譯,實際翻譯效果一般。

▲S-Pen拓展功能中的智慧截圖十分實用,通過S-Pen在螢幕上的任意圈點和觸摸,可以對特定範圍內的文字等內容進行識別、轉化為文本等操作。

軟硬體微提升

我們拿到的這台Galaxy Note8評測機為行貨版本,處理方案和Galaxy S8系列的一樣,依然為鎖定主頻的高通驍龍835。RAM則是全版本都配備6GB,內置存儲空間提供64/128/256GB三種版本可選,加上混合卡托的副卡位置支援存儲卡擴展,容量方面其實不用太擔心。Galaxy S8系列上頗受好評的按壓式Home鍵、USB 3.1 Type-C介面、耳機孔乃至虹膜識別悉數保留。遺憾的是,虹膜識別功能對於戴眼鏡的用戶實在不夠友好,背後的指紋識別模組因為尺寸問題,識別成功率也不及多數其他品牌的旗艦機型。

▲首次使用虹膜識別功能會特別提示保持螢幕上方鏡頭和感測器清潔。雖然戴眼鏡可以快速錄入虹膜,但最好按照要求取下各式眼鏡。

為了避免重蹈覆轍,Galaxy Note8電池的設計上採取了更加穩妥的措施—電池容量僅為3300mAh,相比尺寸小一圈的Galaxy S8+還小一些,可見三星此次為了安全性,寧可做出電池容量的犧牲,也不願為日常使用帶來安全隱患。與電池容量同樣保守的,是Galaxy Note8的快充標準也鎖定在了QC 2.0。好在實際充電測試中,採用QC 2.0充電器為Galaxy Note8充電,電量從10%充至60%大約為40分鐘,對於普通用戶而言已經是非常理想的成績。在評測期間裡,如果不玩遊戲,其他正常使用的話,Galaxy Note8的電池也足以應付十多個小時的日常使用需求。加上三星旗艦機型對於無線充電一貫的良好支持,Galaxy Note8的續航能力還是讓人放心的。

▲Galaxy Note8安兔兔測試成績為178147分,在Android陣營中排名極其靠前。

與Galaxy Note8硬體匹配的,是基於Android 7.1.1打造的新系統,對應的Samsung Experience也從Galaxy S8的8.1版升級至8.5版。和Galaxy S8系統相比,除了底層對Android 7.1.1新特性的支援外,功能上幾乎無異,個別功能入口的位置做了些許調整。Galaxy Note8螢幕解析度依然為WQHD+級別,出廠預設的圖示和字體都比較小。在設置選項的功能編排上,有些功能的入口不太好猜測,需要借由頂端的搜索按鈕來查找。

▲系統提供了省電模式和性能模式,在省電模式下Galaxy Note8續航表現令人滿意,追求更長的續航還可以關閉動態主題特效以及AOD熄屏顯示功能。

Galaxy Note8預置的多個應用,當地語系化做得足夠好,也幾乎涵蓋了大多數用戶的需求。比如撥號自帶黃頁和號碼甄別,資訊功能會對通知功能單獨分類,支援浮動小窗彈出通知。而在內置的音樂應用中,Galaxy Note8行貨版本的藍牙功能依然沒有顯示出對aptX編碼的支援,但實際試聽效果和aptX並沒有太大差距。在藍牙模式下,系統設置裡的“U品原音(提升聲音解析度)”功能依然無法使用,僅能開啟“專業版電子管功放”優化聲音重播的高低頻。好在Galaxy Note8保留了耳機孔,且具備非常不錯的重播素質,音樂體驗上還是比iPhone的近幾款旗艦更勝一籌。

▲聲音設置選項提供有多種豐富的音效調節功能,追求原汁原味聽感,只需開啟“U品原音”及“專業電子管功放”,能夠提升數位音樂的解析度,適當修正高低頻。

▲分屏功能對於6.3英寸的螢幕而言非常實用,部分協力廠商應用對分屏功能的支援還不夠友好。

▲Galaxy Note8硬體方面依然提供NFC和MST兩種支付途徑。Samsung Pay也在不斷整合各類支付,近期加入了直接調用微信支付功能。

來自蓋樂世的第一組雙攝

Galaxy Note8與Galaxy S8+另一大區分點,就是背後那一整塊黑壓壓的雙攝像頭。除卻因種種因素未能在全球鋪貨的Google Pixel系列,三星蓋樂世近幾代的旗艦幾乎霸佔了Android拍攝榜單的前列,我們自然也很期待姍姍來遲的三星雙攝。

Galaxy Note8的主攝像頭選擇了1200萬圖元廣角+1200萬圖元長焦鏡頭的組合,廣角端與Galaxy S8系列保持一致,依舊為支援PDAF的雙圖元感測器,光圈為F1.7。長焦那枚感測器素質有所降低,光圈也縮至F2.4。兩枚鏡頭皆支援光學防抖。自帶的相機應用方面,Galaxy Note8也是幾乎照搬了Galaxy S8的設計,但能發現左下角和快門按鈕上方分別多出了“X2”兩倍變焦標識以及人像造型的虛化——“即時對焦”功能。

▲即時對焦成功拍攝的照片,能夠通過自帶的相冊實現二次背景虛化調節。

借助更高的圖元以及光學防抖,Galaxy Note8的兩倍變焦功能比起iPhone 7 Plus多了更多實用性。在iPhone 7 Plus幾乎要毀掉照片的夜拍情境下,Galaxy Note8兩倍變焦的照片依然保持足夠多的進光量,暗部細節保留更多。至於“即時對焦”功能,預設狀態下的背景虛化效果和iPhone 7 Plus人像模式風格各異,在前後景足夠分明的情況下能夠輕鬆實現景深效果,面對前後景不分明的場景則可以通過手動“調整背景虛化”,模擬出更自然一些的效果。很有意思的是,在Galaxy S5上就已經出現的“先拍照後對焦”功能,也被應用在了Galaxy Note8的虛化照片上。拍攝完畢後,內置的相冊應用依然允許用戶再重新調節背景虛化效果。

▲▼美食模式(下圖)自帶一種誇張的景深效果,同時會依靠強化畫面飽和度和暖色調來增進食物的誘惑力。

▲Galaxy Note8(上圖)廣角端的成像效果和Galaxy S8(下圖)都屬於當前Android陣營名列前茅的水準,有著高銳度的風格以及不錯的色彩還原表現。細看之下,三星Galaxy Note8的成像色彩更加鮮豔明亮,一眼看去更討人喜歡。

▲長焦攝像頭(上圖)可以應付包括夜景在內的絕大多數拍攝需求,當然,素質上還是和廣角端(下圖)那枚有一定的差距。

寫在最後

經過一段時間的體驗,Galaxy Note8給我們帶來了比Galaxy S8更強勢的Android旗艦體驗。除了屏下指紋、更強的處理器這些還未成熟的新功能和硬體,三星幾乎是將所有的軟硬實力和盤托出。很可能在新的Galaxy S新品未出世之前,綜合實力拔尖的Galaxy Note8會牢牢佔據Android機皇的寶座,告訴大家Note不止於大屏這麼簡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