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看看這些區縣怎麼做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11月13日報導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 首次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使鄉村發展備受矚目。 今天下午, 在成都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大會上, 成都市新津縣、郫都區等區縣對未來鄉村的發展進行了規劃和展望。

新津縣:夯實農業基礎 打造“中國農博小鎮”

據新津縣相關負責人介紹, 興義鎮地處新津西北, 位於“南拓”和“西控”交匯區域,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 興義鎮以天府農博園建設為抓手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打造“中國農博小鎮”。

該負責人表示, 依託現有的成新蒲都市現代農業休閒觀光帶、有機農業示範區、多彩果蔬發展區、傳統作物種植區“一帶三區”產業格局,

高標準規劃建設8.9平方公里的農博會展園區、31平方公里的中國農博小鎮核心區, 帶動周邊5個鎮鄉的83平方公里連片發展, 打造“世界農業達沃斯小鎮”。

建立“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等模式, 創建全省首批“川台農業合作示範基地”, 帶動農民進入市場, 發展都市化現代農業。 興義鎮從將從產業、生態宜居再到鄉風文明, 加快打造全市鄉村振興示範區。

郫都區:增強都市現代農業競爭力

郫都區相關負責人在大會上透露, 郫都區將緊抓田園綜合體專案, 促進“農業十”發展。 發展“農業+旅遊”“農業十文創”“農業+康養”“農業+互聯網”等新產業英型養最作用高廣北新業態。

發揮農科村、青杠樹村典型示範作用, 3年內建成21個“現代農業十鄉村旅善+幸福社區”的田園綜合體。 新包裝10億元以上重大專案20個, 加快推動投資30億元以上““陌上花開”等10個重大專案建成, 儘快促成“春華錦田”等12個重大專案簽約落地。

同時, 擔負好成都市水源地保護重任, 啟動川西平原“灌區輪作”申遺保護工程, 實施土壤深松修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 積極發展稻魚共生、稻油(菜)輪作特色農業, 力爭2020年建成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區。 實施綠色農業“百千萬工程”, 以畝產值超過6萬元“湖西島農莊”作為樣板, 實現每畝“百斤魚、千斤糧、萬元錢”。 推出219個“三品一標”認證品牌, 提升“郭都造”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影響力。

此外, 將大力實施川西林盤聚落建設和鄉村旅遊提檔升級工程, 重點打造34個特色林盤聚落群, 形成獨具魅力的“竹裡”林盤景區。 2020年實現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產值50億元。

溫江區:規劃引領產業振興 精品化促進產村融合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瞭解到, 溫江區統籌謀劃全域城鄉發展, 構建要素一體化配置、產業一體化發展、公服一體化配套、生態一體化保護的城鄉融合規劃佈局, 著力保持田園生態、凸顯鄉村美態、培育特色業態, 讓農民在農村過上城裡人羡慕的生活。

溫江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溫江區將突出農養融合, 依託20萬畝花卉苗木和3000個特色川西林盤, 大力發展以“高端、精緻、生態、靜謐”為特色的“兩養”產業,

加快國壽嘉園、太平健康谷、秦康蜀園等引爆性項目建設, 努力打造西部“兩養”首選區、全國“兩養”新高地;突出農創融合, 依託環川農大知識經濟圈科研創新資源, 推進現代農業雙創基地、孵化中心建設, 發展陽臺經濟、植物編藝、特色農產品等農業新經濟, 建設花木出口、交易、結算“三中心”;突出農旅融合, 深度發據魚鳧農耕文化、精華灌區等內涵價值, 建設以中國農業公園、植物編藝公園為代表的一批精品創意農業點位, 成片打造167平方公里生態園林博覽園, 實現園林變景區、田園變公園。

同時, 圍繞精品化促進產村融合, 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景觀”的思路, 堅持以田園鄉村為本底、以川西林盤為特色、以魚鳧文化為內核,

統籌實施水林田湖綜合整治, 系統規劃打造一批生態觀光型、鄉村旅遊型、農耕體驗型、農業生產型等特色林, 加快建設一批以原鄉和林、川派盆景園等位代表的“產業園區+新村”田園綜合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