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笑笑小仙:劉邦靠什麼成就大業?

管理學上有一個“奧格爾維定律”, 說的是一種人才現象, 大致意思是說“每個企業家都雇用比自己更強的人, 企業就能發展成為巨人公司;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還差,

那麼他們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 ”楚漢相爭, 劉邦能夠得天下, 成就漢室大業, 除歷史的原因外, 少不了張良、韓信、蕭何等良臣勇將的鼎力相助。

漢高祖劉邦平民出身, 文不能書, 武不能戰, “智不比張良、勇不如韓信、才不敵蕭何”,

但他善用人才, 能夠把天下人才都集結在自己的周圍, 利用秦末**之機, 興漢滅秦, 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平民皇帝。

縱觀劉邦的人才管理, 大致有六方面的特點:

一是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 首在於知人, 其次是善任。 知人之先在於知己,

其次在知彼。 劉邦非常清楚地知道, 一個領導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 如何調動部下的積極性, 他用韓信帶兵, 張良出謀, 蕭何保後, 一切工作都安排得有條不紊, 由此他就成為這個集團的核心。

二是不拘一格。 劉邦有一個很大的優點, 就是他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 他把貴族張良、游士陳平、縣吏蕭何、狗屠樊噲、商販灌嬰、車夫婁敬、強盜彭越等各色各樣的人組合起來, 使其各就其位, 使所有的人才都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歷史證明, 他的用人策略是十分英明的。

三是不計前嫌。 劉邦的隊伍裡面, 有很多人原來曾經是在項羽手下當差的, 因為在項羽的部隊裡面待不下去跑過來投奔劉邦, 劉邦敞開大門, 不計前嫌, 一視同仁表示歡迎。

如韓信、陳平, 韓信原來是項羽手下的人, 因為在項羽手下不能發揮作用, 來投奔劉邦。 其實, 一個領導者如果老是小肚雞腸、計較甚多, 能招募來好的人才嗎?恐怕連帳下之人也會離他而去。

四是坦誠相待。 坦誠相待, 不僅僅是反映一個人的素質問題, 更是為人處事的一條原則。 對於人才, 他們不僅需要應得的酬勞, 而更需要尊重和信任。 劉邦之所以能夠得到張良、韓信等人的幫助, 就是由於劉邦信任對方, 尊重對方, 得到了對方同樣的回報, 同樣的信任和尊重, 以致於才盡心盡力地幫他出謀劃策。 這也是我們非常值得借鑒的經驗。

五是用人不疑。 做一個領導最忌諱的, 就是一天到晚看見所有的人都很可疑, 今天猜忌這個,

明天猜忌那個。 劉邦他就有這個魄力, 他一旦決定用某某人, 絕不懷疑, 放手使用。

六是論功行賞。 使用人才, 首先是要信任他, 尊重他, 同時也應該獎勵, 因為獎勵是對一個人才的貢獻是實實在在的肯定。 劉邦奪取天下以後, 根據各個人的不同功績, 對功臣論功行賞, 不但封賞了蕭和、張良、韓信、彭越等一批人, 還封賞了他最不喜歡的人——雍齒。

劉邦之所以能夠成就漢室大業,與他善用人才有很大的關係。企業經營的核心是管理,管理的關鍵在人才。我們搞企業管理也要把人搞明白,瞭解人才能駕馭人,才能使用人。

財富不是永遠的朋友,朋友本是永恆的財富!

編輯:笑笑小仙

校正:北京雨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劉邦之所以能夠成就漢室大業,與他善用人才有很大的關係。企業經營的核心是管理,管理的關鍵在人才。我們搞企業管理也要把人搞明白,瞭解人才能駕馭人,才能使用人。

財富不是永遠的朋友,朋友本是永恆的財富!

編輯:笑笑小仙

校正:北京雨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