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追逐新東方 瑞思十年教育闖關記

時代週報記者 李星郡 發自北京、廣州

習慣性地, 瑞思學科英語這樣大的教育集團是我們新的目標和方向”。

地處北京東二環,

租賃兩層辦公區域的瑞思, 與坐落於北四環、有“中國矽谷”之稱的中關村, 擁有獨立辦公大廈的新東方, 相距20多公里。

10月20日, 創辦十年的瑞思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市場, 成為第一家赴美上市的青少兒英語培訓機構。

“高端”是孫一丁給瑞思在市場上的一個定位, 在他看來, “我們在高端產品方面做得非常好, 但中國的市場具有很強的區域性, 每個地區競品都不同, 整體上高端市場就是我們跟英孚之間的競爭”。

按照2016年交易額計算, Frost & Sullivan研報認為, 瑞思在國內初級英語培訓行業排名第三, 在一線城市和高端市場(年費用超過1.6萬元)的市場份額分別為5.9%和10.7%, 均排名市場第二位。

51Talk(NYSE:COE)聯合創始人兼COO張禮明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評價,

“由於其他企業並未上市披露營收, 但可以肯定的是, 瑞思是青少兒英語培訓機構中最大的幾家之一”。

瑞思的野心並不止於此。 “未來希望真正成為一個教育集團, 從素質教育的層面為孩子提供很多角度和方向。 ”採訪開始之初, 孫一丁即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這也意味著更多的風險和挑戰。 提及未來發展, 孫一丁指出, 困難主要還是在於人才儲備不足, 另外產品研發上也生怕落後了。

瑞思的上市之路亦可成為觀察青少兒英語培訓行業的一個切口。

從中關村到紐交所

2007年, 創始人夏雨峰與知名教育出版集團霍頓·米夫林·哈考特教育集團(HMHG)合資成立了瑞思。 其在招股書中稱, 在中國開創了“以學科為主的學習”教學理念,

用英語教授語言藝術、數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科目, 為3-18歲中國孩子提供課後英語教學和輔導服務。

當年, 瑞思即在毗鄰兩座圖書大廈、多所高等學府的中關村核心地帶, 與新東方大廈相距不足一公里的大恒科技大廈十層, 開設了北京第一家學習中心。

回顧發展歷程, 孫一丁將瑞思分為了三個階段:2007-2012年是品牌引進、模型打造的快速發展期, 成立一年後即獲得外資公司EMPG International 3000萬元的投資;2010年瑞思在60多個城市有113家校區;到了2012年遭遇發展瓶頸;2013年貝恩資本完成對瑞思學科英語的收購, 外資大股東HMHG借機退出, 夏雨峰則早在2011年底就已將所持股份轉予HMHG, 退出瑞思。

隨後, 貝恩資本派出新的團隊進入瑞思。 在國美電器任職長達12年,

與貝恩有過一段共事經歷, 擔任過董事局執行董事、運營副總裁, 主導收購永樂電器、哈爾濱黑天鵝、大中電器以及三聯商社等多家公司, 被認為是國美“第四號”人物的孫一丁離職後, 先是受邀進入貝恩投資的金寶貝集團擔任總裁, 兩年後被邀請再次進入瑞思。

來到瑞思之後, 為了改變頹勢, 孫一丁團隊首先從戰略上作出調整。 2013年之前, 瑞思北京同時兼任著總部與運營北京市場的職責, 孫一丁則提出將北京總部和北上廣深職能進行區分, 採用“直營+特許加盟”的業務模式, 將北上廣深和無錫作為直營體系, 其他城市加盟合作發展。

然後, 立足直營單店, 打造經營品質, 從資訊系統端和品牌塑造、市場運維方面不斷調整,

以做成標準化版本推廣至其他區域;並把模型推廣到合作商層面。

招股書顯示, 加盟商的管理團隊20餘人, 由此加盟店會否難保品質, 孫一丁回應道:“表面上只有加盟商管理部的同事管理, 實際上還有很多其他部門支撐著前端管理。 而且對加盟商的管控我們有一套非常明確的方法, 從品牌活動、課程課件、教師培訓上都進行了標準一致化, 同時會監控教學過程, 並結合內部考試分析教學情況。 可以比較自信地說, 我們是在英語教學體系裡管加盟比較好的。 ”

