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糖尿病十大誤區,多人中招!中醫院長推薦5個泡茶方,療效很好

世界糖尿病日定於每年的11月14日, 這一天是胰島素發現者、加拿大科學家班廷的生日。 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對糖尿病的警覺和醒悟。

2017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題是:“女人與糖尿病”。

據2013年權威部門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1.6%, 處於糖尿病前期的人占總人口的50.1%。 也就是說, 不到10個成年人中, 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每兩個成年人中, 就有一個屬於糖尿病前期。 中國, 成為了名符其實的糖尿病第一大國。

北京市糖防辦主任:糖尿病十大誤區

北京市糖防辦主任、北京同仁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楊金奎教授

北京市糖防辦主任、北京同仁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楊金奎教授指出, 人們對糖尿病的認識有十大誤區——

誤區一:“得了糖尿病什麼也不能吃了”

糖尿病的飲食治療是根據人體需要和不同病情科學地安排飲食, 只要熱量、營養搭配合適, 可使飲食豐富多彩。

誤區二:“糖尿病患者饑餓時可以吃無糖食品”

糖尿病患者如果經常出現饑餓狀態, 應首先尋找原因, 是否飲食安排不當或活動量過大或用藥不當。 無糖食品僅僅是不含蔗糖, 同樣具有熱量, 一味饑餓便加無糖食品, 容易造成熱量攝入過多,

血糖控制不良, 體重增加, 最終代謝紊亂加重。

誤區三:“血糖控制好了即可放鬆飲食治療”

糖尿病的治療是飲食、運動、藥物等的綜合治療, 飲食治療是不可或缺的基礎。 良好、持之以恆的飲食治療不但能減少藥物的用量, 尚能保持穩定的體重和代謝狀態。

誤區四:“我只吃糖尿病食品!”

有一定糖尿病飲食治療知識的病友都應該知道, 飲食治療的目的在於控制總熱量和均衡飲食, 而並不在於專門吃所謂的“糖尿病食品”。 其實糖尿病食品中的營養成分與普通食物沒有什麼不同。 病友們如果不注意糖尿病飲食治療的原則而認為只要吃“糖尿病食品”血糖就沒有問題, 這是很危險的。

誤區五:“因為我有糖尿病, 所以要控制喝水!”

糖尿病患者常有口渴、喝水多的表現, 因此, 大家常有一種錯誤的觀點, 認為患糖尿病後應該控制喝水, 這是大錯特錯的。 喝水多是體內缺水的表現, 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 患糖尿病後控制喝水不但不能治療糖尿病, 反而使糖尿病更加嚴重, 可引起酮症酸中毒或高滲性昏迷, 是非常危險的。 如果積極治療, 血糖控制後, 糖尿病口渴、喝水多的症狀就自然減輕或消失了。

誤區六:“日常工作可代替運動”

有人認為每天做家務, 上班來回走動已經很疲勞, 可以代替運動了。 我們所要求的運動是持續不斷, 堅持30~45分鐘, 使心率有所增加, 但不致心慌、氣喘、大汗淋漓。

誤區七:“爬山是最好的鍛煉”

爬山運動對增強呼吸、心血管系統功能具有較好的效果,

但對中老年人膝關節具有不利影響, 故運動因人而異。

誤區八:“二甲雙胍傷腎, 不能用”

二甲雙胍在臨床上用於糖尿病的治療已半個世紀以上, 是一廉價而有效的口服降糖藥物, 尤其適用於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沒有腎毒性, 不降正常血糖(血糖正常後就不再下降), 但服用的患者需具備一定的腎小球濾過功能, 與其他藥物一樣, 需要在醫師指導下應用。

誤區九:“打上胰島素就撤不下來了”

注射胰島素同樣也是一種降血糖的治療手段, 是否需要持續注射胰島素或短期應用是根據病情變化決定的, 而不是一成不變。 例如:1型糖尿病由於機體絕對缺乏胰島素, 補充外源胰島素不僅是為了控制血糖, 而且為了維持生命,不是“依賴”,而是需要,所以需終生使用。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由於一時血糖過高,口服藥物降糖效力有限,需要短期補充胰島素治療。有的患者由於合併嚴重的急慢性疾病需要改為胰島素治療。

誤區十:“中醫中藥能根治糖尿病!”

