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四個多月後的又一款旗艦,R11s相比R11帶來哪些變化?

全面屏將是下半年手機廠商共同爭奪的市場, 相信相當多的旗艦機會是全面屏。 顯然, 今年的手機爭霸賽已經進入到下半場環節, 而從各大廠商的升級進度來看, 這似乎也預示著全面屏手機即將成為標配。 10月底OPPO 在北京發佈了新的主打機型OPPO R11s, 雖然來得有些晚, 還是故意趕在“雙 11”到來之前?

單從外形尺寸上看, 相比四個多月前發佈的 R11, OPPO R11s 在大小尺寸上的改變並不多, 基本上是一樣的大小。

不過, 當兩款手機同時出現時, 第一眼能區分出來的是螢幕, 上下邊框變得越來越窄了。 R11s 採用了一塊由三星提供的 6.01 英寸 AMOLED 螢幕, 解析度為 2160*1080。 相比起 5.5 英寸的 OPPO R11, 這次 OPPO R11s 得益於全面屏的高屏占比優勢, 螢幕尺寸、比例和解析度都迎來了相應的變化, 然而在全面屏視覺差的背後, 還有很多配置和體驗方面的升級不可忽視。

硬體設定方面, OPPO R11s的主要規格與OPPO R11其實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驍龍660處理器, 4GB RAM+64GB ROM的配置規格, 在2500元以上的主流機型中, 已經是最標準的硬體規格了。 而高通驍龍660移動平臺, 在高通的層面上其實就已經進行了定制化了, 將驍龍653/652的公版Big.Little架構, 該換成了高通定制化的Kryo 260架構, 其實現了20%的CPU性能提升, Adreno 512實現了30%的GPU性能提升, 這些都是在不犧牲功耗的前提下實現的。 OPPO R11與R11s的跑分上得分表現也差不多, 在性能表現上是沒有明顯的分別的。

整個機身的主體材質依然是鋁合金, 有黑色、香檳金和紅色三種顏色。 機身殼體造型、弧線收腰和邊框過渡等細節跟 R11 幾乎完全相同。 外觀上為了給更修長的螢幕留足空間, OPPO 將 R11s 的指紋識別模組放到機身背部, 全面屏的設計讓整機處於單手可控的範圍內, 指紋區域的位置在食指最舒適的使用位置, 其旁邊相當空曠。 R11s 提供了人臉解鎖的解決方案, 官方號稱解鎖速度最快能達到 0.08 秒。

縱觀手機外形變化,可以看到微縫天線也有所改變。但在邊框的底部,R11s 專門用定制的刀具切割出一道狹窄的凹槽,用來容納 Micro-USB 充電口、揚聲器和耳機開孔。這樣一來,單手拿著 R11s 的時候,小拇指就不容易被金屬機身的邊框開口硌到。與之相對稱的頂部邊框也做了類似的工藝處理,其中只包含一個降噪麥克風開孔,這個外觀上的細節更多是為提升日常使用體驗而設計。

2016 年開始,OPPO 的品牌定位從“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回歸到了“拍照手機”,並在拍照相關技術的研發上投入了不少團隊和資源。去年下半年,OPPO 跟索尼聯合研發的雙圖元 CMOS 感測器 IMX 398 將 R9s 的成像水準提高一截。而到了全面屏流行的今天,OPPO 打算繼續執行“拍照手機”的定位和市場策略。如果您是喜歡拍照的用戶,R11s更強悍的夜拍和AI拍攝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圖片來源網路)

縱觀手機外形變化,可以看到微縫天線也有所改變。但在邊框的底部,R11s 專門用定制的刀具切割出一道狹窄的凹槽,用來容納 Micro-USB 充電口、揚聲器和耳機開孔。這樣一來,單手拿著 R11s 的時候,小拇指就不容易被金屬機身的邊框開口硌到。與之相對稱的頂部邊框也做了類似的工藝處理,其中只包含一個降噪麥克風開孔,這個外觀上的細節更多是為提升日常使用體驗而設計。

2016 年開始,OPPO 的品牌定位從“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回歸到了“拍照手機”,並在拍照相關技術的研發上投入了不少團隊和資源。去年下半年,OPPO 跟索尼聯合研發的雙圖元 CMOS 感測器 IMX 398 將 R9s 的成像水準提高一截。而到了全面屏流行的今天,OPPO 打算繼續執行“拍照手機”的定位和市場策略。如果您是喜歡拍照的用戶,R11s更強悍的夜拍和AI拍攝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圖片來源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