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猴頭菇不僅是一款良好的滋補食品 還是一款良好的防癌藥品

古有“山中猴頭, 海味 燕窩”之說。 猴頭與魚翅、熊掌、燕窩並譽為四大名菜。 猴頭是深山老林中的一 種大型肉質菌, 喜歡生長在闊葉樹幹斷面或樹洞中。

幼小時呈白色, 成熟後則變 成毛茸茸的黃棕色, 從形色上看很像毛猴的腦袋, 故而得名。 猴頭菇為齒菌科植物猴頭的子實體。 我國華北、東北、中南和四川、雲南、甘肅、浙江等地均有分佈, 夏秋季採收。 人工培育的子實體待菌齡到3個月以上, 子實體長成時取下, 曬乾或鮮用。 性味:味甘, 性平。 功能 :補脾益氣, 助消化。

營養與藥用 猴頭菌的營養成分很高, 每百克含蛋白質 26.3 克, 是香菇的二倍。 它含有氨基酸多達 17 種, 其中人體所需的占 8 種。 每百克猴頭含脂肪 4.2 克, 是名副 其實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另外還富含各種維生素和無機鹽。 猴頭菇有增進食欲, 增強胃粘膜屏障機能, 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 提升白細胞等作用。 故可以使人體提高對疾病的免疫能力。

猴頭還是良好的滋補食品, 對神經衰弱、消化道潰瘍有良好療效。 近年來, 在抗癌藥物篩選中, 發現其對皮膚、肌肉癌腫有效。 所以常吃猴頭菇, 無病可以增強抗病能力, 有病可以其治療疾病的作用

性平、味甘。 利五臟, 助消化;具有健胃, 補虛, 抗癌, 益腎精之功效;

主治食少便溏、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淺表性胃炎、神經衰弱、食道癌、胃癌、眩暈、陽痿等病症。 並對治療腸癌有輔助作用。 年老體弱者食用猴頭菇, 有滋補強身的作用。

肚片炒猴頭菇

【原料】:幹猴頭菇30克, 熟豬肚260克, 韭菜80克, 植物油、香油、精鹽、味精、白糖、胡椒粉、料酒各適量。

【制法】:將幹猴頭菇用溫水泡發, 洗淨, 順刺切片, 入沸水鍋氽去苦味, 撈出控幹水;熟豬肚切成片。 炒鍋上旺火加植物油燒熱, 下熟豬肚片、猴頭菇片煸炒, 加料酒、精鹽、白糖、味精、韭菜, 淋上香油, 炒勻後裝盤, 撒上胡椒粉即可。

【功效】: 助消化, 補虛損, 健脾胃。

菜心炒猴頭菇

【原料】:水發猴頭菇800克, 火腿片20克, 青菜心120克, 雞蛋2個, 蔥段、薑片、精鹽、濕澱粉、雞湯、熟豬油各適量。

【制法】: 將水發猴頭菇順刺切片, 人沸水鍋內氽10分鐘, 撈出, 控幹水, 放碗內, 加蔥段、薑片、精鹽、雞湯, 上籠蒸35分鐘, 取出潷去湯汁, 去蔥、薑。 在雞蛋清碗內加濕澱粉、雞湯調成糊, 塗在猴頭菇片上, 投入燒熱的熟豬油鍋中炸成黃色 出鍋。 鍋內留底油, 燒熱後下火腿片、青菜心翻炒, 投下猴頭菇 片、雞湯燒沸, 用濕澱粉勾芡即可。

【功效】: 開胃健脾。

肋條肉燒猴頭菇

【原料】:水發猴頭菇250克, 豬肋條肉150克, 水發黑木耳、水發玉蘭片、油菜心各50克, 海米、精鹽、味精、雞蛋、醋、蔥、薑、幹澱粉、清湯、香油、熟豬油各適量。

【制法】:將水發猴頭菇去根蒂, 切成片, 人沸水鍋中略氽後撈出, 擠幹水;豬肋條肉去皮, 洗淨, 剁成茸, 放人碗內, 加雞蛋清、水、精鹽攪勻上勁,

擠成圓子, 放人沸水鍋中氽熟撈出;水發玉蘭片、油菜心洗淨, 切成片;蔥、薑洗淨, 分別切成細絲。 將油菜心放人沸水鍋中氽熟撈出。 炒鍋上小火, 放人熟豬油和用幹澱粉調成的雞蛋黃液, 攤成蛋皮取出, 切成片。 炒鍋內加入清湯、玉蘭片、海米、黑木耳、油菜心、蔥絲、薑絲、蛋皮、豬肉圓子、猴頭菇片燒沸, 加精鹽、味精、醋, 撇去浮沫, 淋人香油出鍋即可。

