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國民神車的傳奇之路 大眾高爾夫歷史回顧

提到大眾高爾夫, 您一定不會感到陌生, 這輛家喻戶曉的車型早就成為了曝光率超高的“街車”。 它不僅在中國市場受到偏愛, 在全球範圍內更是擁有大量粉絲。 德國總理默克爾、足球巨星貝克漢姆、“大猩猩”傑瑞米·克拉克森、甚至羅馬教皇約瑟夫·拉青格都是高爾夫的車主。 那麼, 究竟是什麼原因, 讓那麼多的人愛上了高爾夫, 而高爾夫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成為了全球“神車”的呢?

第一代高爾夫(Golf MK1, 1974-1983)

續寫甲殼蟲傳奇, 一代新的經典誕生

眾所周知, 大眾的甲殼蟲車型, 為大眾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以及美譽, 但是在60年代末期, 甲殼蟲的銷量卻發生了下滑, 原因則是當時甲殼蟲後置的發動機結構, 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新技術的阻礙, 而且這種發動機後置的佈局也限制了車身的空間利用率。 於是在70年代初, 大眾開始鼓謀求設計上的改革。

在1974年, 第一代高爾夫正式出現,

它的設計者是天才設計師喬治亞羅, 當年, 喬治亞羅提出了“折紙”設計理念, 也就是一改圓滑的線條造型, 轉而追求有如折紙一般, 見棱見角的“方正”造型。 而這種造型被運用在了第一代高爾夫身上, 帶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感覺, 一款經典的傳奇車型, 由此進入了歷史舞臺。

天才設計師喬治亞羅和第一代高爾夫

高爾夫這一名字可不是在說高爾夫球, 而是一股流經墨西哥灣的暖流。

第一代高爾夫開創了“掀背”這一理念, 之後, 這種實用的車型就被發揚光大了。 第一代高爾夫有三門掀背和五門掀背兩種車型。

可以說, 高爾夫的成功, 和這種簡潔的掀背造型是分不開的。

車子的內飾跟外觀一樣簡潔, 方向盤正中是狼堡的圖示, 儀錶盤左側並不是轉速表, 它其實是一個時鐘。 在時鐘的12點和6點位置, 分別是水溫表和燃油表, 時鐘的右側是時速表。

相比於此前的甲殼蟲來說, 第一代高爾夫的前麥弗遜、後半拖曳臂的懸架結構, 讓車子在操控性上有了很大提高。 除此之外, 大眾還為第一代高爾夫配備了前盤後鼓的刹車系統。

第一代高爾夫透視圖

在動力方面,第一代高爾夫早期配備了1.1L直列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50馬力,最大扭矩78N·m。後來,大眾又陸續推出1.3L、1.5L、1.6L、1.7L的汽油發動機,以及1.5L、1.6L柴油發動機車型。

1975年,第一代高爾夫的運動版車型,也就是高爾夫GTI亮相法蘭克福車展,並於次年上市。和普通版車型一樣,第一代高爾夫GTI同樣有三門和五門掀背兩種車型。高爾夫GTI推出的目的,首先是為了參加比賽。為了獲得參賽資格,大眾先是生產了5000輛GTI。不過,由於GTI的誕生,普通消費者也能從經濟型轎車中獲得駕駛樂趣,本來只是計畫用於比賽的GTI,最終共有約53萬輛駛出了生產線,成為了車迷心中的一個圖騰。1978年,大眾汽車運動部(Volkswagen Motorsport)正式以高爾夫GTI出征WRC,並在1986年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績。

為了和普通版高爾夫區分,GTI在外觀細節上做了一點改動,比如中網上的GTI標識,還有前進氣格柵上,那一圈紅色的裝飾線。另外,車頭下方的黑色擾流板以及黑色的輪眉,也在展示著自己不一樣的身份。

第一代高爾夫GTI

為了更加強調車內的運動氛圍,三輻式方向盤、包裹性更好的座椅都出現在了高爾夫GTI車型上,話說那個高爾夫球一樣的換擋杆看起來真的好萌啊。

第一代高爾夫GTI搭載了1.6L直列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110馬力,最大扭矩140N·m。加上車重只有810Kg,第一代GTI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為9.2秒,最高時速達到了180km/h。較低的重量、強勁的動力加上扎實的底盤,人們送給了GTI“小鋼炮”的稱號。而在第一代高爾夫GTI成功之後,其他廠家也紛紛推出了自家的“小鋼炮”。高爾夫無疑成為這一細分市場的領跑者。680萬輛的銷量成績,也讓第一代高爾夫走上了“神車”的寶座。

誰說敞篷車是有錢人的玩具?第一代高爾夫的敞篷版,讓人們在經濟型小車上,也能獲得浪漫的情趣。第一代高爾夫敞篷版,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最終獲得了將近40萬輛的傲人銷量業績。

第二代高爾夫(Golf MK2,1983-1992)

整體延續第一代造型,但衍生車型眾多

由於第一代高爾夫大獲成功,大眾順勢於1983年8月,推出了第二代高爾夫。第二代高爾夫依然有三門和五門掀背兩種車型。第二代高爾夫的衍生車型眾多,而且性能迎來了第一次巔峰。對了,第二代高爾夫的三廂版車型有著方形大燈,它就是咱們國人最熟悉的捷達!

捷達

雖然第二代高爾夫的造型看起來和第一代沒有什麼大的變化,但是它的整體變得更加圓滑了。第二代的尺寸也比第一代有所增加,長、寬、高分別加長,而且軸距也提升了約70mm,達到2470mm。

第二代高爾夫的內飾看著是不是有那麼點兒眼熟呢?你沒猜錯,國產捷達也是同樣的設計呀!

第二代高爾夫採用了前麥弗遜,後扭力梁的懸架結構,在舒適性和操控性上比第一代車型有所提升。而且第二代高爾夫的配置增加了電動車窗、助力轉向、可在車內手動調節外後視鏡等實用配置,而且後窗雨刷器成為了標配。第二代車型的後期,還配備了ABS防抱死系統。

在第二代高爾夫眾多的衍生車型中,首當其衝的便是GTI,第二代高爾夫GTI除了延續了初代GTI紅邊進氣格柵外,前後保險杠以及側門的防擦條也融入了GTI特有的紅色線條。

起初依然沿用了1.8L 110馬力的發動機。後來,在1986年,大眾為GTI更換了一台四缸16氣門的1.8L發動機,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增加到了137馬力。在北美市場(1990年),大眾還推出了GTI 16V車型,採用最大功率136馬力的2.0L直列四缸16氣門發動機。

美規GTI 16V,矩形大燈是最顯著的標誌

除了已經存在的GTI車型,大眾還在1986年推出了一款名為Syncro的四驅版高爾夫。該車搭載1.8L 112馬力四缸發動機,通過調校,最大功率可以達到129馬力。

Syncro的四驅系統是大眾與奧地利的斯太爾(Steyr Daimler Puch)合作研發,利用裝在前後軸之間的液力變矩器來進行動力的分配。

不過,由於Syncro車型的售價比普通高爾夫車型高出大概30%,所以它的保有量並不高,Syncro僅僅生產了26000輛。

使用四驅系統的第二代高爾夫可不止有Syncro一款車型。在1989年,大眾推出了高爾夫的特別版車型,名為Rallye Golf。這輛車採用了類似奧迪Quattro的中央差速鎖,搭載了1.8L 8氣門四缸機械增壓發動機。Rallye Golf那突出的前後輪拱,讓車子看起來就像一台民用版的賽車。而在80年代各大汽車賽事中,也經常能夠看到第二代高爾夫活躍的身影。