醫學界目前還沒有找到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中醫同樣如此。祖國醫學博大精深,中藥藥性複雜,對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尚待進一步研究,目前比較共同的認識是:中醫、中藥對糖尿病防治有一定作用。但病友們如果盲信自稱能根治糖尿病的“中醫”,而終止現行的正常治療,其結果往往是人財兩空。即使有的患者經過適當治療,臨床症狀消失,血糖、尿糖恢復正常,但若不注意堅持藥物和非藥物治療,遲早還會出現高血糖及尿糖。糖尿病目前還是終身性疾病,但糖尿病患者也不必憂心忡忡,悲觀失望,應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認識到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威脅生命的併發症,只要把血糖控制好,併發症是可以預防的。

劉志龍糖尿病泡茶方

廣東省名中醫、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劉志龍教授

雖然糖尿病無法根治,但通過對生活方式及飲食的調理,可以有效緩解糖尿病。

廣東省名中醫、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劉志龍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中西醫結合防治糖尿病以及腦血管疾病的臨床與研究工作,尤其是對糖尿病的辨證分型及臨床診治具有獨到的見解,他在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治驗,其中糖尿病泡茶方是其臨床常用的一個簡便方式,符合中醫簡便、有效的原則。

筆者在跟隨其學習期間,通過挖掘整理成五個泡茶方,為造福更多的糖尿病患者,介紹給糖友們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泡茶方。

方一:蒼術10克,葛根30克,生曬參3克。

此方適用于脾虛患者,常可見飲食稍多則腹脹,食後常困倦思睡、易胸悶嘔惡,易腹瀉,舌有齒痕。

方二:肉桂6克,山茱萸15克,五味子3克。

此方適用于陽虛患者,平素畏寒怕冷,疲倦乏力,四肢不溫,性功能減退或易口腔潰瘍,舌質多淡。

方三:翻白草30克,西洋參3克,葛根10克。

此方適用於內熱重患者,糖尿病三多症狀較為明顯,怕熱喜冷飲,口氣重,舌紅。

方四:天冬15克,麥冬15克,山藥10克。

此方適用于消瘦患者,常口舌乾燥,手足心煩熱出汗,舌苔幹。

方五:新會陳皮10克,山楂15克,麥冬10克。

此方適用于肥胖患者,平素痰多,頭暈,四肢麻木,喜肉食,舌苔膩。

治療糖尿病的“五駕馬車”

著名內分泌和糖尿病學家、原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向紅丁教授

我國著名的內分泌和糖尿病學家、糖尿病科普教育專家、原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向紅丁教授指出,糖尿病的治療原則應該包括一下五條:

①糖尿病的教育與心理治療,其主要目的是讓糖尿病病人真正懂得糖尿病;

②糖尿病飲食治療,使糖尿病病人做到合理用餐,給糖尿病的其他治療手段奠定基礎;

③運動治療,讓病人長期堅持適量的體育鍛煉,保持血糖水準的正常和身體的健美;

④糖尿病的藥物治療,在單純飲食及運動治療不能使血糖維持基本正常水準時,適當選用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並根據臨床需要,服用降壓、調脂、降黏及其他藥物,使病人維持全面正常的狀態;

⑤糖尿病的病情監測,使病人定期接受血、尿各項指標,心電圖以及眼底檢查,以期仔細瞭解病情,指導治療。

糖尿病的危險信號

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專家指出,以下幾條是糖尿病患者的危險信號——

視物模糊

睡眠不足或者用眼過度都可以導致視物模糊,但是除去這些因素之外,還會有視物模糊,並且越來越重,那可能就是患上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且病程越長出現的機率越高。所以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複查一次眼底。

尿中泡沫多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小便泡沫多,多是蛋白尿所致,可能預示著腎功能出現了損害。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標誌,糖尿病病人的腎小球硬化常伴有蛋白尿現象。所以,糖尿病患者應該定期複查尿蛋白。