【功效】: 適用於貧血。

猴頭菇清燉排骨

【原料】: 鮮猴頭菇250克, 豬排骨200克。 香菇3個, 精鹽、醬油各適量。

【制法】:將鮮猴頭菇浸泡去苦味;香菇泡發後切片;豬排骨洗淨後切成小塊。 將猴頭菇、香菇片、豬排骨一起放人鍋中, 放水適量, 用旺火煮半小時, 加入精鹽、醬油即可。

【功效】: 助消化, 健身體。

蹄筋紅燒猴頭菇[3]

【原料】: 水發猴頭菇200克, 蹄筋250克,冬筍、火腿、海米各20克,雞油、醬油、料酒、白糖、味精、蔥、薑、豬油、精鹽各適量。

【制法】:將水發猴頭菇順刺切成片;蹄筋切成段;火腿、冬筍切成片;蔥、姜切成豆瓣片。將猴頭菇片、蹄筋段人沸水鍋中焯一下取出。炒鍋加豬油燒至七成熱時,倒人猴頭菇片、蹄筋段爆炒,倒人漏勺,瀝去油。原鍋加蔥片、薑片、火腿片、冬筍片、海米、猴頭菇片、蹄筋段,再加料酒、精鹽、醬油、白糖、味精和水,燒沸後改小火燒至汁濃,淋人雞油,起鍋裝盤即可。

【功效】: 助消化,強筋骨。

猴頭菇燉狗鞭

【原料】:猴頭菇50克,狗鞭20克,羊肉250克,巴戟、菟絲子各15克,肉蓯蓉、肉桂、料酒、味精、花椒、薑、豬油、精鹽各適量。

【制法】:將狗鞭用水泡發,洗淨;猴頭菇用熱水泡發,與洗淨的狗鞭、羊肉同放人沸水鍋內煮,放人薑、料酒、肉桂、花椒,待鍋開後改用小火煨至六成熟。將菟絲子、巴戟、肉蓯蓉裝入紗布袋內,紮好口放人鍋內繼續燉,待狗鞭、羊肉熟爛後撈出改刀,裝碗裡,加味精、精鹽、豬油。飲湯,食肉,隔2—3日燉食1次,連服3~5劑。

【功效】: 溫補腎陽。

冬筍燒猴頭菇

【原料】:猴頭菇550克,火腿片、熟冬筍片、料酒、精鹽、蔥結、薑片、油菜心、熟豬油各適量。

【制法】:將猴頭菇去根蒂,順毛批成大片;油菜心洗淨,切成段。炒鍋上中火,放熟豬油燒熱,投入薑片、蔥結炸香,加料酒、猴頭菇片、火腿片、熟冬筍片、油菜心段燒沸,改小火燒至猴頭菇片鬆軟,再改用中火,加精鹽,淋上熟豬油,倒人大圓盤內即可。

【功效】: 適用於失眠。

猴頭菇燴玉蘭片

【原料】: 猴頭菇200克,火腿片45克,水發玉蘭片40克,雞蛋3個,濕澱粉、味精、青豆、料酒、薑汁、蔥段、精鹽、醬油、雞湯、熟豬油各適量。

【制法】: 將猴頭菇去蒂,洗淨,人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擠幹水,批成薄片,放人碗內,加雞蛋清、精鹽、濕澱粉,攪拌均勻,然後將猴頭菇片逐一放人沸水鍋中氽熟撈出。炒鍋用中火,加熟豬油燒熱,投入蔥段炸香,加入料酒、水發玉蘭片、青豆、醬油、薑汁、精鹽、雞湯、猴頭菇片、火腿片,燜至湯稠時加味精,用濕澱粉勾芡,淋入熟豬油,出鍋裝盤即可。

【功效】: 適用於四肢無力、神經衰弱、失眠。

冬菇燒猴頭菇

【原料】: 幹猴頭菇200克,水發冬菇250克,火腿100克,黃瓜皮40克,鮮湯、料酒、精鹽、味精、濕澱粉、醬油各適量。

【制法】:將幹猴頭菇放入沸水鍋中燜約30分鐘取出,去蒂,擠幹水,加入溫水中浸泡片刻,洗淨,瀝幹水,順毛切成薄片;水發冬菇、黃瓜皮洗淨,分別切成薄片;火腿切成薄片。將猴頭菇片、火腿片、冬菇片、黃瓜皮分別擺成4排,放人碗內。將料酒、醬油、鮮湯、精鹽倒入另1碗內調勻,然後澆人擺有猴頭菇的碗內,上籠蒸約60分鐘取出,潷出湯汁,扣在盤內,揭去碗。湯鍋上旺火,倒人潷出的湯汁燒沸,放味精,用濕澱粉勾芡,出鍋澆在盤內即可。