這還不算完,在Rallye Golf的基礎上,大眾又推出了名為Golf G60的限量版車型。它不光具有四驅系統,發動機也改為了16氣門版本,最大功率超過205馬力,百公里加速也僅為7.2秒。Golf G60的出現,讓高爾夫的性能達到了第一次巔峰。之所以這麼講,是因為G60是在高爾夫R32(第四代高爾夫)推出之前,最強的高爾夫車型。

Golf G60

第二代高爾夫裡面,還有一款車型不得不說,那就是高爾夫Country。這輛車絕對算是高爾夫家族中的一個另類了——四驅系統、越野花紋輪胎、外掛式備胎、前杠和輔助燈、長長的懸架行程以及高高的離地間隙,讓這輛車成為了最狂野的高爾夫。

高爾夫Country搭載了一台115馬力的1.8L直列四缸汽油發動機,在1990年4月到1991年12月期間,這輛高爾夫越野車一共生產了7735台。而從1983年到1992年間,第二代高爾夫全球銷量累計達到了6,301,000台。

第三代高爾夫(MK3,1992-1997)

6缸發動機動力更強,推出旅行版,敞篷車重新回歸

1991年發佈的第三代高爾夫,在外觀上比第二代車型更加圓潤一些。之前略顯單薄的保險杠已經被替換掉。雖然頭燈的樣式已經變為不規則的橢圓形,但是車身的整體造型與第二代風格一致。軸距沒有變,依然是2470mm,但三圍已經變為:長4074mm,寬1694mm,高1428mm。

第三代高爾夫的內飾,擺脫了以前那種漫山遍野的平直線條,內飾看起來,也比原先更加上檔次一些。

第三代高爾夫在動力上的改變最為明顯,從前眾多排量的發動機被1.4L、1.6L、1.8L、2.0L這4款發動機所取代。自動變速箱由3擋變成了4擋,而手動變速箱仍然是4速或5速。

特別值得說明的是,第三代高爾夫上,第一次用到VR6發動機。大家都知道六缸發動機的輸出十分線性,可是不論是V6,還是直列六缸發動機,都只是適用於中型,或者是大型車上,不可能裝進緊湊級甚至是小型車裡。但是大眾的工程師,巧妙地取了V6發動機的短小,以及L型發動機的狹窄優勢,用一種15度的V型小夾角的佈局,將二者合二為一。

1991年,第三代高爾夫VR6出現,該車搭載2.8L VR6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174馬力,最大扭矩235N·m,百公里的加速時間為7.6秒,最高時速可達240km/h。到了1994年,高爾夫VR6的發動機排量提升為2.9L,最大功率也提高到190馬力,最大扭矩被提升至245N·m。

第三代高爾夫VR6 2.8L

高爾夫VR6上市的第二年,大眾推出了第三代高爾夫GTI。或許是高爾夫VR6的光芒太過耀眼,當然,也因為自己和普通高爾夫太過相似,連標誌性的紅圈進氣格柵都被遺棄的第三代高爾夫GTI,喪失了自己的專屬感。

第三代高爾夫GTI,拋棄了招牌性的格柵紅圈

第三代高爾夫GTI搭載了2.0L 直列四缸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116馬力,最大扭矩166N·m,百公里加速9.9秒,最高時速210km/h。

也許是第三代GTI與“小鋼炮”的稱號有點不符,大眾在1993年又追加了GTI 16V車型,該車搭載了2.0L直列四缸16氣門發動機,最大功率150馬力,最大扭矩180N·m,百公里加速時間8.1秒,最高時速達到225km/h。算是為“GTI”這一名號挽回些顏面,不過由於有高爾夫VR6的存在,第三代GTI的位置還是有點兒尷尬。

時間來到1993年,此前在第二代車型中沒有出現的敞篷版車型,出現在了第三代產品陣營中。這一代的敞篷版車型,和第一代一樣,採用了手動軟頂的結構。B柱位置的橫向防傾杆則是源自第一代高爾夫敞篷。後備廂的空間,並沒有因為車尾的短小而被浪費,這點和第一代高爾夫敞篷是一致的。

1993年不光有高爾夫敞篷版問世,為了滿足歐洲市場對旅行車的旺盛需求,大眾于同年推出了高爾夫旅行版,名為高爾夫Variant。這輛車在保持軸距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後備廂被硬生生地拉長了。第三代高爾夫旅行版的尺寸為長4340mm、寬1695mm、高1430mm、軸距2475mm。

除了高爾夫GTI 16V上面的2.0L 16氣門發動機,高爾夫旅行版涵蓋了第三代高爾夫的所有動力配置,其中包括2.9L VR6發動機。第三代高爾夫共售出4,805,900台,雖然兩廂轎車的競爭日趨激烈,但是這個銷量數字依然證明了第三代高爾夫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第四代高爾夫(Golf MK4,1997-2003)

在國內延續至2008年,R32刷新高爾夫速度記錄

1997年推出的第四代高爾夫,被大眾定義為一款高品質的精品兩廂轎車,目的是向更高端的市場進軍。大眾將第四代高爾夫的競爭對手鎖定為奧迪A3,可見其對這款車型抱有極大地信心。除了車身尺寸進一步增加到4150X1735X1440mm(長/寬/高),軸距達到了2512mm,內飾的材料以及配置都被提升了一個檔次。第四代高爾夫依然擁有三門及五門掀背兩種車型。

內飾的材質以及裝配工藝明顯提高,而且中控台按鍵佈局清晰,觸感極佳。既然敢和同年的奧迪A3叫板,那麼高爾夫也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第四代高爾夫的四輪盤式刹車取代了上代車型的前盤後鼓式刹車。

雖然依然採用前麥弗遜、後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但是經過調校後,第四代高爾夫的操控性變得更加犀利。

第四代高爾夫的動力配置非常豐富,除了1.4L、1.6L、1.8L、2.0L直列四缸發動機外,還首次配備了1.6L FSI發動機(117馬力,155N·m)以及2.3L VR5發動機(150馬力,205N·m)。2.8L VR6發動機(174馬力)則是被裝載了頂配車型上。

1999年,大眾同時推出了第四代高爾夫旅行版以及高爾夫GTI。先說旅行版吧,這輛第四代高爾夫旅行版,在設計上遵循了第三代旅行版的設計理念,並且將第四代高爾夫兩廂版的所有動力組合都收入囊中,可見大眾對於旅行車市場的重視程度。當然,這也是因為高爾夫旅行版的實用性很高,深受歐洲市場消費者的喜愛。

而同年推出的GTI,在外形上依然和第三代GTI一樣過於低調了,而前期推出的2.0L 116馬力的自然吸氣發動機,顯然不太符合GTI這一名號。好在2001年,大眾為第四代高爾夫GTI換裝了1.8L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79馬力,最大扭矩235N·m,性能直逼VR6車型了。

其實第四代高爾夫車型裡面,最大的彩蛋,就是高爾夫R32車型了。2002年推出的高爾夫R32,憑藉著3.2L 241馬力的VR6發動機,以及4MOTION四驅系統,成為了繼第二代高爾夫G60之後,最速高爾夫。除了6速手動變速箱外,6速DSG雙離合變速箱也被運用在了高爾夫R32上,這讓高爾夫R32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壓縮到6.4秒。

