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淩雲散文《古白籽樹》

好多文人都不惜筆墨寫春花秋月, 寫青青的翠竹, 寫高山流水……而我卻獨自喜歡那棵村頭長的古白籽樹, 又名烏桕樹。

在我的記憶裡,

兒時村子裡有不少人家門前長著白籽樹, 一棵高大的古白籽樹就長在村頭的清水塘邊, 成為村子一道風景。 毎逢到了春天, 這棵大樹上葉子漸漸長起來了, 加上周圍的楊柳, 一起倒映在清水塘裡的影子, 著實如一幅美麗的水彩畫。

夏天, 村子的人都喜歡聚在這棵古樹下面乘涼,

談笑風生, 成為家家戶戶交流聯繫的好地方。 大樹下面, 村子的姑娘們總是排著隊洗菜和衣服, 引來了成群的魚兒。 我小時候喜歡釣魚, 上午放學回家, 就急忙拿著魚杆, 放下魚鉤, 不一會兒一條魚就釣上來了, 成為晚餐桌上的美味。 炎熱的白天辛勞的人們, 待到夜幕降臨, 便搬來竹床在大樹下休息。 夏天的白籽樹上, 四面八方的鳥兒都喜歡飛到這裡休憩, 有的安寨紮營。 毎天清晨, 村民們聽到大樹上的鳥聲, 如合奏一曲悅耳動聽的音樂。 白籽樹上, 還安放著高音喇叭, 村民們聽到鄉里廣播站的節目, 瞭解到天氣預報和時事政治。

秋天, 古白籽樹的葉子漸漸變黃和紅色, 景色十分美麗。 那時候還沒有彩色的照相機,

隔壁鄰村有一家照相館, 多在室內取佈景拍攝。 後來, 攝影師發現村子裡的這棵古白籽樹景色格外好看, 於是常常在這裡取景, 村裡的青年男女也在這棵古樹下留下了美麗的倩影。 秋天白籽樹上的白籽, 還是值錢的東西。 我小時讀書, 還跟小夥伴們爬上古樹上摘白籽, 跑到幾裡路外的商店賣掉, 換來的錢買寫字的紙和筆。 現在想起來, 還真的感謝這棵古白籽樹救濟了我。

冬天, 古白籽樹葉子落光了, 樹上的幾個大鳥窩高高掛起。 原來喜鵲早早的銜著樹枝築起了巢準備過冬, 還有不知道哪裡飛來的一些小麻雀, 也憩息在喜鵲巢周圍。 等到大風裹著大雪飄落時, 這些鳥兒也縮在了高高的窩裡, 似乎不覺的冷。 我們穿上厚厚的棉襖, 倒還感覺寒意很濃。 走近古白籽樹, 仰望鳥窩, 寒意又漸漸地消失了。

改革開放初期, 村子裡興修水利, 清水塘周圍改造, 那棵古白籽樹被連根拔起。 村裡的人們眼望著古樹的消失, 一種依戀不舍的心情由然而生。 古白籽樹記載著的那段歷史也告結束, 新農村建設拉開了序幕。 村子規劃整齊劃一, 一條寬闊的水泥馬路通向村莊, 清水塘邊的楊柳婆娑, 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

歲月悠悠,幾十年已經過去了,伴隨古白籽樹的消失,村裡的一些老人們也漸漸作古了。可那段難忘的年代,那割不斷的鄉愁,卻深深鐫刻在我的生活記憶裡。

(作者系哲學博士,業餘愛好文學,已在國家、省及金融系統報刊雜誌發表文學作品60餘篇。)

歲月悠悠,幾十年已經過去了,伴隨古白籽樹的消失,村裡的一些老人們也漸漸作古了。可那段難忘的年代,那割不斷的鄉愁,卻深深鐫刻在我的生活記憶裡。

(作者系哲學博士,業餘愛好文學,已在國家、省及金融系統報刊雜誌發表文學作品60餘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