【功效】: 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

沙鍋雞脯猴頭菇

【原料】:水發猴頭菇800克,雞脯肉600克,干貝50克,火腿120克,冬筍100克,腐竹80克,清湯、蔥、薑、精鹽、料酒、熟豬油各適量。

【制法】:將水發猴頭菇擠幹水,切成片;雞脯肉切成塊;干貝去筋,洗淨;火腿切成片;冬筍用刀拍松,切成塊;腐竹洗淨,切成段。將腐竹、冬筍、干貝分別下人開水鍋中氽透撈出,放人沙鍋內燒熱,加熟豬油,燒至六成熱時,下人猴頭菇片、雞脯肉塊、火腿片,鍋上旺火,加入蔥、薑、料酒、精鹽、清湯,燉至雞脯肉軟爛,出鍋即可。

【功效】:適用於胃潰瘍、胃炎。

母雞燉猴頭菇

【原料】: 幹猴頭菇100克,淨母雞1只,豬肥肉120克,熟火腿、水發冬筍各20克,花椒、蔥結、薑片、料酒、醬油、精鹽、清湯、熟雞油各適量。

【制法】:將幹猴頭菇在沸水鍋內煮約30分鐘撈出,去根蒂,洗淨,切成大塊;母雞去內臟,洗淨;豬肥肉、熟火腿、水發冬筍分別切成片。炒鍋上旺火加熟雞油燒熱,下薑片、蔥結炸香,放豬肥肉片炒片刻,下猴頭菇塊、花椒、料酒、醬油煸炒,出鍋倒人碗內,揀去蔥結、薑片,與冬筍片、熟火腿片一起,從母雞的開口處填人雞膛,放大湯盤內,加清湯、醬油、料酒、精鹽,人籠用旺火蒸2小時,至雞熟爛時取出即可。

猴頭菇淮山湯

【材料】:姬松茸20克,猴頭菇50克,淮山、杞子各15克,芡實30克,豬肉500克,蜜棗3個,生薑3片。

【烹製】

先將各種材料分別洗淨備用,而且蜜棗去核,猴頭菇用溫水浸發,再擠壓,淮山、杞子、芡實稍浸泡備用。

然後將上面的弄好的猴頭菇,淮山等材料和豬肉、生薑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

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

猴頭菇竹絲雞湯

【材料】:猴頭菇200克、紅棗6個、竹絲雞1只(約500~600克)、生薑2~3片。

【烹製】:

1、猴頭菇洗淨,浸泡,切為厚片狀;紅棗浸泡、洗淨、去核;竹絲雞宰淨、去內臟、切為塊狀。

2、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先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3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蹄筋250克,冬筍、火腿、海米各20克,雞油、醬油、料酒、白糖、味精、蔥、薑、豬油、精鹽各適量。

【制法】:將水發猴頭菇順刺切成片;蹄筋切成段;火腿、冬筍切成片;蔥、姜切成豆瓣片。將猴頭菇片、蹄筋段人沸水鍋中焯一下取出。炒鍋加豬油燒至七成熱時,倒人猴頭菇片、蹄筋段爆炒,倒人漏勺,瀝去油。原鍋加蔥片、薑片、火腿片、冬筍片、海米、猴頭菇片、蹄筋段,再加料酒、精鹽、醬油、白糖、味精和水,燒沸後改小火燒至汁濃,淋人雞油,起鍋裝盤即可。

【功效】: 助消化,強筋骨。

猴頭菇燉狗鞭

【原料】:猴頭菇50克,狗鞭20克,羊肉250克,巴戟、菟絲子各15克,肉蓯蓉、肉桂、料酒、味精、花椒、薑、豬油、精鹽各適量。

【制法】:將狗鞭用水泡發,洗淨;猴頭菇用熱水泡發,與洗淨的狗鞭、羊肉同放人沸水鍋內煮,放人薑、料酒、肉桂、花椒,待鍋開後改用小火煨至六成熟。將菟絲子、巴戟、肉蓯蓉裝入紗布袋內,紮好口放人鍋內繼續燉,待狗鞭、羊肉熟爛後撈出改刀,裝碗裡,加味精、精鹽、豬油。飲湯,食肉,隔2—3日燉食1次,連服3~5劑。

【功效】: 溫補腎陽。

冬筍燒猴頭菇

【原料】:猴頭菇550克,火腿片、熟冬筍片、料酒、精鹽、蔥結、薑片、油菜心、熟豬油各適量。

【制法】:將猴頭菇去根蒂,順毛批成大片;油菜心洗淨,切成段。炒鍋上中火,放熟豬油燒熱,投入薑片、蔥結炸香,加料酒、猴頭菇片、火腿片、熟冬筍片、油菜心段燒沸,改小火燒至猴頭菇片鬆軟,再改用中火,加精鹽,淋上熟豬油,倒人大圓盤內即可。