和奧迪TT共用3.2L發動機、四驅系統以及懸架形式,加上後輪獨立懸架的應用,讓R32的操控性大大提升。另外,高爾夫R32在眾多的汽車賽事中,曝光率也很高。

在2003年,一汽-大眾將第四代高爾夫國產,國產版高爾夫搭載了排量為1.6L、1.8L以及2.0L自然吸氣發動機。這一年,也是海外版高爾夫車型停產的一年,不過,國產後的高爾夫保持了海外車型的高品質,可謂是原汁原味。

說它是原汁原味可是有依據的,比如國產的第四代高爾夫採用了發動機可變進氣技術、ABS防抱死和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雙氣囊、電子防盜。此外,還使用了鐳射焊接技術,在車身上,還採用了傾斜佈置的車門防撞梁來增大防撞擊的面積、車身鋼板採用了雙面鍍鋅鋼板、空腔注蠟工藝達到了12年防銹保證的高規格標準、前後保險杠骨架也採用厚鋼板結構。

不過,雖然國產第四代高爾夫的做工扎實,品質出眾,而且生命週期在國內被延續到了2008年,但是因為當時國內市場對於兩廂車的認可度並不高,導致了第四代高爾夫銷量並沒有國外那樣出色。但是它優秀的品質,也吸引了很多玩家進行收藏,我們至今仍然能在二手車和改裝車市場上,看到第四代高爾夫活躍的身影。第四代高爾夫全球銷量約為430萬輛。

第五代高爾夫(MK5, 2003-2008)

TSI發動機+DSG變速箱的黃金組合

第四代高爾夫大獲成功,大眾在2003年推出了第五代高爾夫。和上代車型一樣,第五代高爾夫依然是走精品兩廂車路線。角度更加傾斜的發動機蓋讓第五代高爾夫看起來十分精悍,同時車身尺寸也被繼續加大,達到了4204X1759X1479mm(長/寬/高),軸距增加到2578mm。

由於第五代高爾夫採用了多連杆獨立後懸掛,於是後備廂的容積有所減小,但換來的便是駕駛樂趣的進一步提升。而在內飾方面,不論是材質還是做工,高爾夫依然是同級別車型中的榜樣。從第五代車型開始,多功能方向盤首次出現在高爾夫身上。

另外,第五代高爾夫配備了帶加熱功能的電動調節後視鏡、多功能方向盤、雙區恒溫自動空調、車載導航、前排氣囊和側氣囊、胎壓監測、倒車雷達、ABS和ESP等配置也都一應俱全。

動力方面,第五代高爾夫的入門車型配備了1.4L 75馬力和1.6L 102馬力的直列四缸自然吸氣發動機。具有分層燃燒技術的1.4FSI、1.6FSI和2.0FSI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分別是90馬力、115馬力、150馬力。

第五代高爾夫的出現,引領了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潮流。1.4T直列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達到了122馬力,最大扭矩為200N·m。而DSG雙離合變速器首次被應用在非性能版高爾夫上,於是TSI和DSG,從此成為了大眾的黃金組合。

2004年,第五代高爾夫GTI出現,在吸取了第三、四代GTI外表過於平庸的教訓後,第五代GTI恢復了經典的紅邊格柵。17英寸GTI專屬戰斧輪圈、熏黑大燈、黑色U型大嘴、紅邊蜂窩狀進氣格柵,這些專屬特性再一次點燃了車迷們的激情。

第五代GTI搭 載了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最大功率200馬力,最大扭矩280N·m。傳動系統則為6速手動變速箱/6速DSG雙離合變速箱,百公里加速時間為6.9秒,最高時速達到了235km/h。

在2006年,大眾發佈了第五代高爾夫R32。儘管第五代R32仍然搭載第四代R32的那台3.2L VR6自然吸氣發動機,但是經過調校後,最大功率達到了250馬力,最大扭矩達到了320N·m。百公里加速僅為6秒,在電子限速下,最高時速為250km/h,依舊搭載了大眾4MOTION四驅系統。

2007年的法蘭克福車展,第五代高爾夫旅行版正式亮相。與之前兩代旅行版相比,第五代高爾夫旅行版的尾部造型變得更為流暢,不再有那種仿佛是生拉硬拽的感覺。

至於敞篷版車型,第五代高爾夫車型的名單中並沒有出現它的名字,敞篷版車型以Eos的身份獨立了出來。雖然Eos和第五代高爾夫同為PQ35平臺的產物,但是不論外觀還是內飾都有更大區別,甚至大部分配件都不和第五代高爾夫共用。

在2008年,大眾發佈了高爾夫TDI混合動力和雙驅插電式兩款概念車。混動版高爾夫甚至比同時期的豐田普銳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還要低。高爾夫TDI搭載了一台1.4L 75馬力的三缸TDI發動機,以及一台27馬力的電動機,傳動系統則是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此車還配備了啟停系統以及制動能量回收系統。

高爾夫雙驅動插電式概念車則搭載124馬力的2.0L TDI發動機和一台83馬力鋰電池電動機,僅在電動機驅動的情況下,該車可以行駛約50公里。同年,大眾將第五代高爾夫藍驅版推向了市場。

第六代高爾夫(MK6,2008-2013)

高爾夫6成為國內緊湊級兩廂車的絕對主力

2008年巴黎車展上首次亮相的第六代高爾夫,是基於第五代高爾夫的PQ35平臺升級打造的。它的設計師是時任大眾首席設計師的沃爾特·德·席爾瓦(Walter de' Silva),靈感來自於第一代與第四代高爾夫。類似于尚酷跑車的前臉風格,讓第六代高爾夫更加具有運動氣息。

由於前幾代車型的個頭長得太快,到了第六代高爾夫,體型“生長”放慢了腳步,軸距和第五代高爾夫一樣,也是2578mm。尺寸則為4199X1786X1479mm(長/寬/高)。

第六代高爾夫的三輻式方向盤更為運動化,雙炮筒儀錶盤以及主駕駛一側車門的功能區設計讓人耳目一新。至於內飾嘛,在用料和裝配工藝上依然延續了上代車型的嚴謹態度,既然是標榜精品兩廂車,那麼精緻的內飾也就成為了高爾夫一項優良傳統。

在懸掛方面,第六代高爾夫仍然採用的是前麥弗遜、後多連杆獨立懸架,在操控性與舒適度上與第五代高爾夫沒有明顯差異。不過第六代高爾夫的配置更加趨於完善,像多功能方向盤、自動大燈、大燈高度可調、遙控鑰匙、感應雨刷、帶加熱功能電動後視鏡、自動駐車、電動天窗、座椅電動調節、座椅加熱、雙區恒溫自動空調、定速巡航、車載導航、倒車雷達等諸多設備都出現在了這一代高爾夫車型上。

而ABS、ESP、牽引力控制、胎壓監測等安全配置也是一應俱全。另外,像前排駕駛員膝部氣囊也出現在了第六代高爾夫上,整體的被動安全性又提升了一個檔次。

第六代高爾夫駕駛員膝部氣囊

由於在第五代高爾夫上注入了新的技術,導致了第六代高爾夫根本不需要在動力系統和傳動系統上再做創新了。不過,繼續沿用TSI+DSG的黃金組合也沒任何問題。自然吸氣汽油發動機仍然是1.4L和1.6L。在第六代高爾夫上,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成為了主流動力選擇,這包括105馬力的1.2TSI、122/160馬力高低功率調校的1.4TSI,而最新的1.8TSI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60馬力,最大扭矩250N·m。傳動系統為5速/6速手動變速箱、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和6速/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