不過, 在張禮明看來, 每一個地方的老師品質都不一樣, 各個地方的政策也不一樣, 開多了難免會出現良莠不齊的情況。

與此同時, 在品牌層面上, 改變家長對瑞思的認知, 塑造為有活力、國際化、符合孩子發展的品牌;產品層面上,則不斷推出新產品,比如國際營、研討會等。

經過一系列嘗試優化,截至2017年6月底,瑞思已進入80個城市共有246家學習中心,包括56家直營學習中心和190個加盟學習中心。

財務上也實現了扭虧為盈。2014-2016年的營收分別為4.07億元、5.29億元和7.11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32%;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收4.37億元,同比增長38.7%;淨利潤則從-7267萬元、-3174萬元增加到5084萬元;2017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5783萬元,超過了2016年全年。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中對瑞思未來風險的說明中提到,一些直營校區在招股書提交之前,並不具備所需的民辦學校經營許可證或私立非企業實體證書,尚未獲得地方教育局的批准或提交的檔,或沒有通過所需的消防評估,並且占到了2017年上半年收入的23.1%。

另外,2013年底到2014年9月,高考改革中有關英語科目“不再考英語或分值減少”的解讀,導致英語學習熱度降低。

瑞思學科英語學術高級副總裁袁雪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專訪中坦言,因為高考還是一個指揮棒,瑞思當時也受到一些衝擊,但由於瑞思並非應試教育,而且學員年齡比較小不到高考階段,所以當時還沒有較大影響。

但在時代週報記者走訪廣州迪士尼英語一個中心時,接待的課程顧問告訴記者,有家長告訴他,孩子在瑞思是坐著聽老師上課,就像上學一樣。

幾年前,瑞思就曾傳出預備上市的消息,今年終於成功登陸美股。但自上市以來,股價目前低於發行價。對此,孫一丁表示,股價我們不做評論,因為現在剛上市還沒幾天,市場波動也很正常,對我們來講不是很在意。

另外,從瑞思發佈的招股書可以看到,2016年瑞思向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借貸3.569億元的同時,向股東即貝恩資本現金分紅4.26億元。上市之前雙方又修訂了該貸款協議,在2016年貸款基礎上新增近8500萬美元,同時又給股東發放了8700萬美元的現金股息。此次上市貝恩資本還減持600萬ADS。

孫一丁強調,“給股東分息符合公司法的要求,投資了肯定是要回報;同時我們是從境外做借貸,目前國內教育機構中利用純信用向國外機構做借貸的只有瑞思,其實這是一個背書,說明公司運作是很好的”。

10年過去,時代週報記者在北京第一家學習中心參觀時發現,其已在一個多月前搬遷至200多米外的天使大廈四層。瑞思銷售人員在電話中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這是因為原校區已運行十年,設備老舊且教室不夠”。

目前,新校址的看板尚未掛出,校區對面辦公區亦尚未有企業入駐。

鎖定“高端”

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華區總裁王昕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書面採訪時,將青少兒英語培訓行業分為了四個發展階段:90年代末至2004年是初創期,此時連鎖培訓機構有限,李陽瘋狂英語領軍口語培訓,還出現許多以《新概念英語》作為主要培訓教材的機構;2004年之後進入發展期,新東方、英孚等英語連鎖培訓學校開始大規模拓展網路,外教口語教學方式逐步推廣,但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

到了2009年,則步入了成熟期,市場容量增長迅速,深化到三四線城市,市場細分為高端、中端和低端品牌。新東方等開始進軍少兒英語培訓市場。國外機構,如迪士尼公司(NYSE:DIS)、培生(NYSE:PSO)等也先後進入中國,引入了多樣化的外國教學方法和理念。

目前青少兒英語培訓行業處於調整期,2014年2月,多家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倒閉,市場出現了一定的萎縮和下滑,但由於剛性需求,同時國內英語考試政策發生調整,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近些年先後出臺“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口語權重上升”等政策,促進了全方位多元化英語培訓需求。

按照以上王昕對整個青少兒英語培訓行業的階段劃分,2007年成立的瑞思在發展期進入市場,但自創辦伊始即以高端品牌姿態加入。此後,勵步英語、貝樂學科英語等青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相繼成立,迪士尼、培生等也進入中國市場。瑞思可以稱為高端青少兒英語品牌的先行者之一。

對於目前市場上其他的幾家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孫一丁評價說,有些並非針對高端市場,有些在這兩年的市場表現並不好,知名度高但是客戶黏性、產品系列化、教育的體系性和延續性出現了問題,家長會發現學習效果不是很好,關店、市場佔有率下降。“整體上高端市場就是我們跟英孚之間的競爭。”他直言道。

與瑞思同屬學科英語的貝樂則在今年7月,從掛牌一年的新三板摘牌,2015年和2016年都處於虧損狀態。2015年、2016年倍樂股份的營收分別1.51億元、2.32億元;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3898.12萬元、-3961.79萬元。