【功效】: 適用於失眠。

猴頭菇燴玉蘭片

【原料】: 猴頭菇200克,火腿片45克,水發玉蘭片40克,雞蛋3個,濕澱粉、味精、青豆、料酒、薑汁、蔥段、精鹽、醬油、雞湯、熟豬油各適量。

【制法】: 將猴頭菇去蒂,洗淨,人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擠幹水,批成薄片,放人碗內,加雞蛋清、精鹽、濕澱粉,攪拌均勻,然後將猴頭菇片逐一放人沸水鍋中氽熟撈出。炒鍋用中火,加熟豬油燒熱,投入蔥段炸香,加入料酒、水發玉蘭片、青豆、醬油、薑汁、精鹽、雞湯、猴頭菇片、火腿片,燜至湯稠時加味精,用濕澱粉勾芡,淋入熟豬油,出鍋裝盤即可。

【功效】: 適用於四肢無力、神經衰弱、失眠。

冬菇燒猴頭菇

【原料】: 幹猴頭菇200克,水發冬菇250克,火腿100克,黃瓜皮40克,鮮湯、料酒、精鹽、味精、濕澱粉、醬油各適量。

【制法】:將幹猴頭菇放入沸水鍋中燜約30分鐘取出,去蒂,擠幹水,加入溫水中浸泡片刻,洗淨,瀝幹水,順毛切成薄片;水發冬菇、黃瓜皮洗淨,分別切成薄片;火腿切成薄片。將猴頭菇片、火腿片、冬菇片、黃瓜皮分別擺成4排,放人碗內。將料酒、醬油、鮮湯、精鹽倒入另1碗內調勻,然後澆人擺有猴頭菇的碗內,上籠蒸約60分鐘取出,潷出湯汁,扣在盤內,揭去碗。湯鍋上旺火,倒人潷出的湯汁燒沸,放味精,用濕澱粉勾芡,出鍋澆在盤內即可。

【功效】: 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

沙鍋雞脯猴頭菇

【原料】:水發猴頭菇800克,雞脯肉600克,干貝50克,火腿120克,冬筍100克,腐竹80克,清湯、蔥、薑、精鹽、料酒、熟豬油各適量。

【制法】:將水發猴頭菇擠幹水,切成片;雞脯肉切成塊;干貝去筋,洗淨;火腿切成片;冬筍用刀拍松,切成塊;腐竹洗淨,切成段。將腐竹、冬筍、干貝分別下人開水鍋中氽透撈出,放人沙鍋內燒熱,加熟豬油,燒至六成熱時,下人猴頭菇片、雞脯肉塊、火腿片,鍋上旺火,加入蔥、薑、料酒、精鹽、清湯,燉至雞脯肉軟爛,出鍋即可。

【功效】:適用於胃潰瘍、胃炎。

母雞燉猴頭菇

【原料】: 幹猴頭菇100克,淨母雞1只,豬肥肉120克,熟火腿、水發冬筍各20克,花椒、蔥結、薑片、料酒、醬油、精鹽、清湯、熟雞油各適量。

【制法】:將幹猴頭菇在沸水鍋內煮約30分鐘撈出,去根蒂,洗淨,切成大塊;母雞去內臟,洗淨;豬肥肉、熟火腿、水發冬筍分別切成片。炒鍋上旺火加熟雞油燒熱,下薑片、蔥結炸香,放豬肥肉片炒片刻,下猴頭菇塊、花椒、料酒、醬油煸炒,出鍋倒人碗內,揀去蔥結、薑片,與冬筍片、熟火腿片一起,從母雞的開口處填人雞膛,放大湯盤內,加清湯、醬油、料酒、精鹽,人籠用旺火蒸2小時,至雞熟爛時取出即可。

猴頭菇淮山湯

【材料】:姬松茸20克,猴頭菇50克,淮山、杞子各15克,芡實30克,豬肉500克,蜜棗3個,生薑3片。

【烹製】

先將各種材料分別洗淨備用,而且蜜棗去核,猴頭菇用溫水浸發,再擠壓,淮山、杞子、芡實稍浸泡備用。

然後將上面的弄好的猴頭菇,淮山等材料和豬肉、生薑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

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

猴頭菇竹絲雞湯

【材料】:猴頭菇200克、紅棗6個、竹絲雞1只(約500~600克)、生薑2~3片。

【烹製】:

1、猴頭菇洗淨,浸泡,切為厚片狀;紅棗浸泡、洗淨、去核;竹絲雞宰淨、去內臟、切為塊狀。

2、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先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3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