噁心嘔吐

身體莫名的乏力疲倦,並且伴有噁心、嘔吐,這可能是體內葡萄糖運轉受到阻礙的表現,可能是血糖控制不佳引發的酮症酸中毒的情況,尤其是年輕的1型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更需要注意。

手腳麻木

糖尿病病程長,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手腳麻木的症狀出現,這可能預示著出現了一種併發症——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而神經一旦受損,幾乎是無法逆轉的,需要早期重視。

手足發涼

手足發涼,伴有下肢疼痛及間歇性跛行症狀,則提示很有可能出現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糖尿病容易導致或加速動脈硬化造成合併血管病變,引起動脈狹窄或者堵塞等併發症。一般輕度狹窄的病人可能沒什麼感覺,但嚴重者可能會發生糖尿病足引起足部壞疽,甚至截肢。

注釋:間歇性跛行就是病人在不走路的時候沒有明顯的不適,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會出現酸脹不適感,以致不得不停下來休息,休息一段時間後這種不適感消失,又可以繼續走路,臨床上把這種現象叫做間歇性跛行。

血壓變化

高血壓常常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種伴隨疾病,而高血壓合併糖尿病會加速我們的心、腦、腎、眼底、大血管等器官的損害,所以糖尿病患者平時生活中除了重視監測血糖外還要監測血壓。在臨床上還有一部分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的患者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表現為頭暈、心慌、眼前發黑,嚴重時出現一過性暈厥,這都需要引起重視,注意體位變化不要太快。

最後我們要說的是並不是在生活中出現了以上的症狀就一定意味著併發症的發生,而且雖然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控制不佳的人患併發症的風險要遠高於血糖控制理想的人,可一些患者儘管血糖控制的很理想,但還是出現了併發症,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定期全面的體檢十分必要,應防患於未然。☯

更多內容請搜索關注“健康博士後”公眾號,每天收穫最簡單實用的養生妙招。

而且為了維持生命,不是“依賴”,而是需要,所以需終生使用。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由於一時血糖過高,口服藥物降糖效力有限,需要短期補充胰島素治療。有的患者由於合併嚴重的急慢性疾病需要改為胰島素治療。

誤區十:“中醫中藥能根治糖尿病!”

醫學界目前還沒有找到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中醫同樣如此。祖國醫學博大精深,中藥藥性複雜,對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尚待進一步研究,目前比較共同的認識是:中醫、中藥對糖尿病防治有一定作用。但病友們如果盲信自稱能根治糖尿病的“中醫”,而終止現行的正常治療,其結果往往是人財兩空。即使有的患者經過適當治療,臨床症狀消失,血糖、尿糖恢復正常,但若不注意堅持藥物和非藥物治療,遲早還會出現高血糖及尿糖。糖尿病目前還是終身性疾病,但糖尿病患者也不必憂心忡忡,悲觀失望,應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認識到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威脅生命的併發症,只要把血糖控制好,併發症是可以預防的。

劉志龍糖尿病泡茶方

廣東省名中醫、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劉志龍教授

雖然糖尿病無法根治,但通過對生活方式及飲食的調理,可以有效緩解糖尿病。

廣東省名中醫、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劉志龍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中西醫結合防治糖尿病以及腦血管疾病的臨床與研究工作,尤其是對糖尿病的辨證分型及臨床診治具有獨到的見解,他在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治驗,其中糖尿病泡茶方是其臨床常用的一個簡便方式,符合中醫簡便、有效的原則。

筆者在跟隨其學習期間,通過挖掘整理成五個泡茶方,為造福更多的糖尿病患者,介紹給糖友們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泡茶方。