第六代高爾夫GTI是在第六代高爾夫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等於把普通版第六代高爾夫進行了強化。雖然第六代高爾夫GTI仍然使用2.0T發動機,但是功率已經從第五代的200馬力,提升到210馬力。百公里加速為6.9秒,最高時速被限制在了240km/h。標配六速手動或六速DSG雙離合變速箱。

有別于其他廠商為新車不斷增加馬力,大眾主要為第六代GTI改良了空氣動力學表現,使用了DCC自動適應阻尼和XDS電子差速器來優化運動表現。和普通版高爾夫相比,第六代GTI的前懸架降低了22mm,後懸架降低了15mm。

受制於歐洲的排放法規,從第六代高爾夫開始,大眾不再推出搭載3.2L排量六缸自吸引擎的R32,轉而推出使用2.0T四缸發動機的高爾夫R。雖然排量減少,但是這台引擎採用了高增壓值的設定,最大功率達到了256馬力,最大扭矩350N·m。再配合上4MOTION四驅系統,高爾夫R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為5.7秒(手動擋)和5.5秒(DSG雙離合)。

經歷了第五代車型的“自立門戶”,在2010年的日內瓦車展上,大眾發佈了第六代高爾夫敞篷版,這輛車並沒有採用Eos的電動硬頂敞篷,而是裝備了可在9.5秒完成開閉的軟頂電動敞篷。在2012和2013年,大眾又推出了GTI敞篷版與高爾夫R敞篷版,於是高爾夫家族第一次出現了性能版敞篷車。

高爾夫GTI敞篷版

高爾夫R敞篷版

隨著國內兩廂車消費理念日趨成熟,第六代高爾夫於2009年9月,由一汽-大眾實現國產,雖然依舊是使用PQ35平臺,但是高爾夫6的TSI+DSG的黃金動力組合成為了殺手鐧。前期上市兩種排量共8款車型,1.6L車型售價從12.58萬到14.88萬元,1.4TSI車型售價14.58萬到17.98萬元。

在配置方面,國產高爾夫6也不含糊。國產第六代高爾夫標配ESP、4安全氣囊、防扭傷強化頭枕等安全裝備。在1.4TSI自動豪華車型上還裝備了帶隨動轉向(AFS)和自動清洗功能的氙氣大燈、智慧無骨雨刷、駕駛席12向調節、雙區自動空調等舒適性配置。加上32米鐳射焊接以及空腔注蠟等成熟工藝,國產高爾夫6成為了國內緊湊級兩廂車的標杆車型,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上市不到兩年時間,國產高爾夫6的銷量就超過了20萬台。大眾受歡迎的高爾夫系列車型,終於在第六代時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普遍認可。

鑒於國內消費者對於性能車型日益強烈的需求,在2010年3月,一汽-大眾將第六代高爾夫GTI國產。出色的2.0TSI發動機與6速濕式DSG雙離合變速箱的結合,再加上23.58萬元的定價,在性價比方面讓其他進口性能車壓力山大。

在2011年,高爾夫R正式進口到國內銷售,這也是高爾夫最高性能版車型首次被正式引入國內,39.48萬元的售價對於很多高爾夫狂熱粉絲而言也比較容易被接受。

第七代高爾夫(MK7,2012至今)

使用MQB平臺,中期改款加入手勢控制和液晶儀錶盤

2012年,第七代高爾夫面世,它採用了全新的MQB平臺打造,相比上一代車型,第七代高爾夫的造型更加犀利。A柱位置的小三角窗設計,讓高爾夫粗壯的A柱不會擋住駕駛者的視線。

在第六代高爾夫“保持體形”後,第七代高爾夫的個頭又長大了,軸距升級為2637mm,尺寸變成4255X1799X1452mm(長/寬/高)。與車身腰線齊平、貫穿車尾大眾標誌的折線,讓車子變得更加有層次感。

高爾夫7內飾的佈局和高爾夫6比較接近,但是中控台則是向著駕駛員方向傾斜,這種設計其實源自第四代高爾夫。另外,平底方向盤已經不是高爾夫GTI和R的專利了。

到了高爾夫7,配置的豐富程度再次提升,比如雙區自動空調、座椅加熱、後視鏡加熱、8英寸大屏、感應雨刷、大燈清洗、電子駐車、自動泊車、ACC主動巡航、車道保持、駕駛模式選擇等配置,也讓高爾夫7再次成為了同級別車型中的標杆。

高爾夫7搭載了高低功率的1.2TSI發動機(85馬力/105馬力),並採用了全新的EA211(高爾夫6為EA111)1.4TSI全鋁發動機,不僅比上代車型發動機輕了22公斤,而且還擁有可變氣缸技術,最大功率為140馬力,最大扭矩250N·m。傳動系統則是匹配5速/6速手動、6速/7速DSG雙離合變速器。

既然是換代,高爾夫家族大名鼎鼎的GTI怎能缺席?第七代高爾夫GTI則在2013年日內瓦車展上正式亮相,象徵著GTI的紅色線條橫貫蜂窩狀格柵和左右大燈,前杠兩側的黑色風刀與新款戰斧輪圈尤為奪目。

來到車內,帶有GTI標識的平底方向盤、包裹性上乘的格子座椅、高爾夫球擋頭以及金屬踏板,強烈挑逗著你的駕駛欲望。

第七代高爾夫GTI搭載了代號EA888的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最大功率220馬力,最大扭矩350N·m。搭配6速手動或6速DSG雙離合變速箱,百公里加速時間為6.5秒,最高時速為246km/h。

與GTI隨行的便是高爾夫R了,在2013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中,大眾將第七代高爾夫R展現給大家。第七代高爾夫R的外觀並沒有進行太大的改動,亞光的後視鏡將它和其他高爾夫7分隔開來,19英寸的十輻輪圈格外吸引眼球。

第七代高爾夫R搭載了全新設計的EA888 2.0TSI發動機,該發動機在缸體結構在老款EA888發動機的基礎上進行了多項改進,像連杆、活塞、曲軸、凸輪軸、氣門等部件都經過了強化設計,最大功率被提高到了300馬力,最大扭矩達到了380N·m。搭載的第五代44MOTION四驅系統回應更快,6速手動擋車型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為5.1秒,6速DSG雙離合變速箱車型僅僅需要4.9秒。高爾夫再一次刷新了自己的速度。

2013年9月,國產第七代高爾夫在一汽-大眾佛山工廠下線並在同年11月的廣州車展上正式亮相。國產版與海外版在造型方面並沒有明顯差別,搭載了1.6L自然吸氣發動機(110馬力)和1.4TSI發動機(150馬力)。國產第七代高爾夫GTI的發動機參數和海外版保持了一致,也是220馬力。

國產高爾夫7

轉眼來到2017年,第七代高爾夫迎來了自己的中期改款——新高爾夫。在外觀方面,新高爾夫在前杠下部的格柵、霧燈、裝飾條等位置進行了優化設計,尾燈也進行了熏黑處理。新設計的輪圈造型,顯得更加年輕、動感。

GTI車型在前臉上的改變,同樣是集中在包圍以及大燈的細節方面,新的前杠更加凸顯犀利與動感。

相比於外觀上的微調,新高爾夫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變化,莫過於加入了凸顯科技感的液晶儀錶盤,以及可以進行手勢控制的中控屏了。