就此,參與2012年貝樂A輪融資的獨家投資方天圖資本合夥人馮衛東在電話中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因為新三板流動性差,計畫退了之後轉板。至於帳面虧損期階段的虧損都是計畫中的,很正常,現金流和規模的增長在發展的第一階段才是最重要的。目前貝樂的發展基本符合預期。

馮衛東回憶說,當時沒有投資瑞思是因為它沒在融資,而貝樂正好要融資,且是前幾位的企業。瑞思的規模比貝樂要大,貝樂的定位更加高端,兩者之間有一定的競爭關係,但因為市場很大,所以競爭關係也不強,

時代週報記者在走訪英孚、迪士尼和瑞思時瞭解到,瑞思存在外教兼職的情況,對此,袁雪解釋說,廣州可能某個校區因為辦簽證還比較慢,會用1-2個兼職的外教,但最終都是全職的外教。此外,不同的機構之間還會出現說法相互矛盾的情況,這意味著存在同行間的抹黑或虛假推銷現象。

線下為主的教育集團發展方向

上市之後,瑞思有著更大的目標。

“未來希望真正成為一個教育集團,從素質教育的層面為孩子提供很多角度和方向。”採訪開始之初,孫一丁即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孫一丁解釋說,教育集團有兩層含義:一是規模;二是跨不同的培訓概念。瑞思未來以青少兒英語培訓為主,但還有非英語教學,有其他素質教育,比如音樂、芭蕾舞等,因為有大量的學員基礎,這些都是可行的方式,是長期目標之一,但目前還只是想法。

公司的戰略重心則依舊為線下直營體系,這是收入的重要來源,未來可能圍繞直營中心所在的京津冀、華東、華南三大區域持續發展,持續提升店面和學員數量。“因為市場調查報告顯示這些城市未來5年增長率都在23%以上,發展就需要不斷開發店面、擴展區域,以提高規模業績。”

馮衛東認為瑞思上市之後應該會加速擴張,甚至進行一些行業並購。

目前,瑞思有三大主力課程,包括Rise Start、Rise On的線下課程和Rise Up的線上課程。不僅如此,瑞思還提供了一系列互補產品,包括線上外教口語課程侃侃說(Can Talk)、線上圖書館,除轉載外,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塑造為有活力、國際化、符合孩子發展的品牌;產品層面上,則不斷推出新產品,比如國際營、研討會等。

經過一系列嘗試優化,截至2017年6月底,瑞思已進入80個城市共有246家學習中心,包括56家直營學習中心和190個加盟學習中心。

財務上也實現了扭虧為盈。2014-2016年的營收分別為4.07億元、5.29億元和7.11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32%;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收4.37億元,同比增長38.7%;淨利潤則從-7267萬元、-3174萬元增加到5084萬元;2017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5783萬元,超過了2016年全年。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中對瑞思未來風險的說明中提到,一些直營校區在招股書提交之前,並不具備所需的民辦學校經營許可證或私立非企業實體證書,尚未獲得地方教育局的批准或提交的檔,或沒有通過所需的消防評估,並且占到了2017年上半年收入的23.1%。

另外,2013年底到2014年9月,高考改革中有關英語科目“不再考英語或分值減少”的解讀,導致英語學習熱度降低。

瑞思學科英語學術高級副總裁袁雪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專訪中坦言,因為高考還是一個指揮棒,瑞思當時也受到一些衝擊,但由於瑞思並非應試教育,而且學員年齡比較小不到高考階段,所以當時還沒有較大影響。

但在時代週報記者走訪廣州迪士尼英語一個中心時,接待的課程顧問告訴記者,有家長告訴他,孩子在瑞思是坐著聽老師上課,就像上學一樣。

幾年前,瑞思就曾傳出預備上市的消息,今年終於成功登陸美股。但自上市以來,股價目前低於發行價。對此,孫一丁表示,股價我們不做評論,因為現在剛上市還沒幾天,市場波動也很正常,對我們來講不是很在意。

另外,從瑞思發佈的招股書可以看到,2016年瑞思向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借貸3.569億元的同時,向股東即貝恩資本現金分紅4.26億元。上市之前雙方又修訂了該貸款協議,在2016年貸款基礎上新增近8500萬美元,同時又給股東發放了8700萬美元的現金股息。此次上市貝恩資本還減持600萬ADS。

孫一丁強調,“給股東分息符合公司法的要求,投資了肯定是要回報;同時我們是從境外做借貸,目前國內教育機構中利用純信用向國外機構做借貸的只有瑞思,其實這是一個背書,說明公司運作是很好的”。