方一:蒼術10克,葛根30克,生曬參3克。

此方適用于脾虛患者,常可見飲食稍多則腹脹,食後常困倦思睡、易胸悶嘔惡,易腹瀉,舌有齒痕。

方二:肉桂6克,山茱萸15克,五味子3克。

此方適用于陽虛患者,平素畏寒怕冷,疲倦乏力,四肢不溫,性功能減退或易口腔潰瘍,舌質多淡。

方三:翻白草30克,西洋參3克,葛根10克。

此方適用於內熱重患者,糖尿病三多症狀較為明顯,怕熱喜冷飲,口氣重,舌紅。

方四:天冬15克,麥冬15克,山藥10克。

此方適用于消瘦患者,常口舌乾燥,手足心煩熱出汗,舌苔幹。

方五:新會陳皮10克,山楂15克,麥冬10克。

此方適用于肥胖患者,平素痰多,頭暈,四肢麻木,喜肉食,舌苔膩。

治療糖尿病的“五駕馬車”

著名內分泌和糖尿病學家、原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向紅丁教授

我國著名的內分泌和糖尿病學家、糖尿病科普教育專家、原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向紅丁教授指出,糖尿病的治療原則應該包括一下五條:

①糖尿病的教育與心理治療,其主要目的是讓糖尿病病人真正懂得糖尿病;

②糖尿病飲食治療,使糖尿病病人做到合理用餐,給糖尿病的其他治療手段奠定基礎;

③運動治療,讓病人長期堅持適量的體育鍛煉,保持血糖水準的正常和身體的健美;

④糖尿病的藥物治療,在單純飲食及運動治療不能使血糖維持基本正常水準時,適當選用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並根據臨床需要,服用降壓、調脂、降黏及其他藥物,使病人維持全面正常的狀態;

⑤糖尿病的病情監測,使病人定期接受血、尿各項指標,心電圖以及眼底檢查,以期仔細瞭解病情,指導治療。

糖尿病的危險信號

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專家指出,以下幾條是糖尿病患者的危險信號——

視物模糊

睡眠不足或者用眼過度都可以導致視物模糊,但是除去這些因素之外,還會有視物模糊,並且越來越重,那可能就是患上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且病程越長出現的機率越高。所以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複查一次眼底。

尿中泡沫多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小便泡沫多,多是蛋白尿所致,可能預示著腎功能出現了損害。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標誌,糖尿病病人的腎小球硬化常伴有蛋白尿現象。所以,糖尿病患者應該定期複查尿蛋白。

噁心嘔吐

身體莫名的乏力疲倦,並且伴有噁心、嘔吐,這可能是體內葡萄糖運轉受到阻礙的表現,可能是血糖控制不佳引發的酮症酸中毒的情況,尤其是年輕的1型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更需要注意。

手腳麻木

糖尿病病程長,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手腳麻木的症狀出現,這可能預示著出現了一種併發症——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而神經一旦受損,幾乎是無法逆轉的,需要早期重視。

手足發涼

手足發涼,伴有下肢疼痛及間歇性跛行症狀,則提示很有可能出現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糖尿病容易導致或加速動脈硬化造成合併血管病變,引起動脈狹窄或者堵塞等併發症。一般輕度狹窄的病人可能沒什麼感覺,但嚴重者可能會發生糖尿病足引起足部壞疽,甚至截肢。

注釋:間歇性跛行就是病人在不走路的時候沒有明顯的不適,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會出現酸脹不適感,以致不得不停下來休息,休息一段時間後這種不適感消失,又可以繼續走路,臨床上把這種現象叫做間歇性跛行。

血壓變化

高血壓常常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種伴隨疾病,而高血壓合併糖尿病會加速我們的心、腦、腎、眼底、大血管等器官的損害,所以糖尿病患者平時生活中除了重視監測血糖外還要監測血壓。在臨床上還有一部分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的患者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表現為頭暈、心慌、眼前發黑,嚴重時出現一過性暈厥,這都需要引起重視,注意體位變化不要太快。

最後我們要說的是並不是在生活中出現了以上的症狀就一定意味著併發症的發生,而且雖然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控制不佳的人患併發症的風險要遠高於血糖控制理想的人,可一些患者儘管血糖控制的很理想,但還是出現了併發症,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定期全面的體檢十分必要,應防患於未然。☯

更多內容請搜索關注“健康博士後”公眾號,每天收穫最簡單實用的養生妙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