12.3英寸的FPK數位液晶儀錶盤可以進行個性化模式設置,不光凸顯了科技感,而且解析度很高。

9.2英寸的中控屏為電容屏,取消了實體按鍵,支援Apple CarPlay、Mirror Link,以及Carlife,並且支持手勢控制。在此之前,手勢控制最先是在寶馬7系上出現,新高爾夫的這項配置,真的很顯逼格。

新的ACC 3.0自我調整巡航支持停車再啟動,使用更加方便了。

由於是中期改款,動力方面並沒有多少變化,依舊是1.6L自吸以及1.2T、1.4T高/低功率發動機,傳動系統依舊是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1.6L是6速自動變速箱),其中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依舊是行業標杆,換擋速度很快,而且幾乎感受不到換擋的動作,這就是變速箱的最高境界。

雖然動力系統變化不大,但後懸架結構升級為獨立懸架了。

總結:高爾夫車型可謂是大眾旗下最為成功的車型之一,從它誕生之日起,就在書寫著自己的傳奇,樹立起一個個標杆。在四十三年的時光裡,每一代高爾夫都會收穫一批忠實的粉絲,這個當年接替甲殼蟲的高爾夫,依舊在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

第一代高爾夫透視圖

在動力方面,第一代高爾夫早期配備了1.1L直列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50馬力,最大扭矩78N·m。後來,大眾又陸續推出1.3L、1.5L、1.6L、1.7L的汽油發動機,以及1.5L、1.6L柴油發動機車型。

1975年,第一代高爾夫的運動版車型,也就是高爾夫GTI亮相法蘭克福車展,並於次年上市。和普通版車型一樣,第一代高爾夫GTI同樣有三門和五門掀背兩種車型。高爾夫GTI推出的目的,首先是為了參加比賽。為了獲得參賽資格,大眾先是生產了5000輛GTI。不過,由於GTI的誕生,普通消費者也能從經濟型轎車中獲得駕駛樂趣,本來只是計畫用於比賽的GTI,最終共有約53萬輛駛出了生產線,成為了車迷心中的一個圖騰。1978年,大眾汽車運動部(Volkswagen Motorsport)正式以高爾夫GTI出征WRC,並在1986年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績。

為了和普通版高爾夫區分,GTI在外觀細節上做了一點改動,比如中網上的GTI標識,還有前進氣格柵上,那一圈紅色的裝飾線。另外,車頭下方的黑色擾流板以及黑色的輪眉,也在展示著自己不一樣的身份。

第一代高爾夫GTI

為了更加強調車內的運動氛圍,三輻式方向盤、包裹性更好的座椅都出現在了高爾夫GTI車型上,話說那個高爾夫球一樣的換擋杆看起來真的好萌啊。

第一代高爾夫GTI搭載了1.6L直列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110馬力,最大扭矩140N·m。加上車重只有810Kg,第一代GTI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為9.2秒,最高時速達到了180km/h。較低的重量、強勁的動力加上扎實的底盤,人們送給了GTI“小鋼炮”的稱號。而在第一代高爾夫GTI成功之後,其他廠家也紛紛推出了自家的“小鋼炮”。高爾夫無疑成為這一細分市場的領跑者。680萬輛的銷量成績,也讓第一代高爾夫走上了“神車”的寶座。

誰說敞篷車是有錢人的玩具?第一代高爾夫的敞篷版,讓人們在經濟型小車上,也能獲得浪漫的情趣。第一代高爾夫敞篷版,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最終獲得了將近40萬輛的傲人銷量業績。

第二代高爾夫(Golf MK2,1983-1992)

整體延續第一代造型,但衍生車型眾多

由於第一代高爾夫大獲成功,大眾順勢於1983年8月,推出了第二代高爾夫。第二代高爾夫依然有三門和五門掀背兩種車型。第二代高爾夫的衍生車型眾多,而且性能迎來了第一次巔峰。對了,第二代高爾夫的三廂版車型有著方形大燈,它就是咱們國人最熟悉的捷達!

捷達

雖然第二代高爾夫的造型看起來和第一代沒有什麼大的變化,但是它的整體變得更加圓滑了。第二代的尺寸也比第一代有所增加,長、寬、高分別加長,而且軸距也提升了約70mm,達到2470mm。

第二代高爾夫的內飾看著是不是有那麼點兒眼熟呢?你沒猜錯,國產捷達也是同樣的設計呀!

第二代高爾夫採用了前麥弗遜,後扭力梁的懸架結構,在舒適性和操控性上比第一代車型有所提升。而且第二代高爾夫的配置增加了電動車窗、助力轉向、可在車內手動調節外後視鏡等實用配置,而且後窗雨刷器成為了標配。第二代車型的後期,還配備了ABS防抱死系統。

在第二代高爾夫眾多的衍生車型中,首當其衝的便是GTI,第二代高爾夫GTI除了延續了初代GTI紅邊進氣格柵外,前後保險杠以及側門的防擦條也融入了GTI特有的紅色線條。

起初依然沿用了1.8L 110馬力的發動機。後來,在1986年,大眾為GTI更換了一台四缸16氣門的1.8L發動機,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增加到了137馬力。在北美市場(1990年),大眾還推出了GTI 16V車型,採用最大功率136馬力的2.0L直列四缸16氣門發動機。

美規GTI 16V,矩形大燈是最顯著的標誌

除了已經存在的GTI車型,大眾還在1986年推出了一款名為Syncro的四驅版高爾夫。該車搭載1.8L 112馬力四缸發動機,通過調校,最大功率可以達到129馬力。

Syncro的四驅系統是大眾與奧地利的斯太爾(Steyr Daimler Puch)合作研發,利用裝在前後軸之間的液力變矩器來進行動力的分配。

不過,由於Syncro車型的售價比普通高爾夫車型高出大概30%,所以它的保有量並不高,Syncro僅僅生產了26000輛。

使用四驅系統的第二代高爾夫可不止有Syncro一款車型。在1989年,大眾推出了高爾夫的特別版車型,名為Rallye Golf。這輛車採用了類似奧迪Quattro的中央差速鎖,搭載了1.8L 8氣門四缸機械增壓發動機。Rallye Golf那突出的前後輪拱,讓車子看起來就像一台民用版的賽車。而在80年代各大汽車賽事中,也經常能夠看到第二代高爾夫活躍的身影。

這還不算完,在Rallye Golf的基礎上,大眾又推出了名為Golf G60的限量版車型。它不光具有四驅系統,發動機也改為了16氣門版本,最大功率超過205馬力,百公里加速也僅為7.2秒。Golf G60的出現,讓高爾夫的性能達到了第一次巔峰。之所以這麼講,是因為G60是在高爾夫R32(第四代高爾夫)推出之前,最強的高爾夫車型。

Golf G60

第二代高爾夫裡面,還有一款車型不得不說,那就是高爾夫Country。這輛車絕對算是高爾夫家族中的一個另類了——四驅系統、越野花紋輪胎、外掛式備胎、前杠和輔助燈、長長的懸架行程以及高高的離地間隙,讓這輛車成為了最狂野的高爾夫。

高爾夫Country搭載了一台115馬力的1.8L直列四缸汽油發動機,在1990年4月到1991年12月期間,這輛高爾夫越野車一共生產了7735台。而從1983年到1992年間,第二代高爾夫全球銷量累計達到了6,301,000台。