10年過去,時代週報記者在北京第一家學習中心參觀時發現,其已在一個多月前搬遷至200多米外的天使大廈四層。瑞思銷售人員在電話中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這是因為原校區已運行十年,設備老舊且教室不夠”。

目前,新校址的看板尚未掛出,校區對面辦公區亦尚未有企業入駐。

鎖定“高端”

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華區總裁王昕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書面採訪時,將青少兒英語培訓行業分為了四個發展階段:90年代末至2004年是初創期,此時連鎖培訓機構有限,李陽瘋狂英語領軍口語培訓,還出現許多以《新概念英語》作為主要培訓教材的機構;2004年之後進入發展期,新東方、英孚等英語連鎖培訓學校開始大規模拓展網路,外教口語教學方式逐步推廣,但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

到了2009年,則步入了成熟期,市場容量增長迅速,深化到三四線城市,市場細分為高端、中端和低端品牌。新東方等開始進軍少兒英語培訓市場。國外機構,如迪士尼公司(NYSE:DIS)、培生(NYSE:PSO)等也先後進入中國,引入了多樣化的外國教學方法和理念。

目前青少兒英語培訓行業處於調整期,2014年2月,多家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倒閉,市場出現了一定的萎縮和下滑,但由於剛性需求,同時國內英語考試政策發生調整,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近些年先後出臺“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口語權重上升”等政策,促進了全方位多元化英語培訓需求。

按照以上王昕對整個青少兒英語培訓行業的階段劃分,2007年成立的瑞思在發展期進入市場,但自創辦伊始即以高端品牌姿態加入。此後,勵步英語、貝樂學科英語等青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相繼成立,迪士尼、培生等也進入中國市場。瑞思可以稱為高端青少兒英語品牌的先行者之一。

對於目前市場上其他的幾家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孫一丁評價說,有些並非針對高端市場,有些在這兩年的市場表現並不好,知名度高但是客戶黏性、產品系列化、教育的體系性和延續性出現了問題,家長會發現學習效果不是很好,關店、市場佔有率下降。“整體上高端市場就是我們跟英孚之間的競爭。”他直言道。

與瑞思同屬學科英語的貝樂則在今年7月,從掛牌一年的新三板摘牌,2015年和2016年都處於虧損狀態。2015年、2016年倍樂股份的營收分別1.51億元、2.32億元;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3898.12萬元、-3961.79萬元。

就此,參與2012年貝樂A輪融資的獨家投資方天圖資本合夥人馮衛東在電話中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因為新三板流動性差,計畫退了之後轉板。至於帳面虧損期階段的虧損都是計畫中的,很正常,現金流和規模的增長在發展的第一階段才是最重要的。目前貝樂的發展基本符合預期。

馮衛東回憶說,當時沒有投資瑞思是因為它沒在融資,而貝樂正好要融資,且是前幾位的企業。瑞思的規模比貝樂要大,貝樂的定位更加高端,兩者之間有一定的競爭關係,但因為市場很大,所以競爭關係也不強,

時代週報記者在走訪英孚、迪士尼和瑞思時瞭解到,瑞思存在外教兼職的情況,對此,袁雪解釋說,廣州可能某個校區因為辦簽證還比較慢,會用1-2個兼職的外教,但最終都是全職的外教。此外,不同的機構之間還會出現說法相互矛盾的情況,這意味著存在同行間的抹黑或虛假推銷現象。

線下為主的教育集團發展方向

上市之後,瑞思有著更大的目標。

“未來希望真正成為一個教育集團,從素質教育的層面為孩子提供很多角度和方向。”採訪開始之初,孫一丁即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孫一丁解釋說,教育集團有兩層含義:一是規模;二是跨不同的培訓概念。瑞思未來以青少兒英語培訓為主,但還有非英語教學,有其他素質教育,比如音樂、芭蕾舞等,因為有大量的學員基礎,這些都是可行的方式,是長期目標之一,但目前還只是想法。

公司的戰略重心則依舊為線下直營體系,這是收入的重要來源,未來可能圍繞直營中心所在的京津冀、華東、華南三大區域持續發展,持續提升店面和學員數量。“因為市場調查報告顯示這些城市未來5年增長率都在23%以上,發展就需要不斷開發店面、擴展區域,以提高規模業績。”

馮衛東認為瑞思上市之後應該會加速擴張,甚至進行一些行業並購。

目前,瑞思有三大主力課程,包括Rise Start、Rise On的線下課程和Rise Up的線上課程。不僅如此,瑞思還提供了一系列互補產品,包括線上外教口語課程侃侃說(Can Talk)、線上圖書館,除轉載外,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