第三代高爾夫(MK3,1992-1997)

6缸發動機動力更強,推出旅行版,敞篷車重新回歸

1991年發佈的第三代高爾夫,在外觀上比第二代車型更加圓潤一些。之前略顯單薄的保險杠已經被替換掉。雖然頭燈的樣式已經變為不規則的橢圓形,但是車身的整體造型與第二代風格一致。軸距沒有變,依然是2470mm,但三圍已經變為:長4074mm,寬1694mm,高1428mm。

第三代高爾夫的內飾,擺脫了以前那種漫山遍野的平直線條,內飾看起來,也比原先更加上檔次一些。

第三代高爾夫在動力上的改變最為明顯,從前眾多排量的發動機被1.4L、1.6L、1.8L、2.0L這4款發動機所取代。自動變速箱由3擋變成了4擋,而手動變速箱仍然是4速或5速。

特別值得說明的是,第三代高爾夫上,第一次用到VR6發動機。大家都知道六缸發動機的輸出十分線性,可是不論是V6,還是直列六缸發動機,都只是適用於中型,或者是大型車上,不可能裝進緊湊級甚至是小型車裡。但是大眾的工程師,巧妙地取了V6發動機的短小,以及L型發動機的狹窄優勢,用一種15度的V型小夾角的佈局,將二者合二為一。

1991年,第三代高爾夫VR6出現,該車搭載2.8L VR6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174馬力,最大扭矩235N·m,百公里的加速時間為7.6秒,最高時速可達240km/h。到了1994年,高爾夫VR6的發動機排量提升為2.9L,最大功率也提高到190馬力,最大扭矩被提升至245N·m。

第三代高爾夫VR6 2.8L

高爾夫VR6上市的第二年,大眾推出了第三代高爾夫GTI。或許是高爾夫VR6的光芒太過耀眼,當然,也因為自己和普通高爾夫太過相似,連標誌性的紅圈進氣格柵都被遺棄的第三代高爾夫GTI,喪失了自己的專屬感。

第三代高爾夫GTI,拋棄了招牌性的格柵紅圈

第三代高爾夫GTI搭載了2.0L 直列四缸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116馬力,最大扭矩166N·m,百公里加速9.9秒,最高時速210km/h。

也許是第三代GTI與“小鋼炮”的稱號有點不符,大眾在1993年又追加了GTI 16V車型,該車搭載了2.0L直列四缸16氣門發動機,最大功率150馬力,最大扭矩180N·m,百公里加速時間8.1秒,最高時速達到225km/h。算是為“GTI”這一名號挽回些顏面,不過由於有高爾夫VR6的存在,第三代GTI的位置還是有點兒尷尬。

時間來到1993年,此前在第二代車型中沒有出現的敞篷版車型,出現在了第三代產品陣營中。這一代的敞篷版車型,和第一代一樣,採用了手動軟頂的結構。B柱位置的橫向防傾杆則是源自第一代高爾夫敞篷。後備廂的空間,並沒有因為車尾的短小而被浪費,這點和第一代高爾夫敞篷是一致的。

1993年不光有高爾夫敞篷版問世,為了滿足歐洲市場對旅行車的旺盛需求,大眾于同年推出了高爾夫旅行版,名為高爾夫Variant。這輛車在保持軸距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後備廂被硬生生地拉長了。第三代高爾夫旅行版的尺寸為長4340mm、寬1695mm、高1430mm、軸距2475mm。

除了高爾夫GTI 16V上面的2.0L 16氣門發動機,高爾夫旅行版涵蓋了第三代高爾夫的所有動力配置,其中包括2.9L VR6發動機。第三代高爾夫共售出4,805,900台,雖然兩廂轎車的競爭日趨激烈,但是這個銷量數字依然證明了第三代高爾夫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第四代高爾夫(Golf MK4,1997-2003)

在國內延續至2008年,R32刷新高爾夫速度記錄

1997年推出的第四代高爾夫,被大眾定義為一款高品質的精品兩廂轎車,目的是向更高端的市場進軍。大眾將第四代高爾夫的競爭對手鎖定為奧迪A3,可見其對這款車型抱有極大地信心。除了車身尺寸進一步增加到4150X1735X1440mm(長/寬/高),軸距達到了2512mm,內飾的材料以及配置都被提升了一個檔次。第四代高爾夫依然擁有三門及五門掀背兩種車型。

內飾的材質以及裝配工藝明顯提高,而且中控台按鍵佈局清晰,觸感極佳。既然敢和同年的奧迪A3叫板,那麼高爾夫也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第四代高爾夫的四輪盤式刹車取代了上代車型的前盤後鼓式刹車。

雖然依然採用前麥弗遜、後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但是經過調校後,第四代高爾夫的操控性變得更加犀利。

第四代高爾夫的動力配置非常豐富,除了1.4L、1.6L、1.8L、2.0L直列四缸發動機外,還首次配備了1.6L FSI發動機(117馬力,155N·m)以及2.3L VR5發動機(150馬力,205N·m)。2.8L VR6發動機(174馬力)則是被裝載了頂配車型上。

1999年,大眾同時推出了第四代高爾夫旅行版以及高爾夫GTI。先說旅行版吧,這輛第四代高爾夫旅行版,在設計上遵循了第三代旅行版的設計理念,並且將第四代高爾夫兩廂版的所有動力組合都收入囊中,可見大眾對於旅行車市場的重視程度。當然,這也是因為高爾夫旅行版的實用性很高,深受歐洲市場消費者的喜愛。

而同年推出的GTI,在外形上依然和第三代GTI一樣過於低調了,而前期推出的2.0L 116馬力的自然吸氣發動機,顯然不太符合GTI這一名號。好在2001年,大眾為第四代高爾夫GTI換裝了1.8L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79馬力,最大扭矩235N·m,性能直逼VR6車型了。

其實第四代高爾夫車型裡面,最大的彩蛋,就是高爾夫R32車型了。2002年推出的高爾夫R32,憑藉著3.2L 241馬力的VR6發動機,以及4MOTION四驅系統,成為了繼第二代高爾夫G60之後,最速高爾夫。除了6速手動變速箱外,6速DSG雙離合變速箱也被運用在了高爾夫R32上,這讓高爾夫R32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壓縮到6.4秒。

和奧迪TT共用3.2L發動機、四驅系統以及懸架形式,加上後輪獨立懸架的應用,讓R32的操控性大大提升。另外,高爾夫R32在眾多的汽車賽事中,曝光率也很高。

在2003年,一汽-大眾將第四代高爾夫國產,國產版高爾夫搭載了排量為1.6L、1.8L以及2.0L自然吸氣發動機。這一年,也是海外版高爾夫車型停產的一年,不過,國產後的高爾夫保持了海外車型的高品質,可謂是原汁原味。

說它是原汁原味可是有依據的,比如國產的第四代高爾夫採用了發動機可變進氣技術、ABS防抱死和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雙氣囊、電子防盜。此外,還使用了鐳射焊接技術,在車身上,還採用了傾斜佈置的車門防撞梁來增大防撞擊的面積、車身鋼板採用了雙面鍍鋅鋼板、空腔注蠟工藝達到了12年防銹保證的高規格標準、前後保險杠骨架也採用厚鋼板結構。

不過,雖然國產第四代高爾夫的做工扎實,品質出眾,而且生命週期在國內被延續到了2008年,但是因為當時國內市場對於兩廂車的認可度並不高,導致了第四代高爾夫銷量並沒有國外那樣出色。但是它優秀的品質,也吸引了很多玩家進行收藏,我們至今仍然能在二手車和改裝車市場上,看到第四代高爾夫活躍的身影。第四代高爾夫全球銷量約為430萬輛。

第五代高爾夫(MK5, 2003-2008)

TSI發動機+DSG變速箱的黃金組合

第四代高爾夫大獲成功,大眾在2003年推出了第五代高爾夫。和上代車型一樣,第五代高爾夫依然是走精品兩廂車路線。角度更加傾斜的發動機蓋讓第五代高爾夫看起來十分精悍,同時車身尺寸也被繼續加大,達到了4204X1759X1479mm(長/寬/高),軸距增加到2578mm。

由於第五代高爾夫採用了多連杆獨立後懸掛,於是後備廂的容積有所減小,但換來的便是駕駛樂趣的進一步提升。而在內飾方面,不論是材質還是做工,高爾夫依然是同級別車型中的榜樣。從第五代車型開始,多功能方向盤首次出現在高爾夫身上。

另外,第五代高爾夫配備了帶加熱功能的電動調節後視鏡、多功能方向盤、雙區恒溫自動空調、車載導航、前排氣囊和側氣囊、胎壓監測、倒車雷達、ABS和ESP等配置也都一應俱全。

動力方面,第五代高爾夫的入門車型配備了1.4L 75馬力和1.6L 102馬力的直列四缸自然吸氣發動機。具有分層燃燒技術的1.4FSI、1.6FSI和2.0FSI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分別是90馬力、115馬力、150馬力。

第五代高爾夫的出現,引領了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潮流。1.4T直列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達到了122馬力,最大扭矩為200N·m。而DSG雙離合變速器首次被應用在非性能版高爾夫上,於是TSI和DSG,從此成為了大眾的黃金組合。

2004年,第五代高爾夫GTI出現,在吸取了第三、四代GTI外表過於平庸的教訓後,第五代GTI恢復了經典的紅邊格柵。17英寸GTI專屬戰斧輪圈、熏黑大燈、黑色U型大嘴、紅邊蜂窩狀進氣格柵,這些專屬特性再一次點燃了車迷們的激情。

第五代GTI搭 載了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最大功率200馬力,最大扭矩280N·m。傳動系統則為6速手動變速箱/6速DSG雙離合變速箱,百公里加速時間為6.9秒,最高時速達到了235km/h。

在2006年,大眾發佈了第五代高爾夫R32。儘管第五代R32仍然搭載第四代R32的那台3.2L VR6自然吸氣發動機,但是經過調校後,最大功率達到了250馬力,最大扭矩達到了320N·m。百公里加速僅為6秒,在電子限速下,最高時速為250km/h,依舊搭載了大眾4MOTION四驅系統。

2007年的法蘭克福車展,第五代高爾夫旅行版正式亮相。與之前兩代旅行版相比,第五代高爾夫旅行版的尾部造型變得更為流暢,不再有那種仿佛是生拉硬拽的感覺。

至於敞篷版車型,第五代高爾夫車型的名單中並沒有出現它的名字,敞篷版車型以Eos的身份獨立了出來。雖然Eos和第五代高爾夫同為PQ35平臺的產物,但是不論外觀還是內飾都有更大區別,甚至大部分配件都不和第五代高爾夫共用。

在2008年,大眾發佈了高爾夫TDI混合動力和雙驅插電式兩款概念車。混動版高爾夫甚至比同時期的豐田普銳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還要低。高爾夫TDI搭載了一台1.4L 75馬力的三缸TDI發動機,以及一台27馬力的電動機,傳動系統則是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此車還配備了啟停系統以及制動能量回收系統。

高爾夫雙驅動插電式概念車則搭載124馬力的2.0L TDI發動機和一台83馬力鋰電池電動機,僅在電動機驅動的情況下,該車可以行駛約50公里。同年,大眾將第五代高爾夫藍驅版推向了市場。

第六代高爾夫(MK6,2008-2013)

高爾夫6成為國內緊湊級兩廂車的絕對主力

2008年巴黎車展上首次亮相的第六代高爾夫,是基於第五代高爾夫的PQ35平臺升級打造的。它的設計師是時任大眾首席設計師的沃爾特·德·席爾瓦(Walter de' Silva),靈感來自於第一代與第四代高爾夫。類似于尚酷跑車的前臉風格,讓第六代高爾夫更加具有運動氣息。

由於前幾代車型的個頭長得太快,到了第六代高爾夫,體型“生長”放慢了腳步,軸距和第五代高爾夫一樣,也是2578mm。尺寸則為4199X1786X1479mm(長/寬/高)。

第六代高爾夫的三輻式方向盤更為運動化,雙炮筒儀錶盤以及主駕駛一側車門的功能區設計讓人耳目一新。至於內飾嘛,在用料和裝配工藝上依然延續了上代車型的嚴謹態度,既然是標榜精品兩廂車,那麼精緻的內飾也就成為了高爾夫一項優良傳統。

在懸掛方面,第六代高爾夫仍然採用的是前麥弗遜、後多連杆獨立懸架,在操控性與舒適度上與第五代高爾夫沒有明顯差異。不過第六代高爾夫的配置更加趨於完善,像多功能方向盤、自動大燈、大燈高度可調、遙控鑰匙、感應雨刷、帶加熱功能電動後視鏡、自動駐車、電動天窗、座椅電動調節、座椅加熱、雙區恒溫自動空調、定速巡航、車載導航、倒車雷達等諸多設備都出現在了這一代高爾夫車型上。

而ABS、ESP、牽引力控制、胎壓監測等安全配置也是一應俱全。另外,像前排駕駛員膝部氣囊也出現在了第六代高爾夫上,整體的被動安全性又提升了一個檔次。

第六代高爾夫駕駛員膝部氣囊

由於在第五代高爾夫上注入了新的技術,導致了第六代高爾夫根本不需要在動力系統和傳動系統上再做創新了。不過,繼續沿用TSI+DSG的黃金組合也沒任何問題。自然吸氣汽油發動機仍然是1.4L和1.6L。在第六代高爾夫上,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成為了主流動力選擇,這包括105馬力的1.2TSI、122/160馬力高低功率調校的1.4TSI,而最新的1.8TSI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60馬力,最大扭矩250N·m。傳動系統為5速/6速手動變速箱、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和6速/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

第六代高爾夫GTI是在第六代高爾夫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等於把普通版第六代高爾夫進行了強化。雖然第六代高爾夫GTI仍然使用2.0T發動機,但是功率已經從第五代的200馬力,提升到210馬力。百公里加速為6.9秒,最高時速被限制在了240km/h。標配六速手動或六速DSG雙離合變速箱。

有別于其他廠商為新車不斷增加馬力,大眾主要為第六代GTI改良了空氣動力學表現,使用了DCC自動適應阻尼和XDS電子差速器來優化運動表現。和普通版高爾夫相比,第六代GTI的前懸架降低了22mm,後懸架降低了15mm。

受制於歐洲的排放法規,從第六代高爾夫開始,大眾不再推出搭載3.2L排量六缸自吸引擎的R32,轉而推出使用2.0T四缸發動機的高爾夫R。雖然排量減少,但是這台引擎採用了高增壓值的設定,最大功率達到了256馬力,最大扭矩350N·m。再配合上4MOTION四驅系統,高爾夫R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為5.7秒(手動擋)和5.5秒(DSG雙離合)。

經歷了第五代車型的“自立門戶”,在2010年的日內瓦車展上,大眾發佈了第六代高爾夫敞篷版,這輛車並沒有採用Eos的電動硬頂敞篷,而是裝備了可在9.5秒完成開閉的軟頂電動敞篷。在2012和2013年,大眾又推出了GTI敞篷版與高爾夫R敞篷版,於是高爾夫家族第一次出現了性能版敞篷車。

高爾夫GTI敞篷版

高爾夫R敞篷版

隨著國內兩廂車消費理念日趨成熟,第六代高爾夫於2009年9月,由一汽-大眾實現國產,雖然依舊是使用PQ35平臺,但是高爾夫6的TSI+DSG的黃金動力組合成為了殺手鐧。前期上市兩種排量共8款車型,1.6L車型售價從12.58萬到14.88萬元,1.4TSI車型售價14.58萬到17.98萬元。

在配置方面,國產高爾夫6也不含糊。國產第六代高爾夫標配ESP、4安全氣囊、防扭傷強化頭枕等安全裝備。在1.4TSI自動豪華車型上還裝備了帶隨動轉向(AFS)和自動清洗功能的氙氣大燈、智慧無骨雨刷、駕駛席12向調節、雙區自動空調等舒適性配置。加上32米鐳射焊接以及空腔注蠟等成熟工藝,國產高爾夫6成為了國內緊湊級兩廂車的標杆車型,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上市不到兩年時間,國產高爾夫6的銷量就超過了20萬台。大眾受歡迎的高爾夫系列車型,終於在第六代時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普遍認可。

鑒於國內消費者對於性能車型日益強烈的需求,在2010年3月,一汽-大眾將第六代高爾夫GTI國產。出色的2.0TSI發動機與6速濕式DSG雙離合變速箱的結合,再加上23.58萬元的定價,在性價比方面讓其他進口性能車壓力山大。

在2011年,高爾夫R正式進口到國內銷售,這也是高爾夫最高性能版車型首次被正式引入國內,39.48萬元的售價對於很多高爾夫狂熱粉絲而言也比較容易被接受。

第七代高爾夫(MK7,2012至今)

使用MQB平臺,中期改款加入手勢控制和液晶儀錶盤

2012年,第七代高爾夫面世,它採用了全新的MQB平臺打造,相比上一代車型,第七代高爾夫的造型更加犀利。A柱位置的小三角窗設計,讓高爾夫粗壯的A柱不會擋住駕駛者的視線。

在第六代高爾夫“保持體形”後,第七代高爾夫的個頭又長大了,軸距升級為2637mm,尺寸變成4255X1799X1452mm(長/寬/高)。與車身腰線齊平、貫穿車尾大眾標誌的折線,讓車子變得更加有層次感。

高爾夫7內飾的佈局和高爾夫6比較接近,但是中控台則是向著駕駛員方向傾斜,這種設計其實源自第四代高爾夫。另外,平底方向盤已經不是高爾夫GTI和R的專利了。

到了高爾夫7,配置的豐富程度再次提升,比如雙區自動空調、座椅加熱、後視鏡加熱、8英寸大屏、感應雨刷、大燈清洗、電子駐車、自動泊車、ACC主動巡航、車道保持、駕駛模式選擇等配置,也讓高爾夫7再次成為了同級別車型中的標杆。

高爾夫7搭載了高低功率的1.2TSI發動機(85馬力/105馬力),並採用了全新的EA211(高爾夫6為EA111)1.4TSI全鋁發動機,不僅比上代車型發動機輕了22公斤,而且還擁有可變氣缸技術,最大功率為140馬力,最大扭矩250N·m。傳動系統則是匹配5速/6速手動、6速/7速DSG雙離合變速器。

既然是換代,高爾夫家族大名鼎鼎的GTI怎能缺席?第七代高爾夫GTI則在2013年日內瓦車展上正式亮相,象徵著GTI的紅色線條橫貫蜂窩狀格柵和左右大燈,前杠兩側的黑色風刀與新款戰斧輪圈尤為奪目。

來到車內,帶有GTI標識的平底方向盤、包裹性上乘的格子座椅、高爾夫球擋頭以及金屬踏板,強烈挑逗著你的駕駛欲望。

第七代高爾夫GTI搭載了代號EA888的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最大功率220馬力,最大扭矩350N·m。搭配6速手動或6速DSG雙離合變速箱,百公里加速時間為6.5秒,最高時速為246km/h。

與GTI隨行的便是高爾夫R了,在2013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中,大眾將第七代高爾夫R展現給大家。第七代高爾夫R的外觀並沒有進行太大的改動,亞光的後視鏡將它和其他高爾夫7分隔開來,19英寸的十輻輪圈格外吸引眼球。

第七代高爾夫R搭載了全新設計的EA888 2.0TSI發動機,該發動機在缸體結構在老款EA888發動機的基礎上進行了多項改進,像連杆、活塞、曲軸、凸輪軸、氣門等部件都經過了強化設計,最大功率被提高到了300馬力,最大扭矩達到了380N·m。搭載的第五代44MOTION四驅系統回應更快,6速手動擋車型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為5.1秒,6速DSG雙離合變速箱車型僅僅需要4.9秒。高爾夫再一次刷新了自己的速度。

2013年9月,國產第七代高爾夫在一汽-大眾佛山工廠下線並在同年11月的廣州車展上正式亮相。國產版與海外版在造型方面並沒有明顯差別,搭載了1.6L自然吸氣發動機(110馬力)和1.4TSI發動機(150馬力)。國產第七代高爾夫GTI的發動機參數和海外版保持了一致,也是220馬力。

國產高爾夫7

轉眼來到2017年,第七代高爾夫迎來了自己的中期改款——新高爾夫。在外觀方面,新高爾夫在前杠下部的格柵、霧燈、裝飾條等位置進行了優化設計,尾燈也進行了熏黑處理。新設計的輪圈造型,顯得更加年輕、動感。

GTI車型在前臉上的改變,同樣是集中在包圍以及大燈的細節方面,新的前杠更加凸顯犀利與動感。

相比於外觀上的微調,新高爾夫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變化,莫過於加入了凸顯科技感的液晶儀錶盤,以及可以進行手勢控制的中控屏了。

12.3英寸的FPK數位液晶儀錶盤可以進行個性化模式設置,不光凸顯了科技感,而且解析度很高。

9.2英寸的中控屏為電容屏,取消了實體按鍵,支援Apple CarPlay、Mirror Link,以及Carlife,並且支持手勢控制。在此之前,手勢控制最先是在寶馬7系上出現,新高爾夫的這項配置,真的很顯逼格。

新的ACC 3.0自我調整巡航支持停車再啟動,使用更加方便了。

由於是中期改款,動力方面並沒有多少變化,依舊是1.6L自吸以及1.2T、1.4T高/低功率發動機,傳動系統依舊是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1.6L是6速自動變速箱),其中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依舊是行業標杆,換擋速度很快,而且幾乎感受不到換擋的動作,這就是變速箱的最高境界。

雖然動力系統變化不大,但後懸架結構升級為獨立懸架了。

總結:高爾夫車型可謂是大眾旗下最為成功的車型之一,從它誕生之日起,就在書寫著自己的傳奇,樹立起一個個標杆。在四十三年的時光裡,每一代高爾夫都會收穫一批忠實的粉絲,這個當年接替甲殼蟲的高爾夫,依